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福建工程学院和厦门理工学院哪个软件工程(专升本)专业好(软件工程(专升本)专业厦门理工和闽工院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2 07:33:38 解决时间:2022-12-16 10:07

满意答案

福建工程学院和厦门理工学院哪个软件工程(专升本)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福建工程学院和厦门理工学院各排行榜,软件工程(专升本)专业的分数线,软件工程(专升本)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厦门理工学院与福建工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分数对比(福建)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厦门理工学院
(最高/最低分)
福建工程学院
(最高/最低分)
软件工程2021物理类 561/540(本科批)558/533(本科批)
软件工程2021物理类 541/525(本科批)558/533(本科批)
软件工程2020理科 552/522(本科批)537/527(本科批)
软件工程2020理科 527/508(本科批)537/527(本科批)
软件工程2019理科 -/496(本科二批)-/495(本科二批)
软件工程2019理科 -/481(本科二批)-/495(本科二批)
软件工程2018理科 -/495(本科二批)-/488(本科二批)
软件工程2018理科 -/466(本科二批)-/488(本科二批)
软件工程2018文科 -/523(本科二批)-/488(本科二批)
软件工程2018文科 -/510(本科二批)-/488(本科二批)
软件工程2017理科 -/440(本科二批)-/438(本科二批)
软件工程2017理科 -/434(本科二批)-/438(本科二批)
软件工程2017理科 -/426(本科二批)-/438(本科二批)
软件工程2017理科 -/404(本科二批)-/438(本科二批)
软件工程2017文科 -/459(本科二批)-/438(本科二批)
软件工程2017文科 -/456(本科二批)-/438(本科二批)
计算机类 软件工程(专升本)
厦门理工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软件工程(专升本)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尤其是厦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科学素养,系统扎实地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符合计算机发展规律要求,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从事计算机软件设计、开发、应用、项目管理、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

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以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为主线,突出培养学生基于Android平台的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能力,通过校企合作进行企业级项目设计与实现、企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实习,培养掌握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Java开发技术、软件工程导论、软件测试技术、软件项目管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面向对象分析设计与UML建模、J2EE架构与程序设计、基于Android平台的软件开发。

【就业方向】

本专业的毕业生可从事各类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架构设计、软件需求分析和详细设计工作;也可从事软件公司的软件项目开发和管理相关工作,还可从事高级程序编写、软件项目模块测试及软件开发文档的编写等工作。

【毕业升学与就业优势】

本专业的部分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和继续攻读计算机相关领域的硕、博士研究生。本方向更加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开设的课程新颖且与IT企业技术接轨,在当前国内IT专业人才供不应求,总量缺口较大的时代,本方向的毕业生就业优势明显。

计算机类 软件工程(春季招生)
厦门理工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软件工程(春季招生)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尤其是厦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应用技能,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综合发展潜质,具备软件开发和项目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够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项目分析、设计、开发、部署、软件服务与工程研究等工作,能科学地运用工程技术方法处理经济、管理、社会等各方面问题,并逐步成长为具有国际视野、创新创业精神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高级复合应用型软件人才。

【专业特色】

1、强化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融企业课程和跨学科专业课程于课程体系中、突出课程内容的整合、融合及知识的综合应用性。

2、与企业紧密合作,共享企业成功案例,培养的学生具有计算机科学技术、软件工程、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复合知识和综合能力,能从事软件项目开发、软件系统设计、运维、测试、管理等相关工作。

【主要课程】

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概论、计算机网络基础、操作系统、项目管理、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导论、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Android网络编程、Python大数据分析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进入国内、国际IT企业,从事软件项目开发、软件系统设计、运维、测试等相关工作,也可从事移动应用开发、项目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大数据分析等工作;也有部分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和继续攻读计算机相关领域的硕、博士研究生。

【毕业升学与就业优势】

当前软件服务行业发展迅速,急需大量的IT专业人才,且存在总量缺口较大、高端复合应用型人才供不应求的状况。本专业方向根据人才需求制定培养方案和相关课程,采用全新的培养模式来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职业素养,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强化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学生就业优势明显。

计算机类 软件工程
厦门理工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软件工程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立项专业(2019年),国家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2019年),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认证专业(2017年),是我校依托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创建的省级特色专业。本专业定位于软件工程及其当前软件发展的热点技术,执行复合型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专业紧扣“厦门外包服务示范城市”和“国际软件服务外包产业”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传统“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深度结合“产、学、研、用”,构建三种经历(企业经历、项目经历和游学经历)的育人模式。专注于软件开发技术,面向医疗、交通、3D打印、电子娱乐、智能家电、智能控制等各应用领域的软件研发、维护和管理,培养当前市场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目前,专业教师承担软件工程省级精品课程、软件测试技术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省级课程的建设。另外,专业还支撑校级重点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的建设。

