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大理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法学 | 2021 | 理科 | -/515(本科二批) | /() | 
| 法学(企业法律实务) | 2021 | 理科 | -/507(本科二批) | /() | 
| 法学 | 2021 | 文科 | -/563(本科二批) | /() | 
| 法学(企业法律实务) | 2021 | 文科 | -/560(本科二批) | /() | 
| 法学 | 2020 | 理科 | -/531(本科二批) | /() | 
| 法学(企业法律实务) | 2020 | 理科 | -/525(本科二批) | /() | 
| 法学 | 2020 | 文科 | -/543(本科二批) | /() | 
| 法学(企业法律实务) | 2020 | 文科 | -/541(本科二批) | /() | 
| 法学 | 2019 | 理科 | -/515(本科二批) | /() | 
| 法学(企业法律实务) | 2019 | 理科 | -/509(本科二批) | /() | 
| 法学 | 2019 | 文科 | -/552(本科二批) | /() | 
| 法学(企业法律实务) | 2019 | 文科 | -/550(本科二批) | /() | 
| 法学 | 2018 | 理科 | -/516(本科二批) | /() | 
| 法学(企业法律实务) | 2018 | 理科 | -/511(本科二批) | /() | 
| 法学 | 2018 | 文科 | -/560(本科二批) | /() | 
| 法学(企业法律实务) | 2018 | 文科 | -/557(本科二批) | /() | 
| 法学 | 2017 | 文科 | -/518(本科二批) | /() | 
| 法学(企业法律实务) | 2017 | 文科 | -/515(本科二批) | /()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深厚的法 学专业知识功底,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达到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创 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国家立法机关、审判机关、 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和涉外活动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 级专门人才,同时兼顾培养能够在各高等、中等学校从事法学教学的教师。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 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从 事法律工作和法学教学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 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法学 基础知识,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如法学理论、刑事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学、国际法 学、环境法学等)系统深入地掌握该方向的知识体系。
2.深刻掌握法学学科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基础知识 素养、求实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公正的品质、综合分析素养、法律意识和法律至上的法治精神;精 通法律,熟悉法律和相关业务。
3.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法学和法律实务之中。毕 业生应特别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独立自主地学习并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社 交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根据本专业不同的任务检索相关文献。
(2)应用知识的能力
具有在获得相关法律基础知识与法学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应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解决实 践中遇到的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
(3)实践能力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思维能力。
(4)创新能力(精神)
掌握进行创造活动的思维方法,能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创业思维和探索能力。
4.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在本专业与相关领 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与工具,能够进行中外文法律与法学 文献检索,掌握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应用基本的数据库,掌握法律写作的基本知识。
5.了解中国和相关国际法律、法学的理论前沿,把握法律实践的发展动态。
主干学科:法学理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法、国际法(在本科阶段所有学科均在法学一 级学科下招生培养)。
核心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 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践、司法部门实习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0302 政治学类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江西 | 法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5 | 
| 法学(企业法律实务) | 507 | ||||
| 法学 | 文科 | 563 | |||
| 法学(企业法律实务) | 560 | ||||
| 四川 | 法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红角洲校区就读)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35 | 
| 重庆 | 法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8 | 
| 历史类 | 541 | ||||
| 海南 | 法学(企业法律实务)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4 | 
| 广西 | 法学(4270元/年,在红角洲校区办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25 | 
| 广东 | 法学(非定向)(办学地点:红角洲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1 | 
| 历史类 | 537 | ||||
| 湖南 | 法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0 | 
| 历史类 | 532 | ||||
| 山东 | 法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24 | 
| 福建 | 法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1 | 
| 历史类 | 536 | ||||
| 安徽 | 法学(企业法律实务)(4270元/年)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6 | 
| 法学(4270元/年) | 文科 | 560 | |||
| 浙江 | 法学(企业法律实务)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82 | 
| 江苏 | 法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0 | 
| 法学(在红角洲校区学习) | 历史类 | 532 | |||
| 辽宁 | 法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7 | 
| 历史类 | 559 | ||||
| 内蒙古 | 法学(企业法律实务)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8 | 
| 山西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21 | 
| 河北 | 法学(企业法律实务)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0 | 
| 历史类 | 544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深厚的法 学专业知识功底,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达到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创 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国家立法机关、审判机关、 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和涉外活动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 级专门人才,同时兼顾培养能够在各高等、中等学校从事法学教学的教师。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 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从 事法律工作和法学教学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 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法学 基础知识,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如法学理论、刑事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学、国际法 学、环境法学等)系统深入地掌握该方向的知识体系。
2.深刻掌握法学学科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基础知识 素养、求实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公正的品质、综合分析素养、法律意识和法律至上的法治精神;精 通法律,熟悉法律和相关业务。
3.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法学和法律实务之中。毕 业生应特别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独立自主地学习并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社 交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根据本专业不同的任务检索相关文献。
(2)应用知识的能力
具有在获得相关法律基础知识与法学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应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解决实 践中遇到的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
