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类型 | 学制 | 层次 |
|---|---|---|---|
| 商务经济学 | 经济学类 | 四年 | 本科 |
| 中国共产党历史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 四年 | 本科 |
| 学前教育 | 教育学类 | 四年 | 本科 |
| 体育教育 | 体育学类 | 四年 | 本科 |
| 秘书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四年 | 本科 |
| 俄语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四年 | 本科 |
| 网络与新媒体 | 新闻传播学类 | 四年 | 本科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机械类 | 四年 | 本科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类 | 四年 | 本科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气类 | 四年 | 本科 |
| 人工智能 | 电子信息类 | 四年 | 本科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计算机类 | 四年 | 本科 |
| 土木工程 | 土木类 | 四年 | 本科 |
| 测绘工程 | 测绘类 | 四年 | 本科 |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测绘类 | 四年 | 本科 |
| 能源化学工程 | 化工与制药类 | 四年 | 本科 |
| 矿物加工工程 | 矿业类 | 四年 | 本科 |
| 采矿工程 | 矿业类 | 四年 | 本科 |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四年 | 本科 |
| 安全工程 |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 | 四年 | 本科 |
| 市场营销 | 工商管理类 | 四年 | 本科 |
| 财务管理 | 工商管理类 | 四年 | 本科 |
| 音乐教育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四年 | 本科 |
| 环境设计 | 设计学类 | 四年 | 本科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保教机构、教 育行政部门以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保教、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学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学前教育技能的 基本训练,掌握保育、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科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等学 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3.具有设计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和地方有关学前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学前教育理论和学前教育实践的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
核心课程: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科学、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研究方 法、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幼儿园课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 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幼儿园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查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教育与体育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知识,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 体育教学、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工作、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作为体 育教师所必备的运动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科研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所需的教育科学、运动科学、心理科学、社会科学和运动项目的基 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相关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具备教学训练中所必需的讲解、示范、保护帮助、分析纠 正错误、组织、制订相关文件的技术与方法;
3.具有体育教师所必备的教学、训练、科研、竞赛组织、裁判、学校体育管理工作的基本 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学校体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学校体育工作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
核心课程:体育学概论、教育学、学校体育学概论、体育教学论、教育心理学、运动项目理论与 实践。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
主要专业实验:运动生理学、运动生化、体育保健、运动心理学等系列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专业代码:050107T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秘书学,文书学,公共关系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学,行政管理学,传播学,管理学概论,档案与信息管理,写作,现代汉语,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中国通史,办公自动化,会计学原理,市场营销,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计算机程序设计等。
相近专业:
汉语 汉语言文学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教学实习、论文写作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培养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中全面协助领导工作的高层次秘书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秘书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相当的政策、理论水平,具有相当辅助领导决策的调研、信息处理以及协调、公关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
2.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知识;
3.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
4.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边境贸易、旅游、外事、教育、新闻出版、科研等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有较强听、说、读、写、译方面的工作能力,从事翻译、导游、教学、研究、新闻出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参与国际商务竞争与合作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课程设置:基础俄语、高级俄语、俄语泛读、听力、口语、经贸俄语、俄罗斯概况、翻译理论、语言学概论、俄苏文学史等。
