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东北石油大学和内蒙古农业大学哪个应用化学专业好(应用化学专业内农大和东油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3-01-02 09:32:49 解决时间:2022-12-16 15:16

满意答案

东北石油大学和内蒙古农业大学哪个应用化学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东北石油大学和内蒙古农业大学各排行榜,应用化学专业的分数线,应用化学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内蒙古农业大学与东北石油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分数对比(内蒙古)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内蒙古农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东北石油大学
(最高/最低分)
应用化学2020理科 454/423(本科二批)/()
应用化学2019理科 468/439(本科二批)/()
应用化学2018理科 -/446(本科二批)/()
应用化学2017理科 -/397(本科二批)/()
内蒙古农业大学与东北石油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分数对比(黑龙江)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内蒙古农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东北石油大学
(最高/最低分)
应用化学2021理科 380/371(本科二批A段)438/415(本科一批A段)
应用化学2020理科 425/405(本科二批A段)490/456(本科一批A段)
应用化学2019理科 -/438(本科二批A段)499.10/462(本科一批A段)
应用化学2019理科 444.07/438(本科二批)499.10/462(本科一批A段)
应用化学2018理科 -/421(本科二批A段)-/473(本科一批A段)
应用化学2017理科 -/407(本科二批A段)-/467(本科一批A段)
应用化学2017理科 -/403(本科二批A段)-/467(本科一批A段)
化学类 应用化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宽厚扎实的化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应用高分子、天然产物、农产品品质分析、分离与富集技术等。
◆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综合实验操作技能;掌握天然产物中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及检测的基本技术;熟悉应用化学在食品、环境、材料及农学等学科的应用和研究。
◆就业方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药卫生、食品、进出口检验检疫、化工、农林牧、环保、材料、稀土、冶金部门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检测、开发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授予学位:理学学位
内蒙古农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湖北应用化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466
河南应用化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91
山东应用化学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492
黑龙江应用化学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371
山西应用化学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52
天津应用化学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502
化学类 应用化学
东北石油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是黑龙江省重点本科专业,主要专业方向为油田化学和精细化工。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外,还会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获得较好的科学素养。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注重专业英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科技信息的能力。

主干课程 :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外语、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工原理、石油化学、钻井化学、采油化学、集输化学、精细有机合成、精细化学品化学、表面活性剂有机化学、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到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任职。

授予学位: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东北石油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黑龙江应用化学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415
四川应用化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大庆校区就读)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37
重庆应用化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41
广西应用化学(4000元/年,在大庆校区办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25
广东应用化学(非定向)(办学地点:大庆校区)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23
湖南应用化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44
河南应用化学(大庆校区)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36
山东应用化学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17
江西应用化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32
安徽应用化学(4000元/年;大庆校区)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12
辽宁应用化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39
山西应用化学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12
河北应用化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39
内蒙古农业大学
198
软科(综合)
157
校友会(综合)
255
武书连
学校简介

内蒙古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林为主,以草原畜牧业为特色,具有农、工、理、经、管、文、法、艺等8个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具备培养高职高专、学士、硕士及博士的完整高等教育体系。2001年成为国家西部大开发“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2012年成为国家林业局(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2013年进入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院校行列。

历史沿革

1952年,原河北农学院、平原农学院的畜牧兽医系和山西农学院的兽医专业整建制迁至归绥(现呼和浩特),组建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所本科高等学校——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1958年,内蒙古林学院成立。1960年,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更名为内蒙古农牧学院。1999年,内蒙古农牧学院和内蒙古林学院合并组建内蒙古农业大学。

办学规模

学校现设动物科学学院等24个院(部),现有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在校生43575人(校本部29791人)。其中研究生4946人(博士研究生724人),留学生198人。学校总占地面积1.5万亩(含科技园区),校园占地总面积3360亩(校本部2630亩)。校本部教学行政用房面积40.92万平方米,标准田径场(馆)4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亿元。

学科专业

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培育学科26个,有自治区一流建设学科11个。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种。现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18个、自治区级8个。现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91个,拥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2个(含8个专业),有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40个、重点建设专业6个、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4个。农业科学学科连续五年进入ESI全球前1%。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2718人(校本部2225人),其中专任教师1691人(校本部1359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858人(校本部74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74%(校本部54.60%);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1463人(校本部122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6.52%(校本部90.10%),其中博士学位教师占43.47%(校本部53.00%)。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资助2人,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3人,国家、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5人次,国家、自治区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5人次,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3人,自治区深入工农牧业生产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18人,获国家“青年女科学家奖”1人,自治区“333人才工程”首席专家3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8人,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112人、草原英才团队41个,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11人。获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2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8人、自治区级教坛新秀18人。入选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3人、委员9人。获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在线教育“智慧教学之星”荣誉称号教师9人。

