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大连交通大学和湖南中医药大学哪个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湖中医大和大连交大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19 07:38:53 解决时间:2022-12-16 15:39

满意答案

大连交通大学和湖南中医药大学哪个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大连交通大学和湖南中医药大学各排行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分数线,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湖南中医药大学与大连交通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分数对比(湖南)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湖南中医药大学
(最高/最低分)
大连交通大学
(最高/最低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021物理类 -/537(本科批)/()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020理科 -/547(本科一批)/()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019理科 -/519(本科一批)/()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018理科 -/535(本科一批)/()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017理科 -/506(本科一批)/()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湖南中医药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医学背景知识,能够胜任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等工作,具有一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能力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Web技术(Java)、JavaEE应用开发、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原理、操作系统原理、软件测试、移动应用开发、ERP原理与应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物流管理、医院管理学、会计学。
就业范围:国家机关、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企业、医院及各类卫生行政事业单位或信息管理部门、互联网公司、金融公司、新能源行业,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和移动应用系统的设计、实施、维护、管理、开发、测试等技术类工作,以及信息收集、信息管理、信息咨询等管理类工作。
湖南中医药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湖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37
海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89
广西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5900元/年,在含浦校区办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03
河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含浦校区)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76
山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53
福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56
浙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70
内蒙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472
河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33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大连交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 面发展,具有高尚健全的人格、一定的国际视野、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宽厚的专业基 础和综合人文素养,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领导潜质,具备良好的数理基础、管理学和经济学理 论知识、信息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方法 与技术,具有一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践和研究能力,能够在国家政府部门、企事 业单位、科研机构等组织从事信息系统建设与信息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与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三大 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科学思维、系统分析及技术工具的基本训练,掌握获取知识能 力、应用知识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良好的数理基础,掌握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信息技术理论基础和 专业知识;

2.掌握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方法、技术与工具;

3.具有一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技能;

4.熟悉经济管理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等方面的知识;

5.了解本专业的理论与应用前沿以及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

核心课程:下列专业核心课中,第1—5门为必修课,6、7、8和9四门课可以任选三门课,课 程名称和内容可根据各学校情况进行组合。

1.经济学;

2.管理学;

3.运筹学;

4.管理信息系统;

5.管理统计学;

6.信息资源管理;

7.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8.数据结构与数据库;

9.计算机网络基础。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与课程设计(程序设计、运筹学、管理统计学、数据结构与数据 库、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管理应用系统等)、社会实践与实习(社会认知实践、管 理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等)、综合论文训练(毕业设计(论文)及其他科研实践等)等多种形式。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大连交通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辽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与软件工程专业嫁接)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08
广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非定向)(接受无专业志愿考生调剂录取)(办学地点:旅顺口校区)(与软件工程专业嫁接;请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39
福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与软件工程专业嫁接,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20
山西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与软件工程专业嫁接)(五年)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99
河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63
湖南中医药大学
301
校友会(综合)
307
武书连
32
软科(医药)
学校简介

湖南中医药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是湖南省重点建设本科院校,是全国首批设立国家级重点学科的高校,也是全国首批招收博士研究生、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的中医药院校。学校现有含浦、东塘两大校区,占地面积1019亩。下设19个学院,1个资产经营有限公司,2所直属附属医院,1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34年的湖南国医专科学校,1957年成立湖南中医药研究所,1960年设立本科院校——湖南中医学院,1965年省中医药研究所整体并入,1972年重新分出恢复原建制,1979年成为全国首批取得中医类研究生学历教育资格的院校,1990年原湖南科技大学成建制并入湖南中医学院,1994年成为全国首批招收外国留学生的中医药院校。2002年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合并,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年进入湖南省一本招生序列,2018年成功入选湖南省高等学校“国内一流建设高校”。2021年学校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物学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现任党委书记秦裕辉,校长戴爱国。