在专注教学之余,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工作。专业支撑的省级、市厅级科研机构有:福建省图像理解与模式识别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医疗数据挖掘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软件评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数据挖掘与智能推荐高校重点实验室、厦门市软件体系结构重点实验室、厦门市软件测评中心、厦门市3D创意设计与打印公共服务平台、国家服务外包人才资源研究院厦门示范与推广中心等。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发展需要,系统扎实地掌握软件工程理论、知识、技能与方法,培养有规范的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具备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优秀的职业素养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能在软件企业从事软件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软件设计,集成与开发和软件测试等相关工作的复合型、工程型的人才。

【专业特色】

软件工程专业特别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和业务认知结合的培养方法,将聘请知名企业的工程师承担部分课程的教学,引入企业真实案例,使学生亲临亲历软件开发的各个环节,从而积累一定的企业工程经验,以适应软件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要。本专业紧跟当前技术潮流,将新的应用技术纳入教学计划,鼓励创新创业和个性化发展。并积极整合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优势资源,建设了设施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及各类紧扣企业需求的实验平台。

【主要课程】

软件工程导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操作系统、软件项目管理、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专业文献阅读与写作、软件测试技术、软件体系结构、移动开发技术、JavaEE架构与程序设计、人工智能、大型数据库技术实践、软件工程综合实践等。

【就业方向】

在各种国内、国际软件企业从事软件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软件设计、集成与开发工作。也可以从事移动开发、项目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测试、系统维护、软件售后及技术支持、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人员、软件开发与测试的培训及咨询等工作,以及进一步攻读计算机相关领域的硕、博士研究生。

厦门理工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福建软件工程(一、二学年5460元/年,三、四学年16000元/年)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40
软件工程(一、二学年5460元/年,三、四学年16000元/年)(面向厦门)525
甘肃软件工程(一、二学年5460元/学年,三、四学年16000元/学年)理科本科二批K段普通类450
贵州软件工程(三、四学年16000元/年)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46
四川软件工程(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36
广西软件工程(5460元/年,一二学年5460元/年,三、四学年16000元/年)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99
广东软件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校本部)(第一、二学年学费5460元/学年,第三、四学年学费16000元/学年)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55
湖南软件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43
江苏软件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09
山西软件工程(第三、四学年学费16000元/年)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501
计算机类 软件工程
福建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本专业强调软件开发的系统工程性,是学习应用工程化的方法构 建和维护高质量的软件的一门学科。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软件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社会对软件工程专门人才的需求呈上升趋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 在掌握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从事软件开发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符合社会对软件工程人才的需要。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软件工程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工程实践和应用创新能力,具备良好的工程素质、责任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终身学习和跨文化交流的综合素养,提供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软件行业人才的支持和软件领域的社会服务,毕业生在其毕业5年左右的时间内能够从事软件工程师、设计师或项目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课程:软件工程、软件测试技术、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高等数学、离散数学、计算机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数据库开发技术、结构化程序综合设计、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软件建模综合设计,高级语言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电子工艺实习、计算机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课程设计、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工程实践、生产实习 / 专业实习。

就业方向:服务海峡西岸区域经济建设,面向计算机软件技术及相关产业,毕业生能够在计算机及相关领域中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和管理等工作。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福建工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福建软件工程(1、2年级5040元/年,3、4年级13000元/年)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33
四川软件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00
山东软件工程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02
厦门理工学院
277
软科(综合)
323
校友会(综合)
412
武书连
学校简介

厦门理工学院位于“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的海上花园城市——厦门,是福建省属公立本科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秉持“以学生为本,为产业服务”的办学理念,遵循“明理精工,与时偕行”的校训,积极探索产学融合、校企合作、对外合作三位一体的服务地方发展道路,建设“亲产业、开放式、国际化”的国内一流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学校1981年建校(前身鹭江职业大学),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本并更名为“厦门理工学院”。2011年,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和国家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高校”。2012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13年,获批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2016年,入选教育部、发改委“十三五”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全国100所)。2017年,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被评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99所)和“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全国66所)。2018年,入选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先后获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全面覆盖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主要学科门类。

学校现设有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海峡商贸学院)、文化产业与旅游学院、影视与传播学院、应用数学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软件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18个院、部。

