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20 | 英语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86 | 2006 |
| 2020 | 设计学类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87 | 1858 |
| 2020 | 经济管理试验班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88 | 1693 |
| 2020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90 | 1429 |
| 2020 | 社会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90 | 1429 |
| 2020 | 经济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90 | 1429 |
| 2020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99 | 4432 |
学科:理学
门类: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新能力强,可从事光学工程、光通信、图象与信息处理等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以及相关领域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科技开发与应用、运行管理等工作,能够适应当代信息化社会高速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软件技术基础、物理光学、应用光学、信息光学、光电 光电信息工程、信息处理基础、光电检测技术、近代光学量测技术、传感器原理、激光技术、光纤通信、光电子学、数字图像处理等。
就业方向:可从事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光电仪器、精密仪器的设计、制造,研发,光学零件的加工、镀膜、刻划,以及光电相结合产品的生产组织、经营等工作;也可在高校、科研单位、部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外国语学院 英语专业
专业剖析
英语专业198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专业名称为“科技英语”。1996年获得“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授予权,2005年获得“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授予权,2010年获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硕士点和翻译专业硕士点。2008年在全国英语专业评估中获得优秀,2011年获批省重点专业,荣获学校“教学先进单位”称号。英语专业每年招生约40人,文理兼招:文科学生主修英语学位,有机会选修双学位;理科学生主修英语学位,辅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位(4+1学习年限),实行过程淘汰机制。
专业特色
英语专业在省内同类学校中历史最长,在全国1000多个英语专业中排名在50-100之间,在黑龙江省同类专业中实力突出,在师资、课程建设、学生质量与能力培养方面成绩显著。英语专业坚持走多元化人才培养道路,形成了依托理工科优势,以英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主辅修学位培养为特色的高端复合型创新科技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目标体现文理分类原则;课程设置突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内容遵循“语言文化一体化”模式。
培养目标
英语专业致力于培养综合素质优良,语言基本功扎实,掌握系统的语言、文学、文化知识,思维能力成熟,具有国际视野,了解相关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能从事翻译、教学、研究、管理、外事、经贸、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英语人才。英语专业的人才应该掌握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及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英语语言知识、英语文学知识、英语国家社会、历史与文化知识和相关中国文化知识;应该具有语言综合使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语言特点及规律性的认知与探究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获取和更新专业知识的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用英语介绍和宣传汉语语言及中国文学和文化的能力。
师资力量
本专业有教师29人,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担任国家级和省级学术团体常务理事等职务5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带头人2人;省级教学新秀2人,校级教学新秀3人;校级教学能手2人;教授7人、副教授12人;硕导13人,兼职博导1人;具有博士学位16人,博士后1人;有国外留学经历25人;常年聘请外教3-4人。
课程体系
学生的课程包括两大类,通识教育类和专业教育类。通识教育类包括公共基础课、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课、文化素质教育课。专业教育类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文学、文化、语言学、翻译方向)、个性化发展课程、实习、毕业论文。
特色课程
每年夏季学期英语专业聘请国内外高校著名专家和学者开设特色课程,近四年开设的课程包括文化话语研究、西方历史文化简介、全球化及其影响、澳大利亚文化与文学简介、跨文化交际研究、修辞批评、英语学习中的英国文化及批判性思维等。
科研实践
英语专业教师教学和科研成果丰厚,4门课程获省级、校级精品(优秀)课程。近五年教师在外语类CSSCI检索期刊和其它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35篇,教研论文13篇;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级科研项目7项,参与省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省级科研奖项11项;出版专著4本;主编专业教材4本。近十年教师主持省级改革项目11项,主持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3项,获得省级本科教学成果奖12项。
国际交流教学
英语专业与美国多而特学院和加拿大西三一大学建立合作关系,每年派出一定数量的本科生赴对方高校交换学习。此外,学生可以利用学校的国际交流平台,申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石溪分校、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哥伦比亚大学、波士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学校的访学项目,申请丹麦奥胡斯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等学校的暑期项目,还有机会去国内的C9高校和港澳台高校进行交换学习。
毕业去向
英语专业每年读研深造和出国留学的学生人数大约占应届毕业生的30%,其余学生直接就业,本科生就业单位主要为国营大中型企业和教育研究机构等。
国内深造院校
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学校。
境外深造院校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美国纽约大学、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
就业单位
海尔集团、深圳傲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北京五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财行者公司、深圳学而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宁波敏实汽车公司、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和机构。
权威推荐
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傅利教授:
依托哈工大享誉国内外的理工科办学优势,依靠外国语学院优良的师资队伍,英语专业根据文、理兼招的实际情况,在国内率先践行英语语言文学和英语-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主辅修学位分类培养、分层卓越的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走在了全国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前沿。从哈工大走出去的优秀英语人才遍布世界各地,已然桑梓成荫,桃李天下。英语专业教师欢迎各地莘莘学子选择英语系学习英语,共享哈工大国际化的学习环境,共创英语专业的美好未来。
知名校友
