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20 | 新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方向)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09 | 34059 |
| 2020 | 工程力学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10 | 33848 |
| 2020 | 软件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11 | 33601 |
| 2020 | 运动康复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13 | 33195 |
| 2020 | 智能制造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14 | 32981 |
| 2020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15 | 32763 |
| 2020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27 | 30128 |
| 2020 | 护理学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35 | 28364 |
| 2020 | 康复治疗学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35 | 28364 |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能力,能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楼宇供配电与智能化、企事业供配电与智能化)领域的设计、运行、安装、维护和管理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场、电机学、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气工程基础、建筑供配电、建筑电气控制技术及PLC、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工厂供配电、工厂电气控制技术及PLC、配电系统自动化、电气测量技术等课程。
就业主要去向:可从事与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主要面向电力行业和建筑行业就业,可从事设计、建设、调试、生产、运行、市场运营、科技开发和技术培训等工作,也可从事其他行业中的电气技术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 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 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 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 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 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学与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4.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 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作为软件工 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6.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 方案,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7.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 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 的基本要求;
10.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 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具备 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觉学习随时涌现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术,使自己的专 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系统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设计、 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软件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离散数学(64学时)、计算系统基础(64+48学 时)、计算与软件工程I(个人级软件开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Ⅱ(小组级软件开 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Ⅲ(团队软件工程实践)(16+96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 (64+48学时)、操作系统(48+48学时)、计算机网络(48+48学时)、数据库系统(48+48学 时)、软件需求工程(32+32学时)、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32+32学时)、软件构造(32+32 学时)、软件测试与质量(32+32学时)、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32+32学时)、计算机组织 结构(限选)(48学时)、软件工程统计方法(限选)(48学时)、软件过程与管理(限选)(32学 时)。
示例二:程序设计基础(32学时)、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32学时)、数据结构(32学时)、 离散结构(32学时)、操作系统(32学时)、数据库系统(32学时)、计算机网络(32学时)、软件工 程概论(32学时)、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32学时)、软件体系结构(32学时)、软件项目管理 (32学时)、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32学时)、计算机应用与编程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面向对 象与交互式应用开发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 库应用系统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软件系统构思综合训练(实验64学时)、软件工程综合实 践(实验64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程序设计基础(60+20学时)、离散数学(64学 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0+16学时)、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与结构(52 +12学 时)、操作系统(62 +10学时)、数据库概论(52 +12学时)、软件工程导论(40+8学时)、网络及其 计算(56+16学时)、软件建模技术(30+10学时)、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32+8学时)、软件项目 管理(32+8学时)、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设计实验、系统分析 与软件建模实验、软件系统设计实验、软件测试实验、专业综合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系统的护理学及相关的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基本的 临床护理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在 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护理学及相关的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和基本技能,接受临床护理及护理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为护理对象提供整体护理的基本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与护理学相关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 知识;
2.掌握护理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掌握常见病及多发病的防治及护理原则;
4.具有应用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基本能力;
5.具有初步配合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应急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6.具有与护理对象和相关专业人员有效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7.熟悉防治传染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知识;
8.熟悉不同人群卫生保健及健康促进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9.了解国家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10.了解护理学科的发展动态及趋势;
11.了解中医护理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方法;
12.具有创新思维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树立终身学习、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推动专业发展的 理念;
13.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
14.具有人道主义精神以及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
15.具有尊重他人、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及符合职业道德标准的职业行为;
16.树立依法执业的法律观念,具有在执业活动中保护护理对象和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 能力。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护理学、人文社会学。
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病原生物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 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及护理伦理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一定量的教学实践(临床见习)以及不少于40周的毕业实习,以 确保学生获得足够的护理实践技能训练。实习科室包括内科、外科(含手术室)、妇产科、儿科、 急诊科、精神科等临床科室及社区卫生保健机构。此外,安排一定时间的科研训练以培养学生基 本的科研能力。毕业论文可以采取个案报告、综述、科研论文等多种形式。
在学习期间,还应安排一定量的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主要专业实验:包括基础医学实验和护理学专业技能实践两部分,主要有人体形态与机能实 验(包括解剖、生理、病理生理、药理、免疫等)、基础护理学技能实践、健康评估技能实践以及内 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救、精神科和社区护理等专科护理技能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广西科技大学2020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机械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2分,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2分,车辆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82分,机械工程(本科)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89分,机械工程理科录取分

广西科技大学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机械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9分,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1分,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4分,会计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4分,化学工程与工艺理科录取分

广西科技大学2020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新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方向)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0分,车辆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2分,财务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37分。广西科技大学2020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2021年广西科技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柳东校区)、康复治疗学(不招色盲色弱)(柳石校区)、软件工程(启迪数字学院)(东环校区)、数学与应用数学(东环校区)、工程力学(柳东校区)、新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方向)(东环校区)、数

广西科技大学2017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程力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0分,电子信息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0分,电子信息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0分,工程力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0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2分,网络空间安

广西科技大学2018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虚拟现实技术系统工程方向)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7分,软件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7分,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7分,工程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8分

广西科技大学2019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土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1分,化学工程与工艺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1分,机械工程(本科)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2分,机械电子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6分,自动化类(机器人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广西科技大学2021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01分,新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方向)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01分,工程力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01分,数学与应用数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01分,智能制造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04分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2020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07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07分,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15分,商务英语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18分,物流管理综合

广西科技大学2020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新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方向)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09分,工程力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10分,软件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11分,运动康复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13分,智能制造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14分,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