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经济管理试验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5 |
| 工科试验班 | 四年 | 6 | |||
| 数学类 | 四年 | 4 | |||
| 机械类 | 四年 | 4 | |||
| 电子信息类 | 四年 | 17 | |||
| 自动化类 | 四年 | 5 | |||
| 计算机类 | 四年 | 12 | |||
| 车辆工程 | 四年 | 9 |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7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3 |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2 | |||
| 软件工程 | 四年 | 10 | |||
| 土木工程 | 四年 | 2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四年 | 2 | |||
| 交通工程 | 四年 | 2 | |||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四年 | 2 | |||
| 汉语言文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英语 | 四年 | 5 | |||
| 朝鲜语 | 四年 | 5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朝鲜语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68 | 1730 |
| 英语 | 571 | 1592 | |||
| 汉语言文学 | 572 | 1537 |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13 | 3617 |
| 工科试验班(环境与生物工程) | 613 | 3617 | |||
| 数学类 | 614 | 3542 | |||
| 交通工程 | 614 | 3542 | |||
| 土木工程 | 615 | 3428 | |||
| 经济管理试验班 | 615 | 3428 |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615 | 3428 | |||
| 电子信息类 | 616 | 3320 | |||
| 自动化类 | 616 | 3320 | |||
| 软件工程 | 616 | 3320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617 | 3219 | |||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617 | 3219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618 | 3120 | |||
| 计算机类 | 621 | 2833 | |||
| 车辆工程 | 621 | 2833 | |||
| 机械类 | 628 | 2229 |
专业简介
材料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新材料技术是工业革命和产业发展的先导;新材料技术是社会现代化的先导;新材料技术是一切工业发展的关键共性基础。材料科学与工程是研究有关材料成份/结构、制备/ 合成、性能/组织和使用效能及其关系的科学理论与生产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培养从事新材料设计、研制、组织性能控制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宗旨。着重研究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的开发、加工制备以及性能优化,从而实现对优异性能材料的上游选择与控制,在国防科技、高端装备制造与新型材料开发领域起到重要的作用。本专业拥有石墨深加工研发中心、特种陶瓷实验室、高性能材料模拟与计算平台、哈工大生物医学材料科研创新团队。本专业属于哈工大材料学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综合实力较强,能够进行本科、硕士、博士的多层次人才培养。
主要专业课程
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物理性能、热处理原理与工艺、金属材料学、材料分析与测试技术、金属腐蚀与防护、陶瓷材料与工艺、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复合材料学等。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在金属、无机非金属、高分子以及特殊功能材料行业中机械制造、船舶制造、汽车制造、飞机制造、电厂电站、钢铁生产、轨道交通、仪器仪表等领域的企业从事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制造、质量检测、产品营销相关工作,也可以在科研机构从事新材料开发、新工艺研究及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具有宽广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富于创新精神,能在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工业自动化以及电气装备制造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系统运行、试验分析、管理等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机械学基础、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磁场、电机学、自动控制原理、嵌入式技术基础、运动控制系统、电力电子技术、工业通信与网络技术、计算机控制、电力系统分析、电力工程及工厂供电、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就业方向
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到国家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国家机关、高等院校、电气信息类高新技术产业公司等单位工作。
电化学工程是哈工大最具传统的学科之一,在业界享有较高知 名度。威海校区的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是在传统电化学工程的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依托山东省电化学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海洋化学重 点学科,设有化学电源、电镀与电解、金属腐蚀与防护等方向,突出 化学工程与工艺在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和海洋金属腐蚀与防护方面的开发及应用,在化学电源、表面处理等领域居全国领先行列。本专业所在的应用化学系现有教师17人,其中教授6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导师11人,1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科研方向涉及电化学、 精细化学品、分离科学、高分子化学和天然产物合成化学等方向。本专业学生在课余或本科毕业设计期间,可以选择进行交叉融合型科学研究,以成为国家更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原理、化工工艺、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电化学原理、电化学测量、现代电化学、涂装工艺学、化学电源工艺学、电镀工艺学、新型化学电源、电化学表面活性剂、新型电化学材料、金属腐蚀原理、 电化学综合实验及电化学工程实验等。有兴趣的学生也可选修本专业以外的其它相关专业的本科生课程。
就业方向
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本科生具有良好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深受国内外高校、企业和研究机 构的广泛好评,毕业生连续多年供不应求,就业率接近100%。学生毕业后可在化工、能源、精细化学品、医药、大型制造业、材料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 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工作。学校拥有本专业相关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学生可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研究生就业率接近100%。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去向主要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 名牌大学,其中相当比例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美国、意大利、丹麦、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继续深造。
专业简介
英语专业旨在培养思想道德修养优良、思维成熟,具有通识知识、创新能力、全球意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坚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系统的语言、文学、文化及相关人文科学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优秀英语专业人才。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3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人。多年来培养的学生在全国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中通过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多人在国家级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和模拟联合国等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每年有多名同学保送至或高分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
主要专业课程
英语专业主干课程有综合英语、文化阅读、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写作、高级听说、翻译理论与实践、英汉互译、口译、英语国家文化(概况)、英语国家(英美)文学史、语言学、商务英语、英语语言学导论、英语语音等。同时,允许学生通过学校签约的短期出国交换项目、官方出国英语考试、大学生创新实践等多种途径获取学分。
语言实践包括戏剧表演、读书实践、笔译实践、听译实践、英语创作、毕业实习等。
学生完成规定课程及实践环节,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授予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同时有选修第二学位的机会,培养英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够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相关工作,如翻译、新闻出版、文化传播、英语教育、外贸、销售、涉外文秘等工作,或结合第二专业特长从事金融、汽车、管理等相关行业工作,也可以通过研究生学习或出国留学从事更深层次的学术研究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人文科学修养和创新意识,适应社 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学和力学基础,掌握船舶与海洋工程 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该行业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能够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研 究、设计、建造、检验、维修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工程环境学等方面 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工程制图、力学分析、结构设计、工艺技术、计算机辅助工程、工程管 理等方面的系统训练,形成研究、设计和建造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人文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2.掌握数学、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船舶和海洋结构物的力学分析方法、设计建造和施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4.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分析、设计、制图和工程管理的能力;
5.熟悉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法规制度、行业要求、海事公约和规范标准;
6.了解船舶和海洋工程开发研究的学术前沿和先进设计制造理念;
7.具有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建造和开展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创新 的基本能力;
8.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书面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主干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
核心知识领域:力学、工程图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建造工艺、结构物性能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理论力学(68学时)、材料力学(68学时)、工程图学(34学时)、船舶动力系统( 51 学时)、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设计(51学时)、现代造船技术(43学时)、船体构造与制图(51学 时)、船舶流体力学(68学时)、船舶结构力学(68学时)、船舶设计原理(51学时)、船舶原理I、 Ⅱ(119学时)。
示例二:理论力学(72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工程图学(70学时)、流体力学(72学 时)、船舶结构力学(64学时)、船舶图形学(64学时)、船舶静力学、阻力、推进、耐波性(192学 时)、船舶设计原理(56学时)、船舶建造工艺(56学时)、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56学时)、海洋平 台设计原理(32学时)。
示例三:理论力学(56学时)、材料力学(72学时)、工程图学(48学时)、流体力学(56学 时)、船舶结构力学(40学时)、船海工程构造与制图(48学时)、船舶静力学、快速性(112学时)、 船舶设计原理(40学时)、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40学时)、船舶建造工艺(4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课程设计、金工实习、专业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论文)、科技创新性实践活动。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力学实验、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性能试验、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结构力 学试验、专业综合性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简介
哈工大光学学科是国家7个重点学科之一,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光学学科重点发展的专业。该专业定位于光通信技术、光电子技术和光学信息处理等,注重培养有专业技能的综合型人才,确保毕业生有扎实的物理功底和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并具有交叉学科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
光学信息处理、光通信技术、光电信号检测、电 子线路、激光原理与应用、光电子技术与应用、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等。
就业方向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60%左右的毕业生可考取国内重点高校、中科院或国外知名高校的研究生,其他毕业生到北京、上海、苏州、武汉等地的光电研究所、外企等单位从事研发等工作。

