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河北正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最高/最低分) | 
|---|---|---|---|---|
|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 | 2021 | 理科 | 306/257(专科批) | /() | 
|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 | 2021 | 文科 | 362/305(专科批) | /() | 
【专业】移动通信技术——院级重点专业·订单培养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从事4G/5G移动通信设备调测维护、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主干课程: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室内分布系统、通信原理、通信工程概预算、光纤通信技术、微波测量技术等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就职于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网络优化工程相关企业,从事网络优化、无线产品调试和检测、无线信号覆盖设计及督导等工作,还可升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
职业证书:华为LTE网规网优工程师、电工操作证书、无线电调试工等。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76年12月,隶属省交通运输厅,业务受省教育厅指导,2002年4月经青海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组建成立的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省级“双高计划”建设学校、国家现代学徒制第三批试点立项建设单位、第八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青海省职业教育综合能力提升示范院校,学校3次荣获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2次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2次荣获全国交通运输文化优秀单位,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交通行业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1976年12月,省交通局在原交通局干部训练班的基础上成立青海交通技术学校(同局干训班合署办公),属技工学校性质;1979年7月升格为青海省交通学校,属中专学校性质;1984年12月省交通厅在青海省交通中学的基础上成立青海省交通职工中专学校,同时在省运输二中的基础上成立青海省交通技工学校;1996年6月,省交通厅决定交通职工中专学校与交通技校合并,保留交通技工学校牌子;2001年2月省交通厅决定省交通学校与省交通职工中专学校合置办公。学校先后有青海交通技术学校、青海交通学校、青海省交通技工学校、青海省交通职工中专、省交通厅干部训练班五个教育部门,2002年4月,经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复,教育部备案,学校升格为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办学条件:现有4个校区,占地总面积628.34亩,建筑总面积24.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0336.87万元;教学用计算机3645台,网络多媒体教室数132间,学生阅览室座位数1600个,多媒体室、语音室总座位数3772个;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34.15万册,中文纸质专业期刊158种,电子图书14.2949万册,电子专业期刊40800种;建有校内教学实训、实验室166个,设备总数11219台套。
办学规模:目前学生总数7979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6748人,继续教育学生1231人。每年招生保持在2000人以上,招生计划完成率99%以上。每年本省生源占学校招生计划总数的90%以上,每年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0%以上,每年在本省就业的毕业生占直接就业学生总数的90%以上,招生规模和就业率每年在全省高职院校名列前茅。
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453人。其中专任教师348人,专任教师中有硕士学位116人,副高及以上职称112人,双师型教师171人。现有青海省 “人才小高地”1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教师中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名、“西部之光”优秀访问学者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1名、交通运输青年科技英才2名、中国交通教育优秀中青年教师1名、全国交通技术能手1名、交通运输行业优秀科技人员1名、全国公路优秀科技工作者1名、第六届中国公路百名优秀工程师1名、第六届中国公路青年科技奖1名。青海省“135高层次人才”9人、省级骨干教师15人,校级专业带头人17人、校级骨干教师58人。教师中获教科研成果奖18项,其中省部级7项,获得授权专利60件。
专业设置:设有五院三部(交通土木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工程学院、思政部、基础部、体育工作部),设置专业27个,专业覆盖交通运输、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土木建筑、资源与环境安全、财经商贸、旅游等7个大类。目前有16个专业设有11项证书等级考试,在校生参加考试通过率达60.47%。先后建成1个国家精品专业、3个国家级重点专业、2个国家骨干专业、1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重点专业、1个交通部重点专业、9个省级示范专业、1个交通运输类示范专业点。
产教融合:积极推进青海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吸纳成员单位138个,专业建设委员会10个,累计向集团成员单位输送现代学徒制等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360余名,2020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建设单位。集团积极践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建有计算机网络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旅游管理3个现代学徒制班,并获批省级、国家级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建成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近五年培训收入3138.08万元,年均非学历培训40852人次。依托专业先后建成11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充分发挥“校企合作、机制探索、学生实训、双师培养、社会服务、自我造血”六大功能,近五年技术服务到款额达5亿多元, 3次荣获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先后建成3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6个省级实训基地、1个交通行指委校企共享实训基地。
“三个五”发展顶层设计:学院通过多年的发展,凝练形成了“三个五”的发展顶层设计——“五大发展方略”、“五个方面文化精髓”、“五位一体”大思政工作格局。
——五大发展方略
—办学定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立足交通,面向社会,培养适应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
—办学方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九个坚持”的重要论述”为引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盯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
—办学理念:遵循以“一个导向(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二个并重(德能并重,教学与生产并重)、三个结合(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岗位培训相结合、职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相结合、顶岗实训与就业相结合)、四个面向(面向基层、面向行业、面向高原、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
—办学目标:实现“五个一流”的目标,即“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师资,一流的专业,一流的学生,一流的学校”。
—办学思路:通过“调结构、稳规模、提质量、增效益”的内涵提升途径,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个方面文化精髓
通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形成了“厚德、笃学、求实、创新”的校训;“脚踏实地、勇攀高峰”的学院精神;文明、守信、勤学、自强的校风;修身、敬业、求真、善教的教风;勤勉、睿思、善学、砺能的学风。
——五位一体大思政工作格局
