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东北林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哈尔滨师范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2021 | 理科 | 500/463(本科一批A段) | 446/401(本科二批A段) |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合作办学,本科,英语,英语语种考生) | 2020 | 理科 | 577/489(本科一批A段) | 488/449(本科二批A段) |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合作办学,“) | 2019 | 理科 | -/539(本科一批A段) | -/470(本科二批A段) |
| 生物技术(生命科学技术, | 2017 | 理科 | -/542(本科一批A段) | -/436(本科二批A段) |
| 生物技术 | 2017 | 理科 | -/537(本科一批A段) | -/436(本科二批A段) |
专业简介
本专业为黑龙江省重点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和先进的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分析、表述和解决生物技术领域问题的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能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在工业、农业、林业、环保、医药、食品等行业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与推广、生产组织管理和产业经营等工作。
本专业主干课程有: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细胞工程原理与技术、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生物制药原理与技术等。
学生前景
保研直博
2016届毕业生保研率22.81%,其中保送外校12人,包括中国科学院1人、南京大学2人、南开大学1人、同济大学1人、中国农业大学1人、山东大学3人、吉林大学1人、哈尔滨工业大学1人、东北师范大学1人。
考研
生物技术专业2016届毕业生考研深造率31.58%,其中考取“985”“211”院校的学生占100%。
出国
生物技术专业2016届毕业生出国深造率12.28%,主要去往英格兰伯明翰大学、韩国世宗大学等知名大学。
就业
生物技术专业2016届毕业生就业率92.98%,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在京津沪及黑龙江省、山东省等省份的省会城市与沿海发达城市。
专家谈专业
生物技术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随着生物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该领域需要大批高素质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我校生物技术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也是东北林业大学优势专业,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生物技术研发、创新、管理高素质领军人才。因此,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理论课、实验课、目标明确的实习和创新实验过程,不但可以学习到与植物、动物、医学和微生物相关的深层的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同时还可学习产业开发技术与原理,为就业及自主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相信未来更多优秀的毕业生将活跃在生物技术相关的管理部门、科研院所、企业,并更加坚信一批优秀的自主创业人才将活跃在生物高新企业,成为生物产业的引领者。
专家简介
李玉花,教授、博士生导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发育生物学学科带头人、日本东京大学等博士后、“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曾担任国家生物工程学位评议组成员,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等9项,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20余篇,2014年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选育的多个花卉新品种,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人参规模化生产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
学生谈专业
我院生物技术专业的设计十分人性化,我们可以自行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专业领域,学习针对性更强的知识。除了课堂学习理论知识以外,多数课程都配备相应的实验课程以及综合实习,让我们能够灵活的运用专业知识并且提升动手实践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我们自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以便于我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高效地处理问题。
学生简介
卢香泥,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12级本科生,2016年去英国攻读伯明翰大学硕士研究生,曾获得2014外研社杯演讲比赛黑龙江省一等奖、多次获得大学生运动会武术锦标赛冠军。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黑龙江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21 |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463 | |||
| 四川 | 生物科学类(包含专业:生物科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9 |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532 | ||||
| 广东 | 生物科学类(非定向)(071001.生物科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071002.生物技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071002.生物技术)(办学地点:校本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6 |
| 河南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较高收费专业。单列专业。学生四年全部在我校学习,符合毕业要求和学位授予条件者可获我校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部分课程以英语授课,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校本部)(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59 |
| 山东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551 |
| 江西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1 |
| 福建 | 生物科学类(含生物科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3 |
| 安徽 | 生物科学类(5400元/年;含生物科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3 |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58000元/年;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合作办学;学生四年全部在学校学习;部分课程以英语授课,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37 | |||
| 江苏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基地班)、生物技术(基地班)、生物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0 |
| 上海 | 生物科学类(含生物科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专业)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4 |
| 吉林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15 |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该专业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合作办学,学生四年全部在我校学习,符合毕业要求和学位授予条件者可获我校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部分课程以英语授课,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 | 496 | ||||
| 辽宁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9 |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15 | |||
| 内蒙古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477 |
| 山西 | 生物科学类(包含专业生物科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49 |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08 | |||
| 河北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35 |
| 天津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校本部)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13 |
| 北京 | 生物科学类(5400元,含生物科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2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黑龙江 | 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01 |
| 甘肃 | 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K段 | 普通类 | 421 |
| 贵州 | 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27 |
| 安徽 | 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2 |
| 内蒙古 | 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31 |
| 山西 | 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76 |
东北林业大学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林业工程为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校,地处我国最大国有林区的中心——哈尔滨市,东经126.6247°,北纬45.7662°,海拔141米,校园占地136公顷,并拥有帽儿山实验林场(帽儿山森林公园)和凉水实验林场(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总面积达3.3万公顷。
历史沿革。学校创建于1952年7月,原名东北林学院,是在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基础上建立的,由原国家林业部直属管理。1985年8月更名为东北林业大学。2000年3月,由国家林业局划归教育部直属管理。2005年10月,经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0年11月,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签署合作共建协议。2011年6月,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2012年3月,教育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共建协议。201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双一流”建设高校。
