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南京农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 河海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 | 2021 | 物理类 | -/570(本科批) | -/556(本科批)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2020 | 理科 | -/377(本科一批) | -/368(本科一批)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 | 2019 | 理科 | -/372(本科一批) | -/370(本科一批)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 | 2018 | 理科 | -/362(本科一批) | -/359(本科一批)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2017 | 理科 | -/356(本科一批) | -/347(本科一批)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江苏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0 |
| 新疆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0 |
| 宁夏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85 |
| 青海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理科 | 本科一段 | 普通类 | 456 |
| 甘肃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520 |
| 陕西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4 |
| 云南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4 |
| 贵州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5 |
| 四川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包含专业: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8 |
| 重庆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6 |
| 广西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2750元/年,包含专业: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8 |
| 广东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非定向)(082502.环境工程+082503.环境科学+090201.农业资源与环境+071004.生态学)(办学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1 |
| 湖南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5 |
| 河南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8 |
| 山东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84 |
| 江西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5 |
| 福建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含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4 |
| 安徽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2750元/年;含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0 |
| 浙江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26 |
| 上海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含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专业)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7 |
| 黑龙江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34 |
| 辽宁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3 |
| 内蒙古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0 |
| 山西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包含专业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58 |
| 河北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4 |
| 天津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18 |
| 北京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2750元,含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0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江苏 | 环境科学(在江宁校区学习)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2 |
| 环境科学(中外合作办学,江宁校区)(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56 | |||
| 陕西 | 环境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6 |
| 四川 | 环境科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2 |
| 重庆 | 环境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5 |
| 广西 | 环境科学(6380元/年,在江宁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8 |
| 广东 | 环境科学(中外合作办学)(非定向)(只录取有专业志愿考生)(办学地点:江宁校区)(与英国亚伯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81 |
| 湖南 | 环境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2 |
| 环境科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75 | |||
| 河南 | 环境科学(江宁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5 |
| 环境科学(中外合作办学)(其他类专业。单列专业。)(江宁校区)(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89 | |||
| 山东 | 环境科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99 |
| 环境科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74 | |||
| 江西 | 环境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7 |
| 福建 | 环境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0 |
| 安徽 | 环境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0 |
| 环境科学(中外合作办学)(26400元/年)(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61 | |||
| 浙江 | 环境科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37 |
| 环境科学(中外合作办学) | 623 | ||||
| 上海 | 环境科学(中外合作办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4 |
| 吉林 | 环境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35 |
| 山西 | 环境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81 |
| 河北 | 环境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2 |
| 天津 | 环境科学(中外合作办学)(江宁校区)(中外合作办学)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616 |
| 北京 | 环境科学(中外合作办学)(26400元)(办学地点江宁校区)(中外合作办学) | 综合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63 |
南京农业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双一流”建设高校。现任校党委书记陈利根教授,校长陈发棣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前身可溯源至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农学博物科和1914年私立金陵大学农科。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以金陵大学农学院、南京大学农学院(原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为主体,以及浙江大学农学院部分系科,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1963年,被确定为全国两所重点农业高校之一;1972年,搬迁至扬州与苏北农学院合并,成立江苏农学院;1979年,回迁南京,恢复南京农学院;1984年,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由农业部独立建制划转教育部。
南京农业大学现有农学院、工学院、植物保护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园艺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含无锡渔业学院)、动物医学院、食品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金融学院、草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体育部等20个学院(部);68个本科专业、30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20种专业学位授予权、17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和15个博士后流动站;全日制本科生17000余人,研究生11000余人;教职员工29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国家特聘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47人次,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模范教师、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5人,入选国家其他各类人才工程和人才计划140余人次,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国家和省级教学团队6个。
南京农业大学人才培养涵盖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及干部培训等各层次,建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和植物生产、动物科学类、农业生物学虚拟仿真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是首批通过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的大学之一。2000年,获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2014年,首批入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园艺、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农林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社会学、农村区域发展、生物技术、生物科学、金融学、会计学、草业科学等22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态学、风景园林、动物药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应用化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英语等9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以“诚朴勤仁”为核心的南农精神,培养具有“世界眼光、中国情怀、南农品质”的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人才,先后造就包括60位院士在内的30余万名优秀人才。
南京农业大学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在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4个学科获评A+,公共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学3个学科获评A类。有8个学科进入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环境生态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工程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社会科学总论等10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其中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等2个学科进入前1‰,跻身世界顶尖学科行列。
南京农业大学建有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国家有机类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整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绿色农药创制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103个国家及部省级科研平台。“十二五”以来,到位科研经费60多亿元,获得国家及部省级科技成果奖200余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2项。主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凭借雄厚的科研实力,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多次被评为“国家科教兴农先进单位”。2017-2019年,连续三届入选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
南京农业大学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对外交流日趋活跃,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多所境外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保持着学生联合培养、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关系。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康奈尔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开展“交流访学”“本科双学位”“本硕双学位”等数十个学生联合培养项目,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合作设立南京农业大学密西根学院。建有“中美食品安全与质量联合研究中心”“中国-肯尼亚作物分子生物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动物消化道营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英植物表型组学联合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全球健康联合研究中心”“亚洲农业研究中心”等多个国际合作平台。2007年,成为教育部“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2008年,成为全国首批“教育援外基地”。2012年,获批建设全球首个农业特色孔子学院。2014年,获外交部、教育部联合批准成立“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2012年倡议发起设立“世界农业奖”,已连续8届分别向来自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俄亥俄州立大学、波恩大学、阿尔伯塔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加纳大学、智利天主教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的10位获奖者颁发奖项。
