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机器人工程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316 | 71282 | 
| 2020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367 | 69580 | |
| 2019 | 理科 | 本科三批A段 | 普通类 | 379 | 70134 | |
| 2018 | 理科 | 本科三批A段 | 普通类 | 346 | 73295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四川 | 机器人工程(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46 | 
| 江西 | 机器人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52 | 
| 河北 | 机器人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47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黑龙江 | 机器人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316 | 
| 四川 | 机器人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37 | 
| 广东 | 机器人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校本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54 | 
| 安徽 | 机器人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08 |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创办于1994年,是陕西省唯一一所以轨道交通类专业为主的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坚持“人文、科技、创新”和谐统一的办学理念,秉承“自强不息、修德载物”的校训和“笃实惟新、负重图强、驰而不息、交通报国”的大学精神,坚持“地方性、行业性、应用型”办学定位,根植陕西、辐射全国,服务轨道交通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经过二十多年建设发展,形成了以轨道交通学科专业为主的办学特色和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中兴模式”为引领的多类型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特色,构建和完善“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和实践锻炼”五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区域一流、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学校是中国职教学会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理事长张晋生教授任该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联盟—中国轨道交通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联盟”成员单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会员单位。近年来,先后被授予“五星级党组织”、“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教育系统文明校园”、“最佳人才培养奖”等荣誉称号。
学校坐落于“关中山水最佳处”、秦汉上林苑和唐代京城长安著名风景名胜——西安市鄠邑区渼陂湖东畔,校园环境优雅,办学条件优越,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科技中心等,按照国家现行铁路运营标准建成了425米集电气化铁路线路和配套的电力轨道车、通信信号系统、牵引变电站及车站为一体的轨道交通综合实践基地及“轨道交通信号联锁实训基地”等专业教学实验实训基地;在教育部与中兴通讯建设的全国首批30所高校共建“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中是陕西高校唯一一所基地共建签约学校。现有交通运输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中兴通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课部等教学单位。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汇聚了一批高学历、高职称的优秀教师,教师队伍中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占教师总数的60%以上,副教授、教授占比30%,“双师型”教师占比30%以上;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近百名。
学校学科专业设置以工学为主,以轨道交通类、电气信息类、人文与管理类学科群建设为重点,形成了工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专业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开设20个本科专业,现有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交通运输、车辆工程、交通工程、财务管理、通信工程6个省级一流专业;通信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电气自动化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控制4个省级重点专业。交通运输实验教学中心获批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火车侠众创空间”获批为市级众创空间。
学校重视和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着力建设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形象文化为基本内容的大学文化,不断提升大学文化品位,强化育人功能,彰显生机活力,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学校贯彻国际化教育理念,坚持开放办学,注重对外交流和国际教育合作,开展多形式的国际交流活动。先后与法国普瓦提埃大学、澳大利亚中央昆士兰大学、泰国先皇技术学院、马来西亚科技大学等开展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教师培训等方面的校际合作,为拓宽国际视野以及推进教育国际化奠定了基础。
学校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为目标,不断强化校企、校地合作,先后与杭州、成都、兰州等18家地铁运营公司;成都、武汉、上海等7家铁路局集团公司;中铁一局、四局、七局、中铁电气化局等12家中铁工程局、与中兴通讯、陕西重汽、交通银行、长安银行、浙江机电设计研究院、西安曲江文旅股份有限公司、京东集团等200多家优质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人才培养与输送机制,并成为中铁电气化局“四电工程”人才输送基地,学校为宁波地铁“电客车司机”委托订单培养单位、杭港地铁“通信与信号维修、车辆检修”委托培养单位,港铁深圳公司订单培养单位。订单培养、定向安置已成为就业常态,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3年保持在90%以上。
建校二十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的发展战略,按照“注重内涵、彰显特色、产教融合、协调发展”的建设思路,构筑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培养了数万名“思想品德优、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职业适应快”的应用型人才,为国家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内容及统计数字截至2022年3月)
地址:西安市鄠邑区渼陂西路1号
电话:029-89028902 89028888
邮编:710300
邮箱:teu@xjy.edu.cn
网址:www.xjy.edu.cn
黑龙江东方学院是由孟新、尚鹤翔、周长源、刘式勤等老一辈教育工作者发起创办的一所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始建于1992年,是改革开放后黑龙江省第一所民办高校。
学校坐落于国家级新区——哈尔滨新区哈南工业新城,校园占地面积59.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4.2万平方米,净资产已达16.2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897.76万元。学校运动场面积5.2万平方米,体育馆面积1.46万平方米。图书馆总面积30750平方米,现有纸质图书129万册、电子图书193万余册。
学校1993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科生;200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2007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被黑龙江省政府确定为“特色应用型本科试点建设院校”;2011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成为全国首批5所具有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的民办院校之一;201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5年通过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验收;2018年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年通过黑龙江省民办本科院校综合办学质量评估;2020年获批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829人,其中本科生12782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39人,外国留学生8人。学校设有9个学院和3个教学研究部,拥有生物与医药、国际商务两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有43个本科专业,涉及理、工、文、经、管、法、艺7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工为主、经管文艺协调发展的7个专业群。学校拥有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校级特色专业、1门省级精品课、省级在线精品课及培育课程各一门、1门省级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53门校级核心课程,获得黑龙江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
学校坚持引培并举的方针,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专业强的专兼职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759人,其中具有硕士学历教师451人,博士学历教师194人,具有正高级职称的113人,副高级职称的309人。学校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师1名,省级模范教师1名,省级优秀教师2名,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常年受聘在校任教的外籍教师12人。
学校坚持“专家办学、教授治教”的理念,实行“主任教授制”,把学术权力交给懂学术的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构筑联合培养的育人平台,采取多种培养方式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所、机构和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坚持多科性应用技术大学的类别定位,致力于打造卓越的教育品牌,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意识。学校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建校至今累计培养各级各类学生近5万名,一大批“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活跃在生产第一线,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社会好评。毕业生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人数连续5年位居黑龙江省高校首位。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俄罗斯、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几十所高等教育机构建立联系,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师资交流、课程交换、科技研究、学分互认、留学生教育等方面的合作。
学校高度重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学校始终坚持党的政治领导,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学校在1994年建立了党组织,实现了党组织全覆盖。2008年学校在第17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发言;2007年、2011年学校党委两次被评为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2014年中央组织部授予孟新理事长“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5年、2017年相继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和省级文明校园标兵;2018年孟新理事长荣获“感动龙江”年度人物;2020年学校被评为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党建示范高校。
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走公益性办学道路,作为公有民办高校,学校全部资产为集体所有,创办者们不谋私利,不图回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十几亿资产个人不占丝毫股份,学校办学的每一分收入全部用于学生的教育培养。
新时代的黑龙江东方学院,秉承“蒙以养正,学以致用”的校训精神,坚持“尊师厚德、包容奉献、创新求真、自强不息”的校风,传承“立校为公、厚德树人”的东方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公益性、非营利办学方向,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扎实推进依法治校进程,不断提高学校的内涵发展水平和综合办学实力,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而努力奋斗!

