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甘肃医学院儿科学录取分数多少分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08-08 21:11:25 解决时间:2022-08-08 15:05

满意答案

甘肃医学院儿科学录取分数为山西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4,最低位次是58479、吉林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57,最低位次是23539、黑龙江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11,最低位次是39898、江西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7,最低位次是66875、重庆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63,最低位次是30075、四川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24,最低位次是79897、贵州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1,最低位次是46123、陕西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39,最低位次是62712、甘肃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03,最低位次是53097、青海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84,最低位次是10035、宁夏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12,最低位次是13220。
一、甘肃医学院儿科学录取分数线
1.2021年儿科学录取分数线
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
理科儿科学山西本科二批B段-46458479
理科儿科学吉林本科二批A段45745723539
理科儿科学黑龙江本科二批A段41141139898
理科儿科学江西本科二批-49766875
物理类儿科学重庆本科批-56330075
理科儿科学(民族)四川本科二批53052479897
理科儿科学贵州本科二批-46146123
理科儿科学陕西本科二批-43962712
理科儿科学甘肃本科二批K段42940353097
理科儿科学青海本科一段39938410035
理科儿科学宁夏本科二批-41213220
2.2020年儿科学录取分数线
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
理科儿科学山西本科二批B段50649260833
理科儿科学吉林本科二批A段-47527281
理科儿科学黑龙江本科二批A段45145140472
理科儿科学江西本科二批-51459723
理科儿科学河南本科二批-55398716
理科儿科学重庆本科二批-50241065
理科儿科学四川本科二批52952882300
理科儿科学贵州本科二批48248244520
理科儿科学陕西本科二批-45659458
理科儿科学甘肃本科二批46142553765
理科儿科学青海本科一批-4078228
理科儿科学宁夏本科二批-43512560
3.2019年儿科学录取分数线
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
理科儿科学河南本科二批-50899361
理科儿科学山西本科二批B段-46460661
理科儿科学吉林本科二批A段-49026884
理科儿科学黑龙江本科二批A段-46541279
理科儿科学江西本科二批-49163731
理科儿科学重庆本科二批-52241591
理科儿科学四川本科二批-54876753
理科儿科学贵州本科二批-45951188
理科儿科学(教学)陕西本科二批-47360156
理科儿科学甘肃本科二批-44849709
理科儿科学青海本科二批-40210306
理科儿科学宁夏本科二批-45112497
二、儿科学专业介绍
临床医学类 儿科学
甘肃医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素养、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较扎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麻醉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从事临床麻醉、生命机能监测、调节和控制、重症监测治疗及疼痛诊疗等工作的医学初级专门人才。

课程设置: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以及麻醉学为主干学科。开设课程主要有英语、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麻醉生理学、麻醉药理学、临床麻醉学、危重病医学、疼痛诊疗学、麻醉设备学、麻醉解剖学等。

毕业去向:可到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麻醉科、急诊科、急救中心、重症监测治疗病房(ICU),从事临床麻醉、急救复苏、术后监测、疼痛诊疗、药物依赖戒断治疗、生理机能调控等工作;可到各级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学位授予:医学学士

三、甘肃医学院
512
校友会(综合)
770
武书连
学校简介

甘肃医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甘肃省平凉卫生学校,2003年升格为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晋升为医学本科院校,更名为甘肃医学院。校园占地面积464.19亩,建筑面积16.35万平方米。共有编制930名,其中校本部全额拨款事业编制324名,附属医院差额拨款事业编制606名。面向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普通在校生9232人,其中本科生7411人、专科生1821人。开设有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药学、中药学、康复治疗学、助产学、儿科学、预防医学9个本科专业和11个专科专业,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药学、临床医学、中药学五个本科专业通过了首届本科毕业生教育质量考核验收,新增为学士学位授权专业。已建成国家级一流课程1个、省级一流课程3个、省级精品课程4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有直属三级甲等附属医院1所,省内外教学实习基地67所,校内学生实验实训场地141个共3.55万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总值9234.95万元,建有1个国家级中医实践技能考试基地,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设有甘肃省全科医学培训分中心。图书馆馆藏图书91.97万册,各类中外文期刊816种。

