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工程测量技术(方向) | 2021 | 理科 | -/325(专科批) | /() |
| 工程测量技术(方向) | 2021 | 理科 | -/323(专科批) | /() |
| 工程测量技术(教学) | 2019 | 理科 | -/310(专科批) | /() |
| 工程测量技术 | 2018 | 理科 | -/310(专科批) | /() |
| 工程测量技术 | 2017 | 理科 | -/300(专科批) | /() |
主干课程和实训:计算机制图、测量学基础、地形测量、工程测量、控制测量、工程监理、数字化测图、计算机地图制图、测量平差、地籍测量与房产测绘、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卫星全球定位系
统(GPS)、测量学基础实训、控制测量实训、工程测懂实训、数字化测图实训、GPS实训、变形监测实训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专业测绘单位、工程施工企业、工矿企业、房地产公司、城市理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等从事控制测量、数字测图、施工测量、地籍测量、房产测绘等方面的技术与1管理工作,也可在建筑施工企业和道路施工企业从事施工管理、资料管理和造价理等方面的工作。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黑龙江 | 工程测量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A段 | 普通类 | 235 |
| 文科 | 306 | ||||
| 山东 | 工程测量技术 | 综合 | 普通类二段 | 普通类 | 362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创办于1950年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咸阳机器制造学校改制升格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西北地区首家由教育部批准改制升格的高职学校。2010年1月,与陕西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七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共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5万余名,为陕西乃至全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5年学校在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011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跻身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并入选教育部、财政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A档(全国前十),2005、2014年连续两届荣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全国机械行业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优秀职业院校、中国工业优秀单位、全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中国职业教育就业百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教学资源50强、教学管理50强、学生管理50强、实习管理50强、产教融合50强”、陕西省先进集体、陕西省文明校园、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高技能人才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优秀单位、陕西省首批示范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构、陕西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党委被评为“陕西省先进基层党委”,院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现是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单位、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单位、全国机械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全国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团成员单位、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全国机械行业服务先进制造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联盟执行理事长单位、世界职教院校联盟正式会员、国家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附设单位、国家信息化建设试点学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教育部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试点院校、教育部“混合式教学试点”单位、教育部“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建设单位、中国机械政研会常务理事单位、鲁班工坊建设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服务外包产教联盟”会员单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百万千项目”院校。
学校地处中国第一帝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2350多年建城史的咸阳市区,东临省会西安25公里,北邻西安咸阳国际机场15公里,陇海铁路、郑西高速客运专线傍校而过。学校占地面积1160余亩,校外教学用地1200亩;建有校内213个门类齐全、设备优良的实训基地和工程训练中心,其中3个国家级实训基地,4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4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央财支持实训基地,1个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8个省级实训基地。图书馆文献总量220余万册,清华同方和万方资源数据库同时开通,校园网出口带宽3.5G,教学区和办公区无线网覆盖,涵盖“一卡通”管理系统、数字化校园平台、办公自动化系统、档案信息化系统、学生职业资格证书库等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智慧校园管理平台运行有序。建有文体中心、羽毛球馆、乒乓球馆、400m标准塑胶跑道田径运动场等体育场馆;拥有新教学楼、新型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学生活动中心、多功能报告厅等完善的基础设施,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
学校学生总数21000余名,教职工1223名,建院以来教授累计104人(二级教授6人、三级教授11人)、副高职称以上496人,博士、硕士研究生82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2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3人,省级突出贡献专家2人,省级教学名师16人,省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优秀教师4人、省级师德标兵2人、省级师德先进个人3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省技术能手5人,多人入围教育部和陕西省高职教育专家库,1人当选国家督学、69人担任全国行指委、专指委、教指委主任委员、委员。学校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近年来,教师公开发表各类教科研论文5334篇,其中核心期刊3332篇,被SCI、EI、CSCD、CSSCI等收录133篇;承担国家、省(部)、市级各类科研项目及横向项目等261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707项;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项、省高校科学技术奖8项,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奖1项,地厅级科研进步奖7项;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工信部发布国家机械行业标准3项(机床标准);教育部认定协同创新中心4个,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1个,咸阳市重点实验室1个。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3项,陕西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特等奖5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12项;国家教指委教学成果或科学研究成果共计37项;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业务能力大赛累计获奖127项。