师资情况:俄语专业现有教师9人,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8人,研究生以上学历9人。有俄语外教1人。“双师型”教师9人。本专业教师教学及实践经验丰富,能把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规范及时引入课堂,有利于毕业生尽快适应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
实训条件:校内外实训条件较优越,校内有设有语音室7个、 “多功能教室”6个。校外有多家实习实训基地,与三亚、义乌、大连、北京、绥芬河、哈尔滨、牡丹江、鸡西等签订校外实训基地。
就业情况:学生毕业后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及市场需求到国内外俄企、中俄合资企业、边贸公司、政府机关、外事等单位任职,从事翻译、导游、业务员等工作,也可继续提高学历,专升本或者出国留学。主要就业单位有上海昌硕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新奥东吴丝绸有限公司、哈尔滨高泰克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外国语学校。
职业资格证:俄语等级证书、商务俄语翻译证、商务秘书证、国家导游员资格证、普通话证、国家计算机能力等级证、教师资格证、人力资源师,助理人力资源师、及对外汉语教师等资格证。
主要就业单位:商务局、旅游局、外事侨务办、中俄边境商贸有限公司、中俄口岸边检部门、中俄翻译公司、旅游公司、学校。
专业代码:050306T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学概论、新媒体概论、新媒体实务、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网络营销策划与创意、网站策划创意与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数据库、摄影与摄像、数字图像创意与设计、动画创意与设计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教学实习、论文写作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传统媒体机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司等团体组织急需的宽口径、复合型信息传播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既能从事信息传播时代内容方面的深度、综合、跨学科的信息传播工作,同时也能在新闻传播技术方面从事设计、制作、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传播技术类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网络与新媒体的基本知识和理论;2.了解网络与新媒体发展动态;3.了解网络与新媒体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5.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能在机械制造领域从事设计 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电子及自动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 和基本知识,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设备控制及生产组织管 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数学及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机械工程科学的知识和应用能力;
2.具有制订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具有设计机械系统、部件和工艺的能力;
4.具有对于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初步能力;
5.初步掌握机械工程实践中的各种技术和技能,具有使用现代化工程工具的能力;
6.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7.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
8.具有国际视野、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机械设计原理与方法(含形体设计原理与方法、机构运动与动力设计原理、 结构与强度设计原理与方法、精度设计原理与方法、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机械制造工程原理 与技术(含材料科学基础、机械制造技术、现代制造技术)、机械系统中的传动与控制(含机械电 子学、控制理论、传动与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含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辅助技术)、热 流体(含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
核心课程示例:
1.示例一:工程制图(40+32学时)、材料力学(56学时)、理论力学(60学时)、机械原理(56 学时)、机械设计(56学时)、电路理论(4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40学时)、数字电路(32学时)、 微机原理(40学时)、机电传动控制(64学时)、工程材料学(32学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40学 时)。
2.示例二:理论力学(64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机械工程制图(48 +64学时)、机械原 理(64学时)、机械设计(64学时)、电工技术基础(64学时)、电子技术基础(64学时)、工程材料 (32学时)、热工基础(48学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64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学时)。
3.示例三
(1)工程机械方向:机械制图(32+48学时)、机械原理(48学时)、机械设计(48学时)、发动 机构造与原理(32学时)、液压与液力机械传动(48学时)、工程机械底盘(40学时)、现代工程机 械(48学时)、工程机械设计(32学时)、工程机械运用技术(32学时)。
(2)机电一体化方向:机械制图(32+48学时)、机械原理(48学时)、机械设计(48学时)、控 制工程基础(40学时)、机械电子学(48学时)、机制工艺学(48学时)、机电传动控制(40学时)、 液压传动(40学时)、CAD/CAM(4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科技创 新与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力学实验、机械设计基础实验、互换性测量技术基础实验、工程测控实 验、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机械制造基础实验、机电传动与控制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符合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求,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人文 社会科学基础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能力、社会交往能 力、组织管理能力,能在材料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或企业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研究,新 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开发,企业管理,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通过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及材料制备、性 