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哈尔滨华德学院2020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08-27 18:16:46 解决时间:2022-08-24 19:59

满意答案

哈尔滨华德学院2020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车辆工程(英才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3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英才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3分,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4分,俄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37分。
一、哈尔滨华德学院2020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 最低分 最低位次
2020车辆工程(英才班)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33357172
2020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英才班)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33357172
2020电子信息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33456925
2020俄语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3719423
二、部分专业
机械类 车辆工程(英才班)
哈尔滨华德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2019我国汽车保有量达2.6亿辆,环比增加2122万辆,增长8.83%,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8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46%,与2018年底相比,增加120万辆,增长46.05%。我国汽车产业的总产值超过9万亿,对于我国税收的贡献、就业岗位贡献率均超过10%,汽车产业仍是中国的重要支柱产业。
随着汽车行业步入新四化,即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时代,使得汽车产品和产业面临着巨大挑战,在5G技术背景下,汽车智能化成为可能,无人驾驶技术得以更迅速的发展。电动汽车、车联网技术已经悄然来到我们的身边,未来将对生活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汽车将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专业面向新发展,围绕着新技术,未来有更广阔的就业前景。
新能源汽车—行业新引擎!
《中国制造2025》提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发展领域,“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被列为中国未来10大重点汽车行业发展目标。
哈尔滨华德学院车辆工程专业自2014年开始筹建新能源汽车专业方向,2018年已招收“新能源汽车英才班”。目前已开设了电动汽车结构与原理、动力电池技术、电机驱动技术、电动汽车设计、车载网络技术等课程。本专业致力于新能源汽车数字化设计,项目开发与试验,制造与检测等多方位、多元化紧缺人才的培养,以适应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数字化技术—与产业发展对标!
汽车产品开发设计与生产已经实现全过程数字化。在汽车生产全产业链中数字化设计、数字化仿真、数字化生产,数字化零部件供应等环节均得到最广泛应用,汽车生产制造是数字化设计技术在民用领域最典型的代表行业。
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在数字化设计教学方面历经多年的沉淀和积累,不断与汽车设计企业深度合作,特色鲜明,培养的学生在企业考核中多次摘得榜首。从汽车零件数据模型,逆向设计,虚拟装配与仿真,汽车部件CAE分析等教学内容方面培养学生应用能力,通过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项目组的实践与锻炼,综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专业素质,助力学生成为设计工程师。
校企合作--与企业需求接轨!
“华德--吉利学院”:2018年5月10日成立,学校与吉利汽车集团联合共建,开启创新型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实现了企业进校园,将企业资源与学校优势进行整合,形成更优质教学资源,共同组建师资团队,使学生提前进入职业角色,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与企业实现零距离对接,助力学生早日成为企业工艺工程师。
校企联合培养:与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艾瑞排放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苏州奥杰汽车技术有限公司、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打造面向汽车的设计、制造、试验等专业方向的订单式培养模式。
外国语言文学类 俄语
哈尔滨华德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美丽的北国,耀眼的弧光,雪花与焊花交融的城市”——哈尔滨,这里有着焊接领域的最高学府-哈尔滨工业大学,也有着世界焊接第二大所-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原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在这个焊接学术与科研氛围浓厚的城市,2000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焊接技术专业正式建立(现哈尔滨华德学院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
哈尔滨华德学院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黑龙江省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建专业;学校是黑龙江省焊接协会理事单位和中国焊接协会团体会员单位。在这里这里培养出了全国最美青工、技术能手—中车集团臧铁军,培养出了1700余名同学先后进入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学习与工作,并为中国北车集团、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吉利汽车培养了大量的焊接工程及技术人员,培养出了1000多名国家中职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
