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广西中医药大学和福建中医药大学哪个护理学专业好(护理学专业福中医和桂中医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3-01-05 12:39:44 解决时间:2022-12-16 16:36

满意答案

广西中医药大学和福建中医药大学哪个护理学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广西中医药大学和福建中医药大学各排行榜,护理学专业的分数线,护理学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福建中医药大学与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专业分数对比(福建)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福建中医药大学
(最高/最低分)
广西中医药大学
(最高/最低分)
护理学2021物理类 545/511(本科批)518/518(本科批)
护理学2021历史类 563/532(本科批)526/526(本科批)
护理学2020理科 548/459(本科批)526/526(本科批)
护理学2020文科 564/542(本科批)515/515(本科批)
护理学2019理科 516/493(本科一批)515/515(本科批)
护理学2019文科 563/550(本科一批)-/535(本科二批)
护理学2018理科 -/490(本科一批)-/419(本科二批)
护理学2018文科 -/551(本科一批)-/486(本科二批)
护理学2017理科 -/441(本科一批)-/360(本科二批)
护理学2017文科 -/492(本科一批)-/395(本科二批)
福建中医药大学与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专业分数对比(广西)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福建中医药大学
(最高/最低分)
广西中医药大学
(最高/最低分)
护理学2021理科 507/481(本科二批)486/440(本科二批)
护理学2021文科 541/534(本科二批)538/496(本科二批)
护理学2020理科 -/364(本科二批)-/450(本科二批)
护理学2020文科 -/501(本科二批)-/461(本科二批)
护理学2019理科 522/457(本科二批)-/440(本科二批)
护理学2019文科 530/518(本科二批)-/476(本科二批)
护理学2018理科 -/506(本科二批)-/474(本科二批)
护理学2018文科 -/533(本科二批)-/491(本科二批)
护理学2017理科 -/451(本科二批)-/430(本科二批)
护理学2017文科 -/534(本科二批)-/480(本科二批)
护理学类 护理学
福建中医药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大学本科,学制4年,文理兼招,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专业创办于1998年,拥有护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中西医结合护理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形成了中医护理特色和康复护理优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充分认可,2018年以全票成绩通过教育部护理学专业认证。 师资力量雄厚 该专业师资数理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副教授以上职称9人,具有博士学位4人。全体教师秉承“南丁格尔”精神,爱生如子,以情育人,全身心引导学生成长成才,赢得了“福建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福建五四青年奖章集体”等称号。1位教师荣获“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 专业优势特色 该专业依托福建省“高原学科”——护理学,将护理前沿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接受最前卫的高等护理教育,打造形成了省级本科教学团队——中医护理学护教联合教学团队。落实“以生为本,中西并重,厚实人文,强化素质”的办学理念,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培育,择优选拔学生赴芬兰、瑞典、丹麦、澳大利亚等国家交换学习,与芬兰诺维亚应用科学大学的交流项目被国家列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近5年,毕业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99%以上,年终就业率95%以上。 就业前景广阔 “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重视护理人才培养,高素质护理专门人才面临巨大缺口,护理事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该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级各类医疗单位、医学院校及健康产业从事临床护理、康复护理、社区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健康管理等工作。 教学成果丰硕 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自立的能力,打造护理操作技能大赛、纪念“5·12”授帽传光仪式、职场精英争霸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特色学生品牌项目,丰富学生第二课堂内容。近年来,该专业学生获得第二届全国护理专业本科临床技能大赛特等奖、“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等表彰,学生积极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全国优秀单位、入选2017年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千校千项”最具影响好项目等。
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福建护理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11
历史类532
甘肃护理学理科本科二批K段普通类406
文科500
云南护理学理科本科二批及预科普通类505
文科569
贵州护理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40
文科552
四川护理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旗山校区就读)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21
文科536
广西护理学(6760元/年,在旗山校区办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81
文科534
安徽护理学(6760元/年)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89
文科550
浙江护理学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86
山西护理学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89
文科519
护理学类 护理学
广西中医药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并具有终生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在护理领域内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工作。