能分析与测试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材料的成分、制备方法与组织结构和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 律,以及材料设计、制备与工艺控制的基本方法,从而具有开展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研究、材 料设计、材料性能优化、新材料开发和材料生产管理的知识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和化学等自然科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 识,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制图、机械、电工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等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一定程度 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经济管理基础知识,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2.掌握扎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领域常规的材料制备、材料性能与结 构分析检测方法和技术;
3.具有选用适当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理论和实验方法分析并解决材料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以 及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4.了解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先进的材料制备与加工生产方法,以及本专业的发展现状 和趋势;
5.具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熟悉所属行业的方针、政策及法规;
6.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承担对职业、社会和环境的责任。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子电工技术基础、工程力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 工程基础、材料制备技术、材料生产装备与生产工艺、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材料性能与应 用等。
核心课程示例:
1.示例一:工程制图基础(56学时)、物理化学(80学时)、物理化学实验(50学时)、仪器分 析(32学时)、仪器分析实验(24学时)、有机化学(56学时)、有机化学实验(48学时)、工程力学 (48学时)、电气工程学概论(96学时)、电工学实验(32学时)、机械设计基础(48学时)、材料研 究与计算机应用(32学时)、材料科学基础(56学时)、材料力学性能(48学时)、材料物理性能 (40学时)、材料现代研究方法(56学时)、材料概论(32学时)。
(1)专业方向一:高分子物理(48学时)、高分子化学(56学时)、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 (40学时);
(2)专业方向二:金属学(40学时)、固态相变(40学时)、工程材料学(40学时);
(3)专业方向三:无机材料相图与应用(40学时)、无机材料高温动力学(40学时)、先进陶 瓷制备与加工(32学时)。
2.示例二:机械设计制图B(48学时)、电工技术(48学时)、物理化学D(64学时)、电工技 术实验(16学时)、材料科学基础实验(48学时)、物理化学实验B(32学时)、电子技术(48学 时)、材料科学基础(128学时)、电子技术实验(16学时)、统计物理B(32学时)、冶金工程概述 (32学时)、材料物理性能A(48学时)、材料制备与加工(48学时)、材料分析方法(64学时)、金 属材料学(48学时)、材料力学性能(48学时)。
3.示例三:工程制图与AutoCAD( B)(64学时)、工程力学A(64学时)、材料物理化学(64 学时)、材料科学基础A(80学时)、机械设计基础A(64学时)、材料性能学A(80学时)、材料现 代测试技术(56学时)、材料综合实验I(48学时)、材料中的固态相变(48学时)、材料结构与性 能(48学时)、冶金原理(48学时)、材料合成与制备(32学时)。
(1)金属材料方向:金属材料学(56学时)、表面工程学(48学时)、材料综合实验Ⅱ(48学 时);
(2)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陶瓷材料(56学时)、材料综合实验Ⅱ(48学时)、粉体工程学(56 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电工电子实习、机械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或 专业综合试验、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材料制备方法实验、材料力学性能实验、材料物理性能实验、材料结构分析方 法与测试技术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电气工程主要是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的学科。本专 业隶属于电气类,培养具备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能在电气工 程领域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技术开发等部门从事设计、研发、运行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科 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电磁场、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电机 学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电与弱电相结合、 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本专业学生接受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 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解决电气工程领域中的装备设计与制造、系统分析与运行及控制问题的基本 能力。学校可根据情况设置专业方向,如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及其控制、高电压技术、电力 电子技术等。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 理科学基础,具有外语运用能力;
2.系统地掌握电气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 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掌握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验技术;
4.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具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6.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知识领域应涵盖电路、电子、电磁场、信息分析 与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以及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 电力拖动、电力电子与电气检测、电力设备与高电压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此外,建议适当涉 及电气学科的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各学校可根据办学特色设置相关课程。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气学科概论(16学时)、电路基础(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电磁场(32 学时)、数字逻辑电路(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技术(40学时)、自 动控制原理(48学时)、微机系统与接口(48学时)、电机学(上)(48学时)、电机学(下)(48学 时)、电力电子基础(48学时)、电力系统基础(64学时)、电力传动技术(48学时)、电力系统暂态 分析(48学时)、电气检测技术(48学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48学时)。
