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 专业代码: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地区 | 批次 | 学制 | 人数 | 学费 |
|---|---|---|---|---|---|---|
| 0809 | 计算机类 | 江苏 | 本科批 | 四年 | 2 | 5550 |
| 0809 | 计算机类 | 青海 | 本科一段 | - | 2 | 0 |
| 0809 | 计算机类(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902.软件工程+080903.网络工程) | 广东 | 本科批 | 四年 | 2 | 5550 |
| 0809 | 计算机类 | 湖南 | 本科批 | 四年 | 1 | 5550 |
| 0809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 | 山西 | 本科二批A段 | 四年 | 3 | 5550 |
| 0809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 | 海南 | 本科批 | 四年 | 2 | 5550 |
| 0809 | 计算机类(民族班) | 内蒙古 | 本科二批 | 四年 | 2 | 5550 |
| 0809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专业) | 河北 | 本科批 | 四年 | 3 | 5550 |
| 0809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 | 福建 | 本科批 | 四年 | 2 | 5550 |
| 0809 | 计算机类 | 广西 | 本科一批 | 四年 | 108 | 5550 |
| 0809 | 计算机类 | 广西 | 本科一批 | 四年 | 10 | 5550 |
| 0809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 | 辽宁 | 本科批 | 四年 | 2 | 5550 |
| 0809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 | 吉林 | 本科二批A段 | - | 2 | 5550 |
| 0809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 | 山东 | 普通类一段 | 四年 | 3 | 5550 |
| 0809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民族班) | 甘肃 | 本科二批 | 四年 | 2 | 5550 |
| 0809 | 计算机类 | 四川 | 本科二批 | 四年 | 2 | 5550 |
| 专业名称 | 地区 | 批次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排位 |
|---|---|---|---|---|---|
| 计算机类 | 河北 | 本科批 | - | 516 | 72111 |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 | 山西 | 本科二批A段 | - | 474 | 52052 |
| 计算机类 | 内蒙古 | 本科二批 | 404 | 404 | 33357 |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 | 辽宁 | 本科批 | - | 507 | 41073 |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 | 吉林 | 本科二批A段 | 475 | 437 | 28196 |
| 计算机类 | 江苏 | 本科批 | - | 499 | 87569 |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 | 福建 | 本科批 | 524 | 519 | 43673 |
| 计算机类 | 山东 | 普通类一段 | - | 512 | 124586 |
| 计算机类 | 湖南 | 本科批 | - | 526 | 58424 |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 | 海南 | 本科批 | - | 568 | 15302 |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
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
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字分析、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电子工艺实习、硬件部件设计及调试、计算机基础训练、课程设计、计算机工程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或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需要的、热爱祖国、有合作精神、有强烈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从事计算机软件设计、硬件设计、研究和开发以及综合应用,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良好的科学素质,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具有健康个性、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可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与开发应用工作。
专业特色:本专业系统地学习计算机科学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应用系统设计、开发和应用等方面有选择地进行强化训练。掌握计算机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具有开发、研究和设计商业、税务、金融、企业等领域以及相关领域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具有大型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技术应用、开发研究能力。
主要课程:离散数学、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操作系统、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面向对象技术、编译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等。
学制四年,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软件理论和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规范的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一定的项目管理能力、良好的交流与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软件工程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面向对象技术、软件平台技术及工具、软件工程项目管理工具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适合于到企事业(特别是软件生产企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或相关技术学科、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
【授予学位门类】工学学士学位
【学制】四年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介绍】2003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人事部、信息产业部等九部委联合下发题目为“关于加快软件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教高[2003]10号文件。文件中提到:“加快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对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优化经济结构、缩小与发达国家科技水平的差距,具有重大意义。促进软件产业快速发展,关键是人才。”、“力争到2005年,基本实现软件专业技术人才达到80万”。根据对国内现有软件专业技术人员的情况调查,距离这个目标还有近50万的差距,软件专业技术人才的市场需求非常巨大。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素质、知识、能力全面发展,具有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信息科学基础 知识,掌握信息安全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应用知识,具备信息安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 应用服务工作能力的信息安全科技人才,能够在信息安全、信息科学、信息技术及其他相关领域 从事信息安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接受信息安全基本技术的 训练,具备信息安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服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素质
(1)思想品德素质: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高度的国家安全意识和信息安全责任心,具有 尽职奉献的品德;
(2)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3)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既要具有一定的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修养,也要 具有一定的现代世界文化的修养;
(4)专业素质:具有从事信息安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服务的专业素质,具有一定的 创新和创业意识。
2.知识
(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文学、外语、法律、管理和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自然科学知识:具有与信息安全相关的数学、物理和生物学等基础知识;
(3)专业知识:具有扎实的信息安全数学基础、信息科学基础、信息安全基础知识。具有系 统扎实的密码学、网络安全、信息系统安全,信息内容安全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并在某一方面有所 侧重。
3.能力
(1)学习能力:具有知识和技术的获取能力,具有自学能力;
(2)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信息安全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服务的基本 能力;
(3)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创业意识。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
核心知识领域:信息科学基础、信息安全基础、密码学、网络安全、信息系统安全、信息内容安 全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信息安全导论(6学时)、高级语言程序设计(54学时)、信息安全数学基础(72学 时)、计算机组成原理(72学时)、离散数学(54学时)、数据结构(54学时)、操作系统及安全(72 学时)、数据库原理(54学时)、通信原理(36学时)、计算机网络(54学时)、密码学(54学时)、软 件安全(45学时)、网络安全(54学时)、智能卡技术(54学时)、信息系统安全(72学时)、信息隐 藏技术(72学时)、信息内容安全(72学时)、数据库系统安全(54学时)、信息安全工程(54学 时)、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安全(54学时)。
示例二: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模拟电子线路(60学时)、数字电 路与逻辑设计(46学时)、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78学时)、通信原理(60学时)、数字信号处理 (46学时)、信息安全数学基础(78学时)、数据结构和算法分析(54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46 学时)、操作系统(46学时)、数据库(46学时)、计算机网络(46学时)、信息论与编码理论(46学 时)、现代密码学(46学时)、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46学时)。
示例三:电路与电子学(64学时)、脉冲与数字电路(48学时)、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64学 时)、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接口技术(64学时)、信息安全数学基础(48学时)、数据结构(64学时)、 信息论与编码(32学时)、信息安全导论(32学时)、C++程序设计(48学时)、通信原理(64学 时)、操作系统(48学时)、计算机网络(64学时)、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48学时)、密码学(48学 时)、计算机病毒(32学时)、通信安全技术(48学时)、网络安全编程(48学时)、信息隐藏技术 (32学时)、信息安全法律法规(8学时)、信息安全管理与测评(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校内实践环节包括课程练习、课程设计、实验课、学生业余科研、科研 实践、毕业实践等;校外实践环节包括校外实习和社会调查等。
主要专业实验:信息安全软件基础实验、信息安全硬件基础实验、密码学实验、网络安全实 验、信息内容安全实验、创新性综合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或管理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广西民族大学辽宁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07分(物理类)。广西民族大学辽宁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

