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山东管理学院 (最高/最低分) | 湖北理工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物流管理 | 2021 | 综合 | -/488(普通类一段) | /() |
| 物流管理 | 2020 | 综合 | -/495(普通类一段) | /() |
| 物流管理 | 2019 | 理科 | -/478(本科批) | /() |
| 物流管理 | 2019 | 文科 | -/524(本科批) | /() |
| 物流管理 | 2018 | 理科 | -/471(本科批) | /() |
| 物流管理 | 2018 | 文科 | -/528(本科批) | /() |
| 物流管理 | 2017 | 理科 | -/466(本科批) | /() |
| 物流管理 | 2017 | 理科 | -/402(专科批) | /() |
| 物流管理 | 2017 | 文科 | -/503(本科批) | /() |
| 物流管理 | 2017 | 文科 | -/455(专科批) | /() |
专业简介:
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和国务院《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出台,物流行业迎来第二次升级转型,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迫切。我校物流管理专业(本科)以“行业发展为导向,方向培养为特色”;以“利用现代技术、先进理念”为手段;以“发展学科交叉,强化实践应用”为创新点,从以下三个方面打造专业特色,加快培养国家急缺的物流高级人才。
(1)特色发展,三个面向。依据山东“蓝黄两区、一圈一带”的经济发展战略,物流业呈现新的态势,电子商务物流、国际物流、第三方物流发展迅速。为满足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我校物流管理专业(本科)面向“国际物流”、“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物流”, 着重培养熟悉物流企业运营,懂得电子商务物流运作与国际物流操作的人才。
(2)内涵发展,一条主线。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运筹学、智能商务、数据挖掘等相关技术与理念在物流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我校物流管理专业(本科)依照智慧物流发展的趋势,明确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教学主线,培养具备扎实的物流管理及数理经济知识,可以熟练应用物联网、物流管理系统、ERP智能商务等先进技术进行物流管理运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满足企业的需求,提高学生与专业的竞争力。
(3)创新发展,两个建设。按照“立德育人”的要求,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创新发展突出两个建设。一是强化学科交叉,完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通过与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物联网应用技术等学科融合,着力培养“应用型、能力型”现代化物流人才。二是加强校企合作,与阿里巴巴等企业共建大学生物流实训中心建设,进一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物流人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人文和科学素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掌握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现代物流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训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供应链分析、设计、运营、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了解国际现代物流的惯例和规则,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熟悉企业经营过程,能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相关部门从事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系统优化及运营等方面工作,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
可在生产、第三方物流、连锁零售、交通运输、港口海关、进出口贸易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规划、设计等工作。
主要课程:
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物流工程、运输管理、物流信息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国际物流、国际贸易等。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山东 | 物流管理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488 |
| 四川 | 物流管理(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2 |
| 文科 | 523 |
山东管理学院1938年始于革命老区沂水县,前身是1950年组建的山东省总工会干部学校,1987年改建为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2013年经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建为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山东管理学院。学校坐落在泉城济南,现有长清和历城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73.5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28万平方米,育人环境优美,办学条件完备。
作为全国唯一一所具有工会背景的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是“全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示范校”“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是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建设院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立项建设学校,拥有劳动关系和财务管理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562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176人,占比31.32%;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教师523人,占比93.06%。现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得者1人、泰山学者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富民兴鲁奖章获得者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优秀教师4人、齐鲁和谐使者1人、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研究团队2个。
学校设有劳动关系学院、工商学院、会计学院、艺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贸学院、智能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国际交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学院等13个院(部)。现有30个本科专业,4个专科招生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0417人,其中本科生8993人,占在校生总数的86.33%。建有142个校内实验实训室、137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设施先进的研讨型教学楼、功能完备的室内外体育场馆、24小时学习空间和大学生双创中心,馆藏纸质图书118.11万册,电子图书170.01万册,无线网络校园全覆盖,是“山东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
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应用型专业群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山东省课程联盟平台在线开放课程27门。在近两届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学校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近三学年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奖673项;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41项、省级64项。学校是教育部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创新项目建设院校,被评为“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
学校设有齐鲁工匠研究院、工会理论研究院、山东省劳动政策研究中心、“一带一路”国家劳动关系研究中心以及山东省智能制造与数据应用工程实验室、山东省高等学校对接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等各类研究平台或机构25个。“十三五”期间,教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9项,省部级课题126项;发表学术论文1366篇;出版专著82部;获得省厅级科研成果奖108项,其中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专利奖1项,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文化创新奖1项。
学校是山东省工会干部培训基地和工会理论研究基地,是山东省工人运动研究会法人单位。“十三五”期间,共举办工会干部培训班269期,累计培训2.4万人次,承办省级大型职工竞赛9次。学校被评为“全国工会女职工培训示范学校”“山东省工会女职工培训示范学校”,被授予“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学校主办的《山东工会论坛》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国工运类核心期刊、中国政治类专业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山东省优秀期刊、RCCSE中国准核心学术期刊。
学校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基地、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山东省古琴传承基地、山东地方戏传承基地、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学校利用这些平台,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主动对接省委重大发展战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实行开放式国际化办学的发展战略,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白俄罗斯、马来西亚、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所高校,在师生交流、科研合作、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等方面建立了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合作关系。
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正全面深化综合教育改革,实施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的五大发展战略,向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奋力迈进!
学校全面落实奖优助学政策,积极协调和帮助符合条件的学生争取相关奖励和扶助。具体政策简要介绍如下:
国家奖学金8000元/人,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人,省政府奖学金6000元/人,省政府励志奖学金5000元/人,新疆、西藏和青海海北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省政府励志奖学金5000元/人
国家助学金一档2300元/人 ,二档 3300元/人, 三档 4300元/人 ;学校奖学金 一等 1200元/ 人 ,二等 800元/人 ,三等 500元/人
设立特殊困难补助最高不超过5000元/人
设立勤工助学岗每月最高不超过450元/人
社会资助:省委统战部“光彩助学行动”助学金5000元/ 人,济南市江苏商会助学金2500元/人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8000元/人
山东省高校就读的建档立卡学生,免除学费最高不超过8000元/人