示例二: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32学时)、工程电磁场(40学时)、数字逻辑电路( 64 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技术(40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学时)、微 机原理与接口技术(72学时)、电机学(上)(32学时)、电机学(下)(48学时)、电力电子技术(48 学时)、发电厂电气工程(48学时)、电力系统分析(64学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64学时)。
示例三:电路(96学时)、数字逻辑电路(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信号与系统 (48学时)、自动控制理论(56学时)、微机原理与应用(64学时)、电机学(上)(64学时)、电力工 程(上)(64学时)、电力电子技术(48学时)、微机保护基础(48学时)、电力系统自动装置(48学 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48学时)、电力系统故障分析(48学时)、工程电磁场(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子电气工艺实习、计算机软硬件实践、电气工程专业课程 设计、综合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路实验、电子技术实验、电机与控制实验、电气工程系统实验、电力电子实 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突出土木工程信息应用技术教育特色,培养基础扎实、实践工作能力较强、专业技术过硬、工程综合应技能熟练,掌握现代土木工程结构、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能从事房屋建筑工程领域施工的技术与管理、工程监理、结构设计,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课程设置:本专业开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I、II)、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测量、土木工程制图、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土力学及地基基础、土木工程施工(I、II)、土木工程概预算、建筑CAD、项目管理软件、PKPM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设有钢结构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建筑工程认识实习、建筑施工生产实习、建筑施工仿真实训、BIM技术实训等实践课程。
师资情况:本专业现有教师2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讲师5人、助教2人,研究生以上学历10人,国内访问学者1人。长期聘任的校外专家教师8人,长期以来形成了专兼职结合、校内外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学历、职称结构比较合理的教学团队。
实训条件:实验、实训条件较优越。现有建材实训室、BIM技术实训室、力学实验室、测量实验室、制图实训室、工程设计与施工仿真软件实训室、校企合作大学生创新工作室等多个校内实验、实训场所。拥有天津华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大庆方圆建工集团、黑龙江共友科技发展公司、黑龙江国光装饰工程有限公司、鸡西恒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十余家校外实训、就业基地。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土木工程施工企业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岗位,毕业后可从事施工技术或现场管理、工程预算、项目管理等工作,也可到工程建设规划、勘察设计、开发咨询、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工程监理及行业管理部门从事设计、咨询、科研、教学或管理工作。
职业资格证:在校期间可以参加学校举办的高级制图员、测量放线工、施工员等资格证考试,考核合格可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主要就业单位:中国建筑总公司第六工程局、天津泰达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泰德福尔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宏邦桩业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华铁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杭州曙光建设有限公司分公司、大庆方圆建工集团、黑龙江国光装饰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省环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鸡西市建筑设计院以及鸡西当地的建筑工程企业等。
培养目标:测绘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工科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大地测量、地形测量、工程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及地理信息工程与地图制图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对地球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处理及管理的能力,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建设、环境保护与灾害预防等领域从事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课程设置: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地图学、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控制测量学、工程测量学、遥感与摄影测量学、计算机地形制图与软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原理与应用、地籍测量与管理、工程图学。设有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引企入校摄影测量工作站、智慧空间工作室、“2+1”校企共同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师资情况:本专业现有教师7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3人、助教2人,校外兼职教师3人,研究生以上学历4人。多次在国家级各种专业比赛中获奖,发表百余篇学术论文,省市级科研立项十余项。
实训条件:经过近6多年建设,校内测绘类专业实验实训等实践教学基地已初步形成规模,实验设备总值达350多万,面积600多平方米,现有工程测量理训一体化实验室、数字化理训室、测量仪器室、摄影测量及遥感实验室、地理信息实验室、地下仿真矿山测量实训场等7个室内外实训场、1个企业工作站。先后在鸡西市勘察测绘院、鸡西国土勘察测绘院、鸡西矿业集团双河等煤矿、黑龙江625勘察测绘公司、鸡西平川土地整理公司、宏图创展测绘勘察公司、航天远景科技有限公司、南方数码黑龙江分公司等建立了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训平台。
