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哈尔滨理工大学 (最高/最低分) | 黑龙江工程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车辆工程 | 2021 | 理科 | 484/456(本科一批A段) | 421/362(本科二批A段) |
| 车辆工程 | 2020 | 理科 | 523/505(本科一批A段) | 434/404(本科二批A段) |
| 车辆工程 | 2019 | 理科 | -/517(本科一批A段) | -/439(本科二批A段) |
| 车辆工程 | 2018 | 理科 | -/514(本科一批A段) | -/424(本科二批A段) |
| 车辆工程 | 2017 | 理科 | -/494(本科一批A段) | -/405(本科二批A段) |
| 车辆工程 | 2017 | 理科 | -/455(本科一批B段) | -/405(本科二批A段)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黑龙江 | 车辆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56 |
| 四川 | 车辆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9 |
| 重庆 | 车辆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6 |
| 海南 | 车辆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4 |
| 广东 | 车辆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校本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2 |
| 湖南 | 车辆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4 |
| 河南 | 车辆工程(校本部)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0 |
| 山东 | 车辆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56 |
| 安徽 | 车辆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1 |
| 江苏 | 车辆工程(在校本部学习)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8 |
| 吉林 | 车辆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71 |
| 内蒙古 | 车辆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07 |
| 山西 | 车辆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99 |
| 天津 | 车辆工程(校本部)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45 |
本专业培养适应未来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备车辆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从事车辆设计、制造、试验、检测、管理、科研及教学等工作,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汽车构造、内燃机原理、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汽车试验学、汽车制造工艺学、汽车计算机辅助设计、新能源车辆、汽车节能与环境保护、汽车工程传感与测试技术、专用汽车与汽车改装等。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苏清源 13351882466 0451-88028651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黑龙江 | 车辆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362 |
| 四川 | 车辆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50 |
| 重庆 | 车辆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2 |
| 广西 | 车辆工程(4000元/年)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05 |
| 广东 | 车辆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校本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4 |
| 山东 | 车辆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481 |
| 江西 | 车辆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0 |
| 安徽 | 车辆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24 |
| 浙江 | 车辆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28 |
| 江苏 | 车辆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70 |
| 吉林 | 车辆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08 |
| 辽宁 | 车辆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55 |
| 内蒙古 | 车辆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29 |
| 山西 | 车辆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67 |
| 河北 | 车辆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8 |
| 天津 | 车辆工程(校本部)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496 |
哈尔滨理工大学由原机械工业部所属的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和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于1995年合并组建而成,1998年划转黑龙江省属,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建校70多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龙江沃土,深耕机电行业,矢志艰苦奋斗,发展成为综合实力强劲、办学特色鲜明的黑龙江省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是省属规模最大的理工科大学,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和黑龙江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于2003年被教育部授予“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2008年,在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中被确定为重点建设的十所高水平大学之一;同年,获批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2011年,入选首批“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同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誉称号,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5年,成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2018年,入选黑龙江省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工程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2020年,入选黑龙江省首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示范高校,“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2021年,“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
学校共有4个办学区,其中在哈尔滨市有西、南、东3个办学区,在山东省荣成市设有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校区。学校总占地面积163.2万平方米,教学基础设施面积98.3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67.1万册,电子图书243.3万册,电子期刊59823册。
学校现有教职工2500余人,专任教师1681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和青年学者15人,省级教学名师19人,省级青年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2人,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19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3000余人。
学校设有12个学院、1个教学部。有65个本科专业,其中,20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有8个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9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0个,其中,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10个、国防特色学科方向布局5个、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5个;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5个一级学科获评B等级(全国前20%~30%);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7个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有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6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门、省级一流课程47门。
学校现有27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其中有“电介质工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大型电机电气与传热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高效切削及刀具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先进电气装备制造与智能运行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部委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协同创新中心7个;有“黑龙江省电机电器及其控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先进加工技术及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复杂智能系统与集成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石墨-石墨烯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20个。主办有《电机与控制学报》《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科技与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4种公开发行学术期刊。近五年,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032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86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1226项。累计科研到款4.44亿元;获科研奖励102项;授权发明专利1063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5408篇,其中高水平学术论文2091篇。
学校坚持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相结合的办学方针,不断拓宽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渠道,现已与欧洲、美洲和亚太地区20余个国家的70余所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学生联合培养、教师学术交流及合作科学研究等实质性合作,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
70多年来,哈尔滨理工大学培养了以院士、将军、企业家、工程技术领军人才为代表的20多万优秀校友,被誉为“现代工程师的摇篮”和电线电缆行业的“黄埔军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发扬优良传统,聚力内涵建设,加快创新发展,提升服务能力,向着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理工科大学的建设目标不断前进,书写无愧于新时代的华彩篇章!
黑龙江工程学院坐落在风光秀丽的北国名城——哈尔滨市。学校始建于1952年,前身是黑龙江省交通厅所属的黑龙江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和原冶金部所属的哈尔滨工程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合并组建更名为黑龙江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被列为国家国防科工局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实施高校、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实施的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百所示范校、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建设高校、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和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是全国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排头兵。
学校总占地面积近80万平方米。校园内,工程文化韵味浓厚,建设有现代化的教学实验楼、逸夫图书馆、大学生文体活动中心、工程文化博物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人文素质教育中心、公共艺术教育中心等教学设施,具有泛在的移动互联网学习环境。图书馆藏书100余万册,中外期刊600余种。《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测绘工程》、《交通科技与经济》等刊物公开发行。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3000余人。现有教职工124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70余人。学校设有16个教学单位。学校现有资源与环境、交通运输、艺术三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动力、光学、计算机等3个国防特色学科,交通运输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2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学校现有56个本科专业,其中15个专业入选国家/省“双万计划”一流建设专业,7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
学校始终坚持需求导向,深入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科教融合、协同创新,军民融合、协同发展”,打造校企合作升级版。与行业企业共建了龙建学院、龙建国际工程管理学院、智慧建筑学院、智慧城市研究院、智能交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中兴通讯ICT学院、信息与智能控制学院、新道用友创新创业学院等9个行业学院;建有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工业4.0智能制造教育实训中心、工业机器人创新实践中心、西门子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实训室、BIM中心、VBSE综合实训室、ARE虚拟仿真实训室、商用车联网大数据监控管理中心、大数据、物联网与GIS集成技术实验室、GE-Fanuc自动化系统实验室、现代测绘技术实验室、机械创新实验室、数字化快速成型技术实验室等产教融合基地。学校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校内外实习基地180余个。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省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共建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省高校校企共建工程研发中心2个。学校建有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技术合作,与美国、德国、英国、俄罗斯、新西兰、日本、韩国等国家的30余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达成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协议;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开展硕士学位衔接项目;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美国西伊利诺伊大学、芬兰卡雷利亚应用科技大学开展了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与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联合开展技术研发项目。
学校立足龙江,面向行业,辐射全国,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在社会上享有“工程师的摇篮”美誉,本科生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是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并连续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省级文明校园标兵”、黑龙江省“十佳和谐校园”、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黑龙江省师德建设“十佳先进单位”、黑龙江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近70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始终秉承“明德求真、知行合一”的校训,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形成了今天的黑龙江工程学院“以国家需要为第一使命、以龙江需求为第一责任、以人民满意为第一目标”的新时代目标追求,引领学校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黑龙江车辆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96分(理科)。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黑龙江车辆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车辆工程(交通工程)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黑龙江车辆工程

