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肇庆学院 (最高/最低分) | 广东警官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法学类(非定向)(法学,知识产权) | 2021 | 物理类 | -/506(本科批) | -/532(本科批) |
| 法学类(非定向)(法学,知识产权) | 2021 | 历史类 | -/508(本科批) | -/538(本科批) |
| 法学类 | 2020 | 文科 | -/509(本科批) | -/537(本科批) |
| 法学 | 2019 | 文科 | -/0(本科批) | 569/548(本科批) |
| 法学 | 2018 | 文科 | 535/519(本科批) | 569/548(本科批) |
| 法学 | 2017 | 文科 | 500/489(本科批) | 552/511(本科二批) |
| 法学 | 2017 | 文科 | 500/489(本科二批) | 552/511(本科二批)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广东 | 法学类(非定向)(030101.法学+030102.知识产权)(办学地点:第一学年星湖校区,第二至四学年校本部)(具体专业分流情况请查看学校网站)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6 |
| 历史类 | 508 | ||||
| 海南 | 法学类(包含专业法学、知识产权;具体专业分流情况请查看学校网站)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1 |
| 湖南 | 法学类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8 |
| 江西 | 法学类(法学、知识产权)(星湖校区)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44 |
| 浙江 | 法学类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58 |
专业特色与优势:法学专业办学历史悠久,是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有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以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为导向,厚基础,宽口径,近年来通过司考的人数在省内高校中名列前茅,司考通过率也一直保持高水平,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欢迎。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熟悉我国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具有法律思维能力、法律实务技能和创新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法理学、宪法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商法学、国际法学、刑事侦查学、司法文书、律事实务等。
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广东 | 法学(非定向)(办学地点:嘉禾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2 |
| 历史类 | 538 | ||||
| 四川 | 法学(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26 |
| 文科 | 543 | ||||
| 海南 | 法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8 |
| 广西 | 法学(4590元/年,在嘉禾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7 |
| 文科 | 538 | ||||
| 湖南 | 法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0 |
| 历史类 | 545 | ||||
| 江西 | 法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21 |
| 文科 | 574 | ||||
| 福建 | 法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7 |
| 历史类 | 543 |
肇庆学院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省教育厅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本科院校,创建于1970年,位于广东省珠三角城市肇庆(距广州90公里)。肇庆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十大文明风景区示范点之一,学校坐落其中,与星湖山水相互呼应,尽显优美秀丽,堪称读书治学佳境。办学五十年来,肇庆学院不忘初心,砥砺奋进,谱写了一篇中国地方大学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华章,共培养了近20万名各类优秀人才,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融合历史底蕴,扎根地方办学。悠悠西江见证了岭南的沧桑和巨变,沉淀下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成就了西江流域两千年的辉煌。正是有西江流域厚重的文化底蕴,在岭南文化的孕育下,肇庆学院弦歌不辍、执着追求,走出了一条曲折而通达的发展之路。学校励精图治、追求卓越,凝炼了“以生为本、以质立校,学术并举、崇术为上”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厚德、明智、博学、力行”的校训,传承了“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肇庆学院人精神,致力于规模扩大和内涵发展相结合,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可喜成绩。学校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高校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学校、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无烟单位、肇庆市森林学校等称号。
引育优良师资,增强核心实力。肇庆学院面向全国23个省(区)(注:不含港澳台)招生,全日制在校生近2.6万人,联合培养硕士600多人。目前设有19个教学机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教职工17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多人,高级职称500多人,具有博士学位400多人,双聘院士1人,一批享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受聘担任学校的教学、科研职务。学校重视“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选送近300名教师到企业、行业接受培训、挂职和实践锻炼,提高了教师的应用能力。
凝练学科特色,推进专业建设。学校拥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大力推进省市共建学科建设和“冲补强”提升计划,设有省级特色重点学科2个、省级优势重点学科1个、重点培育学科1个、重点扶持学科1个,“冲补强”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1个、省市共建重点学科1个,市重点学科3个,机械工程学科为珠江学者岗位学科。按照“做优新师范、做强新工科、提升新文科、发展新农科”的建设思路,学校设立了73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特色专业13个,省级以上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9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通过IEET工程教育专业认证5个,汉语言文学专业通过第二级师范类专业认证,化学专业已完成第二级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入校考查工作。2021年10月正式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同时获批教育、电子信息、艺术三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夯实办学条件,提升育人成果。学校有主校区和星湖校区两个校园,总占地面积1200多亩。学校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逾3亿元,纸质藏书181万册,电子图书108万种,电子期刊近3.3万册,中外文献数据库33个。学校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建有信息化门户平台、OA办公系统、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学校具有较强的教学力量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教学管理严格规范,教授、博士在教学第一线为学生上课;学校大力提倡并鼓励本科生考研,取得显著成绩。我校设立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并获批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试验区立项。2019年2月,教育部新闻发布会特邀我校参加,介绍在振兴广东教师教育、推进“新师范”建设的经验和亮点。2020年9月,教育部网站发布了我校作为地方教师教育类高校,勇做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主力军的文章。2020年11月,我校乡村教师教育经验做法被教育部称之为“肇庆模式”。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现有数十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超500个产学研合作基地,近700个校级实践教学基地。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学校创新创业工作获新华社专题报道,学校获广东省高校就业创业工作集体典型经验奖,学校就业指导课获评广东省高校就业创业金课。
