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西安邮电大学 (最高/最低分) | 东莞理工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通信工程(非定向) | 2021 | 物理类 | -/582(本科批) | -/510(本科批) |
| 通信工程 | 2020 | 理科 | -/570(本科批) | 497/479(本科批) |
| 通信工程 | 2019 | 理科 | 530/527(本科批) | 503/464(本科批) |
| 通信工程 | 2018 | 理科 | 522/513(本科批) | 520/509(本科批) |
| 通信工程 | 2017 | 理科 | -/487(本科二批) | 496/493(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通信工程专业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和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面向地方经济和信息通信行业,培养具有良好道德修养、较强社会责任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掌握扎实的通信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能够胜任通信产品和通信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的通信工程师后备人才。
培养要求:具有较好的数理基础,重点在通信网与交换、无线通信、IP网络技术、光通信等方向的企业和科研机构从事设备研发、工程设计、系统集成、运营维护和营销工作,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数理基础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高频电子线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电磁波与电磁场、数字信号处理、现代通信网、无线通信原理、光纤通信技术等。
继续深造方向: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
毕业就业去向:主要就业于通信运营商、通信制造商、通信服务商以及相关的公司企业从事通信领域的网络、系统、设备中信息传输、交换、处理等方面的工程设计、运营维护工作,也可在高校或科研单位从事科研及教学工作或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四川 | 通信工程(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47 |
| 重庆 | 通信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3 |
| 海南 | 通信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32 |
| 广西 | 通信工程(6420元/年,在长安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25 |
| 广东 | 通信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长安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2 |
| 湖南 | 通信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4 |
| 河南 | 通信工程(长安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2 |
| 山东 | 通信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78 |
| 江西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40 |
| 福建 | 通信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3 |
| 安徽 | 通信工程(6420元/年)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7 |
| 浙江 | 通信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96 |
| 江苏 | 通信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7 |
| 上海 | 通信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6 |
| 黑龙江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42 |
| 吉林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05 |
| 辽宁 | 通信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1 |
| 内蒙古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8 |
| 山西 | 通信工程(办学地点长安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54 |
| 河北 | 通信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8 |
| 天津 | 通信工程(长安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12 |
培养目标: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培养基础宽厚、富于创新、勇于实践,能在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产品设计与制造、应用开发、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通信设备制造业、运营商、研究院等从事通信工程技术研究、通信设备研发制造、运行维护、经营管理及销售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专业咨询和教育科研等部门广泛就业。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广东 | 通信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松山湖校区)(含卓越计划班;因用人单位可能对考生身体素质有要求,请单色识别不全的考生慎重报考)(全省除东莞市)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8 |
| 通信工程(地方专项计划)(办学地点:松山湖校区)(含卓越计划班;因用人单位可能对考生身体素质有要求,请单色识别不全的考生慎重报考) | 545 | ||||
| 通信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松山湖校区)(含卓越计划班;因用人单位可能对考生身体素质有要求,请单色识别不全的考生慎重报考)(东莞市) | 539 | ||||
|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非定向)(接受无专业志愿考生调剂录取)(办学地点:莞城校区)(与法国国立工艺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10 | |||
| 四川 | 通信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松山湖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3 |
| 河南 | 通信工程(含卓越计划班,单色识别不全者慎重报考。)(松山湖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7 |
| 江西 | 通信工程(含卓越计划班,单色识别不全者慎重报考)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0 |
| 福建 |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与法国国立工艺学院联合培养)(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10 |
| 江苏 |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482 |
西安邮电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工、管、理、经、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我国特别是西北地区信息产业和现代邮政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校始创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陕西和甘肃两省邮电人员训练班及随后的西安邮电学校。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西安邮电学院,是国家在西北地区重点建设的唯一邮电类普通高校,2012年更名为西安邮电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邮电部和信息产业部,2000年划转到陕西省,现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是陕西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陕西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全国首批试办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的高校、西北地区唯一承担亚太电信组织和东盟培训任务的高校。