学校坚持特色办学理念,中医药学科特色全面提升。现有28个本科专业,涵盖医、理、工、管、文等5大学科门类。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中医学入选“国内一流建设学科”,中西医结合、药学入选“国内一流培育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物学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学校构建了国家、部省、校级三级重点学科体系,建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3个,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个,湖南省重点学科8个,校级重点学科20个。在2017年国务院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位列榜单。中医诊断学继续保持了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的领先地位,中医内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药学等重点学科中医药特色鲜明,国内地位稳步提升。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水平全面提升。现有专任教师1505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667人,有博士生导师153人、硕士生导师89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4人。自主培养了国医大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100余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名中医、省芙蓉教学名师、省教书育人楷模、省名中医等名师名医170余名。学校坚持引培并举,涌现出国家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优秀人才、青年岐黄学者、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省“121”创新人才工程人选、“芙蓉学者”、高层次卫生人才“225”工程人选等一大批中青年专家学者,为创建一流中医药大学积累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学校坚持质量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1429人,研究生3266人。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15个;国家级及省级特色专业11个,国家级及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6个;国家级及省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省级一流课程118门;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5个。建有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6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6个,省级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6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7个。

近五年来,学生先后获国家级、省级奖励270余项,其中包括全国中医临床能力大赛团体一等奖、全国中西医结合大学生临床能力大赛团体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金奖、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全国中医院校“远志杯”作品竞赛一等奖等。学校培养了15万余名以发展中医药事业为主体的精英人才,校友遍布海内外。

学校坚持科技强校战略,社会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十三五”期间,新建科研大楼、实验动物中心,新增科研实验室2.40万平米,建有各级各类科研平台96个;投资2.50亿的研究院传承创新科技大楼已开工建设。立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600余项,获批科研经费约3.2亿元,实现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区域联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大项目的突破;获专利授权481项及各级各类科研奖励164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励58项,“中药药物动力学与谱动学的理论体系与方法学研究”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银黄清肺胶囊”成为首个在巴基斯坦完成临床注册的中成药。数字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湖湘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通过验收。Atta院士中国唯一的院士工作站——“一带一路”传统医药院士工作站落户我校;成立刘良院士工作站,助推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我校创办的英文期刊《数字中医药(英文)》(Digital Chinese Medicine,简称DCM)是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第一个获批“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支撑的高起点新刊,已正式被Scopus数据库收录。

学校牵头成立了湖南中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先后与省内各地市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开发中药新药70余个,科技成果转让62项,科技开发和新药转让费达1.3亿元,直属附属医院院内制剂157个,近三年销售额达3.3亿余元。古汉养生精、乙肝宁颗粒剂、肝复乐片、驴胶补血颗粒、妇科千金片、四磨汤、代温灸膏、天麻首乌片、益龄精、虎耳草素片、心泰片等中药新药和中华皇欢液、神农茶、生力神功口服液等保健品等均由校(院)研制或参与研发,成为启迪古汉、九芝堂、千金药业、汉森制药、正清制药、湘潭飞鸽制药等省内外中药生产企业的拳头产品或知名品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累积产值超过200亿元。其中,“正清风痛宁缓释片”为我国第一个中药缓释制剂;“胰宁注射液”填补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空白;肝复乐片是国内第一个抗癌Ⅱ类中药新药;安君宁是国内第一个戒毒中药;蜂蜡素胶囊是我省第一个中药Ⅱ类新药;“中药超微粉体关键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项目研究成果在湖南省各大中医院推广应用,获湖南专利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超微中药累计销售总额达10多亿元;古汉养生精上市后三十年经久不衰,是“中国驰名商标”“国家秘密技术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多年来作为滋肾补益类OTC药品一直位居湖南省药店销售榜单品排名前列,累计销售总额达50多亿元。通过成果转化项目实施带动省内50多个GAP基地建设,中药种植面积达170万亩,年度新增产值7亿元。

现有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3所。直属附属医院医疗设施先进,临床科室齐全,知名专家众多。第一附属医院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国家首批新药(中药)临床试验机构,妇科、眼科、针灸科3个专科入选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建设项目。第二附属医院是国家重点建设中医院,国家药物临床研究试验基地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基地,国家中医药特色骨伤救治能力建设基地,肛肠科、骨伤科、皮肤科3个专科入选湖南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建设项目。直属附属医院共建设有1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彰显担当,落实省委指示,开出2个中药预防处方,向全省发放640余万份,派出47名专家下沉14个市州指导疫情救治工作,派出153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抗疫工作获国家级、省级集体奖励5项、个人奖励25项。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理念,对外交流合作水平全面提升。现有国际学生313名,学生遍布世界25个国家和地区。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拓展,欧盟框架计划中国健康领域国内首个联络点成功落户我校,以此为依托建设了“中-卢(卢森堡)中医药合作研究中心”;与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联合成立“中-巴民族医药研究中心”;与马来西亚林肯大学开展了全省首个境外本科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20余所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交流关系;在卢森堡、俄罗斯、津巴布韦开设国际中医医疗中心,在迪拜建立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迪拜分院。成功获批2017、2018、2019年度汉办巡演项目,赴芬兰、爱沙尼亚、挪威、纳米比亚、尼日利亚、利比里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八国开展巡演活动。先后荣获“全国重点对港教育交流项目高校”、“国家重点对台交流项目高校”称号。

