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东华大学和上海大学哪个人工智能专业好(人工智能专业上大和东华大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1 00:15:43 解决时间:2022-12-16 09:24

满意答案

东华大学和上海大学哪个人工智能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东华大学和上海大学各排行榜,人工智能专业的分数线,人工智能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上海大学与东华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分数对比(上海)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上海大学
(最高/最低分)
东华大学
(最高/最低分)
人工智能2021综合 -/545(本科批)-/533(本科批)
人工智能2020综合 -/542(本科批)-/533(本科批)
电子信息类 人工智能
上海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定义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例如:人脸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基于用户兴趣的智能算法推荐技术。
课程体系
《人工智能、社会与人文》、《人工智能哲学基础与伦理》、《先进机器人控制》、《认知机器人》、,《机器人规划与学习》、《仿生机器人》、《群体智能与自主系统》《无人驾驶技术与系统实现》《游戏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问题表达与求解》、《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I》、《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
就业方向
实际应用: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等。
上海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上海人工智能(无色盲)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45
广西电气类(5000元/年,在宝山校区办学,包含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理论与应用力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自动化、机器人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土木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工业工程该专业代表理学工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88
电子信息类 人工智能
东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定义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例如:人脸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基于用户兴趣的智能算法推荐技术。
课程体系
《人工智能、社会与人文》、《人工智能哲学基础与伦理》、《先进机器人控制》、《认知机器人》、,《机器人规划与学习》、《仿生机器人》、《群体智能与自主系统》《无人驾驶技术与系统实现》《游戏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问题表达与求解》、《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I》、《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
就业方向
实际应用: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等。
东华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上海理科试验班类(含人工智能、供应链管理、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工程、工业设计、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等专业。高起点、强基础,突出基础科学教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素养,在图书借阅上享受研究生待遇。大一结束后在全校范围内选择相关专业。具体操作办法按有关规定执行)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38
人工智能533
四川理科试验班类(包含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机械工程、工业设计、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供应链管理、智能科学与技术、物流管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20
海南人工智能综合本科批普通类677
广西理科试验班类(5000元/年,在松江校区办学,包含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机械工程、工业设计、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供应链管理、智能科学与技术、物流管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高起点、强基础,突出基础科学教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索养,在图书借阅上享受研究生待遇.大一结束后在全校范围内选择相关专业.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91
人工智能(5000元/年,在松江校区办学)584
广东人工智能(非定向)(办学地点:松江校区)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09
湖南人工智能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07
河南人工智能(松江校区)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25
山东人工智能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604
江西人工智能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05
福建人工智能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16
安徽人工智能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14
浙江人工智能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40
江苏人工智能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91
黑龙江人工智能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56
吉林人工智能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46
辽宁理科试验班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机械工程、工业设计、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供应)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20
人工智能615
河北人工智能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14
天津理科试验班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机械工程、工业设计、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等)(高起点、强基础,突出基础科学教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素养,在图书借阅上享受研究生待遇;大一结束后在全校范围内选择相关专业,具体操作办法按有关规定执行)(松江校区)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644
人工智能(松江校区)642
北京人工智能(专业办学地点松江校区)综合本科批普通类602
上海大学
46
软科(综合)
61
校友会(综合)
41
武书连
422
QS世界
456
US排名
学校简介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1922年10月23日成立的上海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正规大学。学校克服种种困难,艰难办学,吸引四方热血青年影从云集,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汇聚、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赢得了“文有上大,武有黄埔”“北有五四时期的北大,南有五卅时期的上大”的美誉。

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关心学校建设,或担任校董,或举贤任能,或指导工作。于右任、瞿秋白、邓中夏、邵力子、陈望道等领导学校发展,或延揽人才,或规划学科,或执掌教务。以瞿秋白、邓中夏、蔡和森、张太雷、恽代英、任弼时、施存统、萧楚女、沈雁冰、田汉、蒋光慈等为代表的“红色教授”则积极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上海大学成为革命青年向往的“东南革命最高学府”。

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大学践行“养成建国人才,促进文化事业”的办学宗旨,成就瞩目,英才济济。杨尚昆、王稼祥、秦邦宪、关向应、李硕勋、王步文、刘华、何秉彝、阳翰笙、丁玲、戴望舒、匡亚明、杨之华、张琴秋、钟复光、施蛰存、王一知等都从这里走出,他们中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有为国捐躯的烈士,有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有一流的学者、作家、剧作家、诗人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科学普及等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1983年5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复旦大学分校、上海外国语学院分校、华东师范大学仪表电子分校、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分校、上海机械学院轻工分校、上海市美术学校等六所学校合并,复办上海大学(简称原上海大学)。