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凝练形成了“爱国、求是、奋进”的西邮校训,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西邮精神,遵循“教研统一、开放办学、人文与科学并重”的办学理念,赢得了良好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声望。被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先进集体”、陕西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陕西省“文明校园”称号,被省教育厅授予“依法治校示范校”称号,被西安市人民政府授予“园林式单位”称号。
学校坐落在西安市南郊,占地1500余亩,设有长安、雁塔两个校区,现有在校学生19000余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4亿元,图书馆藏书167余万册。设有18个教学科研单位,有国家级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各1个,以及2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博士后创新基地等。学校现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学科,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学校进入US News2022世界大学工科排名前1000名排行榜(中国内地高校)榜单,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183位;现有48个本科专业、其中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6年7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家邮政局签约,共建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邮政学院、邮政研究院。
学校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者560余人。教师队伍中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陕西省特支计划、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人选、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二三级教授、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等人才项目和荣誉获得者100余人次。有双聘院士4人,客座教授150余人。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红色基因“四位一体”的育人模式,积极践行“新工科”,深入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大力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3+1创新教育培养”“校企合作双导师培养”,开设物流管理顺丰班、360网络空间安全特长班,产学协同、科教协同育人模式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效。获批国家级教学项目21项,省级教改立项53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5项,省级教学名师17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含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0个(含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7个)和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4个。学校抢抓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机遇,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荣获“全国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中国创业创新典型示范高校”、全国首批“百城千校”试点院校等荣誉称号,打造了创新创业教育西邮品牌。
学校以信息科学技术学科为主干,将高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和产业化应用作为研究重点,在通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移动通信、图像处理、信息安全和信息产业经济等研究方向形成特色和优势。两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虎符TePA”成为在信息安全基础共性技术领域我国提交并获通过的第一个国际标准。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600余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60余项;全校教职工共发表论文160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论文350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及软件著作权800余项,出版教材、著作等460余部。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校企合作。获教育部批准,2015年开始开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陕西省教育厅批准,2019年会计专业“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双学位项目实验班开始招生。学校与德、美、英、法等十多个国家和港、台地区的40余所大学、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国际电信联盟ITU、亚太电信组织APT等国际机构,IBM、英特尔、思科公司等大型跨国公司,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通信运营商,华为、中兴等通信设备制造商,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邮政公司、顺丰等物流快递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建引领改革发展,成功召开了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绘就了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宏伟蓝图。积极实施党建“三个带动”,深入实施党建进学生公寓,打造了西邮党建工作的靓丽品牌,受到中组部、教育部、陕西省委、省委组织部和省委教育工委的充分肯定。学校获得“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陕西高教系统先进基层党委”,获批3个部级、5个省级党建“双创”项目。
建校70年来,学校人才辈出,遍及华夏,为国家培养了10万多名优秀人才。毕业生大多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邮政、华为、中兴、大唐、爱立信、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等企业和党政机关、高校、研究机构工作,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国防生毕业生成为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信息化人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人民邮电报》《陕西日报》以及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等权威媒体多次宣传报道学校办学成就。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学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水平,努力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水平邮电大学。
学校获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1.市场需求大。
学校为2020届4738名毕业生共举办大型招聘会16场,中小型招聘会397场,网络招聘会115场,提供就业岗位176897个。
学生就业实现:通信行业企业、邮政物流企业100%来校招聘,知名互联网企业学生就业100%覆盖。
2.就业能力强。
学校获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20年61.59%的毕业生进入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和“互联网+”新业态行业,毕业生就业相关度达到77.04%;工作胜任度97.16%,其中“完全胜任”所占比例为20.02%
3.工作待遇高。
2020届本科毕业生在省会及副省级城市就业占比92.94%。
第三方评价报告显示,我校2020届毕业生平均月收入8165.85元/月,其中在西安市就业薪酬7259.97元/月。*
中国西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正式发布《2019年度陕西高校及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数评价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我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数居于A大类,位列陕西省49所本科高校第5名,省属高校第1名。毕业生平均月收入6830.03元,位列陕西省49所本科高校第4名。
