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哈尔滨理工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哈尔滨商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021 | 理科 | 445/393(本科二批A段) | 453/423(本科一批A段)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020 | 理科 | 497/427(本科二批A段) | -/477(本科一批A段)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018 | 理科 | -/510(本科一批A段) | -/487(本科一批A段)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018 | 理科 | -/444(本科二批A段) | -/487(本科一批A段)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017 | 理科 | -/483(本科一批A段) | -/339(本科二批B段)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017 | 理科 | -/427(本科二批A段) | -/339(本科二批B段) |
(本科,四年,理工类)
专业简介: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具备扎实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求,在食品生产、加工、流通以及在食品检验机构、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从事食品生产、质量管理和产品检验工作,或从事海洋资源尤其是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以及相关产品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开发研究的工程技术性人才
主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
专业方向:A:食品质量与安全B: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主要课程: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安全学、食品分析、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食品工厂设计、水产食品学、海洋生物资源加工与利用。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报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海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食品相关公务员、事业单位岗位;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食品营销等方面工作。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黑龙江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24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423 | ||||
| 四川 | 食品科学与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0 |
| 重庆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5 |
| 广西 | 食品科学与工程(3500元/年,在北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18 |
| 广东 | 食品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北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7 |
| 湖南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4 |
| 河南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英才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北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0 |
| 山东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01 |
| 江西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1 |
| 福建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5 |
| 安徽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8 |
| 浙江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54 |
| 上海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18 |
| 吉林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17 |
| 辽宁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3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英才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英才学院)) | 514 | ||||
| 内蒙古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49 |
| 山西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72 |
| 河北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1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英才学院) | 527 | ||||
| 天津 | 食品科学与工程(北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23 |
哈尔滨理工大学由原机械工业部所属的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和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于1995年合并组建而成,1998年划转黑龙江省属,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建校70多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龙江沃土,深耕机电行业,矢志艰苦奋斗,发展成为综合实力强劲、办学特色鲜明的黑龙江省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是省属规模最大的理工科大学,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和黑龙江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于2003年被教育部授予“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2008年,在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中被确定为重点建设的十所高水平大学之一;同年,获批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2011年,入选首批“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同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誉称号,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5年,成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2018年,入选黑龙江省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工程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2020年,入选黑龙江省首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示范高校,“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2021年,“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
学校共有4个办学区,其中在哈尔滨市有西、南、东3个办学区,在山东省荣成市设有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校区。学校总占地面积163.2万平方米,教学基础设施面积98.3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67.1万册,电子图书243.3万册,电子期刊59823册。
学校现有教职工2500余人,专任教师1681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和青年学者15人,省级教学名师19人,省级青年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2人,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19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3000余人。
学校设有12个学院、1个教学部。有65个本科专业,其中,20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有8个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9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0个,其中,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10个、国防特色学科方向布局5个、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5个;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5个一级学科获评B等级(全国前20%~30%);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7个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有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6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门、省级一流课程47门。
学校现有27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其中有“电介质工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大型电机电气与传热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高效切削及刀具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先进电气装备制造与智能运行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部委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协同创新中心7个;有“黑龙江省电机电器及其控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先进加工技术及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复杂智能系统与集成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石墨-石墨烯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20个。主办有《电机与控制学报》《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科技与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4种公开发行学术期刊。近五年,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032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86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1226项。累计科研到款4.44亿元;获科研奖励102项;授权发明专利1063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5408篇,其中高水平学术论文2091篇。
学校坚持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相结合的办学方针,不断拓宽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渠道,现已与欧洲、美洲和亚太地区20余个国家的70余所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学生联合培养、教师学术交流及合作科学研究等实质性合作,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
70多年来,哈尔滨理工大学培养了以院士、将军、企业家、工程技术领军人才为代表的20多万优秀校友,被誉为“现代工程师的摇篮”和电线电缆行业的“黄埔军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发扬优良传统,聚力内涵建设,加快创新发展,提升服务能力,向着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理工科大学的建设目标不断前进,书写无愧于新时代的华彩篇章!
