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专业-东华理工大学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毕业后能在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室内外设计、装饰设计、环境规划(园林)设计以及教学等艺术创造活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三大构成、人机工程学、中外建筑史与原理、家具设计、室内设计、园林艺术设计、景观设计、计算机三维设计、展示设计等。
环境工程-东华理工大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环境工程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水处理与水质监测、大气污染控制与空气监测及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能在环保及其它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环境监测、环境工程施工及运营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环境分析监测课程群:无机及分析化学、环境化学、仪器分析、环境监测、辐射环境监测等;环境污染控制课程群: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水力学、水泵与泵站、给排水管道工程、水处理工程、地下水污染与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工程施工及概预算、放射性污染与防治等;环境管理与评价课程群: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工程项目管理、清洁生产与实践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环保科研单位、环保设备制造公司、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的工作。
软件工程(软件工程+环境工程)-东华理工大学
主干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关系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Web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移动数据库技术、可视化建模与UML、Linux/Unix操作系统、软件测试技术、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ARM体系结构、环境学概论、嵌入式Linux程序开发、智能手机软件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继续攻读软件工程、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同时适宜在以高新信息技术为主的IT企业、科研院所、各类学校、行政事业机关等从事软件项目开发,与环境工程有关的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嵌入式方面应用软件开发,手机软件开发,软件项目的维护与管理,软件教学与教育培训以及相关教学、科研等工作,也为在IT领域中自主创业提供了系统知识与专业技术支持。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东华理工大学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毕业后能在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室内外设计、装饰设计、环境规划(园林)设计以及教学等艺术创造活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三大构成、人机工程学、中外建筑史与原理、家具设计、室内设计、园林艺术设计、景观设计、计算机三维设计、建筑制图、模型制作与工艺、展示设计等。
1305设计学类(含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专业)-东华理工大学
办学历史:设计学类包括了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产品设计三个专业,其办学历史早可追溯到1992年,2012年10月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新专业目录,原艺术设计专业分为了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产品设计三个专业。为适应当前大类招生趋势,三个专业都以设计学类大类招生。
师资情况:我校设计学类专业现有专业教师35人,分别毕业于德国柏林艺术大学、中国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厦门大学、苏州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吉林艺术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等知名院校。其中教授、副教授8人,讲师19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达到94%。近年来教师主编专著、教材28部、在专业期刊和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作品)130余篇(幅),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
专业特色::我校设计学类专业极其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时刻关注社会对设计学类人才的需求。开设课程除了必要的基础理论及基础设计课程外,大量开设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课程,有助于把学生培养成为既掌握设计类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优势:我校非常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提倡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有计划地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艺术实践和专业创作。近年来,先后有600多人次的学生设计作品获得各类设计竞赛奖励。其中获“金犊奖”金奖1项;大广赛一等奖50余项,二等奖100余项,三等奖80余项;学院奖二等奖8项,三等奖20余项;中国元素国家创意大赛银奖1项;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设计展演获二等奖1项;教育部大学生艺术节展演二等奖1项。江西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10余项,二等奖30余项,三等奖30余项;江西省摄影作品展一等奖40余项,二等奖80余项,三等奖100余项;各类优秀奖100余项;获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老师各10余人次。
就业前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等从事企业形象策划设计、招贴设计、刊物设计、产品包装设计、商业插画、网站形象设计、Flash动画设计、商业摄影、影视制作等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创作、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数字媒体设计专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从事影视拍摄及编辑制作、二维动画及三维电脑动画制作、数字新媒体理论研究等工作。
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室内外设计、装饰设计、环境规划(园林)设计以及教学等艺术创造活动。