1994年5月,新的上海大学由上海工业大学(成立于1960年)、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于1958年)、原上海大学(成立于1983年)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于1959年)合并组建。上海大学的广大师生立志继承与发扬20世纪20年代上海大学的光荣传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更大的贡献。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钱伟长教授于1983年出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1994年至2010年担任上海大学校长,他独树一帜的教育思想和治校方略开创了学校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的新局面,推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新发展。


C8AC5

1922-1924年 上海大学青云路校舍

E19E0

1924-1925年 上海大学西摩路校舍

E76D8

1994年5月27日 校长钱伟长与时任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黄菊为新上海大学揭牌

上海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学科门类。现设有30个学院和1个校管系。设有94个本科专业,2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交叉学科博士点, 4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未覆盖)、2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国家科技部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发改委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南方实验基地(共建);国家教育部3个重点实验室、2个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及1个批准备案建设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国家文物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1个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国家文物局文物研究中心以及1个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国际禁毒政策中心等67个省部级及以上基地平台。

学校现有研究生18021人,全日制本科生19921人(含预科生63人),成人教育学生19912人。上海大学是上海市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是拥有国家试点学院的17所高校之一,是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首批高校之一,是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高校之一。钱伟长学院入选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单位。学校建立了以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为核心的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A3A7F

上海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基础扎实,毕业生素以“知识面宽广、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足”而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2009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首批50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2016年被教育部评为首批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 2018-2019年、2020-2021年分别获批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孵化基地。近年来,本科生平均境内外深造比例超过四成,毕业生主动服务国家重点行业领域、西部、基层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截至2021年8月31日,我校2021届毕业生总计9322人(其中含608名定向就业研究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94.05%。

上海大学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初步形成了层次更为清晰、结构更趋合理、具有国际化程度、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并已在多数学科领域中形成了若干有特色、有影响、有潜力的学科团队。现有专任教师3419人,其中教授774人、副教授106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562人。现有全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双聘院士13人,中科院外籍院士1人,海外院士19人;国家级中青年领军人才89人,国家级青年人才42人,艺术类人才10人,省部级中青年领军人才221人,省部级青年人才120人。

上海大学科研能力和水平处于全国高校先进行列。国际三大检索(SCI、EI、CPCI-S)收录的学术论文数分别位于全国高校46、43、31位。2021年,7人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学校新组建以来,以第一完成单位/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54项(其中一等奖3项),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1项,获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共计178项(其中一等奖共计38项),获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共计16项(其中一等奖1项),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及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共计41项。2020年,获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67项;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1项(其中重大项目5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4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32项。

上海大学积极推进开放合作,开展了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外合作办学稳步发展。目前,学校已与53个国家和地区的242所大学或机构签署校际合作协议。在校就读的外国留学生2603人,来自于全球14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学历生2268人;港澳台学历生64名,交换生8名。学校被教育部评为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单位、首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拥有4个国家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学校建有4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并已与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区的大学合作建立了5所孔子学院。

学校与中国科学院长三角地区研究院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宝山区人民政府、嘉定区人民政府、静安区人民政府、浙江省温州市人民政府、嘉善县人民政府、河南省文物局、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了包括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在内的全面合作。

BEB0F

1999年9月12日 举行新校区启用暨开学典礼

上海大学校园占地面积近20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形成了以校本部为“一体”、延长校区和嘉定校区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校园格局。

上海大学图书馆建筑面积7.91万平方米,馆藏图书410.6万余册;订购纸质报刊1431种;订购电子文献数据库81种,含电子刊5.1万余种,电子书749.1万余种。学校以智慧校园建设为基础,完成四校区环状光缆互联,推进基于校园物联网、四中心融合和5G校园建设,打造一站式服务中心,实现了一批业务流程优化再造。学校正在进行数据治理、数据共享、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实施工作,逐步推进AI+教育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分步实施学科智能计算服务共享平台,为教育教学、科学研究、高效管理、师生服务提供了较完善的一流信息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上海大学一贯重视党的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1994年以来,上海大学已11次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2009年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2015年两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2017年11月,荣获首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2019年4月,荣获首届“上海市文明校园”称号;2020年11月,经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批准,上海大学全国文明校园复查合格,继续保留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2021年4月,荣获第二届“上海市文明校园”称号;2018年11月,上海大学“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入选教育部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019年10月,溯园(上海大学博物馆)获批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外,学校于2007年荣获“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上海世博会先进集体”,2011年,被命名为“上海市廉政文化示范点”。

