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商丘工学院 (最高/最低分)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理科 | -/229(专科批) | -/327(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文科 | -/270(专科批) | -/426(专科批) |
培养目标:本专业全国文理兼收,面向机电装备制造行业生产第一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掌握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胜任机电设备的操作、使用、安装、调试、维修、改造和管理等岗位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创新意识和较强法律意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培养专科层次人才的同时,还开展专升本、职业技能培训等业务。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电工电子技术、三维设计软件、计算机语言、液压与气动、电机与电气控制、PLC原理及应用、组态技术、机制工艺学、数控机床及其应用、CAD/CAM应用基础、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单片机与接口技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先进制造技术、机器人技术等。
主要实践环节:CAD/CAM综合训练、电工电子实习、机械基础课程设计、计算机语言综合训练、液压与气动实习、机床电气控制实习、PLC实习、数控机床实习、技能鉴定实践培训、单片机实习、毕业顶岗实习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大中型企业,从事机电设备的生产和管理,自动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和开发应用,数控机床的编程、操作、维护和维修,机电产品的技术改造、机电设备的销售与管理工作。主要就业单位有中国水利水电工程局、中国铁路工程局、京东方等大型国有工程企业和机电装备安装与制造企业,毕业生工作稳定、待遇丰厚,就业质量高,近三年平均就业率在98%以上。
商丘工学院是2011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商丘科技职业学院基础上建立的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创办于1994年。现占地76.67公顷,校舍建筑面积32.21万㎡,校内实验室、实训车间12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38个,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11.636万册,中外文期刊947种,另有电子图书7985GB,各种电子书库4个和数据库3种。
学校设有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教育与现代艺术学院、管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体育教学部、基础教学部、公共艺术教学部等11个教学院(部)。形成了以工学为主,经、管、艺、教、医协同发展的学科布局,开设本科专业25个,专科专业41个。全日制在校生14000余人。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并为人才搭建科学研究、施展才华的机会。针对我校青年教师较多的特点,在青年教师中实行“1358工程”及“青蓝工程”。 现有教职工867人,专职教师662人,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224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256人。外聘高中级职称人员256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2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2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7人,市级优秀教师6人,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市级科技专家1人。
学校升本以来,确立了“董事会领导,校长负责,党委监督,专家引领,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管理体制。把“利益相关者”理念引入学校管理,坚持“1234”管理思路,即“一个中心”:以教学为中心;“两大支撑”:软件和硬件同等重要,共同支撑“三支队伍”:师资队伍、科研队伍、管理队伍,各安其职,共谋发展,“四大战略”:质量立校,人才兴校,创新推动,错位发展,协同引领学校科学发展。
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增强领导班子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省教育厅于2015年10月批准并公布了《商丘工学院章程》,学校逐步形成了依法治校、以法治教的管理模式,“主题引领、项目驱动,重点突破”,紧跟国家形势,紧盯改革发展目标,紧贴学校实际,相继开展了“观念更新年”、“教育管理年”、“教育质量年”、“依法治校年”、“规划发展年”“评建奠基年”等主题活动,推动学校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
学校秉承“厚德精技、崇学尚行”的校训,坚持走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办学之路,坚持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之路,坚持走开放办学之路,把学校办成在河南省有较大影响力的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的办学思路,经过多年的探索,学校形成了“七项能力”培养的个性发展特色,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2011年升本以来,连续六年共有7个专业在全省民办高校品牌专业建设中立项建设,分别为建筑工程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会计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设计、护理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被列为第八批全省重点学科。先后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被列为全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会计学列为全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评定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试点单位。2015年被确定为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学校2007年被批准成立党委,2011年升本后,市直工委批准更名为“中共商丘工学院委员会”。现下辖六个二级学院总支、机关总支、学生工作综合办公室总支,基础教学部党支部,思政课教学部党支部,体育教学部党支部,教学工作综合办党支部,图书馆党支部,实验与设备管理中心党支部,人事、财务、评估中心党支部,党政工作综合办公室党支部等8个直属党支部。止于2016年12月底,全校共有党员897人,其中教师党员251人,学生党员646人。
我校先后荣获“商丘市五一劳动奖状”、“商丘市森林单位”、“河南省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绿化模范单位”、“河南省园林式单位”、“河南省办学先进单位”、“河南省优秀普通高等学校”、“河南省平安校园”、“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最美大学校园”、“ 2016年度河南省优质特色学校”、“2016年度先进科研单位”、“2016年度 “双创”工作先进单位“、“教育部‘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最佳环境生态校园 ”、“全国教育诚信、管理、质量AAA级高校”等荣誉。
2.助学金 ①国家助学金(每人每年3000元);
②国家中职助学金(每人每年2000元);
③中职贫困生减免学费(每人1200元)。
3.勤工助学岗位补贴:学校专门设立了大学生勤工助学岗位,在校期间学生可通过勤工助学获得一定的报酬,支付生活、学习费用。