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广西护理学(6450元/年,不录取色盲、色弱考生.身高要求:女生155cm及以上,男生165cm及以上)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40
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5年,30000元/年,不录取色盲、色弱考生.身高要求:女生155cm及以上,男生165cm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402
护理学(6450元/年,不录取色盲、色弱考生.身高要求:女生155cm及以上,男生165cm及以上)文科普通类496
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5年,30000元/年,不录取色盲、色弱考生.身高要求:女生155cm及以上,男生165cm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464
陕西护理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35
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412
护理学文科486
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477
云南护理学(不录取色盲、色弱考生。身高要求:女生155cm及以上,男生165cm及以上)理科本科二批及预科普通类526
文科580
贵州护理学(不录取色盲、色弱考生.身高要求:女生155cm及以上,男生165cm及以上.)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35
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不录取色盲、色弱考生.身高要求:女生155cm及以上,男生165cm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376
护理学(不录取色盲、色弱考生.身高要求:女生155cm及以上,男生165cm及以上.)文科普通类523
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不录取色盲、色弱考生.身高要求:女生155cm及以上,男生165cm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521
四川护理学(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21
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备注:认同并执行四川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484
护理学(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文科541
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516
重庆护理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42
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516
护理学历史类普通类540
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527
广东护理学(非定向)(招生特征男身高>=165CM,女身高>=155CM,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校本部)(因用人单位可能对考生身体素质有要求,请转氨酶异常的考生慎重报考)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23
历史类516
湖南护理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42
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487
护理学历史类普通类534
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503
山东护理学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11
江西护理学(不招色盲、色弱考生;要求身髙男生165cm、女生155cm及以上)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98
护理学(不招色盲、色弱考生,要求身髙男生165cm、女生155cm及以上)文科557
福建护理学(不录取色盲、色弱考生。身高要求:女生155厘米及以上,男生165厘米及以上)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18
护理学(不录取色盲、色弱考生。身高要求:女生155cm及以上,男生165cm及以上)历史类526
江苏护理学(校本部)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00
历史类533
黑龙江护理学(身高要求:女生155cm及以上男生165cm及以上)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356
文科465
吉林护理学(不录取色盲、色弱考生。身高要求:女生155cm及以上,男生165cm及以上)文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34
辽宁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本科批中外合作办学479
历史类520
山西护理学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68
文科513
河北护理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10
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482
历史类515
护理学类 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
广西中医药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具备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具有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能力和扎实的专业英语知识以及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在国内外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学、护理科研和护理对外交流的高级专业人才。

学生毕业后,在获得国际资格证书以后,主要在国外医院及诊所从事相应的护理工作,或凭美方学位继续深造,也可在国内医疗机构及护理教学机构及各类涉外部门从事护理临床、护理科研和护理教育等工作。

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广西护理学(6450元/年,不录取色盲、色弱考生.身高要求:女生155cm及以上,男生165cm及以上)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40
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5年,30000元/年,不录取色盲、色弱考生.身高要求:女生155cm及以上,男生165cm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402
护理学(6450元/年,不录取色盲、色弱考生.身高要求:女生155cm及以上,男生165cm及以上)文科普通类496
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5年,30000元/年,不录取色盲、色弱考生.身高要求:女生155cm及以上,男生165cm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464
陕西护理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35
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412
护理学文科486
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477
云南护理学(不录取色盲、色弱考生。身高要求:女生155cm及以上,男生165cm及以上)理科本科二批及预科普通类526
文科580
贵州护理学(不录取色盲、色弱考生.身高要求:女生155cm及以上,男生165cm及以上.)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35
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不录取色盲、色弱考生.身高要求:女生155cm及以上,男生165cm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376
护理学(不录取色盲、色弱考生.身高要求:女生155cm及以上,男生165cm及以上.)文科普通类523
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不录取色盲、色弱考生.身高要求:女生155cm及以上,男生165cm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521
四川护理学(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21
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备注:认同并执行四川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484
护理学(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文科541
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516
重庆护理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42
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516
护理学历史类普通类540
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527
广东护理学(非定向)(招生特征男身高>=165CM,女身高>=155CM,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校本部)(因用人单位可能对考生身体素质有要求,请转氨酶异常的考生慎重报考)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23
历史类516
湖南护理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42
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487
护理学历史类普通类534
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503
山东护理学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11
江西护理学(不招色盲、色弱考生;要求身髙男生165cm、女生155cm及以上)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98
护理学(不招色盲、色弱考生,要求身髙男生165cm、女生155cm及以上)文科557
福建护理学(不录取色盲、色弱考生。身高要求:女生155厘米及以上,男生165厘米及以上)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18
护理学(不录取色盲、色弱考生。身高要求:女生155cm及以上,男生165cm及以上)历史类526
江苏护理学(校本部)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00
历史类533
黑龙江护理学(身高要求:女生155cm及以上男生165cm及以上)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356
文科465
吉林护理学(不录取色盲、色弱考生。身高要求:女生155cm及以上,男生165cm及以上)文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34
辽宁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本科批中外合作办学479
历史类520
山西护理学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68
文科513
河北护理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10
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482
历史类515
福建中医药大学
250
校友会(综合)
373
武书连
54
软科(医药)
学校简介

