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21 | 护理学(医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9 | 28438 |
| 2021 | 临床医学(医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1 | 23222 |
| 2021 | 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日语、法语、翻译)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4 | 1149 |
| 2021 | 社会科学试验班(公共管理法律)(行政管理、法学、城市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8 | 963 |
| 2021 | 软件工程(软件)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5 | 2548 |
| 2021 | 生物医学工程类(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6 | 2431 |
| 2021 | 工科试验班(新材料、新能源电子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应用化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7 | 2345 |
| 2021 | 工科试验班(电子信息地球科学复合培养)(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7 | 2345 |
| 2021 | 工科试验班(智能控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0 | 2093 |
| 2021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物理科学复合培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2 | 1915 |
| 2021 | 航空航天类(设计制造、无人机)(航空航天工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3 | 1836 |
| 2021 | 软件工程(互联网实验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3 | 1836 |
| 2021 | 电子信息类(光电网络)(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光源与照明)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4 | 1745 |
| 2021 | 工科试验班(机器人、电气信息、智能制造)(机器人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工业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5 | 1672 |
| 2021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微电子)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6 | 1618 |
| 2021 | 数学类(数据科学、数学、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9 | 1421 |
| 2021 | 工科试验班(电子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电波传播与天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3 | 1217 |
| 2021 | 电子信息类(信息与通信)(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对抗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5 | 1118 |
| 2021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数字媒体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9 | 921 |
所属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
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四年、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该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具有微电子学科与系统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以学生培养为中心,实施“三个一”工程,即一年工程实践教育、一条龙IC综合实验、一次芯片流片。强调学生知识全面性以及系统集成能力,注重培育一批适应泛信息化时代、敢于跨界并具有跨界创新集成能力、引领未来社会发展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学生主要学习微电子领域相关的专业知识,并掌握电子信息领域的基础知识。重视专业基础知识与工程实践技能的结合,学生累计参加1年的工程实训,着重培养面向集成电路企业需求的工程适用能力。
核心课程(部分):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工艺、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开设“一条龙IC综合实验”,涵盖物理、器件、工艺、设计、封测、系统集成与应用等完整知识链等。
毕业走向:该专业毕业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集成电路工程能力,就业面宽,可从事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嵌入式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通信、消费类电子等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和教学工作。
所属学院:医学院
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五年、医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该专业拥有高水平教师队伍、先进的实验教学平台、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依托学校在电子信息学科的优势,以及附属医院的临床实力,严格按照国家对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和标准,培养具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能力、具备相应的电子信息技术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核心课程(部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部分核心课程采用双语教学。
毕业走向:该专业毕业生可攻读国内外一流大学临床医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生,或通过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到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相关单位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 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 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 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 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 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学与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4.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 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作为软件工 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6.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 方案,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7.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 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 的基本要求;
10.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 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具备 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觉学习随时涌现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术,使自己的专 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系统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设计、 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软件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离散数学(64学时)、计算系统基础(64+48学 时)、计算与软件工程I(个人级软件开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Ⅱ(小组级软件开 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Ⅲ(团队软件工程实践)(16+96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 (64+48学时)、操作系统(48+48学时)、计算机网络(48+48学时)、数据库系统(48+48学 时)、软件需求工程(32+32学时)、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32+32学时)、软件构造(32+32 学时)、软件测试与质量(32+32学时)、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32+32学时)、计算机组织 结构(限选)(48学时)、软件工程统计方法(限选)(48学时)、软件过程与管理(限选)(32学 时)。
示例二:程序设计基础(32学时)、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32学时)、数据结构(32学时)、 离散结构(32学时)、操作系统(32学时)、数据库系统(32学时)、计算机网络(32学时)、软件工 程概论(32学时)、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32学时)、软件体系结构(32学时)、软件项目管理 (32学时)、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32学时)、计算机应用与编程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面向对 象与交互式应用开发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 库应用系统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软件系统构思综合训练(实验64学时)、软件工程综合实 践(实验64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程序设计基础(60+20学时)、离散数学(64学 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0+16学时)、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与结构(52 +12学 时)、操作系统(62 +10学时)、数据库概论(52 +12学时)、软件工程导论(40+8学时)、网络及其 计算(56+16学时)、软件建模技术(30+10学时)、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32+8学时)、软件项目 管理(32+8学时)、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设计实验、系统分析 与软件建模实验、软件系统设计实验、软件测试实验、专业综合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所属学院:医学院
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四年、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该专业关注患者机体功能和社会、心理的健康,从疾病预防到康复的整个过程,利用医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学及电子信息科学等的理论和方法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该专业强调与电子信息学科的融合和国际化的培养路线,为学生进一步在护理、电子信息交叉学科发展和出国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核心课程(部分):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基础护理学、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等。
毕业走向:该专业毕业生可在国内外医学院校攻读护理学、医院管理、健康教育与康复等相关学科的研究生,也可通过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到医疗、教学、管理、卫生保健机构等单位工作。

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生物医学工程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24分,工科试验班(电子信息地球科学复合培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31分,工科试验班(新材料、新能源电子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33分,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物理科学复

电子科技大学2020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微电子)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33分,软件工程(软件)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33分,软件工程(互联网实验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34分,航空航天类(设计制造、无人机)(航空航天工程无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2017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网络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7分,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7分,信息安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8分,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60分,飞行器动力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6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2018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物联网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7分,飞行器动力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7分,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7分,电子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7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2019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投资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25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26分,工商管理类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28分,机器人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29分,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理科录取分数线为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2020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应用统计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8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02分,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03分,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09分,电子商务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11分,财务

2021年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广西招生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英语、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统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机器人工程、网络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021年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招生专业:工科试验班(电子信息与地球科学复合培养)(理工类,4年,4900元/年,包含专业: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工科试验班(机器人、电气信息、智能制造)(理工类,4年,4900元/年,包含专业

电子科技大学2021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护理学(医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9分,临床医学(医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1分,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日语、法语、翻译)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04分,社会科学试验班(公共管理法律)(行政管理、法学、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2021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信息安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0分,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7分,机器人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