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
| 软科(综合) | - | 65 |
| 校友会(综合) | 79 | 83 |
| 武书连 | 120 | 78 |
| US排名 | - | 516 |
| 泰晤士 | 25-34 | 73-92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51 | 2149 | 400 | 物理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45 | 2665 | 400 | 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43 | 2853 | 400 | 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提前批A段 | 633 | 3881 | 400 | 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0 | 12613 | 400 | 物理/历史(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64 | 13576 | 400 | 物理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61 | 14072 | 400 | 物理、化学(2科必选)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普通类一段 | 632 | 4727 | 444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普通类一段 | 581 | 28925 | 444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211 工程”和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坐落在首都北京朝阳区。学校校园规划精致,环境优雅,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1.6万余人,其中本科生8500余人,研究生5600余人,来华留学学历生2300余人。学校培养的学生一直以专业知识和技能扎实、外语娴熟、思维活跃、实践能力强而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的外贸、金融、会计、教育科研等行业领域以及国家机关、中国驻外商务机构,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尤其是经贸事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生资助体系简介
亲爱的同学们,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欢迎你们报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通过高考,你的人生会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面对圆梦的喜悦,也许你正在为大学学费而担忧,也许你正在为大城市生活水平而犯愁,但是请不要担心,请不要失去对大学生活的信心、勇气和希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类资助工作和活动定能帮助你顺利地度过大学生活,铺平你实现人生梦想的坦途!
新生报到时
我校多年来一直实施“绿色通道”制度。家庭经济极其困难的学生请不要担心,你们在报到入学时,如果实在无力交纳学费、杂费等,可先行缓交,学校将先行办理入学手续,并协助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再根据情况采取其他资助办法帮助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学。
在绿色通道上,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还可以领取“爱心大礼包”。大礼包是我校实物捐赠的一部分,包括入学生活用品、学习用品、部分床上用品、电话卡、U盘、词典、书包等。整个大学四年期间,根据节日和季节的不同,你还能领取到包括冬衣、春节返乡补助、春节留校补助、伙食补助、突发事件补助等各项实物、现金补助和捐赠。
初入惠园
为缓解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的经济、生活压力,学校还为新生安排了参与勤工助学的机会。学生可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一定的报酬(每月300元左右),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一个改善生活条件的机会。在勤工助学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还可以参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自强之星”的评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还设立有很多面向新生的奖助学金,基本能够解决同学们的学费和生活费问题。如果经济特别困难,学生还可以申请减免学费,
助学贷款: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适用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全日制在校学生,国家财政给予贴息,能够为学生提供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等,每年贷款总额最高6000元。
助学金:包括国家政府、学校和社会捐赠的资金,属于无偿资助。学生入学后可据实申请,经专门评审后即可获得。现在摘录主要项目如下:
项目名称 |
人数(人) |
额度(元/年) |
备注 |
国家助学金 |
1150左右 |
1000-4000元 |
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
国良助学金 |
50 |
5000 元 |
仅限新生,连续四年资助 |
中粮福临门助学金 |
20 |
5000元 |
仅限新生,连续四年资助 |
博时关爱助学金 |
10 |
5000元 |
仅限新生 |
商学院EMBA励志助学金 |
50 |
5000元 |
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
新长城助学金 |
30左右 |
1840元 |
资助人数由中国扶贫基金会确定,仅限新生 |
匡济助学金 |
40左右 |
10000元左右 |
资助优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赴台湾交流 |
新疆少数民族 特殊困难补助 |
未定 |
未定 |
资助人数、额度根据新疆教育厅提供的经费确定 |
学费减免:适用于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本科学生,经学生申请和专门评定,学费可全免或减半。
二至四年级
二至四年级的学生除可继续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各项助学金和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缓解经济压力外,成绩优异的学生还可以同时申请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是针对大二以上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立的,奖励额度为每人每年5000元,可以很好地解决学费问题。
