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制药类(制药工程)专业-南京理工大学
一、专业介绍
制药工程是一门工程技术科学,主要解决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问题,本专业在原精细化工专业基础上,侧重于化学制药工程,探索药物制备的基本原理以及实现工业生产的工程技术,包括新工艺、新设备、GMP改造等方面的研究、开发、放大、设计、质量控制及优化等。本专业与很多领域密切相关,例如:化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本专业主要培训本科学生成为工程技术人员,能够胜任在相应的领域的工作,例如:医药、农药、精细化工、生物技术、生物医药、食品及食品添加剂、化妆品等。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制药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在医药、农药、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的合成与工艺研究、医药产品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研究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药物合成化学、制药工艺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医药产品的开发与生产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化学制药:1.、生物制药、中药制药、药物制剂技术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药物生产工艺与设备的设计方法;
3.具有对新产品、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4.熟悉国家关于化工与药品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制药工程与制剂方面的新理论、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6.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四、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
修业年限:三至六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与交叉学科
主干学科::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交叉学科::生物学
六、专业核心课程
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药物合成化学、化学制药工艺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药物合成设计等
七、主要集中实践环节
课程设计:VB、化学综合实验、药物制备实验、制药工艺、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制药类(材料化学)专业-南京理工大学
一、专业特色
材料化学专业是化学与材料科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中十分活跃的专业,对于科学技术及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是21世纪化学发展中的重要学科,南京理工大学是全国首批开办材料化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之一。材料科学已渗透至化学领域,材料科学与化学、物理等学科的融合,旨在追求对化工、电子、光学、磁性等材料性能的理解以及这些固体材料(包括薄膜材料)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材料化学不仅关注与化学、物理有关的基础科学,在金属、陶瓷等传统行业中的应用技术,还更加注重现代高科技创新问题,涉及通讯、信息、交通、医疗和能源等技术领域。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的材料化学以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以及较宽广的知识储备(例如,对目前的研究热点纳米材料的了解)。与传统材料专业偏于注重材料的物理性能不同,材料化学更加注重对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例如,高分子材料)的制备、结构表征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对材料组分的认知。毕业后成为从事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创新与开发及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复合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
让学生从原子、离子、分子等化学角度学习、认知材料科学与技术,包括硬质体相材料、软质体相材料(高分子材料)的结构、表面化学、性能、制备和表征等。在关注已有材料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新材料的认知,包括通过电子信息检索、计算机模拟等手段开展学习、研究。在高年级学习以及进一步深造和工作中,学生可凭借已有知识和技能,加入从科研团队直至私营企业的各类部门,开展广泛的科学研究、产品研发、质量控制等工作,也包括知识产权保护等管理工作。总之,可供材料化学毕业生施展才华的领域是宽阔的,从金刚石、塑料到航天航空、医药产业等等。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化学与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有关联性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认识重要材料的生产工艺与设备的设计方法;
3.具有对新产品、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4.熟悉国家关于材料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新材料理论、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6.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四、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
修业年限:三至六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与交叉学科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
交叉学科::物理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六、专业核心课程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固体化学、材料化学、材料物理、材料科学研究方法和催化材料基础等。
七、主要集中实践环节
军事训练、工程技术实习、化工原理课程实习、化学综合实验、材料化学综合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制药类(安全工程)专业-南京理工大学
一、专业介绍
我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源于多年对火炸药及其制品安全问题的研究,涉及火灾、爆炸等领域。1991年,获批“兵器安全技术”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获批“兵器安全技术”博士学位授予权。随后,经学科调整,此硕、博士点并入“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学科。经教育部批准,该本科专业1999年正式挂牌招生。2003年,我校建立了“安全技术及工程”硕士点,2005年获准“安全工程”领域培养工程硕士。经过多年发展,目前该学科研究领域已在当初火炸药及其制品安全的基础上,拓展到一般化工及相关行业。该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2007年、2011年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以化学化工为载体,以各类危险物质安全、化学反应过程安全为教学重点,以火灾爆炸及其防治理论与技术为主要教学特色和优势。该专业培养适应国防、公安、消防、一般化学化工等行业岗位需求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能从事风险辨识与评价、安全技术研究与设计、安全检测与控制、安全监督与管理等方面高素质的工程应用、研究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适应国防、公安、消防、一般化学化工等行业的岗位需求,能在安全科学与工程等相关学科进行更高层次的深造。毕业生经过5年的工作,能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取得相应工作岗位的专业资质或职级,成为单位的中坚力量。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实践所需的相关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物理学、电工学等)、化学化工方面的专业基础课程(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专业课程(如安全原理学、安全人机工程学、安全系统工程学、消防与防爆工程等)并进行工程实践训练。着力培养学生围绕生产系统的“人、机、物、法、环”等要素进行系统安全分析、评价与设计的能力,使其具有较好的研究开发、分析评价、规划设计、信息收集和组织运行等综合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较扎实的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经济管理相关知识。
3.掌握扎实的化学化工类工程基础知识、安全工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化工类安全工程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4.具备分析、设计并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基本的科研创新能力。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收集危险物料、工艺、设备等参数,收集安全评价、安全管理所需的法律、法规、标准的能力;初步具备对具体工程项目(如加油站、加气站、原油储罐等)进行危险源辨识、分析、评价、控制的能力;通过动态调研、问题分析,进行方案制定、方案实施,获取测试结果(如危险物料、工艺、设备的安全参数等),形成结论的基本科研能力;组织协同、人际交往与文字表达的能力。
5.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模拟计算与绘图的能力。
6.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形成“安全责任高于一切”的意识,具备自愿改善健康、安全和环境质量的责任关怀理念。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9.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的能力。
10.具有外语综合运用、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四、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
修业年限:三至六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与交叉学科
主干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系统工程
交叉学科::力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
六、专业核心课程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工程力学、燃烧爆炸理论、安全原理与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管理、安全检测与检控技术、物质安全与反应过程的安全、通用安全技术、职业卫生等。
七、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军事训练、工程技术实习、安全工程课程设计、安全工程认识实习、化学综合实验、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安全工程综合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南京理工大学
一、专业介绍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和江苏省品牌专业,具有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以过程工业为背景,融化工设计、工艺优化及过程控制于一体,以“绿色化工技术”、“先进催化技术”为特色,以国家级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化工专业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人才培养基地,以教学改革为导向,以国家级教学团队为主体,培养了大批在化工、石油、医药、能源、轻工、材料、食品、环保等部门,从事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及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工设计:、工艺优化及过程控制等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创新精神、求实作风、经济观点、环保与安全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在化工、石油、医药、能源、轻工、材料、食品、环保等部门,从事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创新与开发及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复合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工程学与化学工艺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接受化学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测试、计算、设计、制图、文献检索的能力,同时具有对现代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优化、革新改造、组织运行与生产管理,对新过程、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进行研制开发的基本能力。
