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以传统艺术设计教育为根基,借鉴国内外优秀设计教育的模式和方法,技术与艺术相结合,注重实践动手能力,集传统的平面设计、装饰艺术设计和现代新媒体设计于一体,培养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应时代需求,具备视觉传达设计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灵活、准确的利用视觉符号传递信息,对创意或产品进行传播和推广的一专多能高素质“艺术+技术”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计基础、中外设计史、图形图像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文字设计、标志设计、新媒体设计、招贴设计、装饰绘画、版式设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陶艺设计、书籍设计、包装结构设计、包装外观设计、丝网印刷等。学生毕业后,能够在企事业单位、设计(宣传、印刷、装饰、工艺产品开发、展示、广告等)部门、研究单位等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教学、设计、创作、管理和研究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 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中等 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为国学习的思想和为社会服务的理念,了解专业相关的法律 法规,具有较为系统的视觉传播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学生应在设计创新,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社会交流沟通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锻炼,并符合国家考级的外语水平。本专业培养规格为应用 型创意人才。
根据市场、中等设计学校和研究机构的需要,毕业生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
1.在专业能力结构方面,要注重创意、美学、技术表现三方面能力的培养。创新时代创意为 先,美学质量和技术表现是完善创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从理论课程、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三个模块中建立起一个体现这个培养方向的正确指导思想,即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要贯穿于创 新教学之中,在培养学生创意能力的同时提高其美学和技术能力。
2.在专业素质结构方面,要求学生不仅有很强的创意能力,还应具备较好的创意解说能力、 文字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很好的社会沟通能力。这四种能力是专业素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 为设计不仅要有个性化,更要注重通过语言、文字、行为和作品与人沟通、与市场和社会沟通。
3.在综合知识结构方面,要求学生除了已确定的本科专业知识外,同时具有一定的文学素 养,以提高设计的创意想象能力,具有一定的数学、物理知识,使设计具有理性的思维方式和有条 理地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具有广阔的视野和交流能力,以及掌握软件应 用、获取信息和文献检索的能力。
主干学科:艺术学、设计学、传播学、美学、心理学。
核心课程:中外设计艺术史、艺术概论、大众传播学、广告学、美学、消费心理学、公共关系学、 装饰与图案、图形创意、文字与版式、平面(印刷)设计与印刷制作、展示与陈设、数字媒体设计与 制作、企业形象、品牌形象策划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总体实践教学体系是将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教学内容密切地 联系在一起,一是课程教学和上机熟悉软件结合,二是应用性专业除了研究性课题外,结合社会、 企业的项目课题进行实践训练,为学生积累就业经验。
主要专业实验:在传统车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在纸艺车间、木工车间、模型加工车间和 金属加工车间进行相关设计制作和材料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1909年,河南理工大学(简称“河南理工”;英文: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英文简称“HPU”)的前身——焦作路矿学堂,在黄河之滨、太行之阳的焦作诞生,成为我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学校历经福中矿务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焦作工学院、焦作矿业学院(简称“焦作矿院”;英文:Jiaozuo Mining Institute,英文简称“JMI”)和焦作工学院(简称“焦工”;英文:Jiaozu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英文简称“JIT”)等重要历史时期,2004年更名河南理工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20世纪上半叶,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工矿泰斗孙越崎、地质学家翁文灏和张仲鲁、张清涟、张伯声等众多学者先后执校任教,引领学校承载起培养工矿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的历史责任,为民族工业振兴、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做出了特殊贡献。历经时艰形成的“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办学精神和“明德任责”校训、“好学力行”校风更是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着力拓宽学科专业领域,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现已发展成为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特色高水平大学,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扎实基础、宽阔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学校现有南校区(焦作市世纪路2001号)、北校区(焦作市解放中路142号)、西校区(焦作市建设西路55号)三个校区,占地面积4100余亩,建筑面积140余万平方米。设有22个教学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安全技术培训中心);81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理、管、经、法、文、教、艺、医九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招生,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4万人,研究生4500余人,来自27个国家的留学生共285人。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8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与国外知名大学合作举办4个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入选教育部“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建有电工电子、工程训练中心等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含项目),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8.39亿元,固定资产总值达 24.55亿元,纸质图书346万余册,实现教学科研条件现代化。建成省级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和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拥有三座图书馆、两所附属医院;万兆校园网实现无线全覆盖,建成云平台、信息门户、一站式服务大厅、高性能计算平台等智慧校园基础设施,荣获教育部“高等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称号,入选河南省首批“智慧校园建设试点高校”;建有一座大型现代化体育馆,运动场馆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多次承办CUBA、CUFA等大型体育赛事,是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学生公寓和食堂分别被评为河南省高校“示范性学生公寓”和“示范性学生食堂”。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人才队伍。现有教职工3180人,其中高级职称1161人,具有博士学位1211人。两院院士10人(含双聘),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2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特聘教授、省管优秀专家、省教学名师、省部级学术带头人和省骨干教师等200余人,建有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创新团队46个。
学校工科优势突出,安全、地矿学科特色鲜明,理学、经管、人文、医学等学科协调发展。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数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5‰;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全国排名第三,为全省普通高校唯一A类学科;矿业工程学科为“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河南省高校唯一世界50强学科;建有4个省特色骨干学科群、22个省一级重点学科。建成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具有硕士学位推免权和开展本硕、硕博连读资格,入选“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获批全国工程专业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建有7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建有国家级高校本科教学工程项目84项,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13个、特色专业10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1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一流课程、精品课程等21门;获得100余项国家、省级教学成果奖,被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誉称“小城办大学的典范”。
学校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为国家安全生产、能源工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与智力支撑。“十二五”以来,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近700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1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34项,国家社科基金49项,累计获得科研经费21.5亿元;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3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SCI收录论文3800余篇,“三报一刊”、CSSCI来源期刊及SSCI收录论文785篇;发明专利授权1639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3项,连续二年位列河南省知识产权综合能力“十强”高校第二位,有效专利持有量2223项,居全国高校第84位。建成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人文社科基地等63个。深化校地、校企战略合作,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已成为国家煤炭工业和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基地和安全培训基地。
一个多世纪以来,百年理工已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30余万缤纷桃李,造就了以张沛霖、李恒德、师昌绪、刘广志、傅恒志、张铁岗等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科学家、教育家,以武胡景、郭洪祥、陈学斌、钟力生、尚海涛、李金明、王明义、宋德福、赵铁锤、霍金花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省部级领导干部,以王祥喜、郭金刚、郑炳旭、陈华等为代表的众多杰出企业家,以及一大批市厅级地方党政和高等学校领导干部。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祖国建设的各行各业竭忠尽智,发光发热,传递着母校的价值和情怀,成就着母校的光荣与梦想。
