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教育部的消息说,从2004年开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已经连续4年保持稳定增长,平均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有关负责人算了一笔账:这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调整,高职毕业生人数占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在不断增加,从前几年的近50%上升到如今的52%,2007年达到258万人。从2004年到2007年,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截至当年9月1日的统计数据)每年同比大约上升一个百分点,因为毕业生人数在增加,这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每年离校时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人数比上年同期增加20万到30万人。
而在一些地方,情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据各省市的统计,2007年全国有10个省份的高职院校初次就业率超过了本科初次就业率水平,2006年这一数据是6个省份。
上技校也要“走关系”了
2007年,广东一些重点技校录取比例初中生达到了10∶1,高中生为4∶1,珠江三角洲某技校更破天荒收起了择校费。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职业技术教研室主任陈苏武发现,孩子上技校也要“走关系”了。据陈苏武分析,就业形势不断看好是技校渐热的主要原因。
据悉,广东技校招生人数连续3年创新高,今年招生人数达到14.8万人。“择校费1.5万元,还不一定能读上。”这句话出自中山市高级技工学校负责人之口,多少令人感到不解。广东省中山市高级技工学校副校长陈建辉介绍,该校今年计划招收1300多人,报名的学生却有近万人。
统计数字表明,广东技校近年来一直保持98%以上的高就业率。据调查,目前广东技校毕业生就业一次推介率达100%,薪酬达到1200元/月以上。很多学生实习时工资就有800~1200元。家长对孩子上技校也从观望转变为大力支持。
“90后”中职学生自我评价乐观
“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上海商学院基地(职教)日前以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教师和校长为对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显示,“90后”中职学生择业成才观正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虽然有八成被调查教师同意现在中职学校“差生多”的观点,但学生的自我评价很乐观,八成多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七成多学生对前途充满信心,他们希望多些实习的机会,也更渴望能与老师多沟通。
调查显示,绝大部分中职学生(83.7%)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选择就业——“找个好工作”的学生多,占50.41%;将学习目标定为“争取上所好学校”的占33.29%。大部分中职学生对自己毕业以后的定位比较准确,67.68%的学生对自己毕业后当一名工人、营业员、出纳员、报关员等从事一线操作性工作,表示很愿意。学生的自我评价相对比较乐观:71.99%的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前途“很有信心”和“有信心”。
多数人认为上技校比上大学更易找到工作
题客调查网做了一项名为“蓝领、白领谁更辛苦?”的调查,2147名受调查者中,45.3%的人认为,上技校比上大学付出的辛苦和努力要少,40.9%的人认为技校毕业生更容易找到工作。
“你当初选择上技校的原因是什么?”面对着此选项,除了有63.2%的调查者表示“我没有上技校”之外,12.8%的人认为是由于“喜欢学习一门技术”,8.3%的人是因为“技校的就业前景乐观”,99.60%的人认为是“技校学费低,家庭经济条件差”,仅有4.9%的人认为是“技校分数低,容易考”。
问及蓝领比白领更容易找到工作的原因,有47.8%的受调查者认为是由于蓝领“有一技之长”,35.1%的人认为提供给蓝领的“工作岗位多,需求量大”,12.5%的人认为是由于“蓝领对岗位的期望值低”。
56.6%的高职生不愿做蓝领,要当白领
中国青年报创业周刊在北京与浙江两地高职院校中,针对应届高职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56.6%的高职毕业生认为自己将来会成为白领,只有10.8%的人认为自己会成为蓝领,还有32.6%的人表示不确定。
通过调查显示,大多数应届高职毕业生对自己工作第一年的收入有理性的分析,其中,54.2%的人预计第一年的平均月收入是1000~2000元,25.4%的人预计是 2000~3000元,预计在1000元以内和3000元以上的分别占10.8%和9.6%。看到这个调查结果,有评论者感叹,“高职毕业生对工作的认识更加清晰,找工作也更加理性”。
“要有很高的工资待遇”、“能从工作中学到更多知识”,在择业时被高职毕业生看重,选择其作为重要标准的分别占69.9%和68.7%,然后是“适合自己专业所学专长”(66.3%)、“工作符合自己的兴趣”(66.2%)、“工作非常稳定”(63.9%),而“工作具有挑战性”仅被33.7%的高职毕业生看重。
要给高职毕业生应有的名分和实惠
前不久,《求是》杂志刊发题为“迎接高等职业教育的春天”的署名文章。文章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世界工厂”的诞生需要更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强力支撑。
作为文章作者之一的俞仲文建议,要给高职毕业生以应有的名分和实惠。就给“名”而言,各级政府应采取多种激励措施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声望,形成全社会尊重技能型人才、崇尚技术和技艺的良好风尚,扭转那种脱离社会实际需求、有碍民族昌盛的人才价值观念;就给“利”而言,要通过大幅度提高技能型人才收入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政府和社会各界只有切实采取措施,保障职业教育的学生毕业后享有较高的待遇,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才会越来越受欢迎,蓬勃发展的春天才会真正来临”。

