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教育与体育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知识,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 体育教学、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工作、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作为体 育教师所必备的运动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科研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所需的教育科学、运动科学、心理科学、社会科学和运动项目的基 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相关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具备教学训练中所必需的讲解、示范、保护帮助、分析纠 正错误、组织、制订相关文件的技术与方法;
3.具有体育教师所必备的教学、训练、科研、竞赛组织、裁判、学校体育管理工作的基本 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学校体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学校体育工作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
核心课程:体育学概论、教育学、学校体育学概论、体育教学论、教育心理学、运动项目理论与 实践。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
主要专业实验:运动生理学、运动生化、体育保健、运动心理学等系列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招收理科+体育术科考生
授予本科毕业证书、教育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充分结合体育科学和中医学的精华,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教育心理学科、体育生物学科、体育社会学科、体育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运动技能,以及运动康复、医学健康知识和保健方法。就业方向:体育教师、学校医务监督、健康教育教师、社会体育、体育管理等。
主要专业课程:中医基础理论、针灸学、推拿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体育保健学、健康教育学、教育学、学校体育学、运动心理学、体育测量与评价、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武术、游泳、网球等。
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融入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筹建京津冀生态文明研究院,启动建设“天津师范大学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实训基地”。服务天津“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以智能科技信创为特色的师生团队进驻天师大科技园。学校4个智库入选天津市高校智库,9个智库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高标准开展“对口帮扶”“乡村振兴”工作,学校获天津市脱贫攻坚记大功奖励和优秀帮扶班组称号。
站在历史新起点,学校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契机,从百年党史中汲取不懈奋斗的智慧和力量,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扎实推进特色鲜明世界知名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近三年,我校实现了毕业生稳定、充分就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2%。毕业生中从事各类教育、教学工作的约占1/4,进入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不含学校)、科研单位及考取硕士研究生的约占1/4,其余近半数毕业生在各类型企业从事管理和专业技术工作。
我校在与国内各类用人单位建立广泛合作与联系的同时,积极为毕业生开辟境外就业渠道,与多个国家的用人单位达成合作意向。近三年,学校先后派出303名汉语志愿者分赴美国、英国、韩国、巴西、泰国等30个国家任教。
广州中医药大学办学基础为创立于1924年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广州中医学院,是新中国首批四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之一,1995年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原直属国家卫生部,2000年转由广东省人民政府管理。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晋级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2020年成为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单位。学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厚德博学、精诚济世“的校训和“崇德远志、和衷有容、汲古求新、笃学精业”的大学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有三元里和大学城两个校区,占地1355亩,建筑面积78万多平方米。专任教师1608人,其中正高职称503人,副高职称513人,有一批以国医大师禤国维、周岱翰为代表的著名专家教授。设有二级学院15个;2021年招生专业共有21个,有在校学生的专业共有27个。其中,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康复治疗学七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以及护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生物技术、体育教育六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基础医学7个一级学科,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科学技术哲学2个二级学科及中医、中药学、护理3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硕士学位授权;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一级学科及中医1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学位授权;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25个;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

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首批实施“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和承担“中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改革试点项目”高校,入选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重经典、强临床”是学校本科教学最鲜明的特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是全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规模和培养质量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学校人才辈出,培养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良教授等一批杰出校友,校友遍布世界各地。
学校科研工作特色明显,优势突出。“脾虚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获得199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脾虚证辨证论治的系列研究”获得200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其标志性成果“脾虚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传承与创新”于2016年入选《中国中医药重大理论传承创新典藏》;“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获得200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学校作为主要成员单位参加了国家“523”防治疟疾项目,在临床上证实了青蒿素抗疟功效,为青蒿素的发明作出了重大贡献。李国桥教授团队系列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许能贵教授团队的“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理论创新与临床应用”项目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学校重点打造国际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所、华南针灸研究中心、创新中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中心、岭南医学研究中心、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东分院)、科技创新中心(三元里校区)等重点平台,拥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57个。

学校一直与东南亚国家、非洲国家合作开展抗疟研究。整建制派出医疗队赴加纳执行医疗援助任务。承担商务部科摩罗抗疟中心技术援助项目、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疟疾防治技术援助项目及广东省援助巴新疟疾防治中心建设项目,科摩罗实现了该国历史上第一次疟疾零死亡。我校复方青蒿素全民服药以清除传染源的方案纳入《恶性疟的全民服药-现场实施手册》,为加快全球疟疾防治进程贡献了中医智慧。
学校立足自身优势,积极参与中医药强省建设。现有直属附属医院4所,与政府共建医院4所和适宜数量的非直属附属医院。第一、第二附属医院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第一附属医院成为全国首批中医诊疗模式创新试点单位、第二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是全国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最多的医院之一;第二附属医院位居“中国中医院竞争力100强排行榜”榜首,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第三附属医院是广东省唯一的三级甲等骨伤专科医院,以中医骨伤科为医院的龙头专科。2003年“非典”时期,我校附属医院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抗“非典”中医专家组组长单位,主张中医药早介入,临床效果突出,得到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认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校专家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成员,全程参与制定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第一版到第七版的诊疗方案。学校直属附属医院先后派出112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派出专家作为中国政府赴马来西亚抗疫医疗专家组领队,赴马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学校积极推进协同创新,服务地方经济。与省内外15个地市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帮助农民精准脱贫、促进山区乡村振兴。学校研发的胃乃安、骨仙片、消渴丸、金佛止痛丸、滋肾育胎丸、和胃止痛胶囊等系列中成药成为广东医药企业的核心产品并畅销全国。“十三五”期间,学校大力发展科技成果转让及技术转移工作,科技成果转化合同经费达7000万元。在全省指导建立了50个以“南药”为特色的中药材规范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200多万亩。
学校大力挖掘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塑造了行业特有的人文环境。学校建设的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是全国高校首批国家二级博物馆,与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一起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首批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成为广东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窗口。
学校充分发挥地缘和人文优势,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自1974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至今已为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两万多名中医药高级人才,联合香港、澳门地区大学成立粤港澳中医药联盟,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成立7个中医药海外中心和3个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学校和附属医院与国际知名大学开展共建联合实验室和研究基地共建,合作开设特色品牌课程,开展交换生项目,深入开展中医药领域的合作研究,联合成立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创新中心,与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联合设立中医药联合研究基地等。