就业方向:毕业生具有大地测量、地形测量、工程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及地理信息工程与地图制图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对地球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处理及管理的能力,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建设,环境保护与灾害预防等领域从事研究、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职业资格证:提供工程测量、地籍测量、控制测量、航空摄影测量、房地产测绘等初级、中级、高级职业资格证专家培训及资格证考试。
主要就业单位:黑龙江省测绘局地理信息产业园、鸡西市勘察测绘研究院、辽宁宏图创展测绘勘察有限公司、武汉航天远景科技有限公司、大连九城测绘集团、大连五星、北京威特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黑龙江省国土源泉资源勘查设计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陆贰伍国土资源勘测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鸡西市平川土地整理工程有限公司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遥感科学、空间科学、电子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知 识和基本理论,能在测绘、国土、国防、林业、农业、海洋、资源、环境、交通和规划等领域从事传感 器的集成与设计、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专题信息提取、遥感数据建模与反演、数字化测绘和遥感 信息服务等方面的生产、开发、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并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遥感传感器原理、遥感对地观测机理、遥感数据分析处理和 遥感技术应用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遥感传感器集成、遥感野外数据采集、遥感影像判读 与解译、遥感专题制图、航空航天测绘、数据处理算法设计与实现、遥感应用综合实践等方面的基 本训练,掌握遥感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地形测绘、专题信息提取及应用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涉及的数学、物理、地理、电子、计算机、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 的相关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传感器的集成、遥感对地观测数据的获取、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遥感数据的应用等 技术;
3.具有利用遥感数据进行专题信息提取、遥感数据建模与反演、数字化测绘和遥感信息服 务的初步能力;
4.熟悉测绘、遥感、航空航天和计算机等领域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知识产权、可持续发展战 略等有关政策与法规;
5.了解本学科相关领域的理论前沿和应用前景,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英文技术文献,具有 一定的英语写作和交流能力;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实际工作和创新能力,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
主干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的知识体系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3部分构成。通识教育 包含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管理科学、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体育和实践训练等;专业教育包 含专业基础、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验与实践训练等,涵盖物体几何与辐射特性、电磁波及其大气 传输、卫星轨道与遥感平台、传感器成像机理、影像获取与传输、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和地理空间 信息等核心知识领域;综合教育包括思想品德教育、专业实践教育、社情国情教育,通过开展各种 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提高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45学时)、遥感物理基础(36学时)、摄影测量基础(72学 时)、数字图像处理(45学时)、遥感原理与应用(54学时)、遥感图像解译(36学时)、地理信息系 统原理(45学时)、GPS原理及其应用(45学时)、航空与航天数据获取(45学时);成像传感器原 理(72学时)、微波遥感(36学时)、遥感应用模型(45学时);数字摄影测量(72学时)、近景摄影 测量(45学时)、激光雷达数据处理与应用(36学时);空间数据库(54学时)、空间分析(45学 时)、网络GIS(54学时)。
示例二:地图学(56学时)、遥感原理及应用(40学时)、摄影测量学(40学时)、地理信息系 统原理(48学时)、遥感解译与制图(32学时)、遥感数字图像处理(40学时)、数字摄影测量(24 学时)、全球定位系统原理及应用(40学时)、微波遥感(40学时)、普通地质学(32学时)、自然地 理与地质学(40学时)、地质遥感(32学时)、国土资源遥感(32学时)、遥感应用模型(48学时)。
示例三:遥感原理与方法(54学时)、微波遥感(36学时)、高光谱与高空间分辨率遥感(36 学时)、数字摄影测量(45学时)、GIS原理(45学时)、气象学与气候学(45学时)、大气物理与大 气探测(45学时)、地学数理方法(45学时)、人文地理(45学时)、自然地理(45学时)、遥感地学 分析(36学时)、大气遥感(45学时)、雷达与卫星气象学(45学时)、3S气象应用(3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测量学综合实习、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实习、传感器原理课程实习、遥感 影像判读与解译实习、遥感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定量遥感基础实习、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实 习、遥感专题图制作和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践能力:地物光谱及相关数据的野外采集、数据处理算法设计与实现、航空航天 测绘产品生产、遥感应用综合实践设计与实现、生产项目设计与管理。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代码:081304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石油加工工程及实验、有机化工工艺、石油炼制工程概论、能源工程概论、合成燃料化学、可再生能源工程、化工用能评价、合成燃料化工设计、能源转化催化原理、合成燃料工程 主要实践环节包括: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相近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工与制药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能源工程及自动化 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化学和能源转化与利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主要学习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在煤炭行业、电力行业、石油石化行业、生物质转化利用行业从事低碳能源清洁化、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能源高效转化、化工用能评价等领域进行科学研究、生产设计和技术管理的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能源化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掌握先进的设计方法及工程技术,具有基本的专业素质;2.