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理科 | -/195(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文科 | -/225(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理科 | -/102(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文科 | -/111(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理科 | -/155(专科批) | /() |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制造类企业、机电设备销售企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素质,掌握相应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具有从事机电设备的生产、操作、安装调试、维护维修、销售及售后服务等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机械CAD/CAM、电机拖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制造工艺学、机电一体化技术、陶瓷生产电气控制技术、PLC原理及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陶瓷工业机械设备。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江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95 |
| 文科 | 225 | ||||
| 广东 | 机电一体化技术(非定向)(办学地点:江西省景德镇市)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19 |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我院院级重点专业,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办学实力雄厚,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毕业生,毕业生广泛就业于区内外各大中型企业,中烟集团广西分公司、广西沿海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南宁铁路局、柳州钢铁集团、武钢防城港钢铁有限公司、宝钢集团、上汽通用五菱和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区内外知名企业每年都会大量选用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学生。
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学生具有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维护的能力,具备液压气动系统维护、故障诊断与维修能力。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广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6600元/年,在三校区办学)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64 |
| 文科 | 318 | ||||
| 贵州 | 机电一体化技术(三校区)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78 |
| 广东 | 机电一体化技术(非定向)(办学地点:三校区)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87 |
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素有“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之美誉的景德镇市。学校创办于1958年1月,2010年被确立为江西省示范性高职院校,2015年被确立为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试点院校,2017年被确立为国家优质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被确立为江西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1408亩,校舍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000余万元,图书馆藏书80余万册。设有6个教学学院(部);有32个全日制大专专业和5个与本科高校联合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专业;国家骨干专业5个,国家级备选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1个;牵头的陶瓷职业教育集团入选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省优势特色专业5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4门,面向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000余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600余人,博士15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00余人。另有柔性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24人,聘请行业领军人才和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100余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人、全国高校教学名师1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中国陶瓷艺术大师6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全国轻工系统“大国工匠”2人、二级教授2人、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人、省教学名师5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3人,省模范教师2人、省先进工作者1人、省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以及省级其他各类人才20余人,省教学团队3个。
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有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1个,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江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4个,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技能实训中心3个;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国家专利53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项;学校现为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1+X证书试点院校,全国中小学陶艺培训基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基地,江西省新材料产业产教融合育人基地,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
学校十分重视校企合作,积极推动产教融合双元育人。成立了陶瓷职业教育集团,聚集全国陶瓷主产区企业和产业关联企业联合开展职业人才培养。先后与江西井冈山等8个市县开展校地合作,与北汽集团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等5个规模企业共建校企特色学院,与60余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常态化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聘请50余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和陶瓷大师、20余名国家和省级非遗传承人到校开展现代学徒制和非遗教学。学生在校的德技并修,在专升本、事业单位等招考中考取率稳步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和创业率多年保持良好水平,多次获评江西省毕业生就业评估“优秀”等级。
学校十分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每年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专业文化成果展、社团文化艺术节、陶瓷文化周、动漫艺术节、心理健康月活动、大学生思想文化活动日等。每年组织师生参加国际国内各项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近三年在德国IF设计大奖、德国红点奖、意大利A-设计金奖、法国国际海报设计金奖、美国IDA国际设计金奖、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全国职业院校陶瓷技能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先后荣获集体和个人奖项多达200余项,充分展示了学校师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学校充分发挥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独特优势,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深度融入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充分利用学校优势特色,打造对外交流新平台。经常有来自国外专家学者和陶瓷艺术爱好者到学校进行陶瓷研学、陶艺体验、学术交流、创作设计等。学校常态化选派教师到国外开展讲学及陶瓷文化艺术交流等活动,为增进中外艺术家的联谊与中外文化的沟通架起了桥梁。目前,学校已获得外国留学生招录资格,国际化办学正在加速推进。
当前,全校上下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秉承“厚德树人,强技立身”的校训,抓住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重大机遇期,以提质增效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服务区域和行业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打造行业一流、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职院校,努力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重要指示,转变为学院“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发展目标。