按照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整体要求,学院形成了“课堂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五位一体的大思政工作格局。
根据《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青海省财政厅、青海省教育厅关于调整公办普通高等教育学费标准及试行学分制收费办法等有关事项的通知》(青发改价格【2018】471号)文件精神,学院学费调整为工科类专业4200元/学年、文经类专业3700元/学年。
中职层次学费按国家减免学费政策执行
住宿费收费标准为1200元/学年
河北正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石家庄市政府主办的一所全日制国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面向全国招生。
学校坐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石家庄市政府重点建设的低碳、生态、智慧新区——正定。学校创建于1924年,始称“直隶第八师范学校”,1933年以地名命名,改称“河北省立正定师范学校”,1953年改名“河北正定师范学校”。1999年开始培养专科层次师范生,2001年更名为“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正定分校”;2004年更名为“石家庄学院正定分院”;2007年改建为“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实施高等职业教育。2021年5月10日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河北正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23.0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达14.92万平方米。建有多功能图书馆、教学楼群、实训楼、体育馆、艺术楼、实验楼、礼堂、学生宿舍楼群、餐厅、塑胶田径场、标准化篮排球场等。建有校内实践教学基地112个,“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场地2.75万平方米;校外实训基地123个。
现有教职工300余人,副高以上职称72人,研究生学位以上教师156人;其中国家督学1人,教育部职业院校教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三层次人才3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各类学生8100人,其中全日制专科在校生6862人,专科层次成人学历教育学生909人。
学校始终以“沉毅果决、敦厚温和、勤苦砥砺、切磋琢磨”为校训,形成了“求真至善、求精创新”的优良校风、“庄严恳挚、博学善导”的教风和“励志明德、力学笃行”的学风,形成了“以人为本,就业为先,产学结合,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确定了“培育高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办学定位,努力实现“学生满意,企业中意,社会美誉”的办学目标。
重点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师范教育等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三个重要领域开设专业,设有管理工程系、经济贸易系、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艺术与建筑工程系、护理学院等6个教学系(院)和3个公共教学部。2020年招生专业29个, 其中,酒店管理为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工程造价为国家级骨干专业,小学教育是省级骨干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控技术是市级重点专业,会计、市场营销、建筑室内设计、学前教育、移动通信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空中乘务是院级重点专业。
高度重视学生实习就业工作,与上海安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紫光集团——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石家庄分公司、河北乐仁堂健康科技开发公司、河北旅投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等7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实习就业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率持续在95%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一直保持在90%以上。
建立了完善的“奖、贷、助、补”多元化资助体系,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学院特有的张伯谨奖学金、院级奖学金及月伙食补贴,对经济困难学生起到资助作用。
学校是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第二批试点建设单位、中国轮滑示范学校、河北省现代学徒制高职“面向企业在职员工”招生试点院校、石家庄市教师三支队伍(教师、学校管理者、教育管理行政人员)培训基地,荣获“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省会平安高校建设先进单位”“河北省教育系统优秀志愿服务先进单位”“河北省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石家庄市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等荣誉称号。
电 话:0311—83706100 83706111
传 真:0311—88022125
地 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华安西路29号
邮 编:050800
网 址:http//www.sjzkg.edu.cn
校园内有两个大型学生食堂,学院周边餐饮业发达。




河北正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1年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学费:50001.2021年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学费:5000;2021年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河北现代移动

河北正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2年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学费:50001.2022年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学费:5000;2022年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河北现代移动

河北正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学费:50001.2022年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学费:5000;2.2021年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学费:5000;2022年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

河北正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北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86分(物理类)。河北正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地区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现代移动通信技术河北物理类专科批

河北正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代移动通信技术是公办专科(高职)专业。河北正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在河北省物理类排名第1。河北省开设物理类现代移动通信技术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校: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科技信息职

河北正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录取分数为河北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86,最低位次是179683、河北历史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92,最低位次是113250。河北正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录取分数线1.2021年现代移动通

河北正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北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86分(物理类)。河北正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北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物理类专科批普通类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历史类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