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广东海洋大学和天津外国语大学哪个旅游管理专业好(旅游管理专业天外和广海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2 05:44:04 解决时间:2022-12-16 16:14

满意答案

广东海洋大学和天津外国语大学哪个旅游管理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广东海洋大学和天津外国语大学各排行榜,旅游管理专业的分数线,旅游管理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天津外国语大学与广东海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分数对比(天津)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天津外国语大学
(最高/最低分)
广东海洋大学
(最高/最低分)
旅游管理2020综合 -/569(本科批A段)/()
旅游管理2019理科 -/507(本科批A段)/()
旅游管理2019文科 -/516(本科批A段)/()
旅游管理2018理科 -/515(本科批)/()
旅游管理2018文科 -/539(本科批)/()
旅游管理2017理科 -/490(本科二批A段)/()
旅游管理2017理科 508/488(本科二批)/()
旅游管理2017文科 -/506(本科二批A段)/()
旅游管理2017文科 515/506(本科二批)/()
旅游管理类 旅游管理
天津外国语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职业前景

旅游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管理、经济、法律及旅游管理等方面专业知识,掌握现代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现代旅游企业的经营环境,熟悉国际商业惯例,具有较强外语水平和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核心课程

该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管理学、西方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现代服务业管理、饭店管理概论、旅游规划与开发、导游业务与技巧、旅游心理学、旅游专业英语等。

3、职业规划

学生毕业获管理学学士学位,同时,该专业全体学生均要参加双学位教学(管理学+英语),毕业后获取双学位。通过国家承认的导游职业资格考试者,可获得导游资格证书。毕业生的就业主要面向旅游企事业单位,兼顾各种类型的景区景点、在线旅行商、旅行社、高星级饭店以及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

4、实践基地

目前该专业与万豪集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制订了订单式培养计划,对于所有符合双方联合培养目标的毕业生全员录用;同时该专业与圣地亚哥管理学院建立合作关系,设有“3+1”和“2+2”等国际交流项目。

5、部分就业单位

该专业毕业生已在万豪国际集团、同程网、携程网、上海迪士尼等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就业。

6、优秀毕业生介绍

周培艺,旅游管理专业2015届毕业生,现就职于万丽天津宾馆。

天津外国语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2020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天津旅游管理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569
四川旅游管理(滨海校区)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96
广西旅游管理(4400元/年,在滨海校区办学)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16
湖南旅游管理(办学地点滨海校区)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70
湖北旅游管理(地点滨海校区)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40
江苏旅游管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348
吉林旅游管理文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539
山西旅游管理文科本科一批B段普通类553
旅游管理类 旅游管理
广东海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21 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系统掌握现代旅游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备国际视野、创新精神、人文素养和较强的旅游管理研究能力、决策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能够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旅游规划设计、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和度假村等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经营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经济学、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政策与法规、导游实务、现代酒店管理、现代服务业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旅游电子商务、旅游资源管理、旅游目的地管理。
广东海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广东旅游管理(湖光校区)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12
旅游管理(阳江校区)503
旅游管理(湖光校区)历史类523
旅游管理(阳江校区)519
新疆旅游管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02
云南旅游管理理科本科二批及预科普通类510
四川旅游管理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42
浙江旅游管理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76
旅游管理类 旅游管理(阳江校区)
广东海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旅游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是广东海洋大学商学院最具学科优势与专业特色的专业之一,也是国内率先以数字旅游管理为主要教学与学术研究方向的本科专业。该专业充分利用广东海洋大学相关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科优势,建设基于旅游产业转型发展与数字旅游商业与管理理论与实践成果为一体的核心专业课程体系,实施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过程;同时,营造科学、积极、活跃的教与学的环境,实现专业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融合发展。
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理想坚定,具有社会责任感,系统掌握经济学与管理学基本理论和旅游管理核心专业基础知识,通晓旅游目的地数字化管理与国际酒店业运营管理专业知识,能熟练应用数字旅游管理专业领域创新技术和工具,掌握信息收集与科学分析方法,拥有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及个人职业发展素质,适应未来旅游业发展与管理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与国际化的领导人才。
广东海洋大学旅游管理(阳江校区)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广东旅游管理(湖光校区)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12
旅游管理(阳江校区)503
旅游管理(湖光校区)历史类523
旅游管理(阳江校区)519
新疆旅游管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02
云南旅游管理理科本科二批及预科普通类510
四川旅游管理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42
浙江旅游管理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76
天津外国语大学
253
校友会(综合)
483
武书连
9
软科(语言)
学校简介

