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最高/最低分) | 广东金融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英语(非定向)(外语英语)(英语) | 2021 | 物理类 | -/548(本科批) | -/542(本科批) |
| 英语(非定向)(外语英语)(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学分互认项目) | 2021 | 物理类 | -/524(本科批) | -/542(本科批) |
| 英语(非定向)(外语英语)(英语) | 2021 | 历史类 | -/547(本科批) | -/539(本科批) |
| 英语(非定向)(外语英语)(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学分互认项目) | 2021 | 历史类 | -/529(本科批) | -/539(本科批) |
| 英语(师范,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 | 2020 | 理科 | 552/502(本科批) | -/535(本科批) |
| 英语(师范) | 2020 | 文科 | 567/535(本科批) | -/532(本科批) |
| 英语(师范,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 | 2020 | 文科 | 534/525(本科批) | -/532(本科批) |
| 英语(师范)(外语: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学分互认项目) | 2019 | 理科 | 522/481(本科批) | 518/507(本科批) |
| 英语(师范)(外语:英语) | 2019 | 文科 | 563/543(本科批) | 551/548(本科批) |
| 英语(师范)(外语: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学分互认项目) | 2019 | 文科 | 548/540(本科批) | 551/548(本科批) |
| 英语(师范) | 2018 | 文科 | 565/540(本科批) | 551/546(本科批) |
| 英语(师范) | 2017 | 文科 | 531/511(本科二批) | 517/517(本科二批) |
该专业学制四年,本科,由外语系开设。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能够胜任对外英语教学及培训工作,具有初步研究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学分互认项目,采取“3+1”的培养模式,第一、二、三学年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习,语言水平达到西悉尼大学入学条件,第四学年赴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国际英语(International English)专业学习。成绩合格,毕业时将获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和西悉尼大学双本科文凭和双学士学位。第五学年可申请攻读西悉尼大学对外英语教学硕士(TESOL)或教学硕士(Master of Teaching)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 业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熟练运用英语和本族 语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的英语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兼学主要英语国家的文 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艺术、法律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系统、科学的英语听、说、读、 写、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掌握英语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与海内外人士进行跨文化交 际的能力、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的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英语语言学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运用英语和本族语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和科学 研究的能力;
3.具有熟练运用英语,与海外人士进行口头与书面交流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4.熟悉我国在外交、外事、教育、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学艺 术修养、较强的现代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求实创新的 精神、专业学科意识和思辨能力,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
1.英语专业技能课程,包括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语音、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 译等。
2.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包括语言学导论、英语语音学、英语词汇学、英语文体学、报刊选读、 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学术论文写作、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语教学法、翻译理论与实 践等。
英语专业技能课程的学时应不低于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总量的40%,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的学 时应占专业教育学时总量的35 010左右。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既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学习 和实践活动中。课外学习和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还应鼓励学生积 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专业实践(如涉外活动和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修业年限:四年/五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广东 | 英语(非定向)(外语语种英语;办学地点:广州花都校区)(语种要求:英语)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8 |
| 英语(非定向)(外语语种英语;办学地点:广州花都校区)(语种要求: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与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学分互认项目。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 | 524 | ||||
| 英语(非定向)(外语语种英语;办学地点:广州花都校区)(语种要求:英语) | 历史类 | 547 | |||
| 英语(非定向)(外语语种英语;办学地点:广州花都校区)(语种要求: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与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学分互认项目。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 | 529 | ||||
| 广西 | 英语(师范)(5190元/年,在广州花都校区办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32 |
| 安徽 | 英语(师范)(5190元/年)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70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广东 | 英语(非定向)(办学地点:第一、二学年清远校区,第三、四学年校本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2 |
| 商务英语(非定向)(办学地点:第一、二学年清远校区,第三、四学年校本部) | 537 | ||||
| 英语(非定向)(办学地点:第一、二学年清远校区,第三、四学年校本部) | 历史类 | 539 | |||
| 商务英语(非定向)(办学地点:第一、二学年清远校区,第三、四学年校本部) | 534 | ||||
| 浙江 | 商务英语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89 |
| 江苏 | 商务英语(只招英语考生)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9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前身为1955年创办的广东教育行政学院,1960年更名为广东教育学院,同年,广东工农师范学院并入。1970年停办,主体下放至肇庆地区新兴县,先后创办了肇庆地区师范学校和肇庆师范专科学校。1978年复办,1982年被确定为省属成人师范本科院校,并于同年开始举办成人师范本科教育,1985年开始举办普通专科教育,1990至2008年举办普通本科教育。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制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是广东省属普通本科院校。2014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学校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设有海珠、花都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535亩。设有教育学院等19个教学院系和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等14个研究机构,开设44个本科专业,分布在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和经济学等9个学科门类,全日制本科学生16000余人,成人在校生50000余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1069人,其中专任教师714人。专任教师中有高级职称189人,有博士学位教师21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4.17%。全校先后有30多人次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南粤先进教育工作者”“南粤教坛新秀”“广东省青年文化英才”等荣誉称号。有省督学3人;教育部校(园)长培训专家1人;“国培”计划国家专家库专家7人;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专家工作室主持人3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人;受聘其他大学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0人。