胡开宝,1991年毕业于外语系研究生班,后获得南京大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钟书能,1988年毕业于外语系研究生班,后获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学位,二级教授,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外国学院院长,国家级精品课程《翻译技巧》主持人。
范文芳,1990年毕业于外语系研究生班,后获北京大学博士学位。清华大学第一批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荔,1988级本科生,现任瑞典沃尔沃集团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亚太区人力资源部副总裁。
王陆,1991级本科生,后获得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曾任职于环球雅思、新东方学校,现为北京学为贵教育集团副总裁,人称“妙语连珠”雅思王。
暴丽颖,1991级本科生,2001级硕士生,获得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现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引进人才、教授、教授委员会成员、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评审专家。
张重科,1992级本科生,现任天途路业集团常务副总裁、南通威而多特种车辆制造公司总经理、路库网络总经理。
学长寄语
李学颖,2013年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2015年获得硕士学位,目前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翻译学。
让哈工大的深沉赋予我们坚定的灵魂,了解自己扎根于哪里;让外国语的多元赋予我们广袤的灵魂,知道自己要走向何处。
咨询电话:0451-86414518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文化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宽基础、高素质、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工程科学人才。本专业学生应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各研究方向上(光电子方向、光电信息方向和技术光学方向)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实验技能,并具有综合运用光学科学理论和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光电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设计、开发、集成及应用光电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光电信息科学的研究和工程技术研发,以及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和维护能力。本专业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终生学习和在工程实践中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工程科技创新和创业的意识。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相关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等工作。本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工程技术基础、科学研究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训练,培养过程突出以光子和电子为信息基本载体的信息特征,体现信息产业高速发展、学科交叉的趋势。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本专业领域内l—2个专业方向或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5.具备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计算机相关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光电信息系统研究、设计、开发以及系统运行和维护的初步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
7.具有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和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鉴别能力;
8.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9.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资料。
主干学科:光学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核心知识领域由光电信息基础类知识、光电信息技术和工程类知识、光电子技术类知识组成。光电信息基础类知识领域包括物理、光学和光学技术、电子与信息技术等核心基础知识;光电信息技术和工程类知识领域包括光电信息技术、光电仪器原理和光电检测技术、光纤与光通信技术、光电传感与系统等知识;光电子技术类知识领域包括光电子技术、激光原理、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等知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光学及实验(136学时)、光电检测技术及系统(48学时)、光纤技术(48学时)、光电图像处理(48学时)、光电信息综合实验(4周)、光电信息物理基础(48学时)、通信原理(48学时)、激光原理(32学时)、信息光学(32学时)、光学系统CAD(48学时)、光电传感器应用技术(32学时)、量子光学基础(32学时)。
示例二(方向一为偏重经典光学,方向二为偏重现代光学):工程光学及光学基础实验(184学时)、激光技术及应用(48学时)、光学测量(48学时)、光电信息导论(英语授课)(40学时)、光电检测技术(48学时)、光电系统设计(3周)、薄膜光学(方向一)(32学时)、光度与色度学(方向一)(48学时)、光纤技术与应用(方向一)(48学时)、像质评价技术(方向一)(32学时)、光学CAD课程设计(方向一)(3周)、传感器原理(方向二)(48学时)、光纤通信理论基础(方向二)(48学时)、信息物理基础(方向二)(48学时)、现代成像技术(方向二)(32学时)、光电传感器设计实验(方向二)(1周)、傅里叶光学(48学时)、光学零件工艺学(4周)、实用图像处理方法及软件(48学时)、视频技术基础(48学时)、微机接口技术(32学时)、微机接口技术实验(32学时)、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48学时)。
示例三:仪器零件设计(56学时)、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48学时)、误差理论与仪器精度(学时)(40学时)、仪器制造工艺学(32学时)、工程光学及实验(144学时)、光电检测技术(56学时)、数字图像处理(48学时)、光学测量(48学时)、激光原理及应用(40学时)、仪器光学概论(48学时)、光学设计及CAD(48学时)、光学仪器总体设计概论(48学时)、光学零件加工技术(48学时)、薄膜光学与技术(32学时)、微纳制造技术(学时)、光通信技术基础(32学时)、光电子技术及器件(32学时)、光学信息处理技术(32学时)、干涉测试技术(32学时)、傅里叶光学(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或电工实习、专题实验或综合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或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科技实验与创新和社会实践等。
主要专业实验:应用光学实验、物理光学实验、激光实验、光电技术实验、光电信息综合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年份省份招生类别招生专业/大类低分高分平均分2020江苏高校专项材料科学与工程江苏高校专项船舶与海洋工程江苏理工一批材料科学与工程江苏理工一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江苏理工一批自动化类江苏理工一批电子信息类江苏理工一批车辆工程江苏理工一批智能车辆工程江苏理工一批机器人工程江苏理工一批船舶与海洋工程0002020江苏理工一批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江苏理工一批经济管理试验班江苏理工一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江苏理
专业类别高分平均分低分人数提前批合计401396.739520工科试验班(生命科学挑战班)理工398396.63968工科试验班(资源环境与新材料化工)理工401396.839512理工合计408400.439973工科试验班(航天与自动化)理工402400.340016工科试验班(计算机与电子通信)理工403401.640117工科试验班(英才本硕博连读)理工工科试验班(智慧人居、智能土木与智能交
年份省份招生类别招生专业/大类低分高分平均分2019江苏理科一批自动化类江苏理科一批土木工程江苏理科一批数学类江苏理科一批软件工程江苏理科一批经济管理试验班江苏理科一批计算机类江苏理科一批机械类江苏理科一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江苏理科一批工科试验班(环境与生物工程)江苏理科一批电子信息类江苏理科一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江苏理科一批船舶与海洋工程江苏理科一批车辆工程江苏理科一批材料科学与工程江苏高校专项2