福建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创办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两次入选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是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设有13个学院(部),2个研究院;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药学、中药学、护理学、医学技术等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中医、中药学、药学、护理等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医学、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市场营销、护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医学影像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康复治疗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健康服务与管理、听力与言语康复学、康复物理治疗、康复作业治疗等20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万多人,其中研究生2400多人。

学校现有教职医护员工(含4所直属附属医院)近600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约1000人;拥有1名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名国医大师、3名全国名中医、2名国家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岐黄学者、2名“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6名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其中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名、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名);拥有一批“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和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全国优秀教师等。

2002年和2007年,学校先后两次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0年12月,中医学通过教育部试点专业认证。2016年,学校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康复物理治疗(PT)和康复作业治疗(OT)分别通过世界物理治疗联盟(WCPT)、世界作业治疗联盟(WFOT)国际教育标准认证。2017年5月,中药学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2019年3月,护理学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2020年3月,临床医学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目前,学校拥有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项国家级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个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33个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78个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主编“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教材60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级特等奖5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14项。

学校有20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中医学2个福建省A类高峰学科,中药学、护理学、药学3个福建省高原学科,临床医学、管理学2个福建省应用型学科。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有2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康复研究中心,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8个国家(局级)三级科研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4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大数据研究所,18个省级各类重点实验室、基地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后有743项科研成果受到国家和省市等各级奖励,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普类)二等奖1项。学校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加大科研投入,共承担科研课题2736项,其中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峡两岸科技合作联合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66项。

学校有4所直属附属医院,其中附属人民医院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是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是国家级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附属康复医院是国内首家通过国际康复质量认证委员会(CARF)认证的康复专科医院;有1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0所临床医学院,各类教学及毕业实习基地逾百所。有康复、肛肠、脾胃、外科等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屏山校区设立国医堂医院,为社会提供服务。

学校拥有两个校区,共占地1030亩,各类建筑总面积34万多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亿多元,纸质图书138多万册、电子图书101万册。学校各类设施优良,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科研、行政、生活等设施,建设了富有中医药文化气息的人文景观,是一个环境优美、文化浓郁的校园,被授予“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荣誉称号,已连续七次被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学校”荣誉称号,连续两届被授予福建省“文明校园”荣誉称号。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单位,获全国“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荣誉称号。

学校是大陆第一所招收台湾学生,也是最早一批招收外国留学生的中医药院校,形成了博士、硕士、学士、短期进修等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对外对台港澳教育格局,现有各类在校境外学生近400名,在美国、澳大利亚、东南亚和台港澳等地的校友已成为当地中医药界的骨干力量;学校率先建成福建省唯一一个海外中医药中心——“中国—菲律宾中医药中心”,先后举办了12届海峡两岸中医药学术研讨会、12届“海峡两岸青年联欢节?中医药传统文化研习营”等,与美国、德国、瑞典、芬兰、丹麦、澳大利亚、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拉美及台港澳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医疗机构、学术团体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

在新的发展阶段,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大医精诚,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进一步更新观念,开拓进取,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以中医药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服务“海丝”核心区和福建自贸区,高水平、有特色的一流中医药大学。


困难生资助办法

我校建立了以奖学金、减免学费、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社会资助、为新生开设“绿色通道”为主体的学生资助体系。我校每年将本科、高职学生所缴纳学费总额的20%用于奖学金、减免学费、勤工助学、学生困难补助等工作。

(一)减免学费

减免学费总额为学费总额的3%。

实施对象:部分家庭特别困难,经努力又无力解决学费的学生。

实施方法:减缴学费分2000元、1500元、1000元、500元四档或免交学费。

(二)勤工助学

经济困难学生可以通过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获得生活补助。

(三)助学金

1、国家助学金:学校对在校全日制本科生人数5%的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给予每生400元/月、15%的经济困难学生给予每生250元/月的生活补助(每年按10月发放)。

2、临时困难补助:对出现突发性事件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补助。补助金额分400元,600元,8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六档。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返乡交通费补助,享受的额度为班级人数的10%,每人每学期200元。

(四)新生入学“绿色通道”

对被录取入学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上述“奖、减、助、补”等不同的措施,共同做好学费缴纳工作。