学校现有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建筑学、艺术学理论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电子信息、艺术、机械、材料与化工、能源动力、土木水利、会计、体育等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3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法学等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近20000人(含研究生、留学生);截至2021年11月,学校共有专任教师近110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56%,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比为96%,拥有包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闽江学者、省级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等在内的一批高层次师资队伍。学校的“教师发展中心”被评为省级示范中心。

学校确立了“优势的工科、特色的文科、扎实的理科,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学科专业发展战略布局,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材料应用技术、电子信息类、城乡建设与环保、软件和信息服务、文化产业、创意与设计、商贸及金融服务8个专业群。现有机械工程省级高原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和控制科学与工程等4个省级应用型学科,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2个省级应用型培育学科。据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2021年3月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校作为2021年度新增7所、中国内地333所高校之一,工程科学(Engineering)首次进入ESI 全球排名前1%,标志着我校重点学科建设水平的新突破。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校紧紧围绕应用型创新性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探索校企协同育人、中外合作、闽台合作等多种培养方式。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招生。学校毕业生以“务实精神好、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足、外语水平高”等特点广受业界欢迎,就业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我校学生在国内外各类学生竞赛中成绩突出,自2017年以来,已获各类学生竞赛奖项近3000项,国家级奖项超过1000项,学生获奖人次达10000人次,连续三年全省名列前茅。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0年、2021年分别发布的2015-2019年、2016-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结果中我校位列全国新建本科院校第1名。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国及世界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世界大学生健美操大赛、计算机设计大赛、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光电设计、结构设计、物流设计、机器人、英语竞赛等国家级重点大赛中获冠军、金奖或一等奖200余项。

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效显著。现有省级及以上一流专业建设点18个,其中国家级6个;特色专业国家级1个,省级9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1个,省级7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国家级5个、省级6个;省级高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8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9个;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3门,省级71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3个,省级5个;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国家级1个、省级2个;省级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85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省级“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精品项目6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85项;国家级教材4部,省级教材3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1个,省级1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5个,省级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5个;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国家级1个,省级4个;省级示范性校企共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263项,省级713个;被评为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2018年智慧教学试点项目”院校。2009年以来,获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3项、特等奖培育1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19项。6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住建部专业评估,6个专业通过台湾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认证,通过认证数量在国内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

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精心实施“阳光雨露计划”,开展“温情三部曲”主题教育活动,培育了以“文明班级创建”、“素质养成主题周”和“周末文化集市”为代表的一批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把学生带进舞台中央,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成长成才道路上的主角。积极搭建线上线下良性互动的服务育人平台,“厦理工e起来”微信公众平台获福建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贯彻“守望相助”工作理念,搭建学生安全信息网络;深度开展“亲情教育”,积极引导“亲情体验”,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科研平台建设扎实。现拥有福建省客车及特种车辆研发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新能源汽车与安全技术研究院、福建省客车先进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光电技术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功能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风灾害与风工程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医疗数据挖掘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软件评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农村污水处理与用水安全工程研究中心、数字福建自然灾害监测大数据研究所、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厦门理工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库-两岸文创研究院等省级科研平台35个,厦门市科研平台22个。

科研水平快速提升。承担科研项目的级别、数量和经费总额连续十年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2012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纵向项目近2700余项,横向项目2000余项,到校科研经费超过4个亿。“十三五”以来,新增国家级项目127项,省市级重大项目19项,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5项;新增省部级以上奖励43项,其中省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及以上奖项9项;授权发明专利459件,发表高水平论文1310篇。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持续提升。在厦高校中率先启动《服务海西/厦门行动计划(2009-2013年)》;制定并实施《服务闽西南产业发展行动纲要(2015-2018年)》;成立大学科技园,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吸引了一批优质上市企业入园,园区产值超过2个亿。与翔业集团、盈趣科技、冠捷科技、宸鸿科技、玉晶光电、联芯电子、开发晶照明、麦克奥迪集团、ABB公司、好慷在家等在内的300余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参与组建集美区产业技术联盟并出任首任轮值主席院校。积极参与“山海协作”,与龙岩市、连城县相关单位签订校地合作协议,设立了“厦理工龙岩工程技术研究院”等驻地服务机构,为闽西南地区的科技企业、产业管理部门和工业园区提供科技服务;打造了全国首个高校红色孵化器——厦龙筑梦红色孵化器;与漳州诏安县建立校地产学研战略合作关系,在多个领域开展深入合作。成立全球安卓系统研发中心、健康医疗大数据分析与应用中心、触控产品检测中心等校企合作研发中心和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打造福建省时尚设计行业技术开发基地;积极参加“6·18”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9·8”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促进项目成果转化;每年发布“两岸创意经济研究年度报告”。与中国航天集团、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华联电子、冠捷显示器等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联合申报多项项目获得工信部立项,项目总投资近3亿元。