突出协同创新,加强产教融合。学校以行业产业联盟和协同创新平台为推手,汇聚项目、人才和资金,建设创新团队、新型研发机构和科技协同创新平台、高水平智库,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目前学校建有省市级科研平台38个,建设肇庆市协创汽车零部件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肇庆高新区创新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和智库12个,建有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服务平台(肇庆学院智能产业研究中心、肇庆市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约集聚公共服务平台、肇庆学院重要基础件产业服务平台、肇庆环保产业发展服务平台、肇庆学院高端电子信息服务平台、固废综合利用装备及其应用技术服务平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重点服务肇庆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节能环保、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主导产业发展,为地方环保产业、信息产业、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的科技与人才支持力度不断增强。肇庆学院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被省经信委认定为广东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被省知识产权局认定为广东省专利技术创业孵化器,被省版权局认定为广东省版权兴业示范基地。建有农业农村部、省重点科研平台12个。学校双聘院士傅廷栋牵头在我校共建国家油菜工程技术中心成果转化(广东)示范基地和西江流域油菜实验基地;农业部在我校建立广东省西江流域柑橘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广东省环境健康与资源利用实验室”获批为省重点实验室,实现我校省级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获批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与省农科院植保所共同承担西江实验室植物病虫害防治研究达成共识,共同完成了《西江实验室绿色植保技术及投入品研究所建设方案》等重大文件,共同申报了省科技厅的实验室专项并通过答辩。获批准在我校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与广佛肇(怀集)合作区管委会签约共建广东省省级农业科技园;电子信息产业学院入选广东省第二批示范性产业学院。依托“中国砚都”的地方历史文化底蕴,全力打造工艺美术、产品设计、旅游管理等特色专业,“王府掐丝画”团队获得专利和版权保护150多项,在G20峰会被选为国礼,同时被选为60多个国家驻广州总领事馆的专用礼品,是“肇庆文创龙头品牌”。
打造校园文化,树立特色品牌。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文化、体育、艺术竞赛活动,并屡获殊荣。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广东省大学生艺术展演等赛事中,共获得国家级荣誉和省级一等奖上千项;在广东省第八届、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上,奖牌总数排在全省本科院校前列。学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工作,近年来学校无偿献血工作荣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广东省无偿献血促进奖、肇庆市大中专院校无偿献血促进奖等多项荣誉。响应国家号召,赓续援藏精神,选派的前七批共计48名大学生均获评“墨脱县优秀援藏人才”,我校被授予“援藏事业功勋单位”称号。不断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筑牢网络思政“新阵地”,学校易班发展中心荣获广东高校“十佳易班发展中心”“全国优秀易班辅导员(公共号)”等多项荣誉称号。在十三届全国美展、广东高校美术与设计双年展、全国青年漆画展等国家级、省教师双年展等展览入选、获奖30余项,其中在全国美展中入选5件作品,1件获得铜奖(广东唯一获奖),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艺术成果。学校合唱团在“我和我的祖国——广东省第十三届‘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获合唱类银奖。学校获批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学校先后共19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学校团委被省委宣传部和省文明办确定为广东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示范点,多次获评广东高校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近年来,学校涌现出许多国家级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如全国优秀大学生国学社团、全国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团支部、全国大学生百佳理论学习社团和百优理论文章、全国高校共青团“四进四信”活动基层优秀项目、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等,入选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
学校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以党建思政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建设新时代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服务社会为导向,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力争开创学校发展新局面。
执行国家以及省(区)相关政策。
咨询电话:0758-2716043
邮箱地址:zqxyzsb@zqu.edu.cn
招生网址:http://zsb.zqu.edu.cn
QQ在线:168286964
新浪微博:肇庆学院招生办
学校地址:(校本部)肇庆市端州区肇庆大道;
(星湖校区)肇庆市端州区星湖大道。
肇庆学院是全日制公办综合性大学,创建于1970年,位于广东省珠三角城市—肇庆(距广州90公里)。肇庆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十大文明风景区示范点之一。肇庆学院座落在星湖风景名胜区,总占地面积1200余亩,校园建筑与星湖山水遥相呼应,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环抱中的美丽校园,尽显优美俊俏的岭南风光,堪称读书治学之佳境。学校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广东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肇庆市花园式单位。
广东警官学院是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公安本科院校,学院主管部门是广东省公安厅,教育教学业务主管部门是广东省教育厅。2008年,学院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8年,学院被评为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学院是广东省公安机关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省级公安民警培训基地、公安部警务实战训练基地和外警培训基地。在70年余的办学实践中,学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坚持政治建校、依法治校,服务政法公安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公安专门人才培养基地和公安智库的作用,构建了具有广东公安特色的教育培训体系,形成了政治建校、警务化管理、校局合作协同育人、实战化教学等鲜明的办学特色。
【历史沿革】
学院前身是广东省公安干部学校,创办于1949年11月。1958年3月,与省政法干校、省民警干训大队、广州市公安学校、广州市行政干部学校合并为广东省政法干部学校。1974年9月,开展普通中专学历教育。1983年3月,建立广东省政法干部学院,开展成人专科学历教育。1988年8月,更名为广东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1992年12月,增设广东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开展普通专科学历教育。1998年5月,广东省人民警察学校并入广东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5月,建立广东警官学院,开展普通本科学历教育。