学校设有机械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航空工程学院、财经与旅游学院、商贸与流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化工与纺织服装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公共课教学部、体育部、美育部等16个教学院部。拥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全国英语等级考试考点、全国制图员考试考点等职业资格培训与考试认证机构,形成了以大专层次全日制高职教育为主,融以职教本科、成人教育、短期培训和技能培训鉴定相结合的办学格局。专业设置立足产业急需,涵盖装备制造、电子电气、工程材料、信息技术、财经商贸、公共事业、物流管理、工民建筑、纺织染化、服装艺术等十大职业门类78个专业及方向,形成了以工科为主,经、管、文、外、艺类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其中教育部精品专业1个、教育部高职高专教改试点专业2个、教育部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教改试点专业2个、国家示范专业5个、国家级骨干专业12个、全国机械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特色专业3个、全国机械行业创新建设专业1个、央财支持建设提升产业服务能力项目专业2个、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2个、省级教改试点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1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立项建设省级一流专业7个、一流培育专业13个;3个专业的岗位职业标准成为全国行业标准,主持建设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参与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9个、主持省级专业资源库2个;建成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教育部教指委精品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19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6门,国家规划教材和全国机械职业教育优质教材58本、省级优秀教材17本。
学校秉承“明德、笃学、精艺、强身”的校训,倾力“办有灵魂的教育,建有品位的学校,创有境界的文化、育有底气的人才”。紧紧围绕陕西支柱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瞄准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成才目标开展人才培养。充分依托牵头组建的“全国机械行业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职业教育集团”“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国家级示范职教集团)”“校企协同育人战略联盟”和院内实验实训基地、技术训练中心,携手省内外百余家国家级骨干企业及科研院所,构筑起“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校办实习工厂—校外实训基地”三级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基础训练—仿真锻炼—实际操练”三层递进的学生能力培养机制。大力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繁荣校园文化,倡导高雅艺术进校园,持续推进各项竞赛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成长。近年来,学生在国家级、省级技能比赛中屡获佳绩,各类技能竞赛获奖累计1513项,其中国家级技能大赛等奖项511项;获得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国家级二等奖1项、优秀奖1项,省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荣获国家级、省级校园文化艺术奖39项。
学校重视学生就业工作,构建起了遍布全国的毕业生就业网络。定期举办的校内“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就业洽谈会,为毕业生就业搭建便捷平台。依凭厚实的行业基础,学校与国内600余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固的用人合作关系,牵头成立了校企协同育人战略联盟,设立企业冠名订单班达302个,毕业生就业面向机械制造、航天航空、石油化工、纺织服装等多个行业和领域,人才输出立足陕西覆盖全国29个省市。毕业生以其优良的素质、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和娴熟的职业岗位技能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保持在96%以上,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毕业生在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等国家骨干企业就业比例超过60%,24名优秀毕业生入职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知名高校,先后涌现出中国中铁青年岗位能手标兵、梦桃式最美职工、陕西省青年突击手、陕西最美青工、陕西省技术能手等一大批新时代工匠。学校荣获“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中国职业教育就业百强”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陕西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积极服务社会,被人社部认定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培育基地、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是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咸阳培训中心”,“中央财政支持奖励的职业教育区域综合性数控基地”牵头单位,拥有国家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4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3个,“陕西省模具人才教育培训中心”等5个省级培训基地”,附设陕西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执行办公室、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陕西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稳步推进职业教育走出去,是世界职教院校联盟会员单位、教育部首批协同企业“走出去”试点院校、“中国-新西兰职业教育示范项目教师培训基地”。与德国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院校、企业、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马拉维共和国总统穆塔里卡、新西兰驻华大使傅恩莱先后来校访问。2010年以来,累计派出680名师生赴17个国家和地区交流学习,近30名学生赴德国、韩国知名高校攻读硕士、学士学位。招收近200名学历留学生、短期交流生来校学习。与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在赞比亚建成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学历教育和企业员工培训,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标准进入赞比亚国民教育体系,赞比亚分院人才培养案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世界职教联盟采用,12个专业标准及182门课程标准被尼日利亚6所高校引进,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七十载兴学育才、求强思变,形成了陕西工院人“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精神品格,打造了一批全国装备制造业和纺织服装业的品牌专业;造就了一批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培养了一批综合素质优良,“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名片学生。学校雄厚的办学实力,鲜明的办学特色,科学的办学理念,显著的办学成效,为培育服务“中国制造2025”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站在新时代追赶超越的历史起点上,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踏上了“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新征程!