百年栉风沐雨,世纪锦绣华章。站在振兴百年理工新的起点上,全体理工人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传承兴学育人、强校报国的价值追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续写无愧于新时代的壮丽诗篇,为早日建成国内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1.采取“志愿优先、分数优先”的录取原则。即按照考生报考院校志愿先后录取,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对非第一志愿不设分数级差;对同一院校志愿进档的考生,执行分数优先的原则,依据专业志愿,参照相关科目成绩、身体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安排专业;在同等条件下,外语、数学成绩较好的考生可优先录取,所报专业志愿无法满足且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作退档处理。有特殊要求的省份,按照省级招生主管部门规定的录取规则执行。 2.学校认同各省(市、自治区)对考生的加分政策,按省级招生主管部门规定加分提档、录取。 3.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要求,执行教育部和卫生部等部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有关补充规定。 4.英语专业只招收外语语种为英语的考生;日语专业招收的语种以日语为主;其他专业的外语教学以英语为主,也可组织日语教学。外语类专业对考生的外语成绩有较高的要求;数学类专业对考生的数学成绩有较高的要求。 5.采矿工程专业只招男生。 6.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和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成绩除在山西省使用本校单考成绩外,其他招生省份使用考生所在省份的艺术专业统考(联考)成绩。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达到所在省美术类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根据考生的报考志愿,将专业成绩占60%和文化成绩占40%的比例折合成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参考外语等相关科目成绩,德智体美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7.音乐表演专业的专业成绩除在山西省、湖南省使用本校单考成绩外,其他招生省份使用考生所在省份的艺术专业统考(联考)成绩。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达到所在省音乐类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其中要求专业主科成绩在80分以上(若专业主科的满分不为100分,则要求专业主科成绩不能低于满分的80%),根据考生的报考志愿,按专业主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并参考视唱、乐理、听音成绩,德智体美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8.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成绩使用考生所在省份的专业统考成绩。在省级招办投档的考生中,根据考生的报考志愿,将专业成绩和文化成绩按各占50%的比例折合成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参考相关科目成绩,择优录取。 9.专升本专业在省级招办投档的考生中,根据考生的报考专业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在同等条件下,专业综合成绩较好的考生可优先录取。 10.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国防生、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高水平运动员、第二学士学位等专业的招生工作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和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成绩除在山西省、安徽省使用本校单考成绩外,其他招生省份使用考生所在省份的艺术专业统考(联考)成绩。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达到所在省美术类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根据考生的报考志愿,将专业成绩占60%和文化成绩占40%的比例合成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参考外语等相关科目成绩,德智体美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音乐表演专业的专业成绩除在山西省、湖南省、安徽省使用本校单考成绩外,其他招生省份使用考生所在省份的艺术专业统考(联考)成绩。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达到所在省音乐类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其中要求专业主科成绩在80分以上,根据考生的报考志愿,按专业主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并参考视唱、乐理、听音成绩,德智体美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河北农业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分别共建的省属重点骨干大学,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创建于1902年,是我国最早实施高等农业教育的院校之一,河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院校,先后经历了直隶农务学堂、直隶高等农业学堂、直隶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河北省立农学院、河北农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等历史时期。20世纪50年代,学校的森林系、畜牧兽医系、农田水利系分别整建制参与组建了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现内蒙古农业大学)、武汉水利学院(现与武汉大学合并)。1995年与原河北林学院合并组建为新的河北农业大学。2000年原河北水产学校、原河北畜牧科技学校并入河北农业大学。
百年积淀,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坚持“农业教育非实习不能得真谛,非试验不能探精微,实习试验二者不可偏废”的教学原则,秉承“崇德、务实、求是”的校训,开创了享誉全国的“太行山道路”,培育了“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太行山精神”,多次受到党和国家的肯定与表彰,成为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先后培养毕业生40多万名,涌现出了一批批兴业英才、学术骨干、管理才俊,如董玉琛、刘旭、杨志峰、赵春江、郭子建等11名院士,君乐宝集团创始人魏立华,全球青年领袖石嫣等。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称赞他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学校在保定市、沧州市渤海新区、秦皇岛市、定州市四地有五个校区;校园占地2765亩,附属实验农场3600余亩,林场40000余亩,建筑面积124.1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8.69亿元,固定资产24.29亿元。
学校设有31个学院(部、系),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约33000人,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4281人;在职教职工3151人,其中专任教师2074人;教授及相应职称448人,副教授及相应职称1002人;博士生导师216人,硕士生导师772人,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计划”、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专家等人才200余人次,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全国模范教师4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18人,省级优秀教师19人,省级模范教师4人。
学校学科专业以服务农业现代化的生物应用技术、信息技术、智能装备设计与制造为优势特色,“农学、工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具备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学科列入河北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序列,3个学科列入河北省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序列;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部级重点学科,4个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16个河北省重点学科;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设有93个本科专业,其中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始终坚持实践育人理念,全面实施“311”人才培养模式和学分制,率先在全国制定实施本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路线图。先后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09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9项;建设国家首批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6个;国家特色专业、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24个。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发起成立“河北省高校众创空间联盟”,获批河北创业大学,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创业竞赛中连获佳绩。
学校紧紧围绕国家农业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在承担科技创新项目数量、经费总量和获奖等级、数量上一直名列省内高校前茅。拥有“省部共建华北作物改良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北方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基地、试验站、协同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69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23名、省级79名。“十三五”以来,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1370项,到位科研经费9.87亿元,审定新品种100个,专利1121项,三大索引论文2830篇。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18项,其中国家二等奖3项。
学校始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成立雄安新区发展研究院,主动对接雄安新区建设。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全力服务河北省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保定市政府合作,按照“465”模式创建了“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受到省部领导充分肯定,入选了全国产业扶贫典型案例、“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案例,并在全省推广。与保定市、石家庄市、沧州市、邢台市、长城汽车、君乐宝集团、中国葛洲坝集团、同福集团等广泛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在全省六大生态类型区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基地405个,河北省农业创新驿站99个,区域综合试验站9个,现代农业教育科技创新示范基地41个,推广新成果、新品种和新技术1000余项,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21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国(境)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校际合作关系。与德国马格德堡-施滕达尔学院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教育项目;与韩国培材大学合作举办制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等23所国外院校或机构开展了合作项目;与非洲科学院等8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关系;设立国家留学基金委“新农科创新型人才培养专项”和“乡村振兴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专项”等公派联合培养专项;建有河北省“外国院士工作站”和2个“河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3次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次被授予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校”称号;2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果树9301班”优秀毕业生群体被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诠释,李保国同志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面向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今天的河北农业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向着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阔步前进。