4.爱心基金:学校拿出一定经费和教职工捐款筹集等爱心基金,为每一位家庭困难、学习刻苦、成绩优秀的学生提供“爱心基金”,以资助其完成学业。
5.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入校前在生源地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入校后可申请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本专科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资助政策体系,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一)服兵役学费资助:自主择业的退役士兵,按政策规定,可申请学费减免,减免标准按所学专业的收费标准执行,每人每年最高8000元;学生在校或毕业后应征入伍,可申请学费补偿或助学贷款代偿,每人每年最高8000元。
(二)助学贷款: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入学后可向高校申请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也可在入学前到生源所在地县(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每生每年最高可申请助学贷款12000元;
(三)奖学金:对各方面表现特别突出的学生可申请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家庭经济困难的品学兼优学生可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 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
(四)助学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按困难程度确定,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
(五)勤工助学:学校设有勤工助学岗位,优先安排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上岗,学生通过劳动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
(六)爱心基金:学校设立爱心基金,为每一位家庭困难、学习刻苦的学生提供爱心帮扶,以资助其完成学业。
(七)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如暂时筹集不齐学费和住宿费,可在开学报到时,通过“绿色通道”先办理入学手续。入学后,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开展困难认定,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开封,是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A档(全国前十)建设单位。学校始建于1929年3月,先后历经国立黄河流域水利工程专科学校、黄河水利专科学校、黄河水利学院、黄河水利学校等历史沿革。1998年3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改建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3月学校由水利部划归河南省实行省部共建。
办学积淀深厚,广受社会赞誉。学校历经90余年的办学与发展,形成了“技术人才摇篮、创新服务基地”的办学理念、“以工为主、以水为特,一体两翼、特色发展”的专业定位和“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人才定位,所培养的近20万名毕业生始终活跃在祖国的大河上下、大江南北,被誉为黄河流域的“黄埔军校”。原水利部部长杨振怀赞誉学校为“黄河技干摇篮”。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到我校视察时,对我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给予高度评价。原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到校调研职业教育时说,“希望你们继续当好标兵,创出经验,带动全省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国英在视察学校时说:“没有黄河水院,就没有黄河50多年的岁岁安澜”。长期以来,经过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已成为一所师资力量雄厚、专业特色鲜明、教育质量优良、技术服务能力较强、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不断开拓创新的全国先进高等职业院校。
办学条件优良,师资力量雄厚。学校占地面积1400余亩,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0.6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4亿元。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945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占30%,博士、硕士占70%、“双师型”教师占81%。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支,建设28个大师工作室,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国家教学名师、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全国水利职教名师等50余人。校企合作建设209个校内实训室、479个校外实习基地。馆藏图书115余万册,电子图书60余万册。现有普通本专科生、留学生等全日制在校生210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600余人。
教育理念先进,育人成效显著。学校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坚持“立足社会需求,面向未来发展,办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以专业建设为核心,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生产育人”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努力实现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个性协调发展。学校设有水利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测绘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外语教学部)、电气工程学院、金融与会计学院、商务与管理学院、环境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旅游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教育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基础部、体育部、创新创业学院等17个教学单位,开设水利、测量、机器人、大数据、跨境电商等60余个专业。拥有国家级精品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重点建设专业10个,省级示范、综合改革试点等重点专业12个。拥有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3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6门。学校是国家级教学诊断与改进试点院校之一,有5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5项。近三年,学生在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830余项。其中,获得世界级团体奖项3项、国家级团体奖项177项、省部级团体奖230项。“工程测量”国赛连续7次获得一等奖,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十次斩获全国冠军。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8%以上,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位居河南省高职高专院校第一名。