1.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应用领域
随着飞机、汽车、高铁、船舶等交通工具的结构材料日益轻量化,核电、化工、能源等行业的耐高温、耐腐蚀等性能要求的提升,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等有色材料的应用日益广泛,焊接技术工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在数字化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三峡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航天工程、船舶工程等国家大型基础工程,都大量的采用了先进焊接尤其是自动化焊接设备。汽车及零部件的制造对焊接的自动化程度要求日新月异。我国焊接产业逐步走向“高效、自动化、智能化”。
在《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中,与焊接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的就有8项,如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先进轨道交通、电力、农业装备、新材料。焊接技术作为一种精确、可靠、低成本,并且是采用高科技连接材料的方法。如今还没有其他方法能够比焊接更为广泛地应用于金属的连接。
目前,我国的焊接自动化率还不足30%,同发达工业国家的80%相距甚远。从20世纪末国家逐渐在各个行业推广自动焊的基础方式-气体保护焊,来取代传统的手工焊,现已初见成效,可以预计在未来的5年,国内自动焊焊接技术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学生发展前景巨大。
2.校企共建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助力卓越工程师培养
哈尔滨华德学院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秉承哈尔滨工业大学“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优良传统,2018年与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建哈尔滨华德学院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英才班”。校企共建,优势整合,侧重培养具有自动化焊接设备操作能力及现代焊接质量检测技术、掌握国际焊接工程师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焊接自动化设备操作、开发,定制焊接工艺,焊接质量检测、销售和维护焊接设备的高等应用型人才。
3.哈尔滨华德学院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专业特色
(1)定位准确,依托优势,追求卓越
2011年获批成为黑龙江省首批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英才班)专业与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建,校企专家制定培养方案,实行校企双导师,企业专家参与教学全过程,45%课程由企业导师指导,企业与学校实验实训条件共享、教学与生产技术需求同步,培养具有国际焊接工程师资质,具备焊接质量检测与分析、自动化焊接设备编程与维护能力的“卓越焊接工程师”。
(2)面向市场,按需培养,保证高端就业
焊接技术与工程(英才班)专业是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重点需要专业,是为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各行业紧缺焊接专门人才,主要从事焊接工艺编制与实施、焊接质量检验与分析、焊接结构设计、焊接生产与管理等工作,校企联合培养按照工程师培养标准进行,学生在航天、造船、汽车制造、科研院所等多领域就。
(3)大学期间可以免费考取相关行业认证
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原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建于1956年,原隶属于机械工业部,是焊接技术研究方面具有综合科技实力的国家级科研机构。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发展,1999年7月转制为科技型企业,现隶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效优质焊接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先进焊接技术与装备创新能力平台、国家焊接自动化系统集成示范基地、部级重机械工业高效优质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哈焊院将指派专门工程技术人员入校进行教学指导工作,并开放其实验场地供我校学生使用。
(5)生活、学习环境优越
焊接技术与工程(英才班)专业,按照我校“一优、三化、四师、五强、两高”的资源配置要求。集合全校优质教学资源,以国际化视野培养学生;单独配备专业教室,采用小班制授课;注重挖掘学生特质潜能,侧重个性化培养;配备“辅导员、专业教师、学业导师、德育导师”,全方位全过程培养;专业核心课程配备一流教师团队,骨干课程由企业研发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亲自授课,保证高质量教学,确保学生能以高素质就业。
4.师资队伍,校企共建服务人才培养
校企共建焊接技术与工程(英才班)专业教师队伍,富有教学经验和企业实践经验,专业现有专业教师35人,其中副高职以上20人,中级职称8人,助教4人,技师、高级技师3名,教师具有行业科研和生产经历,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哈尔滨华德学院外语学院主动适应全球发展与社会需求,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升级的背景下探索供给侧改革,积极进行专业建设与改革,积累了宝贵的办学经验。学院下设英语、俄语(零起点)两个专业,以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为导向,依托学校的学科背景特点与办学优势,以“英语+翻译+工科背景知识”模式和“俄语+商务+工科背景知识”模式,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培养通用型、应用型、复合型的新型外语人才。
今天就带您了解一下外语专业的需求和内涵,以及如何紧跟国家政策、立足区域优势、结合学校定位来推动专业建设发展与人才培养。
“老牌”专业,社会需求如何?