(以上内容更新至2021年11月)
凡被我校录取,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到和注册手续的全日制普通本科新生(不含少数民族预科生、内地高中班学生、台港澳侨学生等),达到如下条件者均可获得新生奖学金。
(一) 普通类考生
1.施行本科批次合并录取的省份,高考原始总分高于该省(直辖市、自治区)本科线或本科A段线200分(含200分)以上,奖励人民币6000元/生,受奖励人数不超过该省(直辖市、自治区)该类录取总数的5%,如超过则在受奖范围内按总分由高至低奖励考生。超过本科线或本科A段线220分(含220分)以上,奖励人民币8000元/生,不限受奖人数。超过本科线或本科A段线240分(含240分)以上,奖励人民币10000元/生,不限受奖人数。
2.尚未施行本科批次合并录取,以及分段录取的省份,高考原始总分高于该省(直辖市、自治区)一本线或一段线60分(含60分)以上,奖励人民币6000元/生,受奖励人数不超过该省(直辖市、自治区)该类录取总数的5%,如超过则在受奖范围内按总分由高至低奖励考生。高考原始总分高于一本线或一段线80分(含80分)以上,奖励人民币8000元/生,不限受奖人数。高考原始总分高于一本线或一段线100分(含100分)以上,奖励人民币10000元/生,不限受奖人数。
3.海南生源高考标准总分高于该省(直辖市、自治区)本科A段线200分(含200分)以上,奖励人民币6000元/生,受奖励人数不超过该省(直辖市、自治区)该类录取总数的5%,如超过则在受奖范围内按总分由高至低奖励考生。高考标准总分高于本科A段线240分(含240分)以上,奖励人民币8000元/生,不限受奖人数。高考标准总分高于本科A段线260分(含260分)以上,奖励人民币10000元/生,不限受奖人数。
4.江苏生源高考原始总分高于该省本科线40分(含40分)以上,奖励人民币6000元/生,受奖励人数不超过该省(直辖市、自治区)该类录取总数的5%,如超过则在受奖范围内按总分由高至低奖励考生。超过本科线60分(含60分)以上,奖励人民币8000元/生,不限受奖人数。超过本科线80分(含80分)以上,奖励人民币10000元/生,不限受奖人数。
(二)体育类考生
体育专业生和体育尖子生:高考原始文化总分高于该省(直辖市、自治区)该类一本线100分(含100分)以上,奖励人民币6000元/生,受奖励人数不超过该类录取总数的5%,如超过则在受奖范围内按总分由高至低奖励考生。中学阶段在省级以上体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全运会、锦标赛、冠军赛、单项比赛中获前六名,奖励人民币8000元/生,受奖励人数不超过该类录取总数的5%。中学阶段获国家一级运动员证书(入学经学校组织专家组确认),奖励人民币10000元/生,不限受奖人数。
高水平运动员:获健将级、武术武英级运动员以上等级;获亚洲前三名、世界前六名,视运动员运动水平由学校研究确定奖励金额。
高考原始总分相同时,如有高考成绩排名,按高考原始总分排位;如无高考原始成绩排名,则按单科顺序及分数从高到低排位。单考成绩的排序为:文科类为语文、文科综合、文科数学、外语;理科类为数学、理科综合、语文、外语。

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教育和生物医学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和生物医学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就业前景和生物医学工程就业前景,体育教育专业介绍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育教育和生物医学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教育和制药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和制药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就业前景和制药工程就业前景,体育教育专业介绍和制药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育教育和制药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体育教

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教育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就业前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体育教育专业介绍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育教育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教育和医学信息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和医学信息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就业前景和医学信息工程就业前景,体育教育专业介绍和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育教育和医学信息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教育和应用心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和应用心理学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就业前景和应用心理学就业前景,体育教育专业介绍和应用心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育教育和应用心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

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教育和生物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和生物技术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就业前景和生物技术就业前景,体育教育专业介绍和生物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育教育和生物技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体育教

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教育和英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和英语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就业前景和英语就业前景,体育教育专业介绍和英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育教育和英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体育教育和英语录取分数线(

广州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体育教育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体育教育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体育教育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体育教育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体育教育这二个专业

●华南理工大学学校简介华南理工大学地处广州,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校园分为五山校区、大学城校区和广州国际校区,是首届“全国文明校园”获得单位。学校办学源远流长,早可溯源至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正式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期,为新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在全国高校首开部省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