如今的上海大学,无论是办学水平,还是整体办学条件,在全国高校中都已位于前列。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海大学将继续秉承“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校训和“求实创新”的校风,深入学习和实践钱伟长教育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始终牢记伟大梦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定践行“九个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事业的全面领导,胸怀“国之大者”,永葆初心、主动作为、比学赶超、善作善成,发扬主人翁精神,努力在集聚培养人才、助力科技创新、完善大学治理体系上走在前列,为建成与上海城市地位相匹配、世界一流、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而共同奋斗!



东华大学
80
软科(综合)
63
校友会(综合)
97
武书连
744
US排名
学校简介

东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秉承“崇德博学、砺志尚实”的校训,不断开拓奋进,已发展成为以纺织、材料、设计为优势,特色鲜明的多科性、高水平大学。

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12年实业家张謇创办的纺织染传习所。1951年建校,时名华东纺织工学院。1960年,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成为中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之一。1985年,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1998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1999年,更名为东华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地处中国上海,现有松江校区、延安路校区和新华路校区,占地面积近2000亩,校舍总建筑面积83万余平方米。学校是“上海市花园单位”和“上海市文明校园”。松江校区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学校全校教职工2320人,专任教师1416人,其中专职院士2人,兼职院士14人,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高层次人才50余人,其他高级职称教师900余名。全校本科生14244人,硕士研究生6627人,博士研究生1265人,学历留学生705人。

学校现设有17个学院(部),拥有6个博士后流动站、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7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59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文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九大学科门类。纺织科学与工程保持国内领先,获评A+学科。化学、工程学、数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生物与生化7个学科入围ESI世界前1%。设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1个上海高校Ι类高峰学科。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国家“111”引智基地以及国家大学科技园。

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培养基础宽厚、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学校积极建设“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构建本科生“分层教学、分流培养、多元成才、人人成才”的培养体系,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新世纪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积极构建一流研究生培养机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获评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个,首批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获评“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东华学子近三年获得国内外学科竞赛、文体比赛冠军、金奖或一等奖共240余项,充分彰显学生的创造力。女足获全国冠军,学校进入“中国高校体育竞赛榜”前20名。学校全面推进双创教育,获评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学校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金奖。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6%,薪资位于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名16-21位,学生自主创业人数超过420人。建校至今,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26万余人,毕业生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和栋梁。

学校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办学特色,承接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支撑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等战略需求。新世纪以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31项。大批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重大建筑工程、环境保护等领域,为“天宫”“天舟”“北斗”“天通”“嫦娥”做出贡献。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获评“优秀”,获批建设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民用航空复合材料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立海派时尚设计及价值创造协同创新中心、城市创意经济与创新服务研究基地、东华大学纺织行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展研究中心等,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和上海时尚之都、设计之都建设。

学校大力推进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学校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重要倡议,联合18个国家33所纺织特色高校成立“一带一路”世界纺织大学联盟。学校与全球100多所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及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获批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在肯尼亚莫伊大学建立世界首家纺织服装特色的莫伊大学孔子学院。与爱丁堡大学合作创办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培养国际一流时尚创意人才。

面向未来,东华大学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双一流”建设,全力服务国家和上海市的战略需求,为实现“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奖学金设置

毕业生就业

 就业情况

构建多位一体的就业指导体系

        东华大学坚持“一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才为中心”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的新途径,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尝试,构建了“多位一体”的职业发展教育体系,丰富和完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多位一体”的就业指导体系以多层次的就业指导课程为龙头,以校园文化建设、个性化辅导、网络课堂、职业测评等途径为补充,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的系统平台。

  课程建设方面,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不同的发展阶段的需要,开发了全校性公共选修课针对新生的《职业生涯导航》,低年级的《大学生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针对高年级的《大学生成功就业训练》,课程开设以来,学生选课非常踊跃,得到了普遍好评。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学校引进了时代英杰“职前教育网络学堂”、北森公司的careersky职业测评系统,同学们可以在线自由选修50多门视频课程和全天在线测评。

        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春秋两季分别开展“就业服务月”、“就业服务周”系列活动,营造“人人关注就业”的校园环境。平时,以“周周讲”的形式每周组织就业指导讲座,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学校编制生动实用的《职业发展教育手册》和《就业指导手册》,制作了11种就业指导彩页供学生取阅,在就业服务周的公共咨询活动中大规模发放。