哈尔滨商业大学始建于1952年,为新中国第一所多科性商业大学,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十所大学之一。学校定位为教学研究型大学。2006年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2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院校,2013年成为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成员,2014年被授予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17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18年工商管理学科进入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应用经济学学科进入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创新工程学科项目建设名单,2020年被评为黑龙江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
学校占地总面积116.55万平方米,校舍总面积66.18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3725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198人,硕士研究生2432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教职员工1540人。其中专任教师1180人,教授253人、副教授575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分别为746人、536人;研究生导师98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5人。拥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7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省(部)级中青年专家13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后备带头人42人,省级教学名师15人。
学校拥有涵盖经、管、工、法、文、理、医学、艺术等八大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68个;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可设置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0个可设置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独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专业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和1个省级重点学科群(第三产业发展与创新);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工商管理专业评为B类,应用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评为B-类。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规划教材28部;拥有教育部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1个、省级对俄经贸人才培养基地1个、省级重点专业1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专业集群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省级精品(一流)课程49门、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
学校现拥有抗肿瘤创新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教育部抗肿瘤药物天然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联合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拥有黑龙江省首批重点培育智库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社会科学研究中心1个,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中小企业研究中心1个,省社会组织和社会建设培训基地1个。
学校一直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建校69年来,学校总计为社会培养了15万名各类专业人才,其中许多人已成为著名专家学者、成功企业家和优秀党政管理干部,人才培养成绩斐然。
学校有多项科研成果填补国内空白。1959年研制出中国第一台食品机械——601型饺子机;利用小球藻解决了替代食物对人体健康危害问题,效果显著。1960年,首创我国三大会计记账法之一“财产收付复式记账法”。同年,“读、看、论、讲、做、研、写七字一条龙”教学法研究在全国文教群英会上受到表彰并予推广,光明日报于1960年5月29日对我校的这一教学经验进行了报道。1981年,最早提出了东北亚经济圈协作开发的学术理论。1988年研制出国内首台电脑自动加油机。1996年,建成了高校第一所金融货币博物馆,推出了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1999年,完成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商业自动化技术集成示范工程”。2000年后,学校在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中药学、食品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近5年,学校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教育部项目等纵向项目900余项,各类横向项目30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500余件,授权180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0余项,出版著作300余部,发表论文5000余篇。学校公开编辑出版《商业研究》《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3种学术期刊,其中《商业研究》是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和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
学校高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哈萨克斯坦、荷兰、挪威等27个国家和地区的108所院校建立了教育合作及学术交流关系,是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国留学培训基地,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基地,商务部“援外高级学历学位教育专项计划”项目合作院校,商务部对外援助培训项目承办单位。近十年来,已培养了来自韩国、俄罗斯、日本、波兰、法国、乌克兰等50多个国家的长短期留学生3000余名。已培训亚洲、非洲、南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南太平洋地区和独联体共96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企业高管和学校教师2000余名。
多年来,学校和用人单位建立了稳定的人才供求关系。由于学校学科专业特色突出,学生素质不断提高,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毕业生继续受到社会各行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2009年本科生年终就业率达90.11%,2010年本科一次就业率90.78%,2011年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达90%以上(年终就业率以教育厅公布为准),在黑龙江省高校中名列前茅。
我校承认各省(直辖市)招生办制定的加分政策。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哈尔滨商业大学陕西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一批理科483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哈尔滨商业大学陕西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一批理科483哈尔滨商业大学陕西食品科学与工程2014一批理科518哈尔滨商业大学陕西食品科学与工程2013二批理科469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哈尔滨商业大学河北食品科学与工程类2016一批理科559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哈尔滨商业大学河北食品科学与工程类2016一批理科559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哈尔滨商业大学山东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一批理科571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哈尔滨商业大学山东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一批理科571哈尔滨商业大学山东食品科学与工程2014二批理科549哈尔滨商业大学山东食品科学与工程2012二批理科533哈尔滨商业大学山东食品科学与工程2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哈尔滨商业大学云南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二批理科470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哈尔滨商业大学云南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二批理科470哈尔滨商业大学云南食品科学与工程2014二批理科499哈尔滨商业大学云南食品科学与工程2013二批理科447哈尔滨商业大学云南食品科学与工程2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哈尔滨商业大学广东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二批理科463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哈尔滨商业大学广东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二批理科463哈尔滨商业大学广东食品科学与工程2014二批理科526哈尔滨商业大学广东食品科学与工程2013二批理科524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哈尔滨商业大学河南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一批理科548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哈尔滨商业大学河南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一批理科548哈尔滨商业大学河南食品科学与工程2014一批理科558哈尔滨商业大学河南食品科学与工程2013二批理科492哈尔滨商业大学河南食品科学与工程2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哈尔滨商业大学广西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二批理科402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哈尔滨商业大学广西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二批理科402哈尔滨商业大学广西食品科学与工程2014二批理科446哈尔滨商业大学广西食品科学与工程2013二批理科457哈尔滨商业大学广西食品科学与工程2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哈尔滨商业大学内蒙古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一批理科508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哈尔滨商业大学内蒙古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一批理科508哈尔滨商业大学内蒙古食品科学与工程2014二批理科496哈尔滨商业大学内蒙古食品科学与工程2013二批理科462哈尔滨商业大学内蒙古食品科学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哈尔滨商业大学河北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一批理科558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哈尔滨商业大学河北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一批理科558哈尔滨商业大学河北食品科学与工程2014二批理科567哈尔滨商业大学河北食品科学与工程2014二批理科567哈尔滨商业大学河北食品科学与工程2

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是公办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在黑龙江省排名第4。黑龙江省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校: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