掌握清洁能源的制备、存储及其转化的基本技能;3. 掌握能源的清洁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技能;4.掌握通过现代技术获得最新科技信息的手段,了解能源工程发展的最新动态,具有一定调查研究与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5.具有熟练使用计算机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矿物加工领域的基础知识、选矿工程设计、选矿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能在设计院、选矿厂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设计、科学研究、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课程设置:煤化学、重力选矿、浮游选矿、分离技术、煤质检查与管理、选矿厂技术管理、矿物加工工程设计;开设了课程实训、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课程。
师资情况:现有专兼职教师23人, 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5人,讲师7人,助教3人。教师发表3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著作10余部。省市级科研立项十余项。
实训条件:实验、实训条件较优越,具有矿样制备室、元素分析室、矿物分选实验室、工艺性能测定实验室、表面性能测定实验室、 工业分析实验室、石墨加工等十多个校内实验室,与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
就业方向:选矿厂生产技术科、调度室、化验室、浮选车间、重选车间等生产技术管理;设备生产厂设备安装调试、煤研所药剂开发研究、设计院选矿工艺设计等研究设计工作。
职业资格证:煤炭洗选工、煤质检查工、化验工、CAD制图员、安全检查工、有机试剂工、催化剂试验工等工种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主要就业单位:龙煤集团各分公司选煤厂、七台河宝泰隆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永晖焦煤集团、义煤集团、吉林珲春矿业集团、唐山升华选煤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固体矿床(煤、金属及非金属)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 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在采矿领域等方面从事工程设计与施工、矿山安全工程、矿山经营与管理 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矿山地质、岩体力学、采矿原理与开采设计、矿山安全工程的 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接受到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掌握矿山规划与开采设计、岩层控制技术、 矿山安全技术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创业的品质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以及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采矿工程工作必需的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掌握扎实的矿山开采方法与技术、矿山压力及岩体工程监测、矿山灾害预防及应急救援 等技术,了解固体矿产资源开采技术的前沿及发展趋势;
4.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先进的生产组织和技术管理基本能力,以及新工艺、新技术研究 和开发的基本能力;
5.熟悉国家有关固体矿产资源勘探、开采、利用、安全生产和矿山环境保护的技术标准以及 行业政策、法律和法规;
6.掌握利用计算机及网络等工具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现代信息获取 与加工处理以及职业发展学习的能力;
7.具备团队合作、组织协调、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以及较强的沟通交流、环境适应以及 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能力;
8.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地质学、工程力学、测量学、采矿学爆破工程、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井巷工 程、采掘机械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理论力学B(64学时)、材料力学B(64学时)、流体力学(32学时)、工程测量(48学 时)、矿山地质与工程地质(40学时)、岩体力学(48学时)、金属矿床地下开采(72学时)、凿岩爆 破工程(56学时)、井巷与隧道工程(40学时)、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48学时)、露天采矿技术 (40学时)。
示例二:工程力学A(l)(72学时)、工程力学A(2)(80学时)、测量学A(32学时)、流体力 学及流体机械(32学时)、煤矿地质学(56学时)、矿山岩体力学(40学时)、采矿学(80学时)、采 矿系统工程(40学时)、井巷施工技术(32学时)、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或边坡稳定)(48或40 学时)、矿井通风与安全(或露天采矿工艺)(56或40学时)、采掘机械(或露天矿用设备)(32或 48学时)。
示例三:理论力学(72学时)、材料力学(80学时)、测量学(32学时)、流体力学及流体机械 (36学时)、矿山地质学(60学时)、岩体力学(48学时)、煤矿开采学(80学时)、矿山压力与岩层 控制(48学时)、矿井通风与安全(48学时)、井巷工程(40学时)、非煤矿床开采(30学时)、采掘 机械(48学时)、矿井特殊开采(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地质实习,金工实习,采矿认识、生产及毕业实习,计算机应用及上机 操作,课程设计(机械零件、采矿学、矿井通风与安全等),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各类专业课程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扎实的专 业基础和良好的政治文化素质、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在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企业,食品检 验机构、监督管理部门和科研院所等相关部门从事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产品销售、分析检测、检 验检疫、安全评价、监督管理、技术开发、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相关的化学、公共卫生知识以及一定的管理学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扎实的食品科学基础知识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食品质量与 安全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提出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解决食品质量与安全实际问 题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的初步能力;
7.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
