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东北农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 黑龙江科技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土木工程 | 2020 | 理科 | 551/520(本科一批A段) | 497/455(本科一批A段) |
| 土木工程 | 2019 | 理科 | -/532(本科一批A段) | -/449(本科二批A段) |
| 土木工程 | 2018 | 理科 | -/528(本科一批A段) | -/432(本科二批A段) |
| 土木工程 | 2017 | 理科 | -/504(本科一批A段) | -/414(本科二批A段) |
| 土木工程 | 2017 | 理科 | -/452(本科一批B段) | -/414(本科二批A段) |
培养目标
该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工程项目管理及建设法规,具备工程师基本训练,能够进行工程结构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能力的基础扎实、综合素质优良、实践能力突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黑龙江 | 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61 |
| 甘肃 | 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494 |
| 陕西 | 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03 |
| 云南 | 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8 |
| 贵州 | 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84 |
| 四川 | 水利类(包含专业: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2 |
| 广西 | 水利类(5000元/年,包含专业: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24 |
| 广东 | 水利类(非定向)(081101.水利水电工程+081102.水文与水资源工程+082305.农业水利工程+081001.土木工程+120103.工程管理)(办学地点:校本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7 |
| 江西 | 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5 |
| 福建 | 水利类(含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4 |
| 安徽 | 水利类(5000元/年;含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9 |
| 吉林 | 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93 |
| 辽宁 | 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4 |
| 山西 | 水利类(包含专业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40 |
| 天津 | 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校本部)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08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黑龙江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15 |
|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二批A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350 | ||
| 四川 | 土木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9 |
| 重庆 | 土木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4 |
| 海南 | 土木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9 |
| 广西 | 土木工程(4400元/年)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29 |
| 湖南 | 土木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1 |
| 山东 | 土木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04 |
| 江西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7 |
| 福建 | 土木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7 |
| 安徽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4 |
| 浙江 | 土木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35 |
| 江苏 | 土木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7 |
| 吉林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27 |
| 辽宁 | 土木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2 |
| 内蒙古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74 |
| 山西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70 |
| 河北 | 土木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3 |
| 天津 | 土木工程(校本部)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06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黑龙江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15 |
|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二批A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350 | ||
| 四川 | 土木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9 |
| 重庆 | 土木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4 |
| 海南 | 土木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9 |
| 广西 | 土木工程(4400元/年)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29 |
| 湖南 | 土木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1 |
| 山东 | 土木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04 |
| 江西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7 |
| 福建 | 土木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7 |
| 安徽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4 |
| 浙江 | 土木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35 |
| 江苏 | 土木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7 |
| 吉林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27 |
| 辽宁 | 土木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2 |
| 内蒙古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74 |
| 山西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70 |
| 河北 | 土木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3 |
| 天津 | 土木工程(校本部)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06 |
东北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农、工、理、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省部共建大学、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入选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
学校1948年创建于哈尔滨,始称东北农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普通高等农业院校,知名教育家、哈尔滨市第一任市长刘达为学校第一任院长。建校以来,先后隶属于东北行政委员会农业农村部、国家高等教育部、国家农业农村部、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黑龙江省教育厅,1981年被确定为黑龙江省省属重点院校,1994年与黑龙江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东北农业大学。
学校设有16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现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群,10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6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学校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之一,现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5个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0个,入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 487人,其中教授349人、副教授517人,具有博士学位者972人、硕士学位者429人。现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青年学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入选者15人、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农业农村部第二批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4个,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0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3人、委员12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8人,黑龙江省“头雁团队”5个,“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9人,青年“龙江学者”7人,博士生导师286人。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1107人,其中研究生6 436人、本科生24 340人、外国留学生251人,是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项目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8门,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5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项目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4个,国家级规划教材5本(第一主编),首届黑龙江省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15本,全国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个;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提名4篇。学校是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设有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学校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建校至今已累计培养各级各类学生25万余人,其中既有一批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创新型”人才,也有一批遍布全国的“复合型”人才,更有一大批活跃在黑龙江省和全国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现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57个,其中1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农村部区域试验站、3个农业农村部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4个农业农村部科研基地,1个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基地,1个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设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是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首批建设院校之一。建校至今,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66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37项;先后11次获得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和重大科技效益奖,22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社会实践先进集体”荣誉称号,3次获得黑龙江省“振兴经济奖”,2次获得黑龙江省“粮食生产贡献奖”,并被授予黑龙江省“小康建设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具有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设有教育部赴俄留学培训基地,是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大学校长论坛中方秘书处单位。建校至今,已先后与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等国家的60多所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联系,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初步形成了“以东北亚为主、博采众长”的国际交流特色。