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外语人才起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指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独自解决,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中国文化走出去”、“全球治理”等战略,以及哈尔滨新区、黑龙江自贸区的建立,都表明外语人才的培养到了重要机遇期。离开了外语人才,中国不可能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化时代迅速崛起,并大踏步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对外交流,需语言先行。语言通,经济、文化、民心才能通。这为外语类外向型人才的需求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为外语类人才培养提供了绝佳的出口,各类就业岗位数量也急剧增加。
为什么要培养“新型”外语人才?
新时代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愈加多元化,哈尔滨华德学院以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为背景,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从学科导向转向以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培养具有工科与商科背景,适应“新工科”建设需求,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协调,专业知识与行业知识渗透,语言能力与语域能力融合,能够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型外语人才,实现语言工具性、人文性、复合性的统一。
新文科 大外语
2019年,是中国外语教育极为重要的一年,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时代、新文科、大外语"的历史发展阶段。外语人才的培养追求工具性价值和人文性价值融合统一的培养模式,两者的融合统一是新文科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外语专业不只是学外语的专业,而是通过外语来学习人文学科领域知识,培养人文学科领域人才的专业。外语专业是指以外语为载体,着力研究目的语国家的语言、文化、历史、区域、商贸、文学、社会、政治、哲学、经济、艺术、法律、精神等方面的人文类专业,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思辨能力、心智空间、想象力、审美、思想力、创新力、分析综合等人文素养。
实训中心
外语学院拥有省内首家Transmate机辅翻译实训中心,是我校数字化语言实验教学重点示范建设的实验室之一,主要用于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教学和翻译项目的实战训练。实训室能够满足英语、俄语等多个语种的翻译笔译教学及计算机辅助翻译实训。该实训项目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职业化翻译人才为目标,以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采用项目翻译的方式授课,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案例的分析,突出现代翻译笔译教学的实践性和技术性,为信息化时代的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实训基础和环境。
未来机器翻译会取代人工翻译吗?
人工智能时代给外语人才培养带来的不是挑战而是机遇。正如计算机的出现并没有取代人脑,反而需要更多的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人才。同理面对机翻,也应是拥抱它利用它,而不是惧怕被它取代。因为翻译质量的弥补、软件的设计、语料库的更新、译后的校对、修改、编辑等工作都离不开人,但我们利用它提高了效率,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机翻所取代的不是人, 而是烦琐、重复、技术含量低的工作, 使人工翻译可以有余力做技术含量高、更需要能动性的工作。这当然也对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复合型专职翻译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双语能力, 也要熟悉翻译技术, 掌握术语管理、译前和译后编辑等一系列能力。所以未来的翻译领域不是机翻完全取代人工的时代,而是人机共舞的时代;未来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不是单语言技能的人才,而是人文和技术素养兼具的“翻译+语言工程师”。
主动识变、求变、应变,人工智能的出现反而为外语学院的专业发展和特色提供了很好的方向。工科背景,使我们对新技术更应有更强的敏感性和应用意识,意识到技术素养将成为未来译者的核心竞争力。在人才培养中增加信息检索能力、CAT工具应用能力、术语能力和译后编辑能力, 掌握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本地化工程技术、语料库技术、翻译协作平台技术和机器翻译技术,QA翻译评估、项目管理的能力。这体现了学科融合,是新工科新文科融合的典范。学校,他们为卓越焊接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提供可靠保障。
5.就业领域
就业领域主要面向中国制造2025主要行业就业,主要在航天、船舶、汽车、压力容器等工程领域从事焊接工艺编制与实施、焊接结构设计、焊接生产管理、焊接产品销售、焊接质量检验与分析以及焊接自动化设备操作与维护等工作。如航天研究所、上海造船厂、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哈尔滨空调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长城汽车、吉利汽车等。还可以报考国家公务员、报考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哈尔滨华德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能在机械制造领域从事设计 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电子及自动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 和基本知识,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设备控制及生产组织管 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数学及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机械工程科学的知识和应用能力;

