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赣南师范大学 | 广西科技大学 |
|---|---|---|
| 软科(综合) | 277 | 397 |
| 校友会(综合) | 334 | 323 |
| 武书连 | 336 | 515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提前批 | 543 | 33028 | 519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29 | 41452 | 519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02 | 62514 | 443 |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一批 | 526 | 43414 | 519 | |
| 2021 | 苏区专项计划 | 本科一批 | 524 | 44940 | 519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提前批 | 569 | 10266 | 559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68 | 10473 | 559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58 | 14009 | 496 |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一批 | 567 | 10768 | 559 | |
| 2021 | 苏区专项计划 | 本科一批 | 566 | 10894 | 559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65 | 95788 | 443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84 | 46046 | 348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31 | 10045 | 413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488 | 43919 | 487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45 | 67940 | 348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54 | 130162 | 180 | |
| 2021 | 应用型本科 | 本科二批 | 428 | 78338 | 348 | |
| 2021 | 民族班 | 本科二批 | 411 | 89310 | 348 | |
| 2021 | 精准专项 | 本科二批 | 411 | 89310 | 348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二批 | 409 | 90715 | 348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30 | 10245 | 53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92 | 19799 | 413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06 | 54237 | 180 | |
| 2021 | 民族班 | 本科二批 | 484 | 22301 | 413 |
赣南师范大学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域副中心城市、享有“江南宋城”“客家摇篮”“红色故都”等美誉的赣州市。学校创办于1958年6月,时为赣南师范专科学校;1984年更名为赣南师范学院,升格为省属本科师范院校;200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6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赣南师范大学;2017年12月,顺利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评价学校“是一所特色鲜明、前景良好的区域性优秀师范大学”。
学生资助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每年按学费收入的一定比例划拨专项经费用于建立各类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基金、困难补助和减免学费,构建了一套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奖、贷、助、勤、补、免(减)”并举,“绿色通道”和社会资助为补充的,全方位、多元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学校按照国家政策积极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服务工作。学生享受各类资助受益面近35%。
奖(助)学金
国家、省政府和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等奖(助)学金;社会各界和个人在我校设立了“南海奋进奖学金”、“领先励志助学”金、“叶圣陶奖学金”、“赣华奖学金”、“憶源科技奖学金”、“大泽泉助学金”、“1%工程助学金”、“珠江·凯撒堡奖学金”、“明德励志奖学金”等奖(助)学金。
广西科技大学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西南地区工业重镇、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柳州市。学校于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广西工学院和原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建立,是直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的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师生为重,培养‘行业的骨干、创新的纽带’”的办学理念,以“求真近道,明德致新”为校训,不断深化“校市相融,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校设置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专门负责在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并建立和完善了奖学金、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特困补助、勤工助学等多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具体情况为:
一、奖学金和助学金
1.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生;
2.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生;
3.国家助学金:2500—3500元/年·生;
4.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5000元/年·生;
5.校优秀学生奖学金:900—1500元/年·生;
6.校体育专业奖学金:400—1200元/年·生;
7.校助困奖学金:3500元/年·生;
8.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1000元/年.生;
9.社会捐助奖助学金:最高可达5000元/年·生;
10.艰苦地区行业奖:最高可达6000元/年·生;
11.用人单位奖学金:最高可达4000元/年·生。
二、助学贷款
1.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在户籍所在县(市、区)申请和办理的助学贷款,最高金额6000元/生·年,具体办理办法可咨询当地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学生可持我校录取通知书在入学前办理好相关手续,在报到注册时将已获批贷款受理证明及相关材料交给学校,待学校回执县级生源地贷款管理机构或经办银行,将所获贷款金额划入学校账户,则学生完成缴费手续。
2.校园地助学贷款:由指定的银行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而开设的贷款,贷款金额最高可达6000元/生·年,学生入校3个月取得正式学籍后方可申请、办理,如学生在校期间出现补考重修将停发贷款,停发贷款后学生不能再申请生源地贷款。
三、勤工助学:学校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指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校内外勤工助学活动。设立勤工助学专项基金用以资助参加校内勤工助学的学生,勤工助学报酬为120—320元/月·生。目前勤工助学项目主要有家教、促销、学生宿舍保洁、办公室助理等,每年能为学生提供各种勤工助学岗位1300多个。
四、特殊困难补助: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或遭遇重大突发事故造成生活困难的学生,学校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的一次性困难补助。
五、“温暖”工程:学校对缺少冬衣的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次性补助,每生发放一件御寒冬衣。
六、学费减免:对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或学校学费减免条件的学生减免部分及至全部学费。
七、“绿色通道”制度:对被录取入学、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经审核属实后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入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