一专业简介2003年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动力工程学院设立车辆工程方向2007年获教育部批准设立车辆工程专业同年正式招生2019年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2020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专业设有汽车设计与制造技术新能源汽车与电控技术汽车安全与环保技术汽车辅助驾驶技术等方向专业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提升专业内涵深化新工科建设目前专业已建立了9个稳定企业实习实践教学基地涵盖了全部专业方向完善了8个专业实验室共计1000余平米是学院机械工程实验与实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年对学生车辆工程专业秉持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理念专业培养符合国家

二主要课程本专业主要开设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制造工艺学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汽车试验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车辆人机工程学汽车场地驾驶基础训练等课程答案来源于2021年哈尔滨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

三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强专业近3年毕业学生335人初次就业率890其中升学率为98出国留学率为20主要就职于车辆工程领域的设计制造企业服务企业及科研院所等答案来源于2021年哈尔滨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

哈尔滨理工大学车辆工程是公办本科专业。哈尔滨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在黑龙江省排名第1。黑龙江省开设车辆工程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校: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哈尔滨华德学院、黑龙江工商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在黑龙江省排名情

黑龙江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主要课程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车辆工程2016二批理科458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车辆工程2016二批理科458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车辆工程2013二批理科481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车辆工程2012二批理科486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车辆工程2012三批理科

黑龙江工程学院车辆工程是公办本科专业。黑龙江工程学院车辆工程在黑龙江省排名第3。黑龙江省开设车辆工程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哈尔滨理工大学、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省开设车辆工程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校: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哈尔滨华德学院、黑龙江工商学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车辆工程2016二批理科458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车辆工程2016二批理科458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车辆工程2013二批理科481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车辆工程2012三批理科399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车辆工程2012二批理科

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车辆工程录取分数线为456分(理科)。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车辆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车辆工程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车辆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