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东莞理工学院 | 安徽医科大学 |
|---|---|---|
| 软科(综合) | 246 | - |
| 校友会(综合) | 149 | 175 |
| 武书连 | 360 | 140 |
| US排名 | 1385 | 1460 |
| 软科(医药) | - | 16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4 | 65090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5 | 75333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3 | 77429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4 | 88105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38 | 83884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26 | 99382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东莞市内 | 本科批 | 524 | 101659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东莞市内 | 本科批 | 523 | 102303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本科批 | 516 | 111500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10 | 119631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6 | 31886 | 448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0 | 35800 | 448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东莞市内 | 本科批 | 504 | 46899 | 448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85 | 34786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科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69 | 49597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科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3 | 17351 | 448 | 首选历史,再选化学、生物(2科必选)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93 | 84982 | 415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73 | 26165 | 488 | |
| 2021 | 普通类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73 | 25990 | 488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14 | 67250 | 488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一批 | 490 | 88001 | 488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75 | 14586 | 560 | |
| 2021 | 普通类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75 | 14586 | 56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72 | 15883 | 560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一批 | 563 | 20412 | 560 |
东莞理工学院是东莞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省市共建,以市为主,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任名誉校长。学校于1990年筹办,1992年4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变更为本科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06年5月获批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08年5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6月与清华大学等61所高校一起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2015年9月被确定为广东省重点支持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单位,2018年5月被确定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8年11月,学校大学科技园入选“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单位”,2019年7月成为全省唯一省市共建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2020年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名单,2021年5月,我校正式获批为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等助学措施按照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和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1.杨振宁奖学金
由东莞理工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设立。
2.优秀学生奖学金
(1)学校学生奖学金:一、二、三等奖学金,单项奖学金。
(2)企业奖学金:广东光大奖学金、鸿发慈善奖学金、康华奖学金、新世纪奖学金、岭南股份奖学金、方树泉及方润华奖学金、方谭远良奖学金、黄锦弟音乐奖学金、李小瑶奖学金、盛茂源上德奖学金、新维思奖学金、东莞外商协会奖学金、ATL—东莞亨丰奖学金、百安石化奖学金、大乘建筑人才奖学金、东莞得利钟表有限公司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东莞松山湖(生态园)—生益奖学金、安士澳奖学金、中虹卓越奖学金等。
3.助学金
(1)国家助学金:按照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情况发放。
(2)企业助学金:李小瑶助学金、新维思助学金、鹏鼎控股助学金等,帮助家庭经济困难且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完成学业。
4.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
5.国家助学贷款
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可向生源地申请在校期间由财政贴息的国家助学贷款。
6.勤工助学、困难补助
学校设立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困难补助等措施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安徽医科大学是安徽省办学历史最早的高等学校之一,是安徽省第一所高等医科院校。学校坐落在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合肥,承立德树人之使命,育精医报国之英才。学校是安徽省属重点大学,是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和安徽省共建高校,是安徽省第一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和第一批综合改革试点学校。学校前身是1926年始创于上海的东南医科大学,1949年响应中共中央华东局“面向农村,走向内地”的号召,内迁安徽怀远。1952年定址合肥,改名安徽医学院。1985年更名安徽医科大学。作为安徽医药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学校始终是安徽省高等医学教育事业和卫生健康事业的开创者、孕育者和引领者。
了解详细情况,请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551-5161197,0551-5161248,0551-5165542(FAX)
学校详细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81号 邮政编码:230032
学校网址:http://www.ahmu.edu.cn
招生网址:http://zs.ahmu.edu.cn
奖学金:
1、国家奖学金
2、国家励志奖学金
3、张锡祺特等奖学金(目前校内最高荣誉奖学金)
4、徐叔云奖学金
5、国元证券奖助学金
6、復元奖学金
7、深圳海王奖学金
8、张锡祺一二三等奖学金
9、学习进步奖
10、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张锡祺专项奖学金(针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
11、新生启航奖学金
12、民生奖学金
13、宜昌人福奖学金(针对麻醉学专业)
14、安泰奖学金(针对生命科学学院学生)
15、天瑞律师奖学金(针对医事法学专业本科及研究生)
16、徐希平奖学金(针对预防医学专业和妇幼专业本科及研究生)
17、罗氏奖学金(针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
18、新思创奖学金(针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
19、云康奖学金(针对医学检验、临床医学、临床病理专业学生)
20、中翰盛泰奖教助学金(针对医学检验、临床病理专业学生)
21、安徽医科大学检验专业迈瑞奖学金(针对第一临床医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助学金:
1、国家助学金
2、復元助学金
3、万朗助学金
4、民生助学金
5、贵州益佰助学金(针对药学院各专业第一志愿学生)
6、豪森助学金(针对药学院各专业第一志愿学生)
7、曼迪新助学金(针对卫生管理学院学生)
8、云康助学金(针对医学检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
9、威尚海外留学助学金(针对医学检验技术(中外合作培养)专业学生)
10、金汇育才助学金(针对临床医学(农村定向生)专业学生及13名孤儿)
11、安徽医科大学检验专业迈瑞助学金(针对第一临床医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12、朱云涛助学金(针对公共卫生学院学生)
贷款:
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贷款、农村信用社生源地贷款(凡考生所在省份已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均实行生源地贷款)
补助:
校内临时特殊困难补助、校内勤工助学金、学生困难补助、中秋节加餐补助、考研补助、孤儿学费减免、其他补助。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时开通绿色通道
详情请访问安徽医科大学学生处网站(http://xsc.ahmu.edu.cn/)和安徽医科大学学生资助网(http://xszz.ahmu.edu.cn/)查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