兄弟慢慢学吧我还高级工呢现在也考虑干别的你对UG了解多少?CAXA呢PRO/E呢还有很多呢刀具和夹具你全见过吗机床结构知道多少?液压动力系统能看明白吗?电气柜让你安装你知道怎么布线吗?工艺掌握绝对有把握吗?还是再学学吧先不要考虑别的要是绝对拿手你可以在家等着会有人主动找你的反之还是继续学吧咱们在学校学的不一定全面这点东西咱们也未必全都学会了别着急

cong从东干道和中原路交叉口往西走。近些,只要一百多米路南即到。

现在的培训学校怎么能不打广告咧?都很现实的想找个好的培训学校还是得自己去多看几家~多对比下看看湖南长沙飞迅学校是培训计算机软件这块的你可以去了解下看看~~扣扣~~11196~~再连着加~!!24039~~~你自己先去看看吧希望能帮到你~~

如果你不加那些分数足够多就可以

女生可以选择读财会专业、幼师或者旅游服务专业。我表妹在深圳市携创技工学校读幼师专业,又学弹琴,又学唱歌、还有舞蹈,听她说可有意思,你也可以考虑一下。至于美容美发专业,这个我就不太了解。

拿到合格证就是表示能有可能被这所学校录取,但是还要满足一个条件就是文化课的成绩。也就说你现在已经一只脚迈进了这所大学了,接下来就要看你的文化课成绩了,要是文化课也过了线的话你就真正的被录取了!!不知道你专业考得哪所学校?你可以大体的查一下去年的录取分数自己也好有个努力的目标啊。

那看看是培训什么的啊?反正天下是不会掉馅饼的小心为妙的好不要被骗去做传销的哦

2.有一种说法认为"管理就是决策",这实际上意味着:A.对于管理者来说只要善于决策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B.管理的复杂性和挑战性都是由于决策的复杂性而导致的C.决策能力对于管理的成功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D.管理首先需要的就是面对复杂的环境作出决策

56.6%的高职生不愿做蓝领,要当白领中国青年报创业周刊在北京与浙江两地高职院校中,针对应届高职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56.6%的高职毕业生认为自己将来会成为白领,只有10.8%的人认为自己会成为蓝领,还有32.6%的人表示不确定。通过调查显示,大多数应届高职毕业生对自己工作第一年的收入有理性的分析,其中,54.2%的人预计第一年的平均月收入是1000~2000元,25.4%的人预计

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每年增加20万到30万毕业生来自教育部的消息说,从2004年开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已经连续4年保持稳定增长,平均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有关负责人算了一笔账:这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调整,高职毕业生人数占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在不断增加,从前几年的近50%上升到如今的52%,2007年达到258万人。从2004年到2007年,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