(五)国家助学贷款

经济困难学生每生每年向生源地或就学地商业银行最高可申请到6000元助学贷款。

(六)社会资助

社会资助由社会各界、学校和爱心人士捐资设立,学校目前拥有9支社会资助基金用于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其资金来源为广大教职工(含附属单位职工)捐献的校爱心助学基金以及热心校友、社会团体捐助的助学基金。

(七)医疗保险

学生参加福州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广西中医药大学
273
校友会(综合)
374
武书连
56
软科(医药)
学校简介

广西中医药大学的前身为1934年成立的广西省立南宁区医药研究所,建校于1956年,1958年更名为广西中医专科学校,1964年升格为广西中医学院,1970年南宁医学专科学校并入,201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广西中医药大学,是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高校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共建高校。

学校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医、理、工、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产学研医紧密结合、对外交流合作优势突出,有仙葫、明秀2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310.99亩。设有16个学院,3个直属公共教学部。有14所附属医院(其中直属附属医院3所,地方附属医院11所),1所附设中医学校,1家校办制药厂,1所独立学院。有重阳城老年公寓等一批在全国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产学研基地和教学实践基地。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学校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育人观,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大力实施“人才强校、质量兴校”战略。学校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069人,其中474人具有博士学位,有博士生导师42人、硕士生导师685人。现有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2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2人,“长江学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4人,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32人。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多人,有本科专业27个,其中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9个,省级优质特色专业(群)9个、省级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一体化建设项目8个。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已连续13年荣获“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近五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25项;完成教育部专业认证4个,并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学科建设稳步发展

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3个,是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1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培育学科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培育专科4个;有广西一流学科(含培育)3个,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4个,广西重点学科6个,广西民族院校特色学科1个;广西中医药重点学科(含培育)55个。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医学在全国排名进入前50%,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进入前70%。

科学研究成果丰硕

学校以中医药、壮瑶医药研究为重点,加强科研创新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新增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实现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零”的突破;广西中医药科学实验中心是全国中医药民族医药最大的创新共享平台之一。有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重点实验室,4个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实验室,8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含培育),4个广西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含培育),4个校级国际联合实验室。拥有院士工作站1个,广西协同创新中心3个,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1个、高校-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合作平台1个,自治区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2个,省级高端智库2个。1970年开始,赵一教授参与屠呦呦“523”的疟疾防治科研项目工作,在青蒿素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韦贵康教授提出的“脊柱相关性疾病及颈性高血压学说”,邓家刚教授的“化学中药学说”,刘力红教授的《思考中医》,均在行业内具有广泛影响。校园内活跃着“扶阳学派”“八桂学派”“黄氏壮医针灸”“本土学派”等多个学术流派,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

三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99项,省部级项目337项,厅局级项目904项,资助经费1.99亿元;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16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4项;出版科技专著190余部,发表科技论文7800余篇,获专利授权594件。

社会服务优势明显

学校充分发挥高校人才技术优势,积极投身地方经济社会主战场。以学校第一附属医院、附属瑞康医院、附属国际壮医医院、制药厂为依托,学校有36个国药准字号药品、200多种院内制剂、10多种成果转化产品,复方扶芳藤合剂、龙血竭、芒果止咳片已成为广西中医药大学制药厂的拳头产品,青蒿素、绞股蓝等系列产品也为广西多个制药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大宗农作物废弃物功能成分筛选及产品开发研究”及“海水无核珍珠产业化养殖关键技术与应用”等研究成果转化投入生产,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学校受政府委托编制《广西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并积极参与政府起草《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加快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决定》《壮瑶医药振兴计划》等系列中医药、壮瑶医药相关文件,帮助玉林市、贺州市、上林县等编制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等发展规划,积极开展壮瑶药质量标准研究和广西中药民族药资源普查,为实现广西医药千亿元产业提供人才智力支撑,助推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

学校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疫情发生以来,学校派出62名医护人员驰骋武汉,1名专家参与驰援柬埔寨抗击疫情,1名专家参与中国援科摩罗短期抗疫医疗队,11名专家参与组建广西中医药救治专家组,共获得7项广西应急专项资助和2项国家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新冠肺炎防控专项项目,“广西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方案的临床应用”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科技攻关项目通过临床研究,形成广西特色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

学校充分利用人才、技术优势,积极开展与基层医院技术帮扶工作,深入全区50多个县市的社区、农村开展中医药文化、技术、服务“三下乡”活动和义诊活动,使老百姓在身边就获得高水平的诊疗服务,极大地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同时新技术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群众的医疗负担,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文化传承创新显特色