南京农业大学拥有卫岗校区、浦口校区和白马教学科研基地,总面积9平方公里,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图书资料收藏量235万册(部),外文期刊1万余种和中文电子图书500余万种。2014年,与Nature集团合办学术期刊Horticulture Research,并于2019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计划”领军类期刊;2018年,与Science集团合办学术期刊Plant Phenomics;2019年,与Science集团合办学术期刊BioDesign Research。
展望未来,作为近现代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拓荒者,南京农业大学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加强内涵建设,聚力改革创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着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全面开启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崭新征程!
对于享受国家及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政策规定全国性加分的考生,按考生加分后的成绩调档及参与专业排序,但最高加分不得超过20分。
河海大学是一所拥有百余年办学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实施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双一流”建设以及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一百多年来,学校在治水兴邦的奋斗历程中发展壮大,被誉为“水利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学校在南京市、常州市设有西康路校区、江宁校区和常州校区,占地面积2462亩。
河海大学源于1915年由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创办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是中国第一所培养水利人才的高等学府,开创了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先河。张闻天、沈泽民等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河海求学,并从这里走上革命道路。1924年与东南大学工科合并成立河海工科大学,1927年并入第四中山大学土木工程系(后历经江苏大学工学院土木系、中央大学工学院水利组、中央大学水利系、南京大学水利系等多次更名)。1952年,南京大学水利系与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水利系科以及华东水利专科学校组建华东水利学院,钱正英为首任院长。1960年,学校被中共中央认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85年恢复传统校名“河海大学”,邓小平同志题写了校名。
学校设有水文水资源学院、水利水电学院、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环境学院、能源与电气学院、信息学部、力学与材料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海洋学院、理学院、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系、河海里尔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等专业院系和大禹学院(拔尖人才培养学院)、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截止2021年9月,各类学历教育在校学生55912名,其中研究生15642名,普通本科生20502名,成人教育学生18591名,留学生1177名。
学校现有教职工3535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540名,博士生导师596名;现有院士5人(其中外籍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工程入选者5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0人,省级教学名师7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名,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等省级人才计划培养对象逾300人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创新团队6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省级创新团队22个。
学校是国家首批授权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高校之一。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入围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工程学、环境/生态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农业科学、化学、社会科学总论等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世界排名前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水利工程学科以优异成绩获评A+;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位列位列A-,跻身全国前10%;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3个学科获评B+,位列全国前20%。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10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6个博士后流动站。共有42个学位授权点,覆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其中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授权点;71个本科专业。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务实重行的教育传统,培养了25万余名毕业生。学校以“宽基础,强实践,重创新”为导向,大力推进一流本科建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3项,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专业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建成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3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9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2门。2012-2019年教师教学竞赛总成绩位列全国第18名,2019年学生学科竞赛总成绩位列全国第33名。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优秀人才为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培养质量持续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在江苏省2019年度研究生教育工作综合评价中获评A等。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打造高层次科研创新平台,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行业需求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拥有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8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4个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以保障国家水安全为己任,聚焦大江大河治理和水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紧密结合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南水电开发、引江济淮等重大工程建设管理,承担了一大批国家层面重点、重大研究计划和重点、重大工程科研项目,实现一系列引领性、原创性和标志性成果产出。2010年以来,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30项,部省级科技成果奖700余项。
学校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学校是国家首批授权可授予外国留学生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高校,已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数千名各类人才,与30多个国家(地区)的100余所大学、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学生联合培养、学位联授、中外合作办学和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实质性合作。学校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拓展海外办学,服务企业国际化战略,加强人才定制化培养,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我国海外工程企业提供科技支持和人才支撑。
开启十四五,奋进新征程。河海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秉承“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校训精神,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锚定“十四五”规划愿景,深化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朝着世界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昂首迈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我校认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照顾政策的加分,考生按加分后的成绩进行排序。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电气化和环境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农业电气化和环境科学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农业电气化就业前景和环境科学就业前景,农业电气化专业介绍和环境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农业电气化和环境科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和环境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和环境科学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和环境科学就业前景,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和环境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农业机械化及

南京农业大学交通运输和环境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交通运输和环境科学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交通运输就业前景和环境科学就业前景,交通运输专业介绍和环境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交通运输和环境科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交通运输

南京农业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环境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环境科学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就业前景和环境科学就业前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介绍和环境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数据科学与大

南京农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环境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环境科学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和环境科学就业前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和环境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环境科学这

南京农业大学自动化和环境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自动化和环境科学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自动化就业前景和环境科学就业前景,自动化专业介绍和环境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自动化和环境科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自动化和环境科学录

2021年南京农业大学福建省招生专业:工业工程、农学、动物科学、机械类(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融学、园林、动物医学类(含动物医学、动物药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日语(

2020年南京农业大学福建省招生专业:金融学、风景园林、机械类(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统计学、社会学类(含法学、社会学、旅游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公共事业管理)、农林经济管理、

2021年南京农业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植物保护、会计学、园艺、动物医学类(动物医学、动物药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社会学类(法学、社会学、旅游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农林经济管理、电子信息类(电子信

2020年南京农业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种子科学与工程、统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生物科学(生物学基地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中药学、植物保护、金融学、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