8.了解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9.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生命科学、管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食品工程制图基础知识,食品机械工程基础知识,食品加工单元操作的基本 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术;食品原料与成品中各种成分的化学性质、生理功能、体内代谢机制;食 品加工与贮藏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微生物变化;仪器分析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食品加 工及成品中各种危害因素及其检测、检疫、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术,食品安全评价 与风险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技术,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食品标准与法规。
核心课程实例:
示例一:食品生物化学(生物化学)(56学时)、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基础)(40学 时)、食品营养学(营养生理学、基础营养学、应用营养学)(共96学时)、食品安全学(食品卫生 学)(24学时)、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化学(40学时)、食品毒理学(24学时)、食品免疫学(食品病 原学)(24学时)、食品工艺学(食品工艺学概论)(40学时)、食品质量检验技术(32学时)、食品 质量管理与控制(食品生产管理与法规)(24学时)。
示例二(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食品生物化学(基础生物化学A)(72学时)、食品微生物 学(72学时)、食品营养学(32学时)、食品安全学(食品安全与卫生)(56学时)、食品工程原理(40 学时)、食品化学(56学时)、食品毒理学(48学时)、食品免疫学、食品工艺学(72学时)、食品质量检 验技术(食品安全检测技术)(32学时)、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食品品质管理)(40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含实验学时数):食品生物化学(生物化学)(109学时)、食品微生物学(食 品微生物学检验)(62学时)、食品营养学(营养生理学)(30学时)、食品安全学(食品卫生学) (30学时)、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化学(30学时)、食品毒理学(30学时)、食品免疫学(食品免疫学 及技术)(32学时)、食品工艺学(75学时)、食品质量检验技术(食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原理及 技术)(62学时)、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和管理)(3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认识实习、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社会调查、食品 工艺实习、食品安全检验实习、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食品生物化学实验、食品微生物学实验、食品营养学实验、食品安全学实验、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食品化学实验、食品毒理学实验、食品质量检验技术实验、食品工艺学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和职业健康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 基本技能,具备专门从事安全工程设计、研究、检测、评价、监察和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素质复合 型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工程专业基础、人文社科知识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安全科学与 工程基础理论、安全工程技术及安全管理相关课程,接受校内外实践环节、专业相关课程的课程 设计和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的基本训练,具备注册安全工程师基础知识、专业能力和素质,具备 服务于建筑、化工、冶金、矿业、机电、能源、交通运输、保险、职业健康等各个行业的安全健康业 务,并具有在安全健康行政管理、安全中介等机构中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工程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
2.具有从事安全专业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和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4.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应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的能力;
5.掌握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 趋势,了解本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政策、法律和法规;
6.掌握安全科学、安全工程、安全管理、职业健康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7.具备从事安全工程方面的设计、研究、检测、评价、监察和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8.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安全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从事特定行业安全新 工艺、新技术开发与设计的初步创新能力;
9.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
10.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能力。
主干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工程理化基础、机电工程设备安全技术、安全人机工程、事故致因理论、安全 管理及其系统方法、通风及火灾爆炸控制技术。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集中实习、课程设计、工程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机电工程设备安全技术类课程实验、通风及火灾爆炸控制类课程实验、安全 人机工程、事故致因理论、安全管理及其系统方法类课程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市场营销、企业策划、财务会计、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具备从事市场调查、市场分析、市场预测、市场销售、营销策划、营销管理等市场营销及企业管理等方面工作能力,具有战略眼光和富有现代思维与创新意识,能在企、事业单位、各级政府部门从事市场研究、市场销售、营销策划和营销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素养的能就业、敢创业、可持续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应用技术人才。
课程设置:基础会计、管理学、税法、财务管理、工商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经营模拟实训、经济法、网络营销、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管理沟通、人力资源管理、商务谈判、推销技巧、广告学、营销策划、营销管理等课程。
