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教改实验班(数学类韶峰班、材料类师昌绪班、物理类韶峰班等)。-湘潭大学
2、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招生代码4304)
面向湖南省有37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市)以及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新邵县、邵阳县、隆回县、洞口县、绥宁县、新宁县、城步苗族自治县、武冈市、石门县、慈利县、桑植县、安化县、中方县、沅陵县、辰溪县、麻阳苗族自治县、新晃侗族自治县、溆浦县、芷江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会同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新化县、涟源市、泸溪县、凤凰县、保靖县、古丈县、永顺县、龙山县、花垣县、茶陵县、炎陵县、宜章县、汝城县、桂东县、安仁县、平江县、新田县、江华瑶族自治县)招生。符合条件的考生既可报考湘潭大学普通类,也可在“贫困地区定向计划”志愿中同时填报湘潭大学。
3、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招生代码4304)
招收湖南省内具有农村户籍且家庭在农村的考生。符合条件的考生既可报考湘潭大学普通类、理工类,也可在“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志愿中同时填报湘潭大学,如果考生又符合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报考条件,还可在“贫困地区定向计划”志愿中同时填报湘潭大学。
4、中外合作办学(招生代码4350)
湘潭大学与西班牙莱昂大学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纳入国家普通高等教育统一招生计划,在湖南省单独设置招生代码,单独划定录取分数线,在达到湖南省本科一批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且填报了湘潭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志愿的考生中择优录取。
二、保送生招生
符合教育部规定的保送生条件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均可向湘潭大学申请保送生资格。湘潭大学根据教育部要求,对其进行文化测试及相关考核。经测试被确定录取者,专业安排将根据其所填志愿,综合各项测试情况确定。获得湘潭大学保送生资格的考生无需参加高考,可直接进入湘潭大学就读。
湘潭大学保送生招生考核测试一般在3月份举行,4月份确定录取名单并在网上公示。
材料类-长沙理工大学
学院于2018年开始实行材料类(包含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大类招生,以服务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按照精品、特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依托高水平的学科平台建设,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依据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成果及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的发展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全面推进教学改革,以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交通、建筑、电力等行业对创新性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需求。
材料类(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长沙理工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适应我国经济建设需要发展起来且发展迅速、富有特色的专业。本专业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其前身是原湖南省轻工业学校1958年设置的陶瓷专业,2002年并入原长沙电力学院并升格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本科专业,2003年并入长沙理工大学,2005年依托该专业获得了“材料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该专业被评为湖南省“十一五”普通高等学校重点专业,2008年材料学学科被遴选为“湖南省重点学科预备学科”。该专业按照精品、特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依托高水平的学科平台建设,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依据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成果及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的发展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全面推进教学改革,以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交通、建筑、电力等行业对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需求。
培养目标::遵循“德育为先、知识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主动适应国家、地区与行业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突出的工程实践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及开阔的国际视野;系统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生产与制造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土木工程、建筑材料、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医学、国防军工、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从事工艺和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改造、生产和经营管理、教学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就业前景::该专业学生连续多年就业率100%,毕业生可继续读研深造,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土木工程、建筑材料、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医学、国防军工、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就业。
主要课程::材料科学基础、硅酸盐与岩相学、无机材料机械设备、粉体工程、无机材料工艺学、无机材料热工基础、物理化学、建筑材料学、功能材料基础、无机材料物理性能、无机材料工厂设计、材料现代研究方法、先进陶瓷材料、无机材料专业综合实验
材料类(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长沙理工大学
本专业是长沙理工大学响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开办的特设专业,具有显著的新能源新材料行业特色。本专业开设储能材料与器件、能量转换材料与器件两个方向,拥有互联网化储能国际联合实验室、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湖南省工程实验室、新能源动力电池研究所等学科平台。该专业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依据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成果及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器件等产业的发展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全面推进教学改革,以满足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器件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电力等行业对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需求。
培养目标::遵循“德育为先、知识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主动适应国家、地区与行业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突出的工程实践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及开阔的国际视野;系统掌握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造工艺、测试技术与质量评价等学科方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能在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器件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以及电力等领域从事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器件设计及相关管理工作,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继续读研深造,也可进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以及电力等行业就业,如国内外新能源行业龙头企业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LG化学、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等著名企业。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B、有机化学B、分析化学B、物理化学B、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A、无机材料物理性能、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基础、电化学原理与应用、电化学研究方法、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基础、材料现代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