西安邮电大学是一所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的高校。建校70年来,从培养邮政人才到电信人才,再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培养大批优秀的IT人才。在西邮学习目的就是在解决一件事:“如何通过信息的传递改变我们的世界”。我们智人能够超越尼安德特人等其他身体条件更好的人种成功演化到今天,是因为我们能够通过彼此间信息的交流而相互协同。
身处信息时代的你,何不加入信息行业,选择未来,大“邮”可为!来吧,我们一起拥抱未来!
注:北京睿新中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西安邮电大学2020届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
东莞理工学院是东莞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省市共建,以市为主,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任名誉校长。学校于1990年筹办,1992年4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变更为本科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06年5月获批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08年5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6月与清华大学等61所高校一起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2015年9月被确定为广东省重点支持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单位,2018年5月被确定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8年11月,学校大学科技园入选“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单位”,2019年7月成为全省唯一省市共建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2020年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名单,2021年5月,我校正式获批为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现有松山湖、莞城两个校区,其中松山湖校区坐落在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路1号,占地1800多亩(含370亩国际合作创新区);莞城校区坐落在莞城区学院路251号,占地330多亩。现有教职工1732人,其中正高职称人员180人、副高职称人员387人,博士797人。有普通全日制学生近2万人,继续教育学生近2.2万人,迄今为地方培养各类人才约11.5万人,80%左右的毕业生留莞就业创业。
图书馆总建筑面积45020平方米,累计藏书201万册,有35个数据库、172万册电子图书等数字资源。建成万兆带宽主干、两条40G主干,基本实现千兆带宽到桌面的IPV6校园网,3.8万个信息点,建成覆盖全校的无线校园网,AP数量6600多个,出口带宽37.5G;智慧校园建设有129个信息化系统,为全校师生提供丰富、方便、快捷的信息化服务。
建有17个实验教学中心,其中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了以工学为重点,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设有18个学院、58个本科专业,其中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社会工作、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工商管理10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工程管理、工业工程、汉语言文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5个专业入选广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凸显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主动适应和支撑引领社会经济转型和产业发展,确立“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着力培养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求,勇于担当、善于学习、敢于超越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开设国内首个“杨振宁创新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东莞理工学院—文华数字化课程中心荣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优秀案例”。2020年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承办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赛事,获得季军。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创新创业活动,学校被确定为广东省教育厅第三批“易班”建设试点高校。
面向全国25个省(区、市)招生,在14个省(区、市)(含已改革省份)第一批本科招生。2005年以来,学校(含联合培养基地)共招收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767名,国际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9名,学校学位点招收硕士研究生493名。历年毕业生就业率98%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4%以上。
大力开展学科建设工作,打造学科专业集群坚实基础。根据国家、区域科技和产业发展需求,重点打造智能制造、绿色低碳、创新服务三大学科专业集群。2018年5月,学校获批为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先后获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资源与环境、机械等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021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2020年现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一级学科硕士点审核结果》及《2020年现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专业学位硕士点审核结果》,学校获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土木工程,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国际商务、社会工作、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化学工程、电路与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工程、环境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6个广东省重点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土木工程等个学科纳入省教育厅“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重点建设学科,学校工程及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化学、软件工程、环境工程、通信工程获得IEET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证书。
高层次人才资源加速集聚,建设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2015年以来,共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博士、博士后等7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等顶尖、杰出人才59人,学科领军9人,学科方向领军44人,学科骨干46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次,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2人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人次,入选“珠江学者”岗位计划4人次、入选“珠江人才计划”5人次,入选东莞市领军人才4人,入选东莞市各类特色人才40多人。
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构建服务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近3年,承担了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381项,科研总经费14亿多元,在工业废水电催化氧化深度处理装备及应用、电镀废水处理技术及设备、光固化成型方法、半导体照明产品质量检测等领域突破系列关键技术。学校先后以主要完成单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广东省专利金奖等系列国家级、省部级及市厅级科技奖励。有力支撑中国散裂中子源建设,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共建4个联合实验室,由东莞理工学院主导投入,与中国散裂中子源、香港城市大学合作建设的多物理谱仪(东莞理工谱仪)成功出束,是东莞理工学院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里程碑。2020年度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建有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等各类省级科研平台28个,东莞市重点实验室等市级科研平台38个。组建高水平学科科研重点团队11支、一般团队20支、青年团队15支。