201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江苏省招生专业:计算机类、土木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工科试验班(环境工程、生物工程)、软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类、经济管理试验班(工商管理、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自动化类

201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上海市招生专业: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办学点:威海,语种:不限、车辆工程办学点:威海,语种:不限、机械类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专业,办学点:威海,语种:不限、电

201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黑龙江省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学、工科试验班(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环境与生物)、土木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朝鲜语、英语、能源动力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类(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

201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辽宁省招生专业:车辆工程、能源动力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英语、工科试验班(环境与生物)(环境工程、生物工程)、软件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数学

201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内蒙古招生专业:车辆工程办学地点:威海、工科试验班(环境与生物)(包含专业:环境工程、生物工程)办学地点: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办学地点:威海、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办学地点:威海、软件工程办学地点:威海、电子信息

201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山西省招生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类(包含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数学类(包含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交通工程、自动化类(包含专业: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软件工程、船

201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河北省招生专业:车辆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试验班(含工商管理、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土木工程、机械类(含机械

201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天津市招生专业:电子信息类、经济管理试验班、计算机类、机械类、自动化类、车辆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10个专业。201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天津市录取分数线(供

201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北京市招生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车辆工程、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经济管理试验班、机械类、自动化类等8个专业。201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北京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

201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吉林省招生专业:机械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数学类、船舶与海洋工程、交通工程、软件工程、汉语言文学、工科试验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类、自动化类、车辆工程、朝鲜语、土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