教学工作

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42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72门、优质精品课程4门。

有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教育部和农业农村部首批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3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3个。

“十三五”以来,承担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国家级7项、自治区级210项,主编省部级规划教材117部,获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全国农业教育优秀教材奖8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73项,获全区民族教育优秀科研成果奖13项。2021年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项、银奖2项、铜奖2项。

科学研究

“十三五”以来,学校先后主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2800余项,科研进账经费逾14亿元。获批包括优青、重点项目、重点国合等在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88项,经费1.96亿元;牵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6项,经费近1.57亿元;依托“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持承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7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科技和社科成果奖67项,其中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奖26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3项;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00余篇,授权专利1032项。学校在乳酸菌、蒙古马、蒙古牛、蒙古羊、野骆驼、牧草、玉米、燕麦等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已建成科技部、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教育厅等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33个。获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高校青年科技英才39人。已建成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科技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野外台站及哲学社会科学基地)88个。学校入选文化部、教育部共同组织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成为目前全国78所研培高校之一,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承担该项目的高校。

社会服务

2013年学校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计划。入选“十三五”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相关岗位科学家与综合试验站教师13人,学校获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内蒙古农牧厅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基地,获批自治区科普示范基地2个。2018年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全面统筹和管理科技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工作。发挥学校农牧林水草乳沙等特色学科优势,构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助力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十三五”以来,通过“校-地-企”合作,建设了10个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站、68个特色产业基地与科技服务点。成立内蒙古种业协同创新联盟、乡村振兴产业服务中心,与正大、伊利、蒙牛、蒙草抗旱、金宇集团等企业签订100余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土默特右旗人民政府共建“敕勒川农博园”,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横向科研项目497项,经费13657万元;5个益生菌菌种、11个兽用疫苗、3个牧草新品种及相关技术,6项发明专利实现转化,转化总金额5353万元。27项动植物品种培育(选育)专项资助项目累计培育出新品系62个,新品种15个,制定技术标准14项,授权专利19项。

开放办学

先后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和蒙古国等二十多个国家的7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及学术交流关系,成立了“中加可持续农业研究与发展中心”“马利克管理中心内蒙古农业大学分中心”。近五年,学校选派教师到国外访学、学术交流240余人次,国外来校开展学术交流、访问讲学、科研合作等活动的专家教授700余人次。学校成立了“‘一带一路’研究所”,参加了有关“一带一路”教育援外项目及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2012年学校成为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承办单位,承办多边和双边援外培训29期,累计培训来自54个国家的762名学员。2015年学校成为“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累计培训学员8000多人次。

社会荣誉

学校党委荣获全国和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学校被授予全区“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区首批“文明校园”称号,入选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职业技术学院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教务处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先进教务处”和“优秀教务处”等称号,校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学校多次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优秀单位”“全区高校学生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动物科学学院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兽医学院被评为“全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校史展览馆被确定为“内蒙古大学生德育基地”。


收费项目



◆普通本科学费:4200元/人·年~4600元/人·年

◆高职本、专科学费:5000元/人·年~7000元/人·年

◆蒙语授课学费:按相应的汉语授课专业学费的80%收取

◆民族预科班学费:按相应的汉语授课专业学费的80%收取
◆民族班学费:按相应的汉语授课专业学费的80%收取
◆艺术类本科专业学费:7200元/人·年

◆校企合作专业学费:10000元/人·年

◆住宿费:700元/人·年~1000元/人·年





加分政策
对于享受各种优惠政策增加分数投档的考生,按照教育部和相关省(市、区)招生工作文件的规定执行。
东北石油大学
215
软科(综合)
226
校友会(综合)
309
武书连
学校简介

东北石油大学(原名东北石油学院、大庆石油学院)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理、管、文、经、法、教育、艺术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校。1978年被确定为88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学校是黑龙江省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高校,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从196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学校有66个本科专业,23个高职专业。20个省级及以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国家级13个。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试点专业,19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群,6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类别(包括资源与环境、材料与化工、机械、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电子信息、工商管理、社会工作、会计、汉语国际教育);工程学科自2016年以来始终进入世界ESI前1%。