        个性化辅导方面,我校开设了校院两级的个体辅导咨询机制。全校拥有职业咨询师30多人,每个学院都设立了个体职业咨询点,采取一对一面谈的形式,开展专业化的个体咨询。同时,开展专业的大学生职业测评,结合个体咨询进行个性化辅导。团体辅导方面,学校推出“成功就业训练”团体辅导活动,以十几个学生的小团队为单位,采取体验式活动的方式,训练大学生的职业能力。

 

携手名企,共建毕业生就业通道

    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坚持“做学生满意的就业工作”的理念,形成了全校上下共同动员、全员关注毕业生就业的整体氛围。我校大力拓展就业市场,构建东华大学毕业生高质量的就业通道,提高毕业生就业品牌竞争力。我校推进“东华学子走进知名企业计划”,成立了以国内外知名企业为主体的东华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从2002年成立以来每年召开委员会年会,现已发展委员单位百余家,成为我校学生培养、招生就业和科研合作的重要社会支持力量。同时,学校与中国石化,宝钢集团,工商银行,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华联集团和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等知名企业和周边地区人事局建立了近百家东华大学就业实践基地,许多毕业生通过实习、实践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与欢迎。学校每年组织“名企名校招聘会”、“东华大学毕业生就业招聘会”等大型招聘会,以及上百场专场招聘会,国内外知名企业,如宝洁、华为、杜邦、花旗软件、台积电、英业达、联想、上海汽车集团、振华港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上海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荷兰银行、东亚银行等纷纷来校举办专场招聘会。并借助就业信息网络平台,为毕业生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畅通毕业生就业渠道,树立东华大学毕业生品牌形象。

    几年来,我校毕业生社会需求态势良好,在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的形势下,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仍然处于较高水平。毕业生就业去向已全面覆盖纺织服装、信息技术、工业制造、金融保险、商业贸易、社会服务、教育文化等各大行业,就业地区流向以上海市为主体,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毕业生综合竞争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2008年本科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

就业去向

比例

就业率(截止到2008年12月)

96.03%

供需比

1: 3.7

在上海市就业比例

87.9%

在其他省市就业比例

12.1%

2008年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就业去向

比例

录取研究生

14.2%

出国

14.8%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军队武警

3.1%

国有企业

16.33%

三资企业

18.8%

民营、私营、股份制企业、其他企业

28.8%

 

 


根据2021年上海上海大学人工智能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45,东华大学人工智能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3,上海大学人工智能专业更胜一筹。
  中专 2022-12-16 09:24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东华大学人工智能和智能科学与技术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东华大学人工智能和智能科学与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人工智能和智能科学与技术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人工智能就业前景和智能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人工智能专业介绍和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人工智能和智能科学与技术这二个专业,希望

  • 中专学校

    东华大学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东华大学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人工智能就业前景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就业前景,人工智能专业介绍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人工智能和数据科

  • 中专学校

    东华大学人工智能和信息安全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东华大学人工智能和信息安全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人工智能和信息安全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人工智能就业前景和信息安全就业前景,人工智能专业介绍和信息安全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人工智能和信息安全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人工智能和信

  • 中专学校

    东华大学人工智能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东华大学人工智能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人工智能和软件工程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人工智能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人工智能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人工智能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人工智能和软

  • 中专学校

    东华大学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东华大学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人工智能就业前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人工智能专业介绍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二个

  • 中专学校

    东华大学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东华大学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人工智能就业前景和自动化就业前景,人工智能专业介绍和自动化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人工智能和自动化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录取分

  • 中专学校

    东华大学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含卓越工程师班)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东华大学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含卓越工程师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含卓越工程师班)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人工智能就业前景和自动化(含卓越工程师班)就业前景,人工智能专业介绍和自动化(含卓越工程师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

  • 中专学校

    东华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卓越工程师)和人工智能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东华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卓越工程师)和人工智能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子信息工程(卓越工程师)和人工智能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卓越工程师)就业前景和人工智能就业前景,电子信息工程(卓越工程师)专业介绍和人工智能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

  • 中专学校

    东华大学通信工程和人工智能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东华大学通信工程和人工智能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通信工程和人工智能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通信工程就业前景和人工智能就业前景,通信工程专业介绍和人工智能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通信工程和人工智能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通信工程和人

  • 中专学校

    东华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和人工智能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东华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和人工智能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和人工智能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人工智能就业前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人工智能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和人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