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共与俄罗斯奥廖尔国立大学、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加拿大里贾纳大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日本琉球大学、韩国全北大学等60多所优质大学开展多元化、全方位的合作。与俄罗斯奥廖尔国立大学共建高端轴承研究中心、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共建轨道交通研究中心,与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共同实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爱尔兰科克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法国高等信息工程师学院等海外名校共同开展师生交流和本硕士生的联合培养。实施高端外专引智和海外教授聘请计划,招收侨生、港澳台地区学生和国际生到校学习。在闽台合作上先行先试,与30多所台湾知名高校建立合作,不断创新闽台联合培养人才模式,与台湾铭传大学共建“海峡商贸学院”,与逢甲大学等合作“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与宸鸿科技集团开启双元制教学模式,进行校企联合培养人才,与台湾科技大学、台北科技大学、元智大学联合设立福建省师资闽台联合培养中心。

学校的快速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连续三届获评“省级文明学校”,获评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被誉为“地方经济的人才摇篮”等。近年来,学校的办学成绩、综合改革、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等工作多次获得省市领导批示肯定。根据省教育评估研究中心发布的《福建省普通高校发展潜力监测报告》显示,我校在福建省高校发展潜力排名中进步明显,我校发展潜力跻身福建省11所重点建设高校第6名。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排行结果,学校在2016-2020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位列第1位,在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2020年版)排行榜中位列第17位。根据上海软科发布“2021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我校综合排名居于全国第256位,在全国理工科院校中排名第119位,在省内上榜院校中排名第7位。


困难生资助办法


学校贷、助学政策:


一、奖学制度

1、学校设立入学奖学金,一次性奖励录取到我校就读的高分考生。

2、除政府类的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外,学校还设有优秀学生奖学金、科研创新奖学金、学科竞赛奖学金,社会各界单位和人士在校内设立的各类奖学金等,用以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3、学校设有升学奖励金,鼓励学生继续升学深造。

4、学校还设有学生出国奖学金,为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提供资助金。

二、贷、助学制度

1、家庭经济困难且符合贷款条件的学生可向生源地银行或信用社申请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申请所需相关信息:户名:厦门理工学院,帐号:35101547001059000888,开户行:建行厦门学府支行);也可入学后向校园地合作银行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2、延伸“绿色通道”,搭建“绿色长廊”。学校拨出专款用于补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新生到校报到所用路费和学期初的基本生活费。

3、国家助学金,临时特困资助金,毕业生就业困难资助金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4、勤工助学基金,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5、社会各界单位和人士在校内设立的各种助学金。






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政策


    严格按照教育部有关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政策,在相同分数下择优录取。


福建工程学院
326
软科(综合)
256
校友会(综合)
417
武书连
学校简介

福建工程学院坐落于素有“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州。学校发端于1896年清末著名乡贤名士陈璧、孙葆瑨、力钧和著名闽绅林纾、末代帝师陈宝琛创办的“苍霞精舍”,首开福州近代新式教育之风。1907年开始举办工科教育,开设了铁路、电报两科,解放前为享有盛誉的“福建高工”。1953年后分立为福建机电学校与福建建筑工程专科学校,两校随时代更迭几易其名,曾于1961年分别更名为福建机电学院和福建建筑工程学院,被誉为福建“建筑业的黄埔军校”“机电工程师的摇篮”。2000年福建高级工业专门学校与福建中华职业大学合并组建福建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与福建职业技术学院合并升格为福建工程学院。201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增列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2018年入选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福建省博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办学120余年来,学校秉承“真、诚、勤、勇”校训精神,弘扬“大机电、大土木”传统优势,面向“大海洋”新兴领域,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经、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先后为社会输送了20多万各级各类人才。

现有旗山、鳝溪、浦东、铜盘等校区,占地2074.8亩,校舍建筑面积70.3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46327.66万元,馆藏纸质图书226.51万册,电子图书198.34万册,全日制在校生21336人,其中在读硕士研究生1475人(含外国留学生),17个学院(部),71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专任教师1260人,其中高级职称625人,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近100人,1人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21~2023年度),省级以上教学及科技创新团队19个。聘任了40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名誉教授、特聘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现有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2个省级高原学科、4个省级应用型学科、2个省级应用型培育学科。工程学学科2022年3月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土木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进入“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全国前50%,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2021“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301~400,位列2021中国学科排名73名。