学校占地面积496.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3.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64亿元,为首批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主办期刊《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英文版)》《中国马铃薯》《饲料博览》《中国乳品工业》《乳品与人类》《农业经济与管理》《大豆科技》《黑龙江纺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学校高度重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1999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民主管理先进单位”;2001年荣获全省农业科技工作先进集体;2003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06年荣获黑龙江省教育系统师德建设先进单位;2007年荣获全省事业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荣获省级安全和谐(文明)校园称号;2011年被评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2012年被评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2014年荣获全省“十佳和谐校园”称号;2000年、2013年荣获全省文明单位称号,2015年荣获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称号,2018年被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19年荣获省级文明校园标兵称号,2021年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新时代的东北农业大学,将紧紧抓住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有利时机,继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弘扬“勤奋、求实、奉献、创新”的校风,围绕国家所需、龙江所要、学校所能和未来所向,满怀信心地向着“国际知名、国内同类院校一流、具有我国北方现代农业特色的多科性、研究教学型和开放式”的高水平农业大学奋进!
学校始终把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经过不断摸索和总结,通过“奖、贷、勤、补、缓、送”六位一体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体系,形成以“绿色通道”解决入学问题,国家助学贷款解决上学问题,勤工助学岗位及各类奖助学金解决生活问题,“阳光超市”作为有力补充的“6+X”全新资助模式,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1、国家奖、助学金
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每年评选一次,获国家奖学金的学生每人可以得到8000元/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学生每人可以得到5000元/年,获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可获得2000-4000元/年不等。
2、国家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金融机构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不需要担保或抵押的信用助学贷款,帮助解决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用,每学年贷款金额原则上不超过8000元。国家助学贷款利率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公布的同档次基准利率,不上浮。贷款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贴息,毕业后的利息由学生支付,并按约定偿还本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有两种模式:一是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即通过就读学校向经办银行申请;二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即通过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提出申请。
3、绿色通道
全日制普通高校建立“绿色通道”,对被录取入学、无法缴纳学费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
4、学校奖学金
学校整合资源,设立了综合素质奖学金和单项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奖励。
5、勤工助学活动
学校积极拓宽勤工助学渠道,现已在校内设置了近千个勤工助学岗位,在校外也逐步设立了家教、促销、派送、文案等多个临时勤工助学岗位,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问题,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了自立自强的信念。
6、社会奖、助学金
学校积极与校友及社会各界企业、个人取得联系,每年都有一些企业和个人在学校设立奖助学金,帮助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生活问题。
黑龙江科技大学地处美丽的冰城夏都哈尔滨市的松花江畔,经过74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一所理、工、管、文、经、法等学科协调发展,以工为主、以矿业为学科专业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形成了“一校两地三校区”的办学格局,为区域经济社会和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煤炭工业的脊梁”。学校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应急管理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是国家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建设示范高校。
学校前身是中国共产党1947年在鸡西建立的东北第一所煤矿工人干部学校。1954年与鹤岗煤矿学校合并成立鸡西煤矿学校。1958年在此基础上成立本科教育鸡西矿业学院。1964年因院校调整又改为鸡西煤矿学校。1978年复建本科教育鸡西矿业学院,1981年改称黑龙江矿业学院,隶属于原国家煤炭工业部。1998年划归地方,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黑龙江省管理为主的体制。2000年更名为黑龙江科技学院。2013年更名为黑龙江科技大学。
学校坚持“以生为本、为生尽责”理念,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与人才成长规律,着力培养“思想道德素质高、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现有17个学院,全日制在校生23874人,其中本科生2251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359人,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9年处于省内高校前列,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青年就业创业教育先进集体”。
学校坚持“以师为尊、为师服务”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1755人,近年来涌现出以“全国优秀教师”“省模范教师”“省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和省级“教学团队”“教育科研团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人才与优秀团队,以及大批“双师型”教师。
学校建有“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与影响控制”博士特需人才培养项目,可授予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拥有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有11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9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建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其中,省部共建实验室1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培育智库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具有国内一流的工程训练与基础实验中心等一批高端科技服务平台。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9个,其中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省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2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6门省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示范区、1个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培训中心、1个国家煤矿安全培训基地。
“十三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45项、省部级项目131项,科技经费总额3.15亿元。获省部级科技奖励63项。现有煤矿深部开采地压控制与瓦斯治理实验室等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9个省(部)级工程中心、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1个省级智库和1个“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服务国家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的“瓦斯等烃气输运管网安全基础研究”中心实验室是国内外较早进行水合物技术预防瓦斯灾害和瓦斯固化储运的研究平台。
学校坚持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积极推进跨文化学习互动,拓宽国际合作领域,与俄罗斯、加拿大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余年,与29个国外高校建立校际合作伙伴关系。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20余项国家级荣誉和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单位标兵”“师德建设十佳单位”等80余项省级荣誉。
当前,学校正在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四个服务”目标方向,坚持内涵发展,深化综合改革,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奋力谱写新时代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启了创建矿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新征程。
我校执行各地市招办的加分政策投档,按实考成绩分配专业

东北农业大学福建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录取分数线为574分(物理类)。东北农业大学福建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

东北农业大学安徽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录取分数线为569分(理科)。东北农业大学安徽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

东北农业大学吉林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录取分数线为493分(理科)。东北农业大学吉林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

东北农业大学辽宁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录取分数线为564分(物理类)。东北农业大学辽宁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

东北农业大学山西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录取分数线为540分(理科)。东北农业大学山西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

东北农业大学天津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录取分数线为608分(综合)。东北农业大学天津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

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土木工程录取分数线为415分(理科)。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土木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土木工程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土木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土

那要看你的分怎么样啦如果够东油的土木还是东油的好毕竟是重点本科东油的土木还是不错的师资等都很不错当然黑工程是专门的工程院校土木也还不错只是看你的分够哪个了

东北农业大学土木工程是公办本科专业。东北农业大学土木工程在黑龙江省排名第3。黑龙江省开设土木工程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开设土木工程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校:佳木斯大学、齐齐哈尔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商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录取分数线为461分(理科)。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