2.具有制订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具有设计机械系统、部件和工艺的能力;

4.具有对于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初步能力;

5.初步掌握机械工程实践中的各种技术和技能,具有使用现代化工程工具的能力;

6.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7.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

8.具有国际视野、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机械设计原理与方法(含形体设计原理与方法、机构运动与动力设计原理、 结构与强度设计原理与方法、精度设计原理与方法、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机械制造工程原理 与技术(含材料科学基础、机械制造技术、现代制造技术)、机械系统中的传动与控制(含机械电 子学、控制理论、传动与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含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辅助技术)、热 流体(含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

核心课程示例:

1.示例一:工程制图(40+32学时)、材料力学(56学时)、理论力学(60学时)、机械原理(56 学时)、机械设计(56学时)、电路理论(4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40学时)、数字电路(32学时)、 微机原理(40学时)、机电传动控制(64学时)、工程材料学(32学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40学 时)。

2.示例二:理论力学(64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机械工程制图(48 +64学时)、机械原 理(64学时)、机械设计(64学时)、电工技术基础(64学时)、电子技术基础(64学时)、工程材料 (32学时)、热工基础(48学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64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学时)。

3.示例三

(1)工程机械方向:机械制图(32+48学时)、机械原理(48学时)、机械设计(48学时)、发动 机构造与原理(32学时)、液压与液力机械传动(48学时)、工程机械底盘(40学时)、现代工程机 械(48学时)、工程机械设计(32学时)、工程机械运用技术(32学时)。

(2)机电一体化方向:机械制图(32+48学时)、机械原理(48学时)、机械设计(48学时)、控 制工程基础(40学时)、机械电子学(48学时)、机制工艺学(48学时)、机电传动控制(40学时)、 液压传动(40学时)、CAD/CAM(4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科技创 新与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力学实验、机械设计基础实验、互换性测量技术基础实验、工程测控实 验、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机械制造基础实验、机电传动与控制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英才班)
哈尔滨华德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能在机械制造领域从事设计 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电子及自动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 和基本知识,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设备控制及生产组织管 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数学及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机械工程科学的知识和应用能力;

2.具有制订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具有设计机械系统、部件和工艺的能力;

4.具有对于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初步能力;

5.初步掌握机械工程实践中的各种技术和技能,具有使用现代化工程工具的能力;

6.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7.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

8.具有国际视野、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机械设计原理与方法(含形体设计原理与方法、机构运动与动力设计原理、 结构与强度设计原理与方法、精度设计原理与方法、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机械制造工程原理 与技术(含材料科学基础、机械制造技术、现代制造技术)、机械系统中的传动与控制(含机械电 子学、控制理论、传动与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含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辅助技术)、热 流体(含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

核心课程示例:

1.示例一:工程制图(40+32学时)、材料力学(56学时)、理论力学(60学时)、机械原理(56 学时)、机械设计(56学时)、电路理论(4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40学时)、数字电路(32学时)、 微机原理(40学时)、机电传动控制(64学时)、工程材料学(32学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40学 时)。

2.示例二:理论力学(64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机械工程制图(48 +64学时)、机械原 理(64学时)、机械设计(64学时)、电工技术基础(64学时)、电子技术基础(64学时)、工程材料 (32学时)、热工基础(48学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64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学时)。

3.示例三

(1)工程机械方向:机械制图(32+48学时)、机械原理(48学时)、机械设计(48学时)、发动 机构造与原理(32学时)、液压与液力机械传动(48学时)、工程机械底盘(40学时)、现代工程机 械(48学时)、工程机械设计(32学时)、工程机械运用技术(32学时)。