面向未来,湖南中医药大学将始终秉承“文明、求实、继承、创新”的校训精神,坚持“质量办学、特色办学、开放办学”的理念,遵循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深化综合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努力建设同类一流、国际知名、中医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毕业生就业

近3年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居全省高校前列。近年来多次被湖南省教育厅评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专项督查优秀单位和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示范校。


困难生资助办法

    湖南省已在各市州县全面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凡有贷款需求的学生,可于入学前到户口所在地市 (县、区)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学校由学生工作处学生资助中心具体负责学生的奖、助、贷、补、缓和退役士兵复学学费资助、征兵入伍学生学费补偿、直招士官学费补偿、校内外勤工助学等各类各层级的资助工作。


大连交通大学
252
软科(综合)
230
校友会(综合)
423
武书连
学校简介

大连交通大学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以轨道交通为特色的高等学校。1956年,学校应我国铁道机车车辆工业的发展需要而创建,时为大连机车车辆制造学校。1958年升格为大连铁道学院,隶属原铁道部管理。2000年2月,划转为辽宁省政府管理。2004年5月,更名为大连交通大学。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守大学使命,坚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形成了“崇严尚实、坚韧执着”的大铁精神、“明德求索、锲而不舍”的校训,培养了十余万名毕业生,大多数毕业生在轨道交通行业就业,部分已成为了行业领军人物和核心技术骨干,在业内享有“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工程师摇篮”的美誉。

学校现有沙河口校区、旅顺口校区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82.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54.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96亿元,馆藏文献资源总量为131.05万册,电子图书151.17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27427种。

学校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是辽宁省一流学科重点建设高校。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是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3个学科是省一级重点学科。拥有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9个本科专业,10个五年制双专业,涵盖了工、管、文、理、经、法、艺等7个学科门类。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8074人,其中,本科生15157人,硕士、博士研究生2917人。

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是教育部第二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大连)基地、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全国建设高水平运动队院校和体育文化研究基地、辽宁省车辆工程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辽宁省对日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和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人才培训基地。2006年10月,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5个、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特色专业、重点支持专业、应用型转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等建设点42个。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7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4个;省级以上本科精品类课程35门、省级一流课程61门。近三年,学生获国家级、省级科技竞赛奖励1314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8项。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68人,其中教授169人、副教授324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约占教师总数的90%。拥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专家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者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攀登学者、特聘教授、优秀专家14人,省“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百千万层次人选90人;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4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创新人才35人;省部级优秀教师、教学名师23人;省级教学团队8个,其中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7个。

学校是国家产学研合作先进单位,是辽宁省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发起成立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创新联盟”,牵头成立了“辽宁省轨道交通产业校企联盟”“连续挤压产业创新联盟”。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工程中心、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辽宁省高等学校产业研究院等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平台、社科基地、智库等39个。2016年以来,学校承担或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76项,获批省部级项目646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1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00余篇次,出版学术著作206部,获授权发明专利358项。

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招收院校、《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基地。先后与澳大利亚、美国、日本、俄罗斯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院校和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大连交通大学远交大交通学院。拥有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3个,建有中日友好大连人才培训中心。

学校是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两次获得优秀组织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百千万培养工程”等两项成果被评为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学校获评“辽宁省高等学校先进党组织”,成为“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

新时代,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现代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发展,抓牢“一带一路”倡议、“交通强国”、高铁“走出去”等发展机遇,全面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的工作部署,全面深入实施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全力推进学校“五大战略”“三大工程”,凝聚发展力量,切实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地朝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的建设目标迈进。


困难生资助办法

(1)奖、助学金:

A.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

国家奖学金和省政府奖学金每学年评选一次,奖励标准均为每人8000元,具体申请条件及评选办法按《大连交通大学国家(政府)奖学金评选发放办法》执行。

国家励志奖学金每学年评选一次,奖励标准为每人5000元,具体申请条件及评选办法按《大连交通大学国家励志奖学金评选发放办法》执行。

国家助学金每学年评选一次,分两个等级设立,一等国家助学金资助高校特困学生,标准为每人4000元;二等国家助学金资助高校贫困学生,标准为每人2500元,一等和二等国家助学金不兼得,且分当年秋季和次年春季两次发放,具体申请条件及评选办法按《大连交通大学国家助学金评选发放办法》执行。

B.校优秀学生综合奖学金

根据《大连交通大学优秀学生综合奖学金实施办法》实行,优秀学生综合奖学金每学年评选一次:一等奖学金3000元,二等奖学金1000元,三等奖学金600元。

C.社会团体或个人设立的奖、助学金

设立盘锦“兴隆物流”奖助学金30万元/年、“玉柴奖学金”约20万元/年、辽机助学金10万元/年、“八七高师桃李奖学金”10万元/年等,具体申请办法按照学校与设立奖、助学金的社会团体或个人共同制定的评比办法执行。

以上奖学金获奖面达30%以上。

(2)助学贷款:

A.生源地助学贷款:已开办生源地贷款地区的考生如需申请助学贷款需在生源地当地办理,学校不再为其办理校园地助学贷款。

B.校园地助学贷款:根据《大连交通大学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实施办法》实行,新生可向所在学院申请,由学校统一审核,符合条件者,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3)特困生:为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主要采取以下办法:国家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勤工助学;专项奖、助学金;社会团体或个人的资助。

 


奖学金设置

                           大连交通大学奖(助)学金一览表

奖(助)学金名称

设奖单位及个人

奖助学金标准

备注

大连交通大学国家奖学金

中央政府

8000元/人


大连交通大学辽宁省政府奖学金

省财政

8000元/人


大连交通大学国家励志奖学金

中央和地方政府

5000元/人


大连交通大学国家助学金

中央和地方政府

4400元/人           2750元/人


大连交通大学优秀学生综合奖学金

大连交通大学

3000元/人         1000元/人           600元/人


大连交通大学高师八七奖助学基金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87级高师班校友

2000元/人

1000元/人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全日制本科生

大连交通大学“陈元奖(助)学金”

大连交通大学校友

1000元/人

机械工程学院全日制本科生

华为赛事专项基金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根据赛事确定

奖励参加大学生赛事的全日制本科生

中车株机奖学金

湖南中车株机公益基金会

5000元/人         4000元/人           3000元/人

全日制本科生

大连交通大学“华信奖学金”

大连华信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

8000元/人

信息学院全日制本科生

大连交通大学深圳地区校友会爱心奖(助)学金

深圳地区校友会

3000元/人

全日制本科生

“材料•希望”热处理96奖学金

大连交通大学热处理96级校友

4000元/人

2000元/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全日制本科生

东升爱心助学金

大连交通大学校友

5000元/人

经济管理学院全日制本科生

良勇爱心助学金

大连交通大学校友

5000元/人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机车车辆工程学院全日制本科生



  中专 2022-12-16 15:39

相关问答

  • 职中

    大连交通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大连交通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就业前景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业前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介绍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

  • 职中

    大连交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大连交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械电子工程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械电子工程就业前景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业前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介绍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机械

  • 职中

    大连交通大学工程力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大连交通大学工程力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工程力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工程力学就业前景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业前景,工程力学专业介绍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工程力学和信息管理与

  • 职中

    大连交通大学应用化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大连交通大学应用化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化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化学就业前景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业前景,应用化学专业介绍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化学和信息管理与

  • 职中

    大连交通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大连交通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信息与计算科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业前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 职中

    大连交通大学日语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大连交通大学日语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日语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日语就业前景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业前景,日语专业介绍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日语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二个专业,

  • 职中

    大连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大连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交通工程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交通工程就业前景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业前景,交通工程专业介绍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交通工程和信息管理与

  • 职中

    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交通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交通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交通管理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业前景和交通管理就业前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和交通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

  • 职中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工程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工程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交通工程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交通工程就业前景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业前景,交通工程专业介绍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交通工程和信息管理与

  • 职中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交通运输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交通运输就业前景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业前景,交通运输专业介绍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交通运输和信息管理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