【办学条件】
学院建有嘉禾、滨江两个校区,占地面积共37.3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3.9万平方米,建有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宿舍、警体技能训练馆、战术训练楼等教学基本设施。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732.83万元。馆藏图书99.12万册,镜像电子专业图书48万册,文献资源建设特色鲜明,收集公安志和公安年鉴等特色公安文献376种630余册。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654人,其中专任教师327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专任教师252人,具有高级职称专任教师151人。有省部级教学团队7个,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省部级教学名师16人,全省公安机关十大金牌教官2人,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3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40人,兼任其他高校硕博士导师12人。
【专业设置与本科教学】
学院现开设侦查学、治安学、刑事科学技术、经济犯罪侦查、禁毒学、警务指挥与战术、交通管理工程、网络安全与执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行政管理、社会工作等12个本科专业,其中公安专业8个,非公安专业4个。现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经济犯罪侦查),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经济犯罪侦查);1个专业(侦查学)列入公安部重点专业建设点,5个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治安学、警务指挥与战术、交通管理工程、网络安全与执法、禁毒学),3个专业(经济犯罪侦查、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成为省级特色专业,4个专业(治安学、禁毒学、法学、行政管理)列入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部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优质课程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校级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35门,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

【科研工作】
学院大力加强科研平台建设,设有广东警官学院国内安全与社会稳定研究中心、新型犯罪研究中心、珠三角公共安全研究所、法学研究所、粤港澳警务发展与合作研究所、应急指挥与谈判研究所、警务心理研究所、物证科学研究所、警察体育科学研究所、廉政建设研究中心等10个校级研究机构;建有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广东省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国内安全与社会稳定研究中心、广东省政策咨询研究中心——公共安全研究中心等3个省级科研平台;建有广东天正司法鉴定中心、司法心理测试技术中心、物证鉴定中心等3个省级鉴定中心;学报《政法学刊》获得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第五届广东省优秀期刊等称号 。
【人才培养工作】
学院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和公安院校办学规律,主动适应广东政法公安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秉承“忠诚、责任、服务”校训精神,培育“勤学、苦练、求实、创新”优良学风,努力培养忠诚可靠、纪律严明、业务精通,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适应政法公安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7050人,建校70余年来,学院为广东政法公安机关和其他行业培养输送了20余万名业务骨干和专门人才,为广东政法公安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被誉为“南粤警官摇篮”。