天津外国语大学(简称“天津外大”、“天外”)是一所主要外语语种齐全,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等学校。学校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中外求索,德业竞进”的校训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着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历史沿革

1964年,在周恩来总理关怀下,天津外国语大学应新中国外交事业之需而生,主体前身是1964年成立的秦皇岛外语专科学校,后更名为河北外国语专科学校、天津外国语专科学校。1974年,学校恢复并改名为天津外国语学院,同年招生的有英、日、法、俄、西班牙等语种。1977年恢复高考后,恢复招收全日制本科生。1979年学校开始招收英语和日语专业硕士研究生,198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天津外国语大学。

校区情况

学校现有五大道和滨海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464218.7平方米。五大道校区三个院落分布在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文化旅游区内(马场道、睦南道、郑州道)。滨海校区坐落在滨海新区大港高教生态园区内,湖光映翠,景色秀丽。

学科专业

学校现有61个本科专业。其中,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35个(外语语种33个),中文、新闻学等文学类其他专业以及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工学门类专业26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天津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获批首批国家级和天津市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社会实践一流本科建设课程15门;获批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0门,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优秀教材4种。

学校拥有全国唯一的“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对外翻译研究”国家特殊需要博士人才培养项目,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涵盖29个硕士学位培养方向),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涵盖20个培养方向)。拥有5个天津市重点学科、4个天津市特色学科群,其中,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是天津市一流建设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天津市一流培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具有接受国内高校青年骨干访问学者和一般访问学者资格。

人才培养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万余人,生源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学校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全面推进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大力推广辅修、双学位、项目班、“外语+”与“专业+”等形式多样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大型国际会议的翻译和外事接待服务,选派优秀学生出国留学研修,不断拓宽学生接受多元文化的渠道,突出具有天外特色的语言训练和复合专业教育。

学校获批2个复合型人才培养天津市教育体制改革项目,其中求索荣誉学院获评天津市教育体制改革示范项目;与天津市委宣传部共建新闻学院,共同培养国际化新闻人才。

毕业去向落实率连续多年保持在较高水平,近5万名优秀校友活跃在外交、外贸、新闻、财经、法律事务、教育等各条战线,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和欢迎。学校已与顺天乡大学、凤凰卫视美洲台建立海外创新创业实习基地。学生在全国多种专业竞赛中屡获佳绩。

师资队伍

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学校涌现出了一批在我国外语界享有盛誉的语言学大师和翻译家,如钟作猷、金隄、朱万清、修刚、王铭玉、林克难等,学术薪火相传,积淀深厚。学校现有教职工千余人,其中专任教师(含外籍教师)七百余人,专任教师中超过60%的教师拥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部分专业达到100%。教师队伍中,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天津市教学团队、天津市教学创新团队12个、天津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1个。8位教师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含副主任委员、分委员会主任委员)。70余人次分别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天津市特聘教授制度人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第一层次等省部级及以上各类荣誉或称号。学校5个创新团队入选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培养计划,建有天津市外事翻译人才储备基地。

科学研究

学校建有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院(包括中央文献对外翻译与传播协同创新中心、中央编译局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外国语言文学文化研究中心、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比较文学研究所、欧美文化哲学研究所)、国别和区域研究院[包括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中心)、拉美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乌克兰研究中心、葡萄牙研究中心、法国研究中心]、“一带一路”天津战略研究院、应急外语服务研究院,基本建成了服务国家、天津以及学校发展的国际化特色科研平台体系。

学校注重科研创新和智库建设,拥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中央编译局部属研究基地、天津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市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市普通高校社科实验室、天津市高校创新团队、天津市高校智库、CTTI来源智库以及“中国学研究中心”海外智库,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产出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学校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产出高水平论文、专著和研究报告,每年举办或承办重要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获得多次省部级优秀社科成果奖,逐步形成了以翻译与跨文化传播、国别与区域研究、“一带一路”天津战略发展、应急语言服务四大研究领域为引领的科研特色。主办有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类重要学术期刊《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综合类文化期刊《世界文化》杂志,学术辑刊《中译外研究》《语言与符号》等。

国际合作

学校坚持走国际化办学之路,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与世界30多个国家的240余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019年,学校获批与保加利亚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学校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天津市政府奖学金”外国留学生,设有“天津外国语大学来华留学生新生奖学金”,每年接收来自世界60多个国家的2000余名长短期留学生来校攻读本科、硕士、博士学位或者短期研修。依托与国外高校的良好合作关系和“2+2”、“3+1”、“4+1”等合作办学项目以及联合培养硕士、博士项目、国家汉办学生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等渠道,每年派遣大批学生到国外学习交流。学校积极践行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与韩国、葡萄牙、俄罗斯等国高校合作开设9所孔子学院,多次被国家汉办授予“先进孔子学院”荣誉称号,曾两次获评全球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院校。