学校以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为已任,凸显教师教育特色。以学前教育和小学师资培养为重点,培养造就教育情怀深、专业基础实、实践技能强、信息素养高、发展潜力足的教师教育人才。在聚焦师范教育主业的同时,适度发展非师范教育,促进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协调发展,为广东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培养“人格健全、文化知识广、专业基础实、职业技能强”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树立“教学以学生为本”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学分制改革,带动课程体系、教学管理及教学保障机制改革与创新。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全方位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我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被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认定为“广东省小型微型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众创空间被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认定为“广东省众创空间试点单位”;我校被广州市职业能力培训指导中心评定为广州市创业培训定点机构。我校就业率均超过全省本科院校平均水平,就业质量和就业满意度稳中有升。
学校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取得长足进展。教育学、数学、生态学三个学科获批省级特色重点学科。近五年来(2016年-2020年),获省级以上重点科研平台6项,学校主持各级各类纵向和横向项目407项,其中国家级24项,省部级245项;自然科学类项目160项,人文社科类项目247项。学校教师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其中北大核心论文数量为378篇,CSSCI收录130余篇,SCI收录180篇,EI收录73篇,CPCI(ISTP)收录6篇;出版著作98部;获得专利共70项;获得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科)连续五届获评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连续2次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扩展期刊)”;2021年,学报全面改版为教育教学研究类期刊。
学校主动服务广东省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学校已建成3个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并与广州、汕头、佛山等地政府合作共建了9所附属学校;与广州市白云区合作成立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实验教育集团,是广东省内首个小初高全学段覆盖的乡村教育集团。在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尤其是薄弱学校快速优质化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学校一直承担着基础教育教师、校(园)长的培训任务,是教育部校长领航工程基地、教育部教师国培计划基地,广东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等6个省级机构设在我校。中小学教师培训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和重大影响,广东省80%以上的中小学校长在我校参加过校长培训,50%以上的骨干教师在我校进行过教师培训。
学校积极拓展国际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近年来,与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奥马哈分校、英国西英格兰大学、英国北安普顿大学、波兰热舒夫大学等10多所国(境)外高校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或合作办学协议,同时与西悉尼大学合作开展了“3+1”和“2+2”学分互认模式的联合办学项目,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
在国家教育现代化总体规划框架下,学校确立的新的奋斗目标是:2025年前后,力争完成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目标,实现办学层次新突破,把学校办成一所办学规模适当、学科专业布局合理、人才培养质量较高、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到2035年,把学校建成一所人才培养质量较高、教师教育特色彰显、服务基础教育优势突出,综合实力位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教师教育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的高水平应用型师范大学。(2021年9月更新)
考生如有招生政策方面的问题,可咨询学校招生办公室,E-mail: zsb@gdei.edu.cn;联系电话:020-34113327、34113555。
考生如有专业设置方面的问题,可咨询各专业所在院系,联系电话(区号020):教育学院(34113604)、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34115800)、美术学院(34113634、36967771)、体育学院(34113269)、政法系(34113290、36967755)、中文系(34113397、36967741)、外语系(34113295、36967750)、数学系(34113296、36967735)、物理与信息工程系(34113256)、化学系(34113456、36967768)、计算机科学系(34115714、36967761)、音乐系(34114436、36967776)。
学校地址:广州海珠校区: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路351号,邮政编码:510303
广州花都校区:广州市花都区迎宾大道西30号,邮政编码:510800
学校招生办联系电话:020-34113327、34113555
学校招生办电子邮箱:zsb@gdei.edu.cn
学校招生办公室网址:http://web.gdei.edu.cn/zsb/
学费按照粤发改价格〔2016〕367号文收费标准执行;住宿费按照广东省发改委批准的标准执行。参见各省(自治区)普通高校招生专业目录。
学费标准:
文科类专业每生每年4590元;理工外语体育类专业每生每年5190元。
我校美术类、音乐类专业属于艺术类专业非理论类学科门类,按非理论类标准收取学费,每生每年10000元。
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翻译(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专业第一、二、三学年学费标准每生每年人民币25190元,第四学年按两校学费标准分别缴费,我校学费标准人民币5190元/年;西悉尼大学学费标准澳币24280元/年,其它杂费由西悉尼大学按其标准收取。
住宿费标准:
海珠校区住宿费标准:750元~1650元;花都校区住宿费标准:1700元。住宿费标准根据实际住宿情况确定。
广东金融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是华南地区唯一的金融类高校。学校由中国人民银行创办于1950年,是一所具有“央行基因”的院校。2004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招收第一批本科生;2012年,招收第一批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2012年,招收第一批港澳台生;2014年,招收第一批留学生;2016年,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合作,联合招收博士研究生;2021年11月获批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学校缘金融而生、为金融而办、偕金融同行、与金融共荣,始终坚守应用型、高端化、特色化、国际化的办学使命,秉承“明德、敏学、笃行、致远”的校训,弘扬“励学乐教、求实拓新”的精神,坚持“金融为根、育人为本、应用为先、创新为范”的办学理念,走出一条依托金融发展、扎根金融办学、服务金融需求的办学之路,逐渐铸就了鲜明的金融教育文化、金融创新文化、金融服务文化、金融制度文化,成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金融学科建设、金融人才培养、金融应用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基地。建校71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输送了20多万名各类人才,被誉为“华南金融人才摇篮”和“南粤金融黄埔军校”。
学校现有广州、肇庆、清远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近2300亩。广州校本部位于广州天河龙洞,肇庆校区位于肇庆七星湖畔,清远校区位于清远市清城区。
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近2.5万人,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300多人,外国留学生120多人。教职工16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300多人。还在学界、业界和政界聘请了一批兼职(名誉)教授。