(3)实践能力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思维能力。
(4)创新能力(精神)
掌握进行创造活动的思维方法,能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创业思维和探索能力。
4.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在本专业与相关领 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与工具,能够进行中外文法律与法学 文献检索,掌握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应用基本的数据库,掌握法律写作的基本知识。
5.了解中国和相关国际法律、法学的理论前沿,把握法律实践的发展动态。
主干学科:法学理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法、国际法(在本科阶段所有学科均在法学一 级学科下招生培养)。
核心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 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践、司法部门实习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0302 政治学类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江西 | 法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5 | 
| 法学(企业法律实务) | 507 | ||||
| 法学 | 文科 | 563 | |||
| 法学(企业法律实务) | 560 | ||||
| 四川 | 法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红角洲校区就读)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35 | 
| 重庆 | 法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8 | 
| 历史类 | 541 | ||||
| 海南 | 法学(企业法律实务)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4 | 
| 广西 | 法学(4270元/年,在红角洲校区办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25 | 
| 广东 | 法学(非定向)(办学地点:红角洲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1 | 
| 历史类 | 537 | ||||
| 湖南 | 法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0 | 
| 历史类 | 532 | ||||
| 山东 | 法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24 | 
| 福建 | 法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1 | 
| 历史类 | 536 | ||||
| 安徽 | 法学(企业法律实务)(4270元/年)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6 | 
| 法学(4270元/年) | 文科 | 560 | |||
| 浙江 | 法学(企业法律实务)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82 | 
| 江苏 | 法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0 | 
| 法学(在红角洲校区学习) | 历史类 | 532 | |||
| 辽宁 | 法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7 | 
| 历史类 | 559 | ||||
| 内蒙古 | 法学(企业法律实务)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8 | 
| 山西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21 | 
| 河北 | 法学(企业法律实务)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0 | 
| 历史类 | 544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重庆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4 | 
| 湖南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8 | 
| 山东 | 法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30 | 
| 浙江 | 法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81 | 
| 江苏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6 | 
| 山西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B段 | 普通类 | 516 | 
| 河北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5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坐落于享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盛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南昌。学校是教育部重点建设的培养培训职业教育教师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培养任务的公办多科性本科院校,也是全国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基地、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主要培养职教师资、普教师资和其他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形成了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统筹发展继续教育的多学科、多层次的办学格局。2008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评估专家也对学校扎实的教学工作、明显的办学成效和鲜明的办学特色给予了充分肯定。
历史沿革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以原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主体,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并入组成。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办学起始于1952年;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的前身为1977年创建的江西师范学院南昌分院,1984年更名为南昌师范专科学校,1987年升格为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2002年更名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04年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2年学校更名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4年划归江西省管高校。
办学定位 学校以教师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基本定位,发挥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办学优势,突出创新现代职业教育理论、服务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办学特色。
发展目标 学校秉承“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教师教育传统,恪守“明德精业”的校训规范,紧跟教育现代化步伐,促进师生全面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致力于建设具有鲜明职教特色、引领全国一流职教师资培养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
学科专业 学校200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是江西省“十四五”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拥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教育学(以职教师资培养为特色)、设计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生物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药学、体育学],拥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个(教育硕士、旅游管理硕士、艺术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体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材料与化工硕士、药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生物与医药硕士、会计硕士)。拥有ESI世界排名前1%学科1个(化学),江西省十四五“双一流”立项建设学科2个(教育学、化学),江西省高水平学科1个(设计学)。现有65个本科专业招生,涉及有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法学等10个学科门类,13个本科专业实现一本招生。拥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应用化学、旅游管理)和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应用化学、电子信息工程、制药工程、财务管理、旅游管理),江西省一流专业7个,省级特色及品牌专业18个,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3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教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精品类、课程思政师范类等课程102项,获批江西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获国家级或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项目176项(制药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双师型”电子信息类职教师资培养、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59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教育部财政部职教师资素质提高计划项目12项。