黑龙江东方学院黑龙江机器人工程录取分数线为316分(理科)。黑龙江东方学院黑龙江机器人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器人工程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黑龙江东方学院黑龙江机器人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

黑龙江东方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介绍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工程师:从事机器人工作站设计、装调与改造,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应用及运行管理等工作。

黑龙江东方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介绍机器人电气工程师:负责控制系统硬件的设计、实验、改进及质量控制;负责电气柜的设计、关键元器件的选型、电器柜内布局、线束工艺设计、热交换设计及工艺过程设计和质量控制文件设计。

黑龙江东方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介绍机器人机械工程师:负责机器人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负责传动结构设计、结构优化、实验分析、机器人本体设计及绘图工作。

黑龙江东方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介绍机器人应用工程师:负责基于机器人的自动化项目的方案设计、仿真与可行性进行评估;机器人周边设备选型,程序编制与现场调试工作;参与专用机器人或智能装备的研发过程,实现机械、电气、软件的协同开发。

黑龙江东方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介绍就业方向

黑龙江东方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介绍培养目标

黑龙江东方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介绍授予学位

黑龙江东方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介绍主干课程

黑龙江东方学院机器人工程是民办本科专业。黑龙江东方学院机器人工程在黑龙江省排名第5。黑龙江省开设机器人工程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东北林业大学、佳木斯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省开设机器人工程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校:哈尔滨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