学院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咸阳。咸阳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几千年来的文化源远流长,被古往今来的名人骚客所吟咏。我院位于咸阳市中心,它北邻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南依陇海铁路,交通十分便利.
奖、助、贷学金和勤工助学设置
l 国家奖学金:奖学金金额8000元/人.年。
l 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人.年。
l 学院奖学金:一等奖1500元;二等奖500元;三等奖300元 ; 四等奖150元。
l 国家助学金:特困生2500元/人.年,一般特困生1500元/人.年。
l 国家助学贷款:学院属于陕西省教育厅确定的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普通高校。
l 勤工助学:学院为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创建于1948年,是我国最早创建的专门从事粮食生产、农业机械化和畜牧水产养殖人才培养的职业学校,被誉为中国农机事业的“井冈山”。2001年晋升为高职院校,2021年与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合并组建成为我省服务农业全产业链的高职院校,列入黑龙江省“十四五”发展规划院校设置职业本科第一位。学校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职院校和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是国家农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现代农业装备和农业生物领域应用技术技能积累基地。历经70多年的发展建设,目前在校生规模为25000余人。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服务现代农业的办学方向,秉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的办学理念,坚持立德树人,以技立业,服务农村的育人理念,构建了“科学定位、协调发展、内涵提升、特色办学”的内涵发展模式,形成了“以农为本、以工支农、工农结合”的办学特色。在学校发展建设中,特别是国家“双高计划”建设、高职院校合并、申报职业本科过程中得到了教育部和省领导的高度关注。
学校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有二个校区(哈尔滨市南岗校区、哈尔滨市松北校区),一个示范园(北方寒地农业职教示范园)以及三个培训基地(北安、齐齐哈尔、海伦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占地面积为442万平方米(6630亩),建筑面积为34.83万平方米。学校基础设施完备,教学条件优良,固定资产总值89819.78万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值23023.82万元,建有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789个。校园内全部为多媒体教室,校园网覆盖率达到100%;图书馆藏书114.02万册,电子图书60余万册;游泳馆、体育馆、塑胶运动场、大学生活动中心等活动场馆一应俱全。
学校现有9个专业群,开设高职专业61个,其中国家重点专业(示范专业点)8个,国家级骨干专业4个,省级重点专业12个。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7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现有专任教师756人,教授67人,副教授245人,“双师型”教师650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与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有省部级教学名师27人,省级技能大师1人,各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7人,学校被批准为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教师主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17项,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项、二、三等奖6项,国家专利129项,开发国家职业标准、培训教材和鉴定试题库14个,参与制订国家教学标准4项。现有海外经历教师190名,获宝马、ABB等国际名企培训师93名。
学校坚持“没有高水平的校企合作,就没有一流的职业教育”的合作发展理念,成功入选国家产教融合建设项目,牵头成立了黑龙江农业工程职教集团(国家级)、黑龙江生物制药职教集团(省级),省域行业职教集团3个,突破校政行企等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的体制屏障;学校与中船集团、中国一拖、东安集团、阿里云、京东、北鱼集团等共同组建产业学院9个,学校与农机巨头企业美国凯斯·纽荷兰(CNH)公司合作建立“校中厂”,与小葵花集团建成中药炮制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建有“教育部机器人公共人才培训中心”和国家级职业教育生产性实训基地5个,中兴通讯电信学院和华为学院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2个。目前,共有校企合作单位600余个,每年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岗位1.8万个。