学校设有19个学院(校区、部),现有本科专业48个,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7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经管法为主体、以金融学为内核的应用型学科体系。金融学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金融学、信用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经济学、保险学、金融数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务管理9个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金融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经济法学是广东省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3个学科入选成为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开办了全国首批、广东首个互联网金融专业和广东首个精算学专业,拥有同类高校中最为齐全的金融学类专业体系。
学校建成以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浦发银行广州分行为代表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00多个,金融学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金融学科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是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是少数拥有2个国家级示范中心的高校。学校是全国仅有的两个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规范研究单位之一。同时拥有一大批省级精品课程、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应用型人才示范基地、省级协同育人平台和省级教学科研团队。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加强校际、校政和校企协同合作。学校与美国西阿拉巴马大学,英国拉夫堡大学、女王大学,加拿大圣玛丽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莫纳什大学等40多所国(境)外知名高校合作,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合作成立“广东-诺丁汉高级金融研究院”,开展高端金融人才培养、高端金融研究、高端智库建设;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广东省金融办、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等机构合作,共同举办高端论坛,合作编制发布金融创新白皮书,组建金融智库联盟。与梅州、揭阳、汕尾、肇庆、汕头、广东金融高新区、佛山南海等地方政府在政策咨询、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与广东粤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广晟集团、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广州日报集团等知名企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领域实施全面合作。
学校着力提升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近年先后建成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科技金融实验室),广东省重点智库(华南创新金融研究院)、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金融政策研究中心、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政策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实验室(行为金融与区域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政策咨询决策基地(广东省科技金融研究中心)、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广东省青少年健康促进与体育发展决策咨询研究中心)等重大科研平台;形成了“中国金融论坛—广金·千灯湖金融峰会”“中国科技金融高峰论坛”“华南信用管理论坛”“中国·南方金融法治论坛”等四大论坛体系;主持或参与完成省内多个地市“十二五”和“十三五”金融发展、信用体系发展规划编制,研究报告得到上级领导批示,相关政策建议被多地政府采纳;学报《金融经济学研究》是CSSCI、北大中文核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文核心等三大权威索引来源期刊。
学校入选广东省首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试点高校,入选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学校以党和国家对金融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为引领,向应用型深化、向高端化提升、向特色化发展、向国际化迈进,努力建成中国第一所“金融大学”,做广东金融强省建设的支撑者、区域金融事业发展的引领者和国家金融高等教育的示范者。
(更新时间:2021年12月)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和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国际教育和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国际教育就业前景和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就业前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介绍和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和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言文学和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和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和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专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体育教育和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和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就业前景和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就业前景,体育教育专业介绍和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专业介绍等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就业前景和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就业前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介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和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特殊教育和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特殊教育就业前景和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就业前景,特殊教育专业介绍和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专业介绍等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育技术学和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教育技术学和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教育技术学就业前景和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就业前景,教育技术学专业介绍和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专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和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学前教育和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学前教育就业前景和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就业前景,学前教育专业介绍和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专业介绍等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和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和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前景和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就业前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介绍和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金融数学和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数学和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数学就业前景和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就业前景,金融数学专业介绍和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专业介绍等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社会工作和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工作和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工作就业前景和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就业前景,社会工作专业介绍和英语(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专业介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