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工人1738人;其中专任教师1456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62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27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96人。享受国家级、省市级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大国·工匠、江西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江西省“双千计划”人选、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江西省“杰出青年人才资助计划”人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江西省青年科学家,江西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对象计划”人选、全国优秀教师、江西省教学名师、江西省模范教师、江西省金牌研究生导师、江西省金牌教授、江西省金牌青年教师、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等各级各类优秀人才241人次。
办学条件 主要有枫林校区和红角洲校区,占地面积2159.18亩,校舍建筑面积70.7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0994.09万元,纸质图书274.6万册。建有校内教学实验及实训场所33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69个。其中,文科综合、基础化学、基础物理及金工实训中心等4个为校级基础实验实训中心,电子电工、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及旅游管理教学实训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完全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建成了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
人才培养 共培养了13.3万余名毕业生,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校生规模2.8万余人,其中专科生831人、本科生26156人、研究生2118人。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近五年,研究生及大学生在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全国大学生英语、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力学以及艺术设计、音乐、体育等各类竞赛和科技文化活动中,获省级以上奖项2121项,2021年我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位列260位。学校健美操队队员代表国家队夺得了我国健美操项目的首枚世界金牌。学校连续两年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学校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成绩连续六年位于江西省前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热度高涨,每年学生参与数都超过总学生数一半以上。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获1金8银22铜,两次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全国先进集体;在全省大赛中获17金27银24铜,连续6年获评全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先进集体和优秀组织奖,连年排名江西省高校前列。获评江西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省科技厅“众创空间”。41个专业参加江西省第一轮(2015—2018)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排名全省第一的专业4个、第二的专业6个、第三的专业9个、第四的专业10个,排名前四的专业占到71%。
科学研究 现建有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平台311工程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发改委工程中心(实验室)2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省科研创新团队3个;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近五年来,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和科技部、教育部等部委级和省级科研项目1002项;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奖项35项;获批发明专利131项。学校编辑出版《职教论坛》《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地方文化研究》三种学术期刊。《职教论坛》被评为中文核心期刊(2008、2011、2014、2017版、2020版)、2020年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入选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17版、2020版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19年入选中国社科院期刊评价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特色化发展案例选编》,2021年获得江西省优秀期刊一等奖、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等荣誉,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刊物之一。《职教论坛》“继续教育”栏目2020年分别荣获“江西省2020年度期刊优秀栏目”,华东地区“优秀栏目”,《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为教学育人和科学研究作出重大贡献,“八一精神与红色文化研究”栏目2018年荣获第五届全国地方高校学报名栏。《地方文化研究》近年来日益受到学界关注。
职教基地 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先后被江西省政府、江西省教育厅批准为江西省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中心、江西省教师资格面试直属考点管理办公室。截止2022年4月底,培训基地共举办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职教师资培训117期,培训职教师资12532人次,先后获批教育部、财政部《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中5个专业培养(培训)标准、培养(培训)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7个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专业点建设项目。
对外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与国(境)外开展合作与交流,是江西省政府奖学金和孔子学院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也具有招收港澳台地区学生资格。与全球2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5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合作办学、学分互认、教师互访、学生互换、学术研究、文化交流等合作与交流项目。学校长期聘请外籍教师、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学,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出国境进修访学和学术交流。积极推进国际中文教育与人文交流,2016年与摩洛哥阿卜杜·马立克·阿萨德大学合作开办了海外孔子学院,每年开展“汉语桥”夏令营来华交流学习和在线人文交流活动。随着学校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吸引了来自俄罗斯、孟加拉、摩洛哥、马达加斯加、津巴布韦、加纳等国家的学生来我校留学,进修汉语、攻读本科及硕士学位。
发展愿景 学校是我国职教师资培养领域“北有天津、南有江西、优势互补”格局中的重要一极,被社会誉为“南方职教师资培养的摇篮”。目前,学校按照“十四五”时期“一个核心任务、两大趋势、三大建设、四大提升行动、五个更显色”的发展思路,即围绕突破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这一核心任务,把握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和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建设两大趋势,推进学科水平上台阶、教师教育出特色、资源配置更优化三大建设,实施交叉融合、创新培育、强化团队、探索引领四大提升行动,促进人才培养更显师范本色、科学研究更显应用特色、社会服务更显教育担当角色、文化传承创新更显红色基因底色、对外交流合作更显双向开放成色,开启具有鲜明职教特色、引领全国一流职教师资培养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新征程,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江西篇章再作新贡献。
大理大学是省州共建的高等院校,其前身是成立于1978年的大理医学院、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两校合并组建成大理学院,200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更名为大理大学,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经过43年的办学积淀,已发展成为一所以生物医药、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学科为优势,留学生教育为特色的综合大学,是云南省地处非省会城市办学高校中本科办学最早且唯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在云南地方高校中的“领头雁”作用和地位日益彰显巩固。
学校坐落于滇西中心城市——大理。校园占地面积2300多亩,有古城和下关两个校区。学校芳草凝绿、鸟语花香,被誉为“山水中的大学、大学中的山水”。
学校设有19个二级学院及研究院,10所附属医院。现有72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6个。
学校汇集了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高层次人才160余人次。现有“药用特种昆虫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20余个,省部级创新团队20余个。
