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创业周刊在北京与浙江两地高职院校中,针对应届高职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56.6%的高职毕业生认为自己将来会成为白领,只有10.8%的人认为自己会成为蓝领,还有32.6%的人表示不确定。
通过调查显示,大多数应届高职毕业生对自己工作第一年的收入有理性的分析,其中,54.2%的人预计第一年的平均月收入是1000~2000元,25.4%的人预计是 2000~3000元,预计在1000元以内和3000元以上的分别占10.8%和9.6%。看到这个调查结果,有评论者感叹,“高职毕业生对工作的认识更加清晰,找工作也更加理性”。
“要有很高的工资待遇”、“能从工作中学到更多知识”,在择业时被高职毕业生看重,选择其作为重要标准的分别占69.9%和68.7%,然后是“适合自己专业所学专长”(66.3%)、“工作符合自己的兴趣”(66.2%)、“工作非常稳定”(63.9%),而“工作具有挑战性”仅被33.7%的高职毕业生看重。
要给高职毕业生应有的名分和实惠
前不久,《求是》杂志刊发题为“迎接高等职业教育的春天”的署名文章。文章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世界工厂”的诞生需要更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强力支撑。
作为文章作者之一的俞仲文建议,要给高职毕业生以应有的名分和实惠。就给“名”而言,各级政府应采取多种激励措施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声望,形成全社会尊重技能型人才、崇尚技术和技艺的良好风尚,扭转那种脱离社会实际需求、有碍民族昌盛的人才价值观念;就给“利”而言,要通过大幅度提高技能型人才收入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政府和社会各界只有切实采取措施,保障职业教育的学生毕业后享有较高的待遇,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才会越来越受欢迎,蓬勃发展的春天才会真正来临”。

你是哪里的,一般各地都有开发区,资质好的开发区里的企业一般都是不错的,薪资待遇好,福利也比较健全,机会也多,但是挑战也大,新人虽然有工作经验不足的缺点,但是可塑性强,说白了就是好管理,呵呵,所以机会还是很大的,要是你在有点特长,就更好了,

这个是挺吸引眼球的.鹤岗想做的话你可以联系众鼎艺术工作室的李老师.他们是专业干这个的.现在不让发链接,你自己百度搜一下就出来了,预祝你们活动成功.

我是库车二中的教师,理科100名稳进一个很不错的一本,文科也可以过一个还行的一本

我姐姐就是做这一行的有什么事?我可以帮你问问的呀

20、对不愿接受访问的对象适宜采用的调查方式是()。A、电话访问B、邮寄问卷C、人员访问D、上门调查A、电话访问B、邮寄问卷C、人员访问D、上门调查A、电话访问B、邮寄问卷C、人员访问D、上门调查A、电话访问B、邮寄问卷C、人员访问D、上门调查A、电话访问B、邮寄问卷C、人员访问D、上门调查

20、对不愿接受访问的对象适宜采用的调查方式是()。A、电话访问B、邮寄问卷C、人员访问D、上门调查A、电话访问B、邮寄问卷C、人员访问D、上门调查A、电话访问B、邮寄问卷C、人员访问D、上门调查A、电话访问B、邮寄问卷C、人员访问D、上门调查A、电话访问B、邮寄问卷C、人员访问D、上门调查

5、内科检查过程中医生认为必须做心电图的个别考生,现场收取10元/生。

建议还是完中学业,不要半途而废,高中毕业后,可以依个人情况选择大专,高职就读,可根据个人喜好,发展前景选择专业。提醒你一下,不论是大学,还是大专,或高职,都有一定数量的基础课程,如语文、数学、英语等等,所以还是坚持读完高中比较好,打下一定的基础,以应对今后的专业课程。

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每年增加20万到30万毕业生来自教育部的消息说,从2004年开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已经连续4年保持稳定增长,平均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有关负责人算了一笔账:这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调整,高职毕业生人数占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在不断增加,从前几年的近50%上升到如今的52%,2007年达到258万人。从2004年到2007年,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

56.6%的高职生不愿做蓝领,要当白领中国青年报创业周刊在北京与浙江两地高职院校中,针对应届高职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56.6%的高职毕业生认为自己将来会成为白领,只有10.8%的人认为自己会成为蓝领,还有32.6%的人表示不确定。通过调查显示,大多数应届高职毕业生对自己工作第一年的收入有理性的分析,其中,54.2%的人预计第一年的平均月收入是1000~2000元,25.4%的人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