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名 | 学校 | 类型 | 年份 | 专业名称 | 最低分 |
|---|---|---|---|---|---|
| 2 | 安徽农业大学 | 理科 | 2021 | 植物生产类(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草业科学) | 522 |
| 3 | 安徽农业大学 | 理科 | 2021 | 植物生产类(园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522 |
安徽农业大学坐落于安徽省会合肥,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以农林生命学科为优势和特色的省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合作共建高校,是全国首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十所高校之一,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是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现任党委书记常业军、校长夏涛。
学校源于1928年成立的省立安徽大学,1935年成立农学院,1953年独立办学,1995年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下设19个学院(部)。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6076人(含国际生154名),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5581人。在职教职工200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860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 915人;现有双聘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27人、省级人才98人。
现有ESI前1%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9个,入选安徽省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各1个,入选安徽省高校高峰学科建设项目4个。现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学位授权类别。现有73个本科专业,其中26个专业入选国家、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现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公开视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现有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2项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4个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个国家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
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个安徽省实验室、5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2011 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智库、1个省高校智库、1个省科技创新智库、1个省级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9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7个省级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6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近三年主持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持获省部级科技奖34项,其中一等奖4项;主持获省社科奖9项,其中一等奖1项;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75个;申请发明专利1014项、授权38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课题4项,国家基金156项。
学校大力实施国际化办学战略,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获批“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大力提升来华留学生培养管理质量,通过“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努力搭建国际合作平台,获批“南南合作”项目外语培训定点单位、国家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中国科协“安徽海智农业基地”。获教育部批准与加拿大湖首大学合作举办林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联合牵头成立“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搭建了两国高校乃至两国政府农业科研领域的重要合作平台。
学校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致力于科教兴农、科教兴皖事业,走出了一条享誉全国的育人兴校、富民强农、校地协同的“大别山道路”,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近年来,学校提出并实施了“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建设了探索了“一站一盟一中心”的校县共建机制和“四体融合”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形成了“学校扶产业、产业聚企业、企业联大户、大户带贫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部委及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当前,学校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及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抢抓乡村振兴战略、“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机遇,全面落实校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打好“三大攻坚战”、实施“五大提升行动”、推进“五大改革”、加快推进特色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的战略部署,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12月底)
1.国家奖学金。国家每年按比例下拨我校一定的国家奖学金名额,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奖励金额为每生每年8000元。
2.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每年按比例下拨我校一定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名额,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奖励金额为每生每年5000元。
3.专业奖学金。奖励在校期间品学兼优的学生,分特等奖、一、二、三等奖及优干和单项奖,每学年奖励额度为200-2000元,奖励比例占学生数的36%。
4.社会奖学金。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等捐资设立的奖助学金如:“大地园林”奖助学金 “更香茗茶”奖助学金、“大益爱心”奖助学金、“陆羽”助学金、“张一元”科技创新基金、“文胜”奖学金、“山崎”奖学金、“上海源耀”奖学金、“心得威特”奖学金、“华仁农牧”奖学金、“生泰尔”奖学金、“学院校友”助学金、“林声”奖学金、“华星化工”、“新农化工”奖助学金、“曙光奖学金”、“大北农”助学金、“安科生物”奖学金、“张红梅”助学金、“兴皖育才”奖学金、“肯德基曙光基金”、“金汇育才计划”助学金、“红四方”奖助学金、“熊平波”奖助学金、“花桥国际商务城助学金”、“禾禾”资助等。
安徽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处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西路130号
邮编:230036
电话:0551-5786603、5786135
传真:0551-5786976
网址:http://www.ahau.edu.cn
艺术类专业:7000元/生年;
理、工、农、医类专业:4290元/生年;
文、法、经、管、教类专业:3850元/生年。
注:文理兼招专业按理工科标准收费。上述各类收费,若安徽省物价局变更收费标准,则按新标准执行。
多年来,安徽农业大学各类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显著。2005年以来,学校连续七年荣获“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其中,2008年——2012年连续五年获得“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荣誉称号;2010年获安徽省人民政府表彰,授予“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另外,学校每年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实行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奖励政策。

合肥农产品流通与管理专业最好的大学: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专科)。合肥农产品流通与管理专业排名1、专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文科2021农产品流通与管理408安徽财贸职业学院92名校友会(高职三类)255名高职排名学校

合肥园艺技术专业最好的大学: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专科)。合肥园艺技术专业排名1、专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理科2021园艺技术2113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文科2021园艺技术208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简介

2022年合肥地区有安徽农业大学开设植物生产类专业。2022年安徽(除合肥外)开设植物生产类专业有淮北师范大学、安徽科技学院。1、合肥本地院校植物生产类招生计划(2022)学校名称专业名称类型批次学费学制层次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植物生产类本

2021年合肥地区植物生产类公办本科院校有安徽农业大学。0年全国各地公办本科面向安徽开设植物生产类专业有东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海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宁夏大学、河北工程大学、西南

高考结束后,合肥有一些学生会为报考什么专业而发愁,究竟报什么专业好呢?首先你要了解合肥的高校开设什么专业?有很多合肥高三毕业生想读植物生产类专业,特别是合肥本地学生想在本地读植物生产类专业,你必须先了解合肥有哪些学校开设植物生产类专业。本文

合肥植物生产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安徽农业大学(本科)合肥植物生产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安徽农业大学理科2021植物生产类(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草业科学)5223安徽农业大学

合肥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最好的大学: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专科)。合肥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排名1、专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文科2021药品生产技术4613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理科2021药品生产技术320合肥职业技术学院21名校

合肥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专业最好的大学: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专科)。合肥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专业排名1、专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理科2021绿色食品生产技术2103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文科2021绿色食品生产技术2

合肥植物保护专业最好的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本科)合肥植物保护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安徽农业大学理科2021植物保护523安徽农业大学150名软科(综合)127名校友会(综合)201名武书连1460名US排名学校简介

合肥植物生产专业最好的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本科)合肥植物生产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安徽农业大学理科2021植物生产类(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草业科学)5223安徽农业大学理科2021植物生产类(园艺、设施农业科学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