对于家庭出现临时变故或发生困难的学生,学校还提供临时困难补助等资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勤、学、奖、贷各方面政策比较健全,校内的各项资助、奖学、勤工活动基本能保证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费用。在这里,学校郑重承诺:我们不会让任何一名考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学生因为贫困而辍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学生素以专业技能扎实、外语娴熟、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而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就业前景很好。我校的毕业生主要去向为国家机关(商务部、外交部等)、国内外银行(汇丰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等)、知名跨国公司(壳牌石油公司、摩托罗拉、西门子有限公司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等及其他外企和金融机构,主要从事贸易、金融、管理等方面业务工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深受用人单位的称赞。2009年学校荣获教育部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2011年年9月,时任国务委员的刘延东同志来校视察,对我校的就业和创业工作给予高度评价。根据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数据:本科生、研究生就业率均超过97%;2013届毕业生中334人进入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国有四大银行,91人进入其他银行及其他金融类企业,到金融类企业就业的毕业生比例占签约总数的38.81%;2013届毕业生签约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人数达数百名,继续保持在国内大学的领先地位;另有进入国家商务部、外交部、法院、海关系统等国家机关及其事业单位工作的本科毕业生占签约总数的9.63%,研究生更是高达15.59%;2013届毕业生中有67.02%(研究生60.60%)在北京地区就业,毕业生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金融企业、知名外企和大型国企。
2013届本科毕业生考研比例为20.80%,出国28.40%,就业48.44%。
追溯学校历史,1953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石油资源,石油工业发展急需专业人才。在这种形势下,以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为基础,汇聚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大连工学院等著名高校的相关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组建成立了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北京石油学院,隶属燃料工业部,是当时北京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1960年10月,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69年,学校迁至胜利油田所在地——山东东营,更名为华东石油学院。1981年6月在北京石油学院原校址内成立研究生部。1988年,学校更名为石油大学,逐步形成山东、北京两地办学格局。1997年,石油大学正式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00年,石油大学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划归教育部。2000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成立研究生院。2003年10月,教育部与国家四大石油公司签署共建石油大学协议。2004年8月,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学(华东)立项建设青岛校区。2005年1月,学校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2005年8月,教育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协议。2006年10月,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61所试点高校之一和承担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32家部属高校之一。2014年4月,教育部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签署共建中国石油大学协议。2018年12月,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学校逐渐形成了以各类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学费补偿和贷款代偿、学生保险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体系(简称“奖、助、贷、勤、补、减、免、偿、险”九位一体资助体系)。每年学校评选奖助学金1.3万余人次,发放奖助学金2700余万元;每年为3700余名在校学生发放助学贷款2900余万元;每年设立勤工助学岗位2000余个,发放勤工助学费220余万元。每年各项资助惠及学生48000余人次,资助资金超过6600万。
学校坚持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为基础,引导学生献身事业”为主旋律,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从组织、工作、保障、反馈四个方面全面构建适应市场需要的“四位一体”大学生就业体系,建立了促进学校事业发展和毕业生就业的长效工作机制,形成了工作特色,保证了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离校就业率连续24年在90%以上,毕业生就业质量高,签约毕业生中40%左右去往世界500强企业。
学校2000年被教育部、2007年和2012年被山东省评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04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2011年入选50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6 年入选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2017 年入选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积极建设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立了“以学校为主导,以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为主体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形成了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网络化的双选思路。学校构建了以石油石化行业为主,船舶、汽车、燃气、电力、海洋重工等其它行业为辅的“一主多元”立体化就业市场格局。
学校每年组织至少五场大型校园招聘会和十几场中小型招聘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以及北京、上海、深圳、青岛等全国大中城市的1500多家单位纷纷前来参加我校毕业生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到校用人单位数量不断增多,范围更加广泛,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就业结构更加合理,毕业生就业满意度高,2017届毕业生对第一份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为96.04%,处于较高水平。学校采取设立奖学金、开展留学服务,留学奖学金等措施,鼓励毕业生出国留学。2017届毕业生中,出国学习306人,毕业生出国(境)人数及比例呈快速上升趋势。
学校强化全程化就业指导。从新生入校开始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教育引导学生立志成长成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重视学生职业发展,加强思想引导、就业指导、创业指导、就业培训、信息提供、市场拓展等就业工作环节的联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富有特色的分专业类型的就业指导。学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素养》三门全校公选课。邀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到学校与大学生现场面对面交流,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就业能力培养等有针对性的实际指导。积极开展就业心理咨询指导和职业倾向测验,提供《网络学堂》、《职业测评》等实时学习与测评,全面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