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信息类)-上海师范大学
信息技术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生产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计算机专业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发展空间。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面向国家和社会在信息时代的人才需求,培养兼具良好科学素养和卓越工程技能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学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专业体系知识,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国际视野、创新实践等综合素质。本专业注重传统计算机软硬件结合技术能力培养,重点关注信息技术前沿领域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发展,探索面向新型技术发展的卓越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包括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两个二级学科点。
培养目标:■
计算机专业培养学生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计算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系统的认知分析、设计编程和应用能力。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离散数学、概率统计、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操作系统、网络与通信、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另外还开设有软件工程、Web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组网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与机器学习等专业选修课程。
就业情况:■
软件工程方向:就业前景广阔,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众多知名或非知名的软件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尤其适合面向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方向的创新型企业或大型软件企业。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研究生和软件工程硕士。
网络工程方向:在电信服务商、通信设备制造企业从事技术开发工作,也可以到一些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工程领域的设计、维护、教育培训等工作。
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在政府、电信、电力、金融、铁路等部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信息安全领域从事管理和服务工作。
上海师范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类)-上海师范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电气类中唯一的本科专业,一直在我国高等院校工科专业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专业之一。当今智能电动汽车技术、高铁技术和智能机器人技术等都与本专业紧密相关,很多毕业生都进入这些行业工作。
本专业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使学生获得电工电子、系统控制、电气控制、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气自动化装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的基本技能。
本专业是复合型专业,就业范围很宽;同时也是强电类唯一的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气传动控制、电气设计与自动化等方面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在电气工程领域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宽口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能从事自动控制系统、供配电系统、楼宇自动化等方面的开发设计、运行监控、工程应用、生产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基础和应用知识,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结合。该专业的主要课程通常包括: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工程电磁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基础等。
就业情况:■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对口的就业领域是国家电力系统、发电厂及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等相关研究院所或企业。近年来,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进入电网公司、发电厂、研究院所等。
电子信息类(大类招生理工四年)-上海海事大学
电子信息类包括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两个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合作敬业精神、扎实的电子信息学科专业知识及其应用能力,受用人单位欢迎的电子信息类技术人才。
电子信息类学生第一年不分专业,第二年以先满足优秀生志愿为原则分配专业。主要共同课程有:电路分析原理、信号与系统、(线性非线性)电子线路、数字电路、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
上海师范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类)-上海师范大学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鉴定:、分析、制定和解决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工程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与同事、专业领域的客户和公众有效沟通的能力,在终身学习、专业发展和管理能力上表现出担当和进步,能够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以及相关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设计开发、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主要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学、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等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包括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特长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工程实践与毕业论文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包括见习实习、金工实习,课内或独立设课的实验,制图测绘、课程设计、创新实践,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课程。
本专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创新和学科竞赛活动,在上海市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上图杯”先进成图技术大赛以及上海市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多次获得上海赛区一、二、三等奖;每年有多项大学生创新活动项目获得上海市教委的支持。
就业情况:■
本专业是社会热门专业,社会需求量大,学生的就业单位包括英业达(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航天电气与自动控制、上海日立电动工具有限公司、上海西门子高压开关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控制工程研究所、上海大金空调有限公司、日本航空公司(JAL)、飞利浦电子元件(上海)有限公司、飞利浦电子元件(上海)有限公司、艾维·尼尔森工业紧固件(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奥特斯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先锋高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乾通汽车附件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米其林回力轮胎股份有限公司、锦湖(中国)轮胎销售有限公司等。毕业生就业率达98%。