广西民族大学内蒙古计算机类录取分数线为404分(理科)。广西民族大学内蒙古计算机类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计算机类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广西民族大学内蒙古计算机类招生计划2021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计算机

广西民族大学山西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录取分数线为474分(理科)。广西民族大学山西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

广西民族大学河北计算机类录取分数线为516分(物理类)。广西民族大学河北计算机类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计算机类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广西民族大学河北计算机类招生计划2021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计算机类(

广西民族大学四川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13分(理科)。广西民族大学四川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

计算机类/专业代码:0809广西大学2022年在重庆、四川、浙江、吉林、新疆、贵州、福建、安徽、江西、山东、河南、广西、河北、湖北、黑龙江、陕西、辽宁、山西、广东、天津、内蒙古、宁夏、江苏、甘肃、湖南等25个省市开设计算机类专业。广西大学各

公共管理类/专业代码:1204广西民族大学2021年在青海、四川、山西、河北、重庆、江西、云南、广西、广东、浙江、西藏、内蒙古、湖南、吉林、湖北、山东等16个省市开设公共管理类专业。广西民族大学各省市招生计划(2021)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代码:0503广西民族大学2021年在河北、安徽、江西、广西、黑龙江、山西、贵州、云南、陕西、河南、广东、湖北、四川等13个省市开设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广西民族大学各省市招生计划(2021)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

电子信息类/专业代码:0807广西民族大学2022年在宁夏等1个省市开设电子信息类专业。广西民族大学各省市招生计划(2022)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0807电子信息类宁夏本科二批-20广西民族大学各省市录取分数线(2021)专

计算机类/专业代码:0809广西民族大学2021年在河北、内蒙古、广西、江苏、山西、甘肃、辽宁、四川、山东、湖南、海南、吉林、福建、青海、广东等15个省市开设计算机类专业。广西民族大学各省市招生计划(2021)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