产品设计学生毕业可在工业设计公司、IT产品设计与制造、家具、玩具、影视动画公司、游戏后期产品设计公司等企业从事产品三维造型设计、新产品开发等工作。有条件的毕业生也可凭借在校学得的专业知识自主创业。
2.1302音乐与舞蹈学类(含音乐学声器乐、音乐表演声器乐专业)(师范类)
办学历史: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创建于1994年。二十多年来,该专业大类办学层次逐步提高,办学规模逐步扩大。现有戏剧戏曲艺术、音乐教育(包括声乐、器乐、舞蹈3个方向)2个硕士点,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3个本科专业,硕士和本科均面向全国招生。
师资情况: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师资队伍专业素质高、创新能力强。专任教师分别来自中国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西安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星海音乐学院、山西大学、湖南师大、江西师大、陕西师大等十几所高校,学缘结构较好。现有专职教师2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6名,博士2名,硕士13名,有多名教师的艺术创作节目参加了省内外音乐舞蹈大赛并获得各类奖项。音乐系教师在全国各大刊物上发表了学术论文近60余篇,出版发行专著3部。分别承担了教育部、文化部、江西省等2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课题成果获省级奖励。
专业特色::我校音乐与舞蹈学类致力于达到教与学的高标准,并通过音乐会、晚会、研讨会和教学为政府行业部门提供服务,为营造良好校园艺术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做出贡献。音乐系具有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开设的特色课程有江西音乐研究、江西舞蹈、地方戏剧戏曲等课程,学生可以从传统音乐、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三个领域中获取学术、专业和表演上的经验。
专业优势:一是在江西地方戏曲音乐研究方面省内领先。系部依托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江西戏剧资源研究中心这一平台,突出对传统戏曲音乐发展和流变在地方戏曲音乐研究中的地位分析研究,使地方戏曲音乐这一传统课题焕发出新的学术活力,在“孟戏”声腔曲牌中的“海盐腔”遗音、江西采茶戏、宜黄戏等方面积累了雄厚的基础。
二是对江西传统民歌研究引起学术界瞩目。系部老师潜心江西本土民歌文化内涵和音乐形态的研究,以较宽阔的视野、较全面的整理了江西民歌的产生和流传面貌,特别是对解读江西红歌经典价值提供了较为独特的思路,提出了“红色歌谣是民间叙事抒情传统歌谣题材政治转化和嫁接的结果”的观点。在江西民歌文化体制的生成模式、发展路径、美学形态、文化想象、价值阈限等音乐理论元素上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三是将地方音乐融入课堂和舞台研究成果颇具特色。系部老师将多年来在研究地方民族民间音乐及戏曲音乐取得的学术成果,融入学校的教学实践与舞台实践中,将地方戏曲资源与学校音乐教育相整合,如:在民族民间音乐课程中增加江西采茶戏音乐欣赏、江西红色“经典”音乐欣赏等内容;外聘专业戏曲演员指导师生排练地方折子戏并搬上艺术实践的舞台,形成专业教育特色。
就业前景::结合音乐与舞蹈学类(含音乐学、音乐表演专业)、舞蹈学的专业定位、培养规格、专业特色和课程改革等方面,毕业学生不但能胜任各级各类学校的音乐、舞蹈教学,而且还可在各种演艺团体、文化部门等单位工作。一部分有条件的毕业生还可凭在校学得的专业知识自主创业。
设计学类(含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专业)-东华理工大学
办学历史:设计学类包括了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产品设计三个专业,其办学历史早可追溯到1992年,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新专业目录,原艺术设计专业分为了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产品设计三个专业。为适应当前大类招生趋势,三个专业都以设计学类大类招生。
师资情况:我校设计学类专业现有专业教师38人,分别毕业于德国柏林艺术大学、中国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苏州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知名院校。其中教授、副教授10人,讲师19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达到96%。近年来教师主编专著、教材28部、在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作品)130余篇(幅),主持和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
专业特色::我校设计学类专业极其重视学生创新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关注学术前沿和社会对设计学类人才的需求。重视基础理论及基础设计课程教育,大量开设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实践课程,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既掌握设计类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优势: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提倡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有计划地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艺术实践和专业创作。近年来,先后有600多人次的学生设计作品获得各类设计竞赛奖励。其中获“金犊奖”金奖1项;大广赛一等奖50余项,二等奖100余项,三等奖80余项;学院奖二等奖8项,三等奖20余项;中国元素国家创意大赛银奖1项;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设计展演获二等奖1项;教育部大学生艺术节展演二等奖1项。江西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10余项,二等奖30余项,三等奖30余项;江西省摄影作品展一等奖40余项,二等奖80余项,三等奖100余项;各类优秀奖100余项;获多项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老师奖。
就业前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等从事企业形象策划设计、招贴设计、产品包装设计、商业插画、网站形象设计、Flash动画设计、商业摄影、影视制作、图像处理与制作、UI设计等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创作、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数字媒体设计专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从事影视拍摄及编辑制作、二维动画及三维电脑动画制作、数字新媒体理论研究等工作。
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后能胜任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室内外设计、装饰设计、环境规划(园林)设计以及教学等工作。
产品设计学生毕业可在工业设计公司、IT产品设计与制造、家具、玩具、影视动画公司、游戏后期产品设计公司、珠宝鉴定等企业从事产品三维造型设计、新产品开发等工作。有条件的毕业生也可凭借在校学得的专业知识自主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