【培训研修工作】
学院是广东省公安机关民警培训的主阵地,设有公安部警务实战训练基地和广东省公安机关基层所队长学校。2019年与省住建厅共建广东省城市管理和执法培训基地。学院培训规模逐年增大,2004年至2020年共培训83525人次,近三年年均培训量达6000多人次。主要任务包括:全国公安机关警务实战教官培训,全省市县公安局正职首任培训,地市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及厅机关、缉私、边检等民警警衔晋升培训,警种专项工作培训,省内外各级政法、公安机关委托的各类培训,港澳警务人员研习班,公安部国合局交办的中欧警务培训项目培训班,外籍警察培训班等,以及国企、城管等政府机关委托的培训。2008年至2020年,学院完成了全省公安机关基层科所队正职轮训55期14495人次、副职8期3031人次。2015年至2020年,完成中欧警务培训项目培训班3期73人,外籍警察培训班34期23国556人,港澳警务人员研习班65期1505人。2010年被评为“全国公安教育训练工作先进集体”。学院是全省唯一的保安管理师职业技能专业培训机构,2015年起开设保安管理师职业技能培训班,截至2019年共完成2307人的培训工作。

在新的历史时期,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为办学治校总纲领和人才培养总遵循,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公安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忠诚、责任、服务”校训,坚持以智慧新警务为引领、以公安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改革创新,按照学院第一次党代会规划的宏伟蓝图努力奋斗。
(2021年11月更新)
学校设一、二、三等优秀学生奖学金;品学兼优、在校表现特别突出者可申请国家奖学金。

广东警官学院法学和交通管理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交通管理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交通管理工程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交通管理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交

广东警官学院法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广东警官学院法学和侦查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侦查学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侦查学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侦查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侦查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侦查学录取分数线(广东)物理类年

广东警官学院法学和治安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治安学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治安学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治安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治安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治安学录取分数线(广东)物理类年

广东警官学院法学和禁毒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禁毒学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禁毒学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禁毒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禁毒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禁毒学录取分数线(广东)物理类年

广东警官学院法学和经济犯罪侦查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经济犯罪侦查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经济犯罪侦查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经济犯罪侦查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经济犯罪侦查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经

广东警官学院法学和警务指挥与战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警务指挥与战术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警务指挥与战术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警务指挥与战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广东警官学院法学和社会工作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社会工作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社会工作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社会工作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社会工作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社会工作录取分数线(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