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9个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项目),3套国际标准的同声传译报告厅,5个语种11套国际卫星电视接收系统以及覆盖两个校区的校园计算机网络。学校学习资源丰富,两个校区图书馆馆舍面积2.3万余平方米,藏书759万册(含中文、英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泰语、缅语等多个语种多个学科的电子图书和纸质图书),中外文报刊、杂志8万余种,73个文献类型、语种及学科专业覆盖较为全面的中外文数据库;特色馆藏包括17世纪至20世纪中期出版的中外文文献近2万册,其中中外文古籍、民国文献、西方汉学文献等具有重要历史文物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学校体育设施完善,拥有标准运动场、足球场、网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体育设施,万余平方米的综合体育馆,建有游泳馆、击剑馆等现代体育场所。

社会服务

多年来,学校不断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积极服务社会,承担了天津市大部分高端会晤、大型国际会议的交替传译、同声传译任务,先后参与和承担完成《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中国共产党如何改变中国》以及党的十九大报告等重要中央文献外译工作,作为第29届北京奥组委的翻译定点服务单位,完成北京奥运会重要文献多语种的翻译工作,荣获“中国翻译事业杰出贡献奖”。学生志愿者出色完成大型展赛会等多种类型志愿服务,荣获中国百个优秀志愿服务集体等40余项荣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天外”志愿服务体系和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品牌。

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快速组建覆盖6个语种,百余人的志愿翻译突击队,前往机场、海关、边检、隔离点等抗“疫”一线及外籍人员聚居社区,协助做好翻译沟通、情绪疏导等工作;完成30余万字的抗疫笔译任务;将防疫《入境人员健康提示》录制成28个语种的微视频于天津口岸滚动播放;将抗“疫”经验结集《抗“疫”应急外语服务思考与实践》,在京津冀联防联控、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贡献了天外力量。志愿翻译突击队受到共青团中央表彰,并荣获2020年天津市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学校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系建设的指示精神,在诸多抗疫实践基础上,进一步积极贡献智慧,10名外语教授联袂提出了建设应急外语服务人才培养基地、应急外语服务人才库、应急外语服务研究院、应急外语服务多语种语料库实验室即“一基地三库”的建议,得到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和天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的肯定。2020年7月16日,“一基地三库”正式揭牌成立,这标志着天津市应急外语服务体系建设初步搭建起了组织架构,为国家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系贡献了天外力量。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指出:“天津外大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有利形势,立下了汗马功劳!”

学校立足新时代基础教育发展新需求,发挥自身及附属外国语学校在外语学科教学、基础教育领域的优势和影响力,与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经济功能区、社会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以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为母体校,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附属北辰光华外国语学校、附属静海外国语学校、附属东疆外国语学校、附属高新区外国语学校、附属津南星耀小学、附属西青精武外国语学校、附属高新区华苑外国语学校为新建校的“附属学校群”,为以外语为特色、全方位综合发展的优质基础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础,赢得了广泛赞誉。2021年1月,学校成立天津外国语大学教育集团。教育集团以“服务国家教育改革和创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为宗旨,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布局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融通中外 成就未来”为教育理念,突出“以外语为特色,全方位、开放式教育”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外语出色、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预备人才。

发展愿景

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加快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外国语大学,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全球视野、求索精神、跨文化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为加快实现天津“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促进“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助力天津社会主义现代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录取方法
对艺术类招生的录取办法

 

动画专业按艺术类招生,2011年我校不进行专业测试,要求考生必须参加所在省市招办组织的美术类统考,且成绩合格。录取时按照各省规定的艺术类分数线,依据文化课成绩排序。

广东海洋大学
316
软科(综合)
293
校友会(综合)
345
武书连
1659
US排名
学校简介

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自然资源部共建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学位授权体系的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她是广东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端,几经迁徙之后升格发展成农业部直属的湛江水产学院。1997年1月,由具有62年办学历史的湛江水产学院和39年办学历史的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实质性合并组建湛江海洋大学。2001年12月,湛江气象学校并入湛江海洋大学。2005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湛江海洋大学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

学校在祖国大陆南端两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湛江市和阳江市办学,校园环境优美,依山伴水,绿树长青,鸟语花香,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学校面向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3.5万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1.2万人。

位于湛江市的湖光校区(校本部)、霞山校区、海滨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4892亩,分别位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湖光岩世界地质公园东侧、霞山区解放东路40号、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滨大道中5号。设有水产学院、海洋与气象学院、食品科技学院、滨海农业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海洋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海运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法政学院、外国语学院、中歌艺术学院、体育与休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9个学院。