毕业生就业

甘肃医学院是甘肃省省属西医本科高校,承担着甘肃及西部省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重任。近年来就业工作坚持“指导为上,服务优先,导向为主,拓宽门路,赢得市场”的原则,以“为毕业生服务为宗旨,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的工作思路,坚持改革创新,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在毕业生求职期间,学院就业主管部门积极组织线上、线下大型校园招聘会及各类专场招聘会,充分利用各类网络信息平台发布招聘信息,使毕业生及时掌握就业信息,积极参与招聘活动,为就业打好基础。毕业生以“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获得用人单位一致好评。

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以甘肃、新疆、陕西就业的人数较多,占总就业人数的80%以上。在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市区就业人数约占30%,在地级市市区就业人数约占30%,在县级以下地区就业人数约占40%。毕业生通过签订就业协议、签订劳动合同、求学深造、考取基层就业项目、参军入伍、自主创业等多种方式就业。从行业分布来看,我院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医药卫生、公共事业管理、社会保障等领域,专业对口率达95%以上,年底就业率平均达90%以上。

我国现阶段医疗卫生事业、健康产业蓬勃发展,为学院将来的学科、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2022年,我院严格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学院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要求,不断加强和完善就业工作体系,形成了全员参与就业工作的良好机制,从职业认识、专业思想教育、求职技巧、角色转变、创新创业等方面进行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积极应对就业形势的变化,努力提高就业质量,实现充分就业。

2021年学院继续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善于质疑、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和敢闯会创的意志品格。学院鼓励广大教师探索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参与大学生就业创业活动,促进教育思想观念转变,2021年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获省教育厅批准立项2项。2021年度甘肃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工程项目,获批重大项目1项,争取资金300万元,项目实施极大的改善了学生创新创业条件。学院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按照“自主选题、自由申报、择优资助、规范管理”的模式,统一组织实施大创计划项目,2021年获批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项、省级13项,资助资金13万元,参与学生200余人,这些项目极大地带动了一批热爱科学、锐意创新、理论基础扎实、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参与。学院把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活动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积极组织参加。2021年,有3个团队分别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甘肃赛区银奖、铜奖,有2名学生获得甘肃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大赛三等奖。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中均取得良好成绩。



食堂

学院有两栋餐饮楼,环境优雅,经济实惠,提供大众快餐、地方小吃、各色炒菜、民族快餐以及各类面食等各式菜肴,可以满足多时段,不同层次的就餐需求。2019年底完成明厨亮灶工程建设、标准化洗消间改造和餐桌椅更换,进一步提升了餐饮服务的质量、安全和监管标准。

学院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以“三服务、三育人”(即为教学、科研、师生服务,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师生为中心,以安全为底线,不断丰富经营模式,稳步提升服务质量,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卫生安全、用电安全监管机制,精心服务全院学生学习生活。





招生联系方式
招生部门联系办法

联系方式:甘肃医学院招生就业处

地    址: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泾河大道18号

邮    编: 744000

电    话:0933-8613953   

              0933—8612905 (传真)  

网    址:https://www.gsmc.edu.cn/zsw/



奖学金设置

为全面落实国家政策,保障广大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切身利益,促进教育公平公正,学院每年从办学经费中不低于4%的比例提取专项资助经费,不断开拓资助渠道,创新资助手段。现已形成包括生源地信用助学货款、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院奖学金、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应征入伍学费补偿、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社会资助等多项资助手段为一体的资助体系,涵盖了因各种原因需要资助的学生,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

一、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学院奖学金

1.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

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本专科生,每生每年8000元;

2.本专科生国家励志奖学金

奖励资助品学兼优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生,每生每年5000元;

3.学院奖学金

学习成绩优异者,可享受学院奖学金。

二、国家助学金

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国家计划统招的全日制本专科在校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为一档4500元/学年、二档3300元/学年、三档2000元/学年。

三、临时困难补助

学院设立临时困难补助,主要用于帮助我院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突发性、临时性、特殊性经济困难。

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是由国家开放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区/县办理的助学贷款。生源地贷款为信用贷款,学生和家长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按年度申请、审批和发放。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12000元,且不低于1000元;贷款期限为学制加15年,最长不超过22年。贷款学生在读期间的贷款利息由财政全额补贴,毕业后5年间为还本宽限期。

五、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

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直接招收为士官的高校学生,在入伍时对其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一次性补偿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实行代偿;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前正在高校就读的学生,退役后自愿复学或入学的,实行减免学费。

六、勤工助学

为强化劳动教育,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精神,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勤工助学活动健康有序开限,学院设立固定和临时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中专 2022-08-08 15:05

相关问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