师资情况: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讲师7人、助教3人;校外兼职教师多人。校内教师中创业培训师7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市级优秀教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5人。有省级精品课2门,校级精品课3门。近年来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获省级以上奖励20多项;主编教材近20部;主持省市级教科研课题20多项。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各级政府部门从事市场研究、市场销售、营销策划、营销管理和企业管理等岗位工作;可在学校和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可独立创业。
职业资格证:提供营销师、市场调查分析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统计从业资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等资格证考试。
主要就业单位:各大企事业单位、各级政府部门。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 济、管理、法律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财务管理以及 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财务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财务、金融管理 方法和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以及分析和解决财务管理实际问题的 基本能力;
4.熟悉国内外有关财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经济学。
核心课程: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含成本会计)、财务管理(或公司财务、公司金融)、资本市场 (或金融市场)、财务分析、投资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含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主要专业实验:财务管理模拟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掌握室内设计专业基础理论、相关学科领域基本知识与专业技能,并具有创新能力的和设计实践能力,能在室内设计相关领域从事设计、设计教育、研究、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环境艺术、公共空间设计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学生达到三会、一精、一懂、一有(会沟通、会设计、会管理、精软件、懂施工、有操守)的本科职业能力。
课程设置:设计概论、设计素描、设计色彩、构成学(平面、色彩、立体、空间)、室内设计原理、电脑辅助设计、装饰基础、建筑装饰制图、居住空间设计、建筑装饰构造、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餐饮空间设计、娱乐空间设计、景观设计、室内陈设设计、建筑装饰预算等。设有东北民居考察与设计、空间形态研究、设计营销等特色课程。
师资情况:本专业现有教师1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讲师9人、助教1人,校外兼职教师8人。多次在国家级各种专业比赛中获奖,发表百余篇学术论文,省市级科研立项十余项。
实训条件:实验、实训条件较优越,面积2000多平方米,现有“室内设计能力超市”、实训室6个、电脑辅助设计实训室、艺术设计中心“教师工作室”4个、“多功能教室”14个、装饰构造与材料实训室、1个校企合作公司。校外实训基地30多个,与北京、深圳、上海、宁波、兰州、哈尔滨、牡丹江、鸡西等签订校外实训基地实现“3+1”培养模式。
就业方向:各地设计院及建筑装饰工程公司、设计工作室设计师、制图员、施工组织管理员、家具设计师、陈设设计师、装修顾问、景观设计师、现场监理、装潢材料采购员、设计学校教师等,本专业已有多届学生自主创业开办装饰设计公司。
职业资格证:提供装饰美工、室内设计师、环艺设计师、CAD工程师、3D建筑可视化设计师、景观设计师、软装设计师等资格证考试。
主要就业单位:北京天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宁波市江东聚品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实创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闽东装饰、城市人家、麻雀装饰等。

黑龙江工业学院专业组(01),2022年面向江苏招生专业是商务经济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土木工程、财务管理。2021年面向江苏招生专业是商务经济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黑龙江工业学院有什么专业?黑龙江工业学院开设学前教育、工程测量技术、音乐教育、土木工程、软件技术、中国共产党历史、音乐教育、材料科学与工程、采矿工程、网络与新媒体、法律事务、空中乘务、秘书学、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工程、商务经济学、畜牧兽医、

根据软科排名(鸡西市高校)、校友会排名(鸡西市高校)、高职排名(鸡西市高校)等排行榜的数据综合分析,黑龙江工业学院在软科综合排名第573位,校友会综合类排名第490位,小编整理黑龙江工业学院数据仅供参考。黑龙江工业学院在鸡西市排名编号名称软

有。黑龙江工业学院虽然是本科院校,但也有大专!黑龙江工业学院是一所成立于1984的公办普通本科院校。主要开设就是本科专业,也有一些大专专业。黑龙江工业学院开设的大专专业有:空中乘务、健身指导与管理、商务英语(国际邮轮乘务)、电气自动化技术、

黑龙江工业学院/是否985大学:非985大学黑龙江工业学院是一所非985公办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全国985大学有48所大学。黑龙江有1所985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工业学院573名软科(综合)490名校友会(综合)学校简介黑龙江工业学

黑龙江工业学院/是否211大学:非211大学黑龙江工业学院是一所非211公办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全国211大学有128所大学。黑龙江有4所211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工业学院573名软科(综

黑龙江工业学院/性质:公办黑龙江工业学院是一所公办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黑龙江有18所民办大学:哈尔滨广厦学院、哈尔滨北方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哈尔滨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华德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齐齐哈尔工程学

黑龙江工业学院/性质:公办黑龙江工业学院是一所公办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黑龙江有62所公办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工业学院、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工程学院

黑龙江工业学院是一所公办的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创建于1984年,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和平南大街99号,学校占地1118亩。黑龙江工业学院是公办普通本科大学(一)黑龙江工业学院2021年招生批次1.黑龙江工业学院黑龙江招生批次为本科二批A段

有。黑龙江工业学院有本科专业!黑龙江工业学院是一所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地址:黑龙江省鸡西市和平南大街99号)。主要开设就是本科专业。黑龙江工业学院开设的本科专业有:中国共产党历史、土木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商务经济学、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