湖北理工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普通高等学校,地处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摇篮的湖北省黄石市。学校占地146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6.5万平方米,背靠青龙山,环绕磁湖水,环境优美,景色如画,被誉为最美的校园。
学校于1975年建校,1977年开办本科专业,经历了湖北省高等学校黄石高工班、武汉工学院(黄石分院)、黄石高等专科学校等办学阶段,2004年升本成立黄石理工学院,2010年全国首批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1年更名为湖北理工学院,2016年当选为湖北省高校应用型联盟首届轮值主席单位。在湖北省属高校中率先参加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年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设有20个教学院部,有工、理、经、管、医、文、教、艺8个学科门类和62个本科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艺术学理论”、“药学”、“土木建筑工程”等5个楚天学者设岗学科。其中,“临床医学”学科在2021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环境工程”、“机械工程”、“艺术学理论”和“药学”4个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群”为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各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9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专业5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本科专业6个,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专业6个;省级一流课程7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14门;有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4个。
学校各类科技创新和教学实践平台为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成果产出,提供有力支撑。拥有国家级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1个、省级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11个、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4个、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2个、省级中小企业共性技术推广中心1个,与区域企业共建各类工程技术(研发)中心30余个。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环境保护培训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6个、省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训)基地2个、省级环境监测人才培训基地1个、省级知识产权培训基地1个、省级高校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被评为“湖北省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
学校馆藏图书116万册,电子资源数据库19个(含电子图书223.95万种),学校现有固定资产总值12.5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02亿元,体育场馆设施齐全。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18480人,其中留学生244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102人,其中教授正高113人,副教授及副高361人,博士283人,硕士612人。教师中有湖北省“百人计划”人选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8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4人;楚天学者7人;湖北省产业教授2人;黄石市有突出贡献专家8人;黄石市“东楚英才”3人;学校从国内外著名高校聘请了2名院士和30多名有影响的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常年聘有外籍专家和教师在校任教。
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走在全省前列。近三年,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电子设计、机械创新设计等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数量共753项,其中国家级158项、省级595项;学生承担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40余项,获得专利130余项、软件著作权近30项;毕业生研究生考取率高于本省非“211”高校平均水平。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曾获“湖北省就业工作先进高校”,毕业生深受国有大中型企业、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青睐,许多校友已成为所在企业、单位的骨干和高管,荣获省级劳模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成为行业翘楚;有不少校友创办的企业成功上市,成为行业领跑者。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斐然,培育和孵化大学生创业公司200余家,创新创业基地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湖北省政府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省教育厅首批“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省人社厅首批“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省级创业学院”、省科技厅“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省级3A众创空间”、省经信厅“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学校是国家级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协同育人,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先后与加拿大、美国、新西兰、爱尔兰、拉脱维亚、韩国等国家和地区2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办有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3项,合作项目在校生500余人。先后与省内外地方政府、国家级科技园区、国内知名企业共建了2个非独立设置的二级学院;与本地医疗集团共建了3个临床学院;与省内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3个专业“3+2”应用型人才贯通培养模式;与省内外企业共建了近20个研究院和研发中心;与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武汉地区高校联合培养全日制博、硕士研究生130名。
学校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立了“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全校师生秉承“明德、格物、经世、致用”的校训,弘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开放创新”的理工精神,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科领校、创新兴校、开放活校、文化美校、依法治校,打造绿色理工、文明理工、数智理工、美丽理工、平安理工、幸福理工,致力于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担承新时代大学的历史使命,奋力谱写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湖北理工学院应用化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化学和物流管理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化学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应用化学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化学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应用化学

湖北理工学院应用物理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物理学和物流管理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物理学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应用物理学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物理学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湖北理工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信息与计算科学和物流管理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

湖北理工学院网络与新媒体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网络与新媒体和物流管理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网络与新媒体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网络与新媒体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湖北理工学院商务英语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商务英语和物流管理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商务英语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商务英语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商务英语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商务英语

湖北理工学院英语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英语和物流管理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英语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英语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英语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英语和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湖

湖北理工学院汉语言文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言文学和物流管理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汉语言文学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湖北理工学院小学教育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小学教育和物流管理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小学教育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小学教育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小学教育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小学教育

湖北理工学院学前教育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学前教育和物流管理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学前教育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学前教育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学前教育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学前教育

湖北理工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物流管理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