师生概况。学校现有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2.7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9433人、研究生7753人。自建校以来,已向国家输送毕业生19万余人。现有教职员工2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1300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青年学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新世纪“百千万工程”人选3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教学名师1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7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1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1人、青年学者6人,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4个、黑龙江省“头雁”团队4个。近年来,有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3人,全国“工人先锋号”获得者1个团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1人,省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8人,省级优秀教师8人次,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3人。
学科专业。学校现设有研究生院、19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有68个本科专业、1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7个类别的专业学位硕士点,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林业工程、林学2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生物学、生态学、风景园林、农林经济管理4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林草局重点学科、2个国家林草局重点(培育)学科、1个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7个黑龙江省重点一级学科。学校现有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1%。有国家发改委和教育部联合批准的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学),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校,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学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教学科研平台。学校拥有优良的教学科研平台和实践教学基地。有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帽儿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有森林植物生态学、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东北盐碱植被恢复与重建、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15个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有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猫科动物研究中心,3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其中1个升级为“2.0”计划),有林学、森林工程、野生动物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森林工程、野生动物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3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5个省级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智库;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检测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工程质量检测总站检测中心等;有帽儿山实验林场、凉水实验林场等7个校内实习基地、310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和111个校外研究生实习基地。2020年,帽儿山实验林场、凉水实验林场和森林博物馆入选第五批全国林草科普基地,森林博物馆晋级“国家二级博物馆”。2021年,成立了东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
对外交流合作。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每年有近150位来自欧美和亚洲发达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合作研究和访问考察;每年派出120余位教师赴国外攻读学位、进修访问和科研合作;与俄罗斯、新西兰、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埃塞俄比亚、日本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友好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生交流项目,并积极选派学生通过国家公派渠道赴国(境)外攻读学位。学校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英国阿斯顿大学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办学项目分别获批招生。近年来,学校举办了“林木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国际研讨会”“2019年虎豹跨境保护国际研讨会”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学校大力加强留学生教育培养,作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留学生,生源来自五大洲80余个国家。
各类奖励荣誉。2007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学校在2011年、2014年和2017年连续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20年首次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连续16年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第七届和第十届“母亲河奖”、全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等次项目办”、黑龙江省“十佳和谐校园”、黑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先进集体、全省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黑龙江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军警民共建共育先进集体、黑龙江省学生工作先进集体,20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2020年,成功承办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捧得“优胜杯”,获得2金1银5铜的成绩。“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励71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省部级科研奖励253项(其中一等奖24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89项(其中一等奖7项),获得授权专利4800余件。2018年,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涌现出以国家和省部级领导、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术界和企业界精英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了一批批以塞罕坝林场建设者、鹦哥岭自然保护区青年团队、全国首位环保烈士徐秀娟等为代表的优秀毕业生,为我国的林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质量、绿色、创新、合作”理念,秉承“学参天地、德合自然”的校训,不断强化办学优势,不断彰显办学特色,力争办学实力位居全国农林高校前列,建成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中国高水平大学,为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林业大学而努力奋斗。
奖(励)学金
学校设有国家、社会、学校层面各项奖学金。2021年,我校本科生中共有16633人次获得各类奖(励)学金,其中726人获得国家级奖学金。
165名同学获得“国家奖学金”(8000元/人);
561名同学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人);
14434人次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特等奖学金、专业奖学金(特等奖学金每人3000元,优秀学生一二三等奖学金每人学期分别为1000元、750元、500元,专业奖学金每人每学期250元);
200名同学获得“牵手”奖学金(5000元/人);
1211名同学获得“牵手”励学金(3000元/人);
13名同学获得“大北农”励志奖助学金(2000元/人);
15名同学获得“盼盼基金”(1000元/人、500元/人两档)
14 名同学获得“TATA木门”励学金(分为6000元/人、3000元/人、2000元/人三档);
7名同学获得“永芳”奖学金(3000元/人);
9名同学获得“澳晨国际教育交流基金”(分为10000元/人、5000元/人两档);
4名同学获得“汇通电力”励学金(5000元/人)。
哈尔滨师范大学坐落于素有“冰城夏都”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哈尔滨,是黑龙江省教育、艺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是黑龙江省属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学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是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成立于1951年,其前身是1946年我党在东北解放区建立的松江省立行知师范学校,经历了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1951——1956)、哈尔滨师范学院(1956——1980)时期,1980年更名为哈尔滨师范大学。2000年呼兰师范专科学校、黑龙江农垦师范专科学校并入,2002年黑龙江省物资学校(黑龙江省物资职工大学)并入,组建成新的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弘扬以“行知精神”为代表的大学文化,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从师准则,秉承“敦品励学,弘毅致远”的校训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提高质量、创新发展。学校先后获批1个“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4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全国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学校先后荣获“黑龙江省文明单位标兵”、“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学校有江南、江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54.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1.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近29.5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亿余元。建有以校史馆、文博馆为核心的四馆一体的展览中心。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1200余万册,是“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