位于阳江市的阳江校区总规划用地面积3500亩,首期建设项目用地512亩(2021年6月已建成),位于阳江市江城区罗琴路1号,西靠阳江八景之一的罗琴山,南临风景优美的石河水库。设有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商学院等5个学院。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质量立校、学术兴校、特色扬校”的办学理念,秉承“坚韧不拔 自强不息”的海大精神,实施“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战略,立足广东,面向南海,辐射全国,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海洋大学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人才培养为中心、师资建设为关键、教育质量为生命线,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富有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行业精英,服务国家海洋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华南地区海洋人才培养的摇篮,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1997年1月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在为海洋大学校牌揭幕时高兴地说:我们国家很需要这样一所大学。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广东省委书记谢非、李长春、张德江和汪洋均对海大在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寄予厚望。2014年11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莅校视察时指出,广东海洋大学要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强化内涵发展,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办一流学科、一本院校,努力建设高水平海洋大学。2018年5月,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在湛江调研时指出,湛江还有广东海洋大学等科技研发力量,在海洋资源创新开发方面独具优势,要用好这些重要创新平台,把它们作为创新发展的主阵地,打造成为创新发展主引擎,为湛江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新动力。

学科专业齐全。学校现有“水产”“海洋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三个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和6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水产一级学科、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二级学科被列为“攀峰重点学科”,海洋科学一级学科被列为“优势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经济管理3个二级学科被列为“特色重点学科”。有“水产”“食品科学与工程”和“海洋科学”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共14个领域);“水产”“海洋科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3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全国排名分别为第6、9、24名,广东排名分别为第1、2、3名。有81个本科专业,其中7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15个广东省特色专业、2个广东省名牌专业、1个广东省重点专业、9个广东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广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3个广东省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

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2192人,其中专任教师1567人、副高以上职称人员762人、博士学位者605人;博士生导师79人、硕士生导师339人;特聘院士2人;双聘院士1人;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珠江学者1人;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扬帆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1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1人,省级培养对象14人;现有15人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7人入选广东省“扬帆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现有13个省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10名省部级教学名师、6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3名广东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教学科研平台优良。学校现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产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国家贝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湛江)等38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南海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重点实验室、陆架及深远海气候、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南海现代渔业协同创新中心等24个市厅级科研平台;工程训练中心、航海技能训练中心等1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21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2个广东省产业学院;9个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拥有1个首批广东省协同创新平台培育对象——南海现代渔业协同创新中心。建有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具有国家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实验室)、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实验室等98个校级教学科研实验室。有全国高校中水生生物标本最多的水生生物博物馆以及与原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共建的海洋遥感与信息技术实验室2个“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