学校实施了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教学诊改试点、数字校园示范校和专业教学资源库等一批国家级教育改革项目,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了学生技能创新、名师高徒培育等工程,培养了大批杰出技术技能人才,近五年,学生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30项,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奖项5项,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97%以上,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扎根龙江大地70余年,多项重点办学指标位居全国高职院校前列,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中国职业教育百强院校”“全国农业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国家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实验校”和“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
砥砺奋进结硕果,继往开来再起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一校两区(哈尔滨市南岗校区、哈尔滨市松北校区)”的办学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发挥学科优势,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早日晋升为国内一流的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努力奋斗!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学生专项助学金资助管理办法
为发挥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的社会服务和辐射作用,鼓励考生第一志愿报考我院,帮助贫困地区特困考生完成学业,经学院研究决定,设立学生专项助学金,奖励和资助报考我院并被录取报到的优秀考生,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一、 资助对象范围
高职第一志愿报考我院,并被录取报到的优秀考生及涉农类专业考生,重点是西部省、市、自治区家庭经济困难符合资助条件的考生。
二、 资助条件和标准
1、高职第一志愿被我院录取报到,高考成绩全院排名前二十名的优秀学生。经招生就业处和学工处共同审定,开学后一次性减免学费人民币6000元。
2、西部地区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0省(区)的农牧民子女、下岗职工子女及少数民族考生。可享受学院一次性发放人民币3000元专项助学金待遇。西部10省、市(区)的学生在三年学习期间,还可每年享受报销一次自学院到所在省市的往返火车票(硬座或硬卧票)。
3、高职第一志愿报考我院畜牧兽医、动物医学、生物制药、农业机械应用技术、园林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六个涉农类专业录取报到的考生。入学报到时可一次性减免学费人民币3000元。
如同时具备两个或两个以上条件者,按最高的一项发放助学金。
三、 申请、审批程序
1、 提交申请。由符合条件的学生本人向所在院系提出申请,填写《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生专项助学奖金申请表》一式两份。
2、 开具证明。由申请学生原户籍所在地社区居委会(村委会)、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县级民政部门开具三级贫困证明,连同申请表一并上交所在二级学院。
3、逐级审核。各二级学院根据资助条件及有关材料对申请人进行初步审核,对初选名单统一上报学院学生处复审后,在校内进行公示,接受监督。
4、奖金发放。复审公示结束,评定资助等级,确定受资助学生名单。由学生处统一制奖金发放表,经相关部门和院长签批后发放奖金。
四、助学金档案管理
1、存档备案。学生处和学生所在二级学院要建立受助学生专项档案,审批后的受助学生名单和申请审批表分别存档备案。
2、动态管理。享受资助学生如出现学习成绩累计挂科两门以上(含两门)或家庭经济情况和学生个人情况发生变化,不再符合资助条件,将由二级学院提出意见,学生处会同教务处审核确定,终止对该生每年一次火车票报销的资助待遇。
五、附则
1、本办法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解释。
2、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工程测量技术是公办专科(高职)专业。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工程测量技术在黑龙江省理科排名第2。黑龙江省开设理科工程测量技术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省开设理科工程测量技术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校: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河南工程测量技术录取分数线为183分(理科)。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河南工程测量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9工程测量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河南工程测量技术招生计划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山东工程测量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62分(综合)。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山东工程测量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工程测量技术综合普通类二段普通类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山东工程测量技术招生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黑龙江工程测量技术录取分数线为235分(理科)。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黑龙江工程测量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工程测量技术理科专科批A段普通类工程测量技术文科专科批A段普通类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