(2)机电一体化方向:机械制图(32+48学时)、机械原理(48学时)、机械设计(48学时)、控 制工程基础(40学时)、机械电子学(48学时)、机制工艺学(48学时)、机电传动控制(40学时)、 液压传动(40学时)、CAD/CAM(4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科技创 新与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力学实验、机械设计基础实验、互换性测量技术基础实验、工程测控实 验、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机械制造基础实验、机电传动与控制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
哈尔滨华德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哈尔滨华德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最有历史积淀的专业之一,在5G时代及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专业积极探索行业发展趋势,确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新方向,努力培养助力中国芯发展的“新工科”应用型适用人才。专业紧跟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以电路设计和微电子技术为专业方向,以消费类电子产品发展为背景,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学生以电路设计和微电子技术为核心,能够从事电子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与维修以及营销工作。
在5G环境下,各项与智能相关的产业、行业都需要更加强大的芯片支撑,中国的芯片技术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并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中国芯的未来要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开始,中国芯的研发与生产过程离不开微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需要哪些方面技术支撑?将来的发展趋势如何?请随我们一同来了解“电子信息工程”的未来技术发展。
随着信息产业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FPGA技术以其独特的高速率、高精度、高灵活性已经成为信息产业最热门的技术之一。
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即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以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或VHDL)所完成的电路设计,经过简单的综合与布局,快速的烧录至 FPGA 上进行测试,是现代芯片设计验证的技术主流。
1、FPGA在电路设计中的应用
连接逻辑、控制逻辑是FPGA早期发挥作用比较大的领域,也是FPGA应用的基石。事实上在电路设计中应用FPGA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这要求开发者要具备相应的硬件知识(电路知识)和软件应用能力(开发工具)。这方面的人才总是紧缺的,往往都从事新技术或者新产品的开发应用。哈尔滨华德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培养软硬结合的电子类应用型人才。
2、FPGA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把相对成熟的技术应用到某些特定领域如通讯,视频,信息处理等等,开发出满足行业需要,并能被行业客户接受的产品。这方面主要是FPGA技术和专业技术的结合问题,另外还有就是与专业客户的界面问题。FPGA在这个领域是作为一种技术实现手段而存在,FPGA因为具备接口、控制、功能IP、内嵌CPU等特点,有条件实现一个构造简单,固化程度高,而功能全面的系统产品设计,这将是FPGA技术应用最广大的市场,具有极大的爆发性的需求空间。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3、FPGA技术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
嵌入式系统指的是嵌入到系统内部的计算机系统,是面向特定应用设计的专用计算机系统。早期的嵌入式系统一般是以通用处理器或单片机为核心,在外围电路中加入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接口、人机输入接口等,再加上应用软件,有些还加上了嵌入式操作系统,从而构成完整的系统。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利用FPGA技术将很多外设和存储器集成在一个芯片中,取代了传统以单片机为中心的架构,使系统的功耗和体积越来越小,而功能却越来越强。
4、FPGA目前的就业环境如何
在数字IC设计领域,前端验证工作一般都是用FPGA完成的,因此FPGA工程师也是IC设计公司迫切需要的人才。随着工艺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FPGA正向着更多、更广泛的应用领域扩展。越来越多的设计也开始从ASIC转向FPGA, FPGA正以各种电子产品的形式进入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于此同时,FPGA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FPGA属于集成电路中的重要门类,与CPU、存储器、DSP并称四大通用集成电路芯片,是半导体行业无法缺少的一环。
哈尔滨华德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配合行业对5G信息技术、中国芯发展、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迫切需要,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和实践技能,熟悉工程项目开发、设计和实践方法,使学生成为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团队意识、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专业人才。
  中专 2022-08-24 19:59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哈尔滨华德学院2020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1楼

    哈尔滨华德学院2020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英才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3分,工程造价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3分,车辆工程(英才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3分,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3分,智能制造工程(英才班)理科

  • 中专学校

    哈尔滨华德学院2020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2楼

    哈尔滨华德学院2020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土木工程(英才班)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28分,智能制造工程(英才班)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29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英才班)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33分,焊接技术与工程(英才班)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52

  • 中专学校

    哈尔滨华德学院2020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3楼

    哈尔滨华德学院2020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英才班)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36分,机器人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41分,焊接技术与工程(英才班)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41分。哈尔滨华德学院2020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

  • 中专学校

    哈尔滨华德学院2020年内蒙古录取分数线及专业分数线,2020华德学院内蒙古分数线

    4楼

    2020年哈尔滨华德学院内蒙古招生专业:俄语(外语语种英语,俄语)、电子信息工程、智能制造工程(英才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英才班)、车辆工程(英才班)等5个专业。2020年哈尔滨华德学院内蒙古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

  • 中专学校

    哈尔滨华德学院2017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5楼

    哈尔滨华德学院2017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物联网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28分,软件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28分,土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29分,车辆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29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英才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29分,

  • 中专学校

    哈尔滨华德学院2018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6楼

    哈尔滨华德学院2018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机械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6分,机械电子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8分,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9分,财务管理(英才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9分,物联网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9分,焊接

  • 中专学校

    哈尔滨华德学院2019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7楼

    哈尔滨华德学院2019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43分,机器人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43分,焊接技术与工程(英才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43分,土木工程(英才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44分,车辆工程(英才

  • 中专学校

    哈尔滨华德学院2021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8楼

    哈尔滨华德学院2021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智能制造工程(英才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01分,车辆工程(英才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03分,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04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英才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05分,俄语

  • 中专学校

    哈尔滨华德学院2021年在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华德学院内蒙古分数线

    9楼

    2021年哈尔滨华德学院内蒙古招生专业:俄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英才班)、智能制造工程(英才班)、车辆工程(英才班)、电子信息工程等5个专业。2021年哈尔滨华德学院内蒙古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哈尔

  • 中专学校

    哈尔滨华德学院2020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10楼

    哈尔滨华德学院2020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车辆工程(英才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3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英才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3分,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4分,俄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37分。哈尔滨华德学院202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