学校循本而开弘,始终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学校对壮、瑶等民族医药进行挖掘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创立了壮医药、瑶医药质量标准体系,出版了《壮族医学史》《中国壮医学》《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等系列专著与教材。“壮医药(壮医药线点灸疗法)”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壮瑶药发展的关键技术研究”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整理和疗效验证研究”“壮医理论的发掘整理与临床实验研究”等一批壮医科技成果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西政府科技进步奖等奖项,为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医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做出了新贡献。

学校重视弘扬与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走进仙葫校区,警醒学子珍惜时光、自强不息的晨钟暮鼓楼校门,建有张仲景雕像的医圣广场、仲景大道,教学楼前大草坪广场南侧的中医历史文化长廊,校道两侧的文化石镌刻着《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名篇,图书馆大门两侧有大型壁画《岐黄论医》《杏坛讲学》,教学楼里有《医学生誓言》和名医名家的励志格言、中医文化及中草药知识宣传画,还有药师山、神农阁等中医药文化景观建筑,将渊远流长的华夏传统与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融为一体,体现出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气息,充分展示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

国际交流合作广泛

学校1976年开始培养留学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东盟传统医药交流合作中心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充分利用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先后成立了中—泰传统药物研究联合实验室、中国—马来西亚中医药中心、中—加斑马鱼中药筛选联合实验室、中—澳传统药物现代研究联合实验室、中国—东盟传统药物研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积极推进与其他国家(地区)在中医药民族医药、医疗保健、人才培养、科研开发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形成以东盟国家及港澳台地区为中心、辐射全球的对外教育新格局。学校先后与美国、德国、加拿大等25个国家或地区的94所高校或机构建立交换访学、进修合作关系,架起了与国际医药界教育、医疗、科研等合作的桥梁,为促进中医药国际化,加强文化交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校将秉承“弘毅自强,传承创新”的校训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同舟共济,开拓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办学能力,为早日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国际性的区域一流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


学校将秉承“弘毅自强,传承创新”的校训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同舟共济,开拓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办学能力,为早日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国际性的区域一流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


招生联系方式
招生部门联系办法

地址:广西南宁市明秀东路179号 广西中医中医药大学

邮编530001 

考生咨询电话:0771-3126099、3122535

电子邮箱:gxzy3126099@163.com

网址:www.gxtcmu.edu.cn


  中专 2022-12-16 16:36

相关问答

  • 我要读技校

    广西中医药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和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广西中医药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和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食品质量与安全和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在广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食品质量与安全就业前景和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 我要读技校

    广西中医药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和护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广西中医药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食品质量与安全和护理学在广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食品质量与安全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食品质量与安全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

  • 中专学校

    广西中医药大学制药工程和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广西中医药大学制药工程和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制药工程和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在广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制药工程就业前景和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制药工程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制

  • 中专学校

    广西中医药大学制药工程和护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广西中医药大学制药工程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制药工程和护理学在广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制药工程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制药工程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制药工程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制药工程和护理学

  • 我要读技校

    广西中医药大学福建护理学录取分数线?广西中医药大学福建护理学招生计划2022

    5楼

    广西中医药大学福建护理学录取分数线为518分(物理类)。广西中医药大学福建护理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护理学(男生)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护理学(男生)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广西中医药大学福建护理学招生计划20

  • 我要读技校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福建护理学录取分数线?

    6楼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福建护理学录取分数线为451分(物理类)。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福建护理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护理学(,男生)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护理学(,男生)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

  • 我要读技校

    2015年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类专业在福建录取分数线

    7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广西中医药大学福建护理学类2015二批文科493广西中医药大学福建护理学类2015二批理科519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广西中医药大学福建护理学类2016二批文科413广西中医药大学福建护理学类2015二批理科519广西中医药大学福建护理学类2015二批文科493

  • 中专学校

    2016年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护理学专业在福建录取分数线

    8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福建护理学2016二批理科387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福建护理学2016二批文科423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福建护理学2016二批文科423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福建护理学2016二批理科387广西中医

  • 中专学校

    2015年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护理学专业在福建录取分数线

    9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福建护理学2015二批文科483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福建护理学2015二批理科435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福建护理学2016二批文科423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福建护理学2016二批理科387广西中医

  • 中专学校

    2016年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类专业在福建录取分数线

    10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广西中医药大学福建护理学类2016二批文科413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广西中医药大学福建护理学类2016二批文科413广西中医药大学福建护理学类2015二批理科519广西中医药大学福建护理学类2015二批文科49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