学校占地169.12万平方米,其中秦皇岛校区占地33.2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6.68亿元。建有万兆级校园网。图书馆藏图书264万册,有数据资源16种,建有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有科研平台51个,其中,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能源研发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室)1个、省重点实验室12个、省技术创新中心3个、与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共建联合研究院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65个,其中,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1个。

学校有教职工2173人,其中专任教师1401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29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78人,博士学位 595人、硕士学位 678人;博士生导师187人(包括校内163人、兼职24人);双聘院士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7人(现在职1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长江学者青年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获得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人;“龙江科技英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人才1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7人、青年学者6人、讲座教授5人;省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16人、后备带头人3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14人、青年教学名师2人、模范教师5人、优秀教师12人、教学新秀1人、青年教学能手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团队1个。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2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6个、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培育计划1个。省领军人才梯队16个、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3个。学校还在石油石化等企事业单位聘请了一批兼职教授、导师。

学校面向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7048人,其中本科生18950人、专科生3941人、硕士研究生3650人、博士研究生507人。

学校是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建成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7门、省级33门,获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国家级1门、省级1门。获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等多种奖项。

学校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1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另外,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中国专利金奖各1项。“十二五”以来,获批国家973计划课题4项,863计划课题4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6项(其中,主持重点项目5项,参与重大项目1项)、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项,教育部科技项目6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7项;科研总经费18.94亿元。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82项,其中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技术发明一等奖3项,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获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26项,其中一等奖5项;获专利授权3556件。“十三五”期间,学校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总数为3597篇,其中,SCIE论文1275篇,EI论文1415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907篇;学校教师出版专著65部,出版教材63部,出版译著1部。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实施国际化战略,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宽,国际影响不断扩大。现已与欧洲、美洲、非洲10余个国家的30余所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包括国家公派、联合培养、交换学习、短期交流等学生海外交流项目。鼓励教师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及合作科学研究等实质性合作,与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的大学共建石油工程、非常规油气研究等联合实验室,共同参与欧盟ERASMUS+项目,合作开展“能源与水纽带关系及高效绿色利用关键技术”等政府间科研合作项目。学校积极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来自10余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

学校出版有《东北石油大学学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东北石油大学报》和《高等教育研究》等报刊,与全国300多所高校进行交流。

学校秉承“艰苦创业,严谨治学”的校训和“严谨、朴实、勤奋、创新”的校风,形成了“坚持用大庆精神办学育人”和“全方位多层次产学研合作办学”两个鲜明特色。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为学校题词“用大庆精神育人,培养跨世纪人才”。办学育人成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培养各类人才20余万人,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省内高校前列。涌现出了以傅成玉、王玉普、胡文瑞、何树山、朱国文、方庆、刘合等为代表的许多优秀企业家、院士专家、党政领导杰出校友和一大批严谨务实、无私奉献、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优秀人才。

办学60年来,学校秉承“躬耕黑土、加油中国”的深厚情怀,始终弘扬“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坚持扎根高寒地区非中心城市,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为石油石化行业发展攻坚克难,已经成为国内唯一坚持在油田上办学、东北地区唯一拥有石油石化学科上中下游一体化的高校。

今天,东北石油大学正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改革创新、特色创优”新办学理念,深化“厚植龙江沃土、深度回归油田”思想,按照“强陆——拓海——壮新”的发展思路,全力实施“陆上石油学科一流的石油大学——陆海并举的石油大学——高水平的能源大学”“三步走”战略,为建设高水平百年大学而努力奋斗!


毕业生就业

办学近55年来,大庆精神已成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不竭动力,用大庆精神办学育人和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优良传统,不断激励石油大学人艰苦创业、严谨治学、投身基层、建功立业,形成了“坚持用大庆精神办学育人,培养严谨务实、投身基层、无私奉献、报效祖国的优秀人才”和“植根大庆,发挥优势,全方位多层次产学研合作提升办学水平” 的鲜明办学特色。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始终保持在90%左右。


通讯地址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路199号
收费项目

我校根据黑龙江教育厅、黑龙江省物价局、黑龙江省财政厅下发的《关于调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专业收费标准的通知》中的有关规定,收取学费。

东北石油大学学费标准

专业名称

学费(元)

专业名称

学费(元)