上海师范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信息类)-上海师范大学
本专业是现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科学、现代信息社会的主要支柱,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国家的神经系统和命脉,向现代社会提供先进的通信手段,并为未来社会寻找先进可靠的通信技术。
通信领域发展迅猛,是近20年来发展速度快的技术之一。随着通信与各种新技术结合的层出不穷,通信技术已渗透到计算机、通信、电信、网络、家电、航空、工业、交通运输、医疗、物理、化学、生物学、军事、经济、金融、制造业等各个领域。
通信工程专业作为当前信息技术的核心学科,为通信、计算机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以及各类信息处理技术提供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实用算法和实现方案。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及信息处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具有现代通信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的实际知识,使学生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通信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开发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学生主要学习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受到通信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电子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测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通信电子线路、C语言程序设计、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电磁场理论、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必修课程,以及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微波与卫星通信、视频通信、DSP技术基础、程控交换原理、嵌入式系统、FPGA设计、数字图像处理、智能信息处理、计算机网络、物联网技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专业外语、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与现代高新技术相适应的选修课程。
就业情况:■
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从事无线通信、移动通信、计算机、电视、航天、军事、大规模集成电路、智能仪器及应用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通信工程的研究、设计、技术引进和技术开发工作。
通信工程专业排在毕业三年后薪资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中,毕业生就业率100%。本科毕业后除了就业以外,学生还可报考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科学与技术等方向研究生,以及赴国外攻读硕士学位,继续深造的比例也相当高。另外,每年有一定比例的优秀学生被免试推荐攻读校内外研究生。
学生就业去向主要涉及通信运营商、现代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计算机信息类、电子技术研发的相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高新技术科技产业公司及外资高新企业等,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网通、上海邮电通信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等运营商;中兴、华为、大唐高新技术科技产业公司,西门子、富士康等设备制造商;上海市外经贸委信息化处、上海海关、上海全球卫星导航有限公司、东方卫视、银行等国有企事业单位;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信息产业电子研究院上海分院等科研院所;摩托罗拉、三星、贝尔、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中国惠普有限公司等外资企业,上海市各中小学幼儿园。
上海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信息类)-上海师范大学
电子信息是当今科技发展的前沿学科,是时代进步的大技术驱动力量。在工业4.0浪潮推动下,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相关产业将得到新一轮快速发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涵盖了这些技术领域的核心内容,在科技、工业、生活消费等方方面面均有极其广泛的应用,比如:智能手机、智能穿戴、智能家电、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汽车电子、物联网、大数据、仪器仪表等。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电子信息类人才是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中需求量大,同时也是缺口大的一类,这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很高要求,也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在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既重视夯实专业基础,又强化工程实践训练;在课程设置上特别注重为学生构建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结构;在教学内容上紧紧把握学科和技术发展前沿,目前本专业已在人工智能方向建立了完整的课程体系和实践平台,具有突出的人才培养优势。
培养目标:■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面向信息技术产业的宽口径专业。作为信息技术领域中的主干专业,主要研究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与信息应用等方面的理论、技术和工程实现问题。培养学生掌握复杂电子系统、智能系统、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生产和维护工作的知识和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有其既定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职业态度等要求,本专业依照国际通行的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工程教育培养理念和标准设计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创新和学科竞赛活动,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多次获得上海赛区一、二、三等奖,在多次参加的上海市工程创新竞赛、飞思卡尔智能小车比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等各种地区性、全国性比赛中获得佳绩。
主要课程:■
电子技术(模拟部分,数字部分)、电工电子技能训练、电子电路CAD、C语言、单片机开发应用、逻辑电路与FPGA、DSP技术、LabVIEW、可编程控制器、嵌入式系统,传感检测、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电磁场理论、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原理,模式识别、数字语音处理、数字图像处理、python数据分析等。
就业情况:■
经过对专业课程体系的系统学习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学生符合CDIO标准中对工程师培养的要求。毕业生在信息技术产业及其他相关行业中,能够胜任产品研发工程师、产品测试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产品营销工程师等工作岗位的要求。
历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包括:工业系统、通信设备、电子元器件、家用电器、软件与信息技术等行业,以及信息技术应用有重要地位的各种企事业单位。如:通用电气、Oracle、微软全球技术支持中心、德州仪器、中国移动、联想集团、ABB、中兴通讯、松下电器、大金空调、泛亚汽车技术中心、罗森伯格亚太电子、浙江电力、德勤咨询、玛泽咨询、联纵信息科技、天玑数据、工农中建等各大银行、上海航天控制工程研究所、华虹NEC等。
也有许多学生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近年来,因良好的专业基础,有许多学生被国外优秀大学录取,包括:美国密歇根大学、杜克大学、普渡大学、科罗拉多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查尔姆斯理工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昆士兰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