2019江苏专业类别高分平均分低分人数工科试验班(生命科学挑战班)(提前批)统计392390.83905工科试验班(生命科学挑战班)(提前批)理工392390.83905理工统计404393.839294工科试验班(航天与自动化)理工399394.139316工科试验班(计算机与电子通信)理工工科试验班(数学物理与光电科学)理工393392.33929工科试验班(智慧人居环境与智能交通)理工3963
2018江苏专业类别高分平均分低分人数理工统计387382.938195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理工382381.43815材料科学与工程理工384383.53832城乡规划理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工电子信息类理工385383.73833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理工工科试验班(道路桥梁、交通工程类)理工382381.73813工科试验班(功能新材料与化工)理工382381.23815工科试验班(含工程力学、复合材
年份省份招生类别招生专业/大类低分高分平均分2018江苏车辆工程江苏船舶与海洋工程江苏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江苏电子信息类江苏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江苏材料科学与工程江苏机械类江苏计算机类江苏经济管理试验班江苏软件工程江苏数学类江苏土木工程江苏工科试验班(环境与生物)江苏自动化类3743730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社会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76分,英语(英语考生)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77分,法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78分,设计学类(数字媒体艺术、环境设计)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78分,经济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81分

哈尔滨工业大学2021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经济管理试验班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613分,工科试验班(材料)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613分,工科试验班(土木智能交通)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613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614分,工科试

哈尔滨工程大学2020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船舶与海洋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5分,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6分,材料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6分,金融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81分,数学与应用数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81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

哈尔滨商业大学2020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新闻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43分,汉语言文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44分,法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45分,旅游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45分,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48分,包装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4

哈尔滨医科大学2020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预防医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1分,临床药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1分,护理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1分,生物信息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1分,生物医学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1分,生物技术理科录取分数

哈尔滨理工大学2020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材料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0分,材料物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3分,金属材料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3分,安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3分,制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3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

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广播电视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7分,朝鲜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7分,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8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8分,行政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8分,人力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2020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材料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3分,电气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3分,自动化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3分,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3分,电子信息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3分,数学类理科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020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船舶与海洋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65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4分,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4分,车辆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4分,海洋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

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86分,设计学类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87分,经济管理试验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88分,法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90分,社会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90分,经济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