财务管理

4000

物联网工程

5000

测控技术与仪器

4500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4000

地球化学

4000

建筑学

4000

地球物理学

3800

教育技术学

450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4000

金属材料工程

4500

电子科学与技术

4800

勘查技术与工程

4500

电子信息工程

4000

旅游管理

3500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4000

社会工作

4000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4500

石油工程

4500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4000

市场营销

4500

工程管理

4500

通信工程

4800

工程力学

4000

土木工程

4000

工商管理

450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3500

工业设计

4500

信息与计算科学

4000

国际经济与贸易

3500

行政管理

4000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4500

应用化学

4000

化学

3800

应用物理学

2800

化学工程与工艺

4500

英语

4000

环境工程

4500

油气储运工程

4500

会计学

4500

资源勘查工程

450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4500

自动化

48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800

人力资源管理

4000

环境设计(艺术类)

9000

能源化学工程

5000

音乐表演(艺术类)

9000

汉语言文学

4500

舞蹈编导(艺术类)

9000

车辆工程

5500

俄语

4500

公共事业管理

5000

海洋油气工程

5500

经济学

4500

能源与动力工程

5000

地质学

5000

数学与应用数学

4000

安全工程

5000

应用统计学

4500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5000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5000

城乡规划

5000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5000

软件工程     学费按2017年实际收费标准执行。

秦皇岛校区的高职(专科)各专业学费标准均为6000元/学年·生。



  中专 2022-12-16 15:16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2016年东北石油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在河南录取分数线

    1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东北石油大学河南应用化学2016一批理科557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东北石油大学河南应用化学2016一批理科557东北石油大学河南应用化学2015一批理科549东北石油大学河南应用化学2014一批理科575东北石油大学河南应用化学2013一批理科521

  • 中专学校

    2016年东北石油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在安徽录取分数线

    2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东北石油大学安徽应用化学2016一批理科531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东北石油大学安徽应用化学2016一批理科531东北石油大学安徽应用化学2015一批理科571东北石油大学安徽应用化学2014一批理科512东北石油大学安徽应用化学2013一批理科516东北石油大学

  • 中专学校

    2015年东北石油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在甘肃录取分数线

    3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东北石油大学甘肃应用化学2015一批理科490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东北石油大学甘肃应用化学2016一批理科520东北石油大学甘肃应用化学2015一批理科490东北石油大学甘肃应用化学2014一批理科550东北石油大学甘肃应用化学2013一批理科521东北石油大学

  • 中专学校

    2016年东北石油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在贵州录取分数线

    4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东北石油大学贵州应用化学2016一批理科470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东北石油大学贵州应用化学2016一批理科470东北石油大学贵州应用化学2015一批理科457东北石油大学贵州应用化学2014一批理科496东北石油大学贵州应用化学2012一批理科491

  • 中专学校

    2015年东北石油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在辽宁录取分数线

    5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东北石油大学辽宁应用化学2015一批理科534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东北石油大学辽宁应用化学2016一批理科539东北石油大学辽宁应用化学2015一批理科534东北石油大学辽宁应用化学2014一批理科565东北石油大学辽宁应用化学2014一批理科565东北石油大学

  • 中专学校

    东北石油大学油田化学应用技术怎么样,好不好?

    6楼

    东北石油大学油田化学应用技术是公办专科(高职)专业。东北石油大学油田化学应用技术在黑龙江省排名第1。东北石油大学油田化学应用技术在黑龙江省排名情况1.理科排名学校专业名称最低分年份批次1东北石油大学油田化学应用技术专科批A段专业介绍石油与天

  • 中专学校

    东北石油大学应用化学怎么样,好不好?

    7楼

    东北石油大学应用化学是公办本科专业。东北石油大学应用化学在黑龙江省排名第3。黑龙江省开设应用化学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开设应用化学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校: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科技大学、大

  • 中专学校

    东北农业大学内蒙古应用化学录取分数线?东北农业大学内蒙古应用化学招生计划2022

    8楼

    东北农业大学内蒙古应用化学录取分数线为510分(理科)。东北农业大学内蒙古应用化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应用化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东北农业大学内蒙古应用化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应用化

  • 中专学校

    2016年东北农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在内蒙古录取分数线

    9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东北农业大学内蒙古应用化学2016一批理科528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东北农业大学内蒙古应用化学2016一批理科528东北农业大学内蒙古应用化学2014一批理科545东北农业大学内蒙古应用化学2013一批理科498东北农业大学内蒙古应用化学2012一批理科485

  • 中专学校

    东北石油大学内蒙古油田化学应用技术录取分数线?东北石油大学内蒙古油田化学应用技术招生计划2022

    10楼

    东北石油大学内蒙古油田化学应用技术录取分数线为294分(理科)。东北石油大学内蒙古油田化学应用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油田化学应用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东北石油大学内蒙古油田化学应用技术招生计划202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