产教深化融合,科技服务成果丰硕。学校以应用研究和技术服务为重点,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围绕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开展了一系列科研与技术服务工作。先后与国家自然资源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黄河水利委员会,开封市人民政府、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中国水电第十一工程局,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有限公司等校、政、行、企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牵头成立黄河流域职业教育联盟、中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共建黄河明珠产业学院、鲲鹏产业学院等5个产业学院,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拥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5个,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创业孵化器1个。拥有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个、市级创新型科技团队3个。近年来,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授权专利203项。
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国际化办学水平逐步提升。学校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支持中资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在赞比亚成立了大禹学院,培养当地急需的本土技术技能型人才,开启学校海外办学新纪元,是河南省高职高专院校首家海外分校。在南非成立第二所大禹学院,标志着我校“1+N+M”中外分布式大禹学院办学模式取得新成功。与28个国家和地区的55所高校、教育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与俄罗斯南乌拉尔国立大学、美国西北密歇根学院开办7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面向35个国家和地区招收留学生500余名。学校当选中国-中东欧职业教育国际联盟(中国区)副理事长单位、中国-南非职业教育合作联盟中方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单位、鲁班工坊建设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夯实创新创业教育,“双创”工作成绩突出。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1+1+N”双螺旋“双创”教育体系,大力推进“专创融合”课程开发,开发完成1门国家级创业慕课。投入1.3亿元支持创新创业工程技术实训中心建设,建设30个校级创客空间,打造了创客空间—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三级”联动的“黄河之星”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专业发展能力培养同步提升。近两年,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获得国赛1银、2铜,省赛18金、11银、17铜的佳绩。学校获评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高职院校双创示范校等荣誉。
办学成效显著,社会认可度高。学校依托水利、服务河南,根植中原、走向世界,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坚定不移地走职业教育发展之路,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各项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学校荣膺高职院校育人成效50强、服务贡献50强、国际影响力50强、教学资源50强、学生管理50强,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学生资助工作“优秀单位案例典型”、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大中专院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高校德育工作评估优秀单位等称号。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黄河水院人秉承“守诚、求新、创业、修能”的校训,围绕创建“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水平高职学校发展目标,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绘就新的篇章!
家庭困难的学生,可采取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等形式完成学业,2006年我院荣获“河南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先进单位”。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可享受学院提供的困难补助。学院设有勤工助学岗位,使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同时得到资助。

我认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好一点,它是国家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河南省和中央财政共建

确定我是这个学校的学生,黄河水院学校重理,理科专业都是不错的,并且这个学校的基础设施在河南省也是数一数二,校园很美丽。下面是我从官方网站上给你摘录的信息。机电系开设的专业有: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工程、模具设计制造、数控技术等六个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为院级重点专业。各专业在校班级48个,在校生1856人,现有在职教师47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41人,硕士研究生学历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246分(理科)。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9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机电一体化技术文科专科批普通类黄河水利职业技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269分(文科)。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电一体化技术文科专科批普通类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机电一体化技术招生计

第十四条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2015年单独招生计划1200人,招生专业和计划如下:序号招生专业学制招生计划招生对象学费(元/年)1水利工程施工技术340高中理科考生中职建筑类考生2安全技术管理340高中理科考生中职建筑类考生3城市水利340高中理科考生360040中职理工类考生4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安全与检测)340高中文、理科考生36005应用化工技术340高中理科考生36006电厂化学3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公办专科(高职)专业。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河南省理科排名第17。河南省开设理科机电一体化技术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河南工学院、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工程学院、郑州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