河北农业大学英语和视觉传达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英语和视觉传达设计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英语就业前景和视觉传达设计就业前景,英语专业介绍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英语和视觉传达设计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英语和视

河北农业大学日语和视觉传达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日语和视觉传达设计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日语就业前景和视觉传达设计就业前景,日语专业介绍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日语和视觉传达设计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日语和视

河北农业大学汉语言文学和视觉传达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言文学和视觉传达设计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和视觉传达设计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汉语言文学和视觉传达设计这二个专业,

河北农业大学秘书学和视觉传达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秘书学和视觉传达设计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秘书学就业前景和视觉传达设计就业前景,秘书学专业介绍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秘书学和视觉传达设计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河北农业大学法学和视觉传达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视觉传达设计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视觉传达设计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视觉传达设计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视

河北农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视觉传达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视觉传达设计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视觉传达设计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视觉

河北农业大学保险学和视觉传达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保险学和视觉传达设计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保险学就业前景和视觉传达设计就业前景,保险学专业介绍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保险学和视觉传达设计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河北农业大学金融学和视觉传达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视觉传达设计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视觉传达设计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视觉传达设计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河北农业大学经济统计学和视觉传达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统计学和视觉传达设计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统计学就业前景和视觉传达设计就业前景,经济统计学专业介绍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统计学和视觉传达设计这二个专业,

河北农业大学经济学和视觉传达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视觉传达设计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视觉传达设计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视觉传达设计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