拓展境外合作与交流,形成多元国际化办学格局。截止目前,学校与英、美、加、澳、法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58所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2015年成立广东省首个粤台联合培养项目——粤台产业科技学院。2016年成立国际学院,成为东莞市首家招收外国留学生的本土高校,累计招收来自40个国家的402名留学生。2017年获批成立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东莞理工学院—法国国立工艺学院联合学院。2018年成立国际联合研究生院,与英国诺丁汉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等世界前100的名校开展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拉清洁能源与气候变化联合实验室”共建成员与古巴、巴西等5个国家共8所拉美大学(研究机构)达成合作。获欧盟委员会立项批准3个“伊拉斯谟+”计划交流项目。在澳大利亚、俄罗斯建有多个海外创新中心,未来将加快推进欧洲创新中心设立工作。
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立“两步走”中长期目标:到2025年,建成一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教师队伍发展生态体系、科技成果全链转化体系、智慧教育服务管理体系等“四个一流体系”。在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数、科技成果奖数、研究生规模、ESI世界排名前1%学科数、服务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数、授权发明专利数等六项关键发展指标实现“倍增”,力争在获得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更名大学、进入国家“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等方面实现突破,综合实力进入全国高校100强、理工类高校40强,基本建成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到2035年,学校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成为东莞城市品质提升、产业发展的重要贡献者,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文化、社会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成为全国高校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成为海内外优秀人才和各方学子的向往之地,全面建成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
在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校党委行政团结带领广大教职员工,以更高效率的改革创新、更高层次的开放合作、更高境界的担当作为,落实“学而知不足”校训要求,丰富“知行合一、立德树人”办学思想,倡导“爱国奋斗、追求卓越”莞工精神,秉持“守正出新、登高致远”战略理念,践行“以卓越的创新教育与实践造福社会”价值追求,加快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国内一流、代表东莞形象的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勇于担当、善于学习、敢于超越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数据更新至2021年8月)
参加艺术类专业考试获取合格证,并符合高考录取分数线的考生。
学校的学费和住宿费按省市有关部门核定的标准执行。学费标准如下:
普通类:理科专业每生每年5190元(人民币,下同),文科专业每生每年4590元,外语专业每生每年5190元,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每生每年8000元,体育专业每生每年5190元,艺术专业每生每年8000元。
东莞理工学院法国国立工艺学院联合学院(代码: 71819)学费标准为每人每学年32000元,学生本科阶段前往法国国立工艺学院交流学习,不需额外缴纳学费。
东莞理工学院粤台产业科技学院(代码:61819)在本部学习期间执行普通类学费标准。学生赴台学习一年,学费、住宿费、学杂费等由台湾合作学校根据其相关标准收取( 2018年台湾合作高校的学费收费标准约为每人每学年22000- -30000元, 生活费、住宿费、学杂费末计入)。
住宿费:学生住宿由学校统一分配,原则上学习期内不做变动。根据不同住宿条件,松山湖校区每生每学年1000- -1500元,莞城校区每生每学年900- 1500元。
学生前往法国国立工艺学院、台湾合作学校学习期间的住宿费根据其规定缴交。如上级规定收费有调整,则按新批准的标准收取。

东莞理工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通信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

东莞理工学院小学教育(数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小学教育(数学)和通信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小学教育(数学)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小学教育(数学)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小学教育(数学)和通信工程这

东莞理工学院社会工作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工作和通信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工作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社会工作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社会工作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社会工作

东莞理工学院知识产权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知识产权和通信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知识产权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知识产权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知识产权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知识产权

东莞理工学院法学(知识产权方向)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知识产权方向)和通信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知识产权方向)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法学(知识产权方向)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知识产

东莞理工学院法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通信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通信工程录取分数线(广

东莞理工学院法学(含知识产权方向)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含知识产权方向)和通信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含知识产权方向)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法学(含知识产权方向)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

东莞理工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通信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

东莞理工学院投资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投资学和通信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投资学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投资学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投资学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投资学和通信工程录

东莞理工学院经济与金融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与金融和通信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与金融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经济与金融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与金融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