近5年,学校获国家自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0余项,其中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宗教学立项数与中国社科院并列全国第1名。在《自然·通讯》等国际顶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30余项。
2006年至今,学校连续获得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等奖;2008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优秀结论;2009年被评为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5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2018年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中获教育部专家组充分肯定和好评。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长期以来,学校坚持“立足大理,服务滇西,面向云南及周边省区,辐射南亚东南亚”的服务定位,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致力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办学成效不断显现,办学特色日益彰显,为扩大大理的影响力,提升大理的知名度,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根植滇西办学,为滇西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办学43年来,学校秉持“改变滇西缺医少药、教育落后状况”的初心,紧密结合云南省及滇西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不断挖掘学科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累计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起作用”的高素质人才15万余名,其中,80%毕业生留在滇西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工作,为促进边疆繁荣稳定、民族团结和谐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是主动服务地方,积极开展产学研用科技创新,为滇西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学校坚持“一山一水一族一史”的科研理念,致力于生物医药研发、民族文化研究、生态环境保护、滇西特色药用植物开发、地方病防治研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学校构建了支撑云南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的“生物医药学科群”和促进滇西边疆民族地区繁荣稳定的“民族文化学科群”,有力支撑了滇西地区产业发展。
三是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拓展开放办学空间,提升了面向南亚东南亚教育文化辐射能力。多年来,学校秉承“融四海文化,铸大学精神”的教育国际化办学理念,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全面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2002年起开始招收东南亚留学生,2005年起开始招收印度等南亚国家临床医学留学生。2006年被列为云南省首批“走出去”战略试点高校,2008年被确定为“云南省国际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学校与19个国家的50多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起合作关系,有来自22个国家的全日制留学生1100余名,其中留学研究生50余名。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学校全日制学历留学生人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长期在全国西部高校中名列第1位。
当前,学校正聚焦“一流大学、最美校园”建设目标,实施“人才强校、学术兴校、质量立校、文化铸校、开放活校”战略,推进教育思想现代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教育水准国际化,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努力把大理大学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南亚东南亚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高水平综合大学。
从入学报到的那一天起,大理大学就为每一位学生担起了保驾护航的角色。学校支持和引导学生把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保证每个大理大学人在面临就业时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就业引导和良好的工作机会。
目前学校设有就业指导中心,集合了教育、指导、服务、管理等多项智能于一体,通过课程学习、职业实习、社会实践、就业引导、大型就业招聘会等多种手段,全方位地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明晰就业政策,获取招聘信息、丰富就业选择,锻炼就业技能、规划职业生涯,让每一位大理大学的毕业生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多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始终位居云南省高校前列。我校毕业生因基础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爱岗敬业,作风严谨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学校从2006年起,连续十三年获“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等奖”,2009年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中国教育报、云南日报等媒体也多次对学校就业工作进行报道。
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和生源地省级招生管理部门相关规定,包括加分或降分投档等政策,但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加分条件,只取其中最高一项分值,且加分不得超过20分。

大理大学法学和英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英语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英语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英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英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英语录取分数线(云南)法学和英语专业介绍法学和

大理大学法学和汉语国际教育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汉语国际教育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汉语国际教育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汉语国际教育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汉语国

大理大学法学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汉语言文学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汉语言文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汉语言文学录取分

大理大学法学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

大理大学法学和体育教育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体育教育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体育教育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体育教育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体育教育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体育教育录取分数线(云南)

大理大学法学和小学教育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小学教育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小学教育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小学教育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小学教育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小学教育录取分数线(云南)

大理大学法学和学前教育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学前教育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学前教育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学前教育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学前教育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学前教育录取分数线(云南)

大理大学法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思想政治教育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思想政

大理大学法学和知识产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知识产权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知识产权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知识产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知识产权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知识产权录取分数线(云南)

大理大学经济学和法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法学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法学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法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法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学和法学录取分数线(云南)经济学和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