四、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
修业年限:三至六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与交叉学科
主干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
交叉学科::化学
六、专业核心课程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工工艺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机械与设备、化工自动化及仪表、化工实验等。
七、主要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化学综合实验、工程技术实习、化工原理课程实习、VISUALBASIC课程设计、化工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制药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南京理工大学
一、专业介绍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设立于1991年,是江苏省重点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拥有“材料学”博士点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硕士点,所在的材料学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本专业坚持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工程应用并重,专业特色是以工为主、理工兼备,以高分子改性和成型为主、兼顾功能高分子合成及应用。本专业学生就业面向塑料、化纤、橡胶、涂料、胶黏剂、轻工、纺织、建筑、船舶、汽车、冶金、石化、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从事高分子合成、高分子改性和成型加工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及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掌握扎实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掌握高分子材料的成型加工、改性工艺及方法,掌握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方法,具备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和加工方面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及生产管理等能力。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能在高分子材料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富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应用复合型高素质专业人才。毕业生经过5年的工作,能够胜任工作岗位要求,取得相应工作岗位的专业资质或职级,成为单位的学术新秀或技术骨干。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要求,结合多年的人才培养经验,结合毕业生就业领域,不断完善和建立健全专业培养体系。通过本科阶段的培养和训练,本专业毕业生应掌握物理、化学和化工领域基础理论,掌握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成型加工、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专业理论,掌握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方法,掌握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加工、生产和应用方面的专业技能,具备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加工等方面的研究创新能力,具有工程、检测、评价和管理等应用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本专业毕业生还应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具有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认识理念和学习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及合作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较扎实的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经济管理相关知识。
3.掌握扎实的化学化工类工程基础知识;掌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4.具有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进行分析、设计并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基本的科研创新能力
5.利用计算机语言/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模拟计算与绘图的能力。
6.具有创新意识和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9.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的能力。
10.具有外语综合运用能力、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四、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
修业年限:三至六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与交叉学科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交叉学科::化学、化学工程、物理学
六、专业核心课程
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化工原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成型原理与工艺、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高分子成型设备与模具和功能高分子材料等。
七、主要集中实践环节
军事训练、工程技术实习、VB课程设计、化学综合实验、化工原理课程实习、高分子制备课程设计、高分子成型综合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向还专门开设企业生产工艺实习、企业工程化设计和产品设计及应用调查。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制药类(应用化学)专业-南京理工大学
一、专业介绍
应用化学是当今国际国内研究为活跃、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交叉学科之一,本专业密切跟踪国内外发展趋势,在培养计划上体现“重基础、宽口径和交叉复合”的特点,在打好学生“四大化学”的扎实理论基础上,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化学品结构、性能、合成与设计,实验室和工业制备工艺开发和性能分析测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偏重于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工艺与工业分析及其工程应用技术,包括新产品、新路线、新方法、新工艺、新设备的设计和开发等,强化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以国防科技为背景,理工交融,理为核心,以化学基础理论为内涵,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国民经济和国防科技发展所需的各种化学高级人才为目标的专业特色。本专业依托我校应用化学国家级重点学科;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级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省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理论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均已取得较大进展,众多的科研成果已经应用到国防科技和国民经济建设中,产生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化学基础理论为内涵,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化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的人才,在精细化学品的设计、合成工艺研究、过程与质量控制等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试验技能的专门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化工、医药、石油、环境监测、海关、商检等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把学生培养成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适应化学化工产业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世纪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理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化工技术(化工原理,精细化工工艺设计,化工工艺学,现代分析分离技术)及工程设计(工程制图,绿色化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生具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较高的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水平,较强的环境保护、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与本领。
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具体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遵守职业道德的能力:(1),较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素养,有效的人际交流能力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2)坚实掌握基础化学、化工原理、精细化学品合成化学与工艺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3)掌握精细化学品的研发、分离分析、化工过程控制与绿色化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4)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较好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应用技术;掌握中外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5)了解应用化学的前沿理论、应用前景、新发展动态及化学化工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
(6)达到了助理工程师技术能力要求,可获得助理工程师技术资格。
四、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
修业年限:三至六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与交叉学科
主干学科::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类
交叉学科::化学工艺学、制药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学
六、专业核心课程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化工原理、有机合成化学、化工工艺学、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精细化学品设计与应用、绿色化学化工技术等。
七、主要集中实践环节
金工实习、VB课程设计、化工原理课程实习、化学综合实验、精细化工工艺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