学校设有25个学院,80个本科招生专业,建有一批省级重点一级学科(群)和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学校具有完备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体系,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是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材料科学、化学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学科排名前1%。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美术学和中国语言文学4个一级学科进入全国前30%,入选省“双一流”建设学科。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校坚持教育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突出教师教育特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三次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获批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示范高校、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点和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国家级重点人才培养支持计划,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重点专业18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7个。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30余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9个、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获批国家级、省级新文科建设、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和教学改革成果奖百余项。
建校以来,学校先后为社会输送了40余万名各类优秀人才,涌现出一批世界和全国知名的优秀人物:“全国优秀教师”宋立志,“全国劳动模范”王惠生,“全国道德模范”张丽莉、刘羲檬,“感动中国人物”秦艳友、“世界小姐总冠军”于文霞、“中国象棋世界冠军”王琳娜、“世界速滑锦标赛冠军”王北星、“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速滑冠军”付春艳,一大批校友成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优秀骨干教师和社会精英,为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为学校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专业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700余人,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3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6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龙江学者”12人,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8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17人,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1人,省文化名家暨“六个一批”人才17人,省级教学名师27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22人。
学校学术研究实力雄厚。现有光电带隙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高端智库等高水平科研平台36个。近五年来,学校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近500项,其中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建设工程特别委托项目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创新重点支持项目2项。我校教师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140余项。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4000余篇,其中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被SCI、SSCI、EI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2300余篇。出版高水平学术著作150余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百余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和研修基地、黑龙江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以及黑龙江省高教学会等5个省级学会挂靠在我校。学校主办的《北方论丛》、《黑龙江高教研究》等14种学术期刊在学术界和出版界具有重要影响。
学校充分利用地处东北亚中心的区位优势,坚持走国际化办学道路。先后与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波兰、韩国、巴西、埃及等30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教育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学校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苏里科夫美术学院联合成立了黑龙江省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国际美术学院”。在海外创办了4所孔子学院和1所独立孔子课堂,其中伦敦中医孔子学院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球先进孔子学院”,并成为全球首批示范孔子学院。学校被评为“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机构”。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 基地、《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认证中心、黑龙江省汉语国际推广教师培训中心等机构设在我校。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黑龙江省政府奖学金”招生院校。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来华留学质量认证。
学校大力支持地方教育事业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立了覆盖全省的G-U-S教师教育联盟,推进地方政府、高校和中小学校联合培养教师教育人才。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长期保持全国领先优势地位,支持建设的哈尔滨音乐学院、青冈实验中学和顺迈学校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建成黑龙江现代文化艺术产业园区,连续30余年承办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哈师大专场演出,积极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学校通过成果转化、政策咨询等形式,在服务国家战略和黑龙江省强省建设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哈尔滨师范大学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龙江,面向全国,以《哈尔滨师范大学章程》为基本遵循,坚持“三步走”发展战略和“七位一体”发展思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扎实推进依法治校进程,不断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国内一流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东北林业大学内蒙古生物技术2016一批理科536东北林业大学内蒙古生物技术2016一批理科536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东北林业大学内蒙古生物技术2016一批理科536东北林业大学内蒙古生物技术2016一批理科536东北林业大学内蒙古生物技术2014一批理科546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东北林业大学湖北生物技术2016一批理科571东北林业大学湖北生物技术2016一批理科571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东北林业大学湖北生物技术2016一批理科571东北林业大学湖北生物技术2016一批理科571东北林业大学湖北生物技术2015一批理科555东北林业大学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东北林业大学新疆生物技术2015一批理科479东北林业大学新疆生物技术2015一批理科479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东北林业大学新疆生物技术2016一批理科496东北林业大学新疆生物技术2015一批理科479东北林业大学新疆生物技术2015一批理科479东北林业大学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东北林业大学吉林生物技术2016一批理科550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东北林业大学吉林生物技术2016一批理科550东北林业大学吉林生物技术2014一批理科577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东北林业大学安徽生物技术2016一批理科567东北林业大学安徽生物技术2016一批理科567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东北林业大学安徽生物技术2016一批理科567东北林业大学安徽生物技术2016一批理科567东北林业大学安徽生物技术2015一批理科595东北林业大学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生物技术2016一批理科559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生物技术2016一批理科559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生物技术2016一批理科559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生物技术2016一批理科559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生物技术2014一批理科577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东北林业大学山西生物技术2015一批理科542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东北林业大学山西生物技术2015一批理科542东北林业大学山西生物技术2014一批理科557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东北林业大学新疆生物技术2016一批理科496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东北林业大学新疆生物技术2016一批理科496东北林业大学新疆生物技术2015一批理科479东北林业大学新疆生物技术2015一批理科479东北林业大学新疆生物技术2014一批理科525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东北林业大学湖南生物技术2016一批理科551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东北林业大学湖南生物技术2016一批理科551东北林业大学湖南生物技术2014一批理科548

东北林业大学生物技术是公办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东北林业大学生物技术在黑龙江省排名第1。黑龙江省开设生物技术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校:黑龙江大学、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大庆师范学院、黑河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