|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药品生产技术(中药制药技术方向)(匀东镇杉木湖大道东段11号) | 2020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67 | 147264 |
| 药品生产技术(中药制药技术方向) | 2019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39 | 157456 |
| 2017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40 | 135141 |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药品生产的 基本知识、药品生产管理规范和药事法规知识,具备典型工艺生产、设备操作和质量控制等 能力,从事化学药、生物药、中药、药物制剂及民族药的生产、质量控制等工作的高素质技 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医药行业的药品生产企业,在化学原料药、生物药、中药、药物制剂及民族药 等岗位群,从事药品生产和质量控制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英语查阅能力、能够阅读本专业一般英文资料;
3.具备药品生产与技术保障能力;
4.具备药品生产过程质量监测与控制能力;
5.具备常用制药设备使用与维护保养能力;
6.具备常见事故的防范、评价、救助和处理能力;
7.具备获取及应用本专业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等信息的能力。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化学制药技术、药物合成反应技术、生物药物生产技术、中药炮制调剂技术、药物制剂 技术、制药设备技术、药物分析技术、GMP实务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基本技能和药品生产等实训。
在药品生产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化学合成制药工发酵工程制药工药物制剂片剂工注射剂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药剂生物技术制药制药技术中药中药制药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药物制剂药学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生物制药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海洋药学药物化学 中药制药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贵州 | 药品生产技术(中药制药技术方向)(匀东镇杉木湖大道东段11号)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67 |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85年11月,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是国家教育部、卫生部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院校。学校有云宫和大坪两个校区。云宫校区位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都匀市,该校区占地面积400亩,新校区位于都匀经济开发区,占地1350亩,一期占地面积850亩,投资10.66亿元。学校现有教仪设备总值7200余万元,纸质图书49.9万册,电子图书45万种。现有教职工513人,其中,专任教师399人,副高以上教师133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21人。
学校下设医学系、护理系、药学系、医学检验系、医学影像技术系、基础医学部、公共课教学部、临床技能实训中心、高等教育与成人继续教育部等教学系部。主要开展三年制专科、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专科、中等职业教育、成人继续教育和医学类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
现有临床医学、护理、药学、中药、中药制药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口腔医学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9个招生专业,面向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共有在校生11000余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9700人。每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2%以上,目前已为社会输送医药卫生人才近4万人。
学校承担国家教育部教学改革项目1个,国家财政部重点支持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实验室4个;有国家级、省级、州级培训基地7个,三甲附属医院2个,教学实习基地82个。中医药科普馆为贵州省第三届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之贵州省优秀校园文化育人基地。学校先后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广州中医药大学、台湾中山医学大学等10余所一流医学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014年以来,分别有3名和18名学生到加拿大和台湾中山医学大学交流学习。
近年来,1名老师获贵州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第二名,1名辅导员获“贵州省第二届全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二等奖和最佳博文单项奖,2名教师分别获黔南州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学校学生多人多次荣获全省护理技能大赛暨全国护理技能大赛选拔赛一、二、三等奖,并代表贵州参加全国护理技能大赛。2015年,荣获全省大学生宪法现场知识竞赛一等奖,第四届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贵州赛区一等奖,贵州省第十届大学生微视频大赛一等奖等奖项。
当前,学校在州委州政府、贵州省教育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师生正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精神、顽强的作风,拼搏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同级同类院校“三个一流”、升格为贵州民族医药学院的黔南医专“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坐落在哈尔滨市松花江北岸大学城内,国家公办。学院是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黑龙江省首批骨干高等职业院校、黑龙江省高水平高职院校立项建设院校、国家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实验校。
办学历史悠久。学院由1948年建校的原黑龙江省北安农业学校和1958年建校的原黑龙江省水产学校合并组建。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的办学能力不断增强、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内涵建设全面加强,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面向现代农业、面向生物产业、面向现代服务业、面向智能制造业的高等职业院校。目前在籍学生规模11000余人。
教学条件优越。学院总占地面积69.82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风景秀丽,人文气息浓厚,教学科研条件优越。有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教实训基地、1个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047站)、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建设项目、2个省财政支持的职教实训基地;有200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和408个校外实训基地。图书馆纸质藏书59.02万册,校园内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
专业特色鲜明。学院设有生物制药分院、经济管理分院、动物科技分院、建筑工程分院、信息工程分院、农业与食品科技分院、智能工程分院、人文分院和思政部、体育部。目前共开设54个专业及方向,其中水产养殖技术、生物制药技术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药物制剂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兽医、电子商务、动漫设计与制作、室内设计技术、食品生物技术、水产养殖技术、农作物生产技术为省级重点专业。学院现有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4门省级精品课程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学院是黑龙江省食品工业协会职业资格(技能)培训基地、黑龙江省水产养殖科普教育基地。
师资力量雄厚。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50人,教授28人,副教授128人,“双师素质”教师235人。有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7人,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2人,省级、委级、院级学术带头人35人,博士、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9.76%,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鱼类养殖技术”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水产养殖专业”教学团队、“兽医专业”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
教科研成果丰硕。学院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黑龙江省农业科学技术奖、黑龙江省高职高专应用技术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项。教师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全国农业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和教学能力大赛中获一等奖。养鱼生产全过程实习教改成果在全国30余所同类院校推广。近年来,学院承担厅级以上教研科研项目200余项,获得教育科研和应用技术成果奖97项;编审高职高专教材109部。
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学院是国家级、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先后与省内外312余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与90余家知名企业开展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到订单企业工作。学院与葵花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大米网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和黑龙江省农业信息中心共同牵头组建了黑龙江省生物制药职业教育集团和黑龙江省农村电子商务职业教育集团,实现了产教深度融合。
学生就业优势明显。学院积极推荐毕业生就业,现已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良好的毕业生就业网络。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居全省同类院校前三名。学院多次被授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学校、黑龙江省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优秀站。
办学业绩显著。学院连续四届荣获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和黑龙江省首届文明校园标兵称号。学院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教兴农先进学校、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基地、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黑龙江省高校后勤管理先进单位、黑龙江省高校标准化食堂、黑龙江省高校校园绿化先进单位等荣誉。
如今,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正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秉承“厚德、尚技、求精、拓新”的校训,创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为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为办好社会需要、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