校 址: 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工美大道666号
电 话: 0798--8441370、8416651、8416652
传 真: 0798-8416652
联系人:喻老师 13979881547
余老师 13133988321
李老师 13979800603
王老师 13767844866
查老师 18707989799
网 址:http://www.jacti.edu.cn/
E-mail: 486zsb@163.com
邮 编: 333000
咨询QQ: 894004592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于2003年8月由原广西南宁化工学校和广西轻工业学校合并升格成立,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广西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培育单位、广西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立项单位。2013年10月,贵港职业学院并入。原广西轻工业学校始建于1956年,原广西南宁化工学校始建于1958年,原贵港职业学院的前身贵港市师范学校始建于1904年。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7000多人,成人教育学生2100多人。学校办学底蕴深厚,曾三度举办全日制本科教育(依次为:1960.7举办的广西化工学院,1978.3举办的广西轻工业学院,1978.11举办的广西石油化工学院),是广西办学历史悠久和目前办学规模最大的高等职业学校。
学校现有南宁市秀灵路37号、贵港市桂林路1118号、南宁市武鸣区城厢武缘大道87号三个校区,校园总占地面积近2000亩,固定资产总值13.66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7亿元。有40个校内实训基地和297个校外实训基地,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1个,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6个,自治区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千万元级)7个。
学校现有专兼职教师11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700多人。专任教师中:教授职称40人,副教授及副高职称171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260人;“双师型”素质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56.1%。有全国行业性教学名师6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有全国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6人、委员23人。有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
学校始终坚持“立足广西,服务工业”的办学定位,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职工培训、继续教育为辅。设有11个二级学院和1个附属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石油化工、制糖食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建筑工程、电力系统、经济与管理等专业类别的高职专业53个,重点服务广西工业和信息化建设,主体专业紧密对接广西传统优势产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4个,中央财政职业教育“以奖代补”专项项目1个,国家级骨干专业6个,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专业6个,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3个,广西高等学校优质专业5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6门。
学校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成效显著,是广西首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试点高校。长期与123家广西区内外知名企业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先后牵头成立了广西最大行业性职业教育集团—广西工业职业教育集团和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贵港职业教育集团,并担任集团理事会理事长单位。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知名企业合作共建了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二级学院4个、国家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技能大师工作室9个,同时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二批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单位及自治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1+X”证书制度试点校,自治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首批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试点高校。
学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与美国半岛学院、英国格拉斯哥城市学院、埃塞俄比亚阿尔巴门齐大学、泰国滩亚布里皇家理工大学等国(境)外教育机构联合办学。特别是近两年来,重点围绕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充分发挥自身专业办学优势紧跟跨国企业走出去,与埃塞俄比亚、泰国、印尼等国家的教育机构和企业共建“丝路国际糖业学院”等,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和培训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021年,学校获第四批国家级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特色合作项目匾牌。
学校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学校成为中国糖业协会、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全国轻工业职业教育研究会、广西食品药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广西化学化工学会等多家协会的常务理事单位,设有中国化学工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基地、中国轻工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中国糖业南宁培训中心等,具有78个职业工种的培训、鉴定资格。
学校办学成效显著:获得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是“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广西职业院校诊改专委会主任委员及秘书长单位。学校牵头成立的广西工业职教集团荣获自治区首批示范性职教集团、全国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等荣誉。学校连续九年获得自治区工信委直属院校绩效考核“优秀单位”,连续十二年获得“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连续七年获得“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先后获得“中国企业教育培训机构百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院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和谐学校”、“自治区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广西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管理先进单位”、 “南宁市花园式单位”,“自治区第二届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2018年,学校首批通过自治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复核。2019年,学校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2项,1人获"全国优秀工作者"称号;2020年,入选教育部思政司战“疫”示范微党课1个。2021年,学校获全国首届教材建设奖二等奖1项,获国家专利141项;获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2个教学团队获国家级课程思政优秀教学团队,14名教师获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获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门、在线精品课程2门、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承办自治区级职业技能大赛5项;建成智慧糖业等产业学院7个;获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国赛铜奖1项,获区赛金奖6项,银奖6项,铜奖13项。同时,学校还获得“2021年度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突出单位”、“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典型示范基地”。
奖学金种类及金额:
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人、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人、国家助学金(一等助学金4000元/年人、二等助学金2000元/年人)、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5000元/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