学校坚守“以工为主、区域性、应用型”办学定位,紧扣福建省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形成了以服务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建筑业、现代交通运输、生态环保等产业为重点的8大专业集群,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高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 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83门。国家级教学实践平台6个,其中“电子信息与电气技术实验中心”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入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中心1个,省级教学成果奖37项,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建筑学、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2个专业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或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认证评估通过数居省内高校第二、全国同类高校前列。

学校主动聚焦区域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需求,科技创新成效显著。2013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现有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32个。2016年以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95项,省部级项目574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人文社科基金项目83项,国家科技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项,福建省科研重大(重点)专项55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和社会科学成果奖54项,其中省(部)级科技奖44项(含一等奖10项),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奖10项;获授权发明专利485项,多个项目入选省、市“揭榜挂帅”项目。

学校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教育,大学生综合素养不断提高。近五年学生在省级以上的创新创业、学科竞赛中共获国际级荣誉262项、国家级2110项、省级1937项,如获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决赛银奖、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一等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铜奖等。学校实施“本科生专利提升计划”,资助学生作为第一发明人获批专利授权85项。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国家级立项305项。创新创业教育成果获福建省2018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评“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跻身“全国普通本科类高校团学创业教育工作指数100强”、入围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建设院校、入围福建省产创融合教育实践示范建设基地。在文体艺术方面,获评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捧得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校长杯”,原创艺术精品《光》《海那边的爱》《文脉》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海峡两岸大学生舞蹈大赛中斩获殊荣;校男子篮球队参加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阳光组)曾荣获冠军、亚军,是唯一一支连续五届入围全国八强的球队。毕业生深受欢迎,近五年应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2.25%。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希腊等全球近20多个国家的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马来西亚、捷克、波兰、泰国等高校建立深入合作,在学生联合培养、教师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引进海外智力、来华留学生教育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学校于2012年开始招收来华留学生,具备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福建省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现有来自“一带一路”有关20余个国家的近百名留学生来校学习本科或硕士研究生课程。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的“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双学位项目、德国高校的“质量工程”交换项目、马来亚大学交换生项目、捷克奥斯特拉发理工大学交换生项目等国际交流项目,选派百余名优秀大学生赴国(境)外名校留学或长短期学习。

学校积极服务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与台湾多所大学联合培养学生,引进优秀台籍教师近70人。2019年获批招收港澳台地区学生资格备案单位。

当前,学校进入全面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新阶段,明确了“十四五”期间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攻坚“三大目标”,实施追求高质量、深化优服务、增强新动能“三大方略”,推进增强二级单位活力、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三大改革”,夯实思想基础、教学基础、服务基础、数字基础、治理基础“五大基础”,紧扣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为早日建设成为一流应用型大学、助力福建省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食堂

大学城校区北区建有2个食堂,南区1个食堂,每个食堂均有三层,第三层一般为教工食堂,但学生也可就餐。北区禾堂餐厅三楼集文化交流中心和就餐为一体,设有会议厅、校广播电台等。


周边环境

学校位于福建省省会福州市,占地面积136.88公顷,校舍建筑面积62.24万平方米,其中大学城新校区  107.20公顷,已投入使用的建筑面积41.9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3.32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7亿元,馆藏纸质图书229万册,电子图书8970GB。建成覆盖校园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各项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各类教学、生活、运动等设施齐全。



根据2021年福建厦门理工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40,福建工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3,厦门理工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更胜一筹。
  中专 2022-12-16 10:07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福建工程学院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福建工程学院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福建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软件工程专业介绍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

  • 中专学校

    福建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福建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物联网工程和软件工程在福建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物联网工程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物联网工程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 中专学校

    福建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福建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人工智能和软件工程在福建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人工智能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人工智能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人工智能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人工智能

  • 中专学校

    福建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福建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软件工程在福建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机械

  • 中专学校

    福建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福建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械电子工程和软件工程在福建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械电子工程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机械电子工程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 中专学校

    福建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福建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智能制造工程和软件工程在福建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智能制造工程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智能制造工程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 中专学校

    福建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福建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软件工程在福建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

  • 中专学校

    福建工程学院工业设计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福建工程学院工业设计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工业设计和软件工程在福建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工业设计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工业设计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工业设计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工业设计

  • 中专学校

    福建工程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福建工程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信息与计算科学和软件工程在福建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

  • 中专学校

    福建工程学院网络与新媒体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福建工程学院网络与新媒体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网络与新媒体和软件工程在福建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网络与新媒体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网络与新媒体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