办学条件设施完备。学校拥有教学楼、科技楼、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校史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以及海洋广场、文化广场、运动场和标准游泳池等完善的教学生活设施。现有校舍总建筑面积80.3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值20.68亿元,教学科研设备值5.51亿元,图书馆藏书392万册(含电子图书)。建有规模可观、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的校园网。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建校86年来,学校为国家及地方输送了20多万名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涌现出了以新中国第一位远洋船长陈宏泽、中国四大家鱼全人工繁育之父钟麟、中国珍珠大王谢绍河,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广东省首届新闻终身荣誉奖获得者、深圳报业集团原董事长吴松营,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原局长、中国知名海洋专家吴壮,全国劳动模范、中水集团远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湘峰,首届深圳新生代创业风云人物、深圳市中深装建设集团董事长柯颖锋,全国优秀边陲儿女金奖获得者李周葵以及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抗震救灾模范”刘胜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社会英才。长期以来,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就业质量逐年提升。毕业生广泛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华南沿海等地区,其中大多数已成长为各个领域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或地方政府的领导干部,为中国海洋水产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近五年,学校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共231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91项;科研经费达8.6亿元;获得授权专利1042项;出版著作教材146部;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06件;发表学术论文6444篇,其中三大索引1256篇;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71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2项,“石斑鱼精准营养研究与高效饲料开发”“罗非鱼链菌病防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项目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南海深海渔业资源开发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培育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两广地区牡蛎产业价值链特征与政策研究”等项目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服务社会水平不断提升。“海稻86”发现者陈日胜教授研发海水稻成果亩产突破900斤,被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半月谈网、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平台广泛报道,得到袁隆平院士点赞。学校创立了空中无人机和海洋卫星遥感、海面船舶调查、海洋潜标、海底原位监测“三维一体”的立体监测体系,并已成功应用,为广东海洋环境变化监测、海洋生态安全、防灾减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主持首次制定海水中PAHS测定国家标准,提升了海洋环境监测水平,提高了海洋有机污染的预防与治理能力。研发了人工生态珊瑚礁修复、红树林生态保育与滨海湿地修复以及南方沿海大型海藻生态系统恢复等海洋生态修复综合技术;该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成效得到了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海洋局的充分肯定,并在央视、凤凰卫视、深圳卫视、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均进行了报道。研发了基于北斗星通导航定位技术的南海渔业信息采集系统,实现了南海渔业资源数据化和金枪鱼探捕国产化。攻克沙锥鱼全人工繁育的国际难题,实现了国内外沙锥鱼全人工养殖的产业化。培育出的国家级农业新品种——马氏珠母贝“海选1号”和凡纳滨对虾“兴海1号”,两个新品种都已在广东和广西等地示范养殖与推广应用,马氏珠母贝“海选1号”为振兴我国南珠产业,促进南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凡纳滨对虾“兴海1号”为我国对虾产业摆脱国外亲本的控制,自己主导对虾产业的发展,提升我国对虾产业竞争力作出突出贡献。攻克了“插核育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并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使优质珍珠产出率提高20%以上,珍珠附加值提高50%以上,产生经济效益40余亿元。攻克海水稻技术难关,助力“南粤粮安工程”。香蕉、红江橙、海大菠萝蜜、茂海辣椒系列、火龙果等一大批具有南亚热带特色的园艺作物新品种、新技术从海大走出湛江,服务粤西,辐射华南,走向全国。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作为主要依托单位参与建设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湾实验室),主持编制了《广东海洋文化强省建设规划》《广东省现代水产种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等一系列重大规划。积极参与支持湛江市政府成功获批“湛江特色水海产业国家农业科技园”。向农业部、外交部提供30多份“南海渔业问题”内参报告,为我国南海渔业资源管理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对外交流与合作日趋活跃。面向国家和广东省重大需求,推动与国外及港澳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学校先后与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5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多层次、多领域合作关系。

进入新时代,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海洋强国战略、共建“一带一路”、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区(港)、环北部湾经济区,积极助力湛江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聚焦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到本世纪中叶的“三步走”战略安排和今后五年重点实施的“九大工程”目标任务,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强化办学特色,以更加先进的理念培育社会英才,以更加执着的努力提升科研水平,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延揽高端人才,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进国际化进程,锐意进取、奋力拼搏,为把学校早日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海洋大学而努力奋斗。

(更新日期:2021年8月)


加分政策
对于按照教育部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确定的增加分数或降低分数投档的考生,学校认可其加分,并在安排专业时以考生加分后的投档成绩为准。学校不另外制定加分或降分政策。
  中专 2022-12-16 16:14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广东海洋大学法学和旅游管理(阳江校区)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广东海洋大学法学和旅游管理(阳江校区)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旅游管理(阳江校区)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阳江校区)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阳江校区)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旅游管理(阳江校区)这

  • 中专学校

    广东海洋大学法学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广东海洋大学法学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旅游管理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广

  • 中专学校

    广东海洋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旅游管理(阳江校区)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广东海洋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旅游管理(阳江校区)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旅游管理(阳江校区)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阳江校区)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阳江校区)专业介绍等数据

  • 中专学校

    广东海洋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广东海洋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旅游管理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

  • 中专学校

    广东海洋大学经济与金融和旅游管理(阳江校区)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广东海洋大学经济与金融和旅游管理(阳江校区)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与金融和旅游管理(阳江校区)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与金融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阳江校区)就业前景,经济与金融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阳江校区)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

  • 中专学校

    广东海洋大学经济与金融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广东海洋大学经济与金融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与金融和旅游管理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与金融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经济与金融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与金融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 中专学校

    广东海洋大学经济学(阳江校区)和旅游管理(阳江校区)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广东海洋大学经济学(阳江校区)和旅游管理(阳江校区)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阳江校区)和旅游管理(阳江校区)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阳江校区)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阳江校区)就业前景,经济学(阳江校区)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阳江校区

  • 中专学校

    广东海洋大学经济学(阳江校区)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广东海洋大学经济学(阳江校区)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阳江校区)和旅游管理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阳江校区)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经济学(阳江校区)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阳江校区)和

  • 中专学校

    广东海洋大学经济学和旅游管理(阳江校区)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广东海洋大学经济学和旅游管理(阳江校区)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旅游管理(阳江校区)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阳江校区)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阳江校区)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旅游管理(阳

  • 中专学校

    广东海洋大学经济学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广东海洋大学经济学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旅游管理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学和旅游管理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