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东北石油大学和河南工业大学哪个工程管理专业好(工程管理专业河工大和东油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17 22:58:50 解决时间:2022-12-16 15:12

满意答案

东北石油大学和河南工业大学哪个工程管理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东北石油大学和河南工业大学各排行榜,工程管理专业的分数线,工程管理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河南工业大学与东北石油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分数对比(河南)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河南工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东北石油大学
(最高/最低分)
工程管理2021理科 556/546(本科一批)554/520(本科一批)
工程管理2020理科 -/571(本科一批)-/571(本科一批)
工程管理2019理科 551.12/528(本科一批)539.10/528(本科一批)
工程管理2019理科 -/446(本科二批)539.10/528(本科一批)
工程管理2018理科 -/525(本科一批)-/532(本科一批)
工程管理2018理科 -/437(本科二批)-/532(本科一批)
工程管理2017理科 -/502(本科一批)-/492(本科一批)
河南工业大学与东北石油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分数对比(黑龙江)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河南工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东北石油大学
(最高/最低分)
工程管理2021理科 408/408(本科二批A段)421/416(本科一批A段)
工程管理2018理科 -/486(本科二批A段)-/452(本科一批A段)
工程管理2017理科 -/451(本科二批A段)-/455(本科一批A段)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工程管理
河南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有项目管理、工程造价和房地产管理三个方向,培养具有建设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土木工程技术知识,提供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和管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理念、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河南工业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河南工程管理(莲花街校区)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46
四川工程管理(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莲花街校区就读.)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26
海南工程管理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97
山东工程管理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33
江西工程管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13
福建工程管理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37
安徽工程管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02
浙江工程管理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60
江苏工程管理(在莲花街校区学习)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12
黑龙江工程管理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08
内蒙古工程管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12
山西工程管理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92
河北工程管理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44
天津工程管理(莲花街校区)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537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工程管理
东北石油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全过程项目策划、工程预算、管理和实务运作,房地产投资与经营管理,适应21世纪科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工程管理人才。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大学外语、C程序设计、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工程项目融资、建筑工程CAD、工程项目评估、土木工程概论、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施工技术、土木工程概预算、房屋建筑学等。

就业方向:在各级政府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或直接进入建设投资单位、设计单位、建筑施工单位、工程建设监理单位、房地产企业等从事工程管理及相关工作,也可独立或与他人合伙创办公司企业或在教育、科研单位从事教育科研等工作。

授予学位: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东北石油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黑龙江工程管理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416
四川工程管理(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大庆校区就读)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33
重庆工程管理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32
海南工程管理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51
广西工程管理(4500元/年,在大庆校区办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19
湖南工程管理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40
河南工程管理(大庆校区)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20
山东工程管理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07
江西工程管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35
安徽工程管理(4500元/年;大庆校区)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11
江苏工程管理(在大庆校区学习)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09
辽宁工程管理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32
山西工程管理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14
河北工程管理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40
天津工程管理(大庆校区)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533
河南工业大学
196
软科(综合)
209
校友会(综合)
259
武书连
1654
US排名
学校简介

河南工业大学(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位于河南省会郑州市,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粮食局共建高校;始建于1956年,先后隶属国家粮食部、商业部和国内贸易部;1959年开展本科教育,1981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2013年开始博士研究生教育,2017年获批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2018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划归河南省管理,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粮食局于2010年签约共建河南工业大学。2020年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2021年入选河南省“双一流”高校创建行动计划。

建校至今,学校坚持“扎根中原,立足行业,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严守“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承“明德、求是、拓新、笃行”的校训,大力弘扬“崇尚科学、勇于探索、报国兴学、自强不息”的工大精神,凝练形成了“团结进取,务实高效”的校风、“博学奉献”的教风和“勤奋诚信”的学风。

经过历代工大人的励精图治和薪火传承,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涵盖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艺术学和农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不仅具备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人才培养体系,而且作为第二单位成功入选国家首批“ 2011协同创新计划”,是教育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高校,在推动行业、区域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教育振兴的过程中做出了应有贡献,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一、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1960人,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934人,博士学位教师1000人;硕士生导师572人,博士生导师74人;汇聚了双聘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原学者、河南省教学名师等一大批学术带头人;拥有省级及以上高层次教学、研究团队26个。

建校以来,学校涌现出了陈启宗、路茜玉、张根旺、周乃如、汪璠、张国贤等一大批,在粮食、磨料磨具等行业领域具有重大贡献和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专家、学者,他们潜心学术,立德树人,奖掖后进,功勋卓著,为我国粮食事业、磨料磨具行业及学校发展、社会进步作出了开拓性贡献,为后继者树立了榜样。

现任教师中,有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技术委员会谷物与豆类分会主席卞科教授、国际谷物科技协会主席王凤成教授、三届奥运会田径裁判王晏教授等知名专家,还有一批专家教授担任中国粮油学会、中国粮食工程建设委员会、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热处理学会、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磷化学专业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理事长或副理事长职务,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和教学岗位上,教书育人,竭诚奉献,堪称楷模。

二、学科专业

学校长期致力于粮食产后领域的基础理论及工程技术研究,构建了集储运、加工、装备、信息、管理等于一体的完整学科体系;拥有全国最完整的粮油食品学科群和实力雄厚的超硬材料学科群;农业科学、工程学、化学3个学科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全球前1%。建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22个学院, 74个本科专业,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省一级重点学科,“粮食产后安全及加工”学科群入选河南省首批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粮食工程”等3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粮食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个国家级卓越计划专业、16个省级名牌和特色专业、6个双学位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8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学”等29个专业入选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具有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和高校教师硕士学位授予权。

三、人才培养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是国家来华留学生自主招生高校,拥有“中国政府奖学金”、“中国政府丝绸之路奖学金”和“河南省政府奖学金”培养资格;是全国硕士研究生推免高校、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拥有“食品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粮油食品类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河南工业大学-河南中鹤纯净粉业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8000余人,其中研究生3000人,外国留学生300余人;另有继续教育学生近1万人;先后为国家输送了22万余名合格毕业生,粮食行业半数以上的管理精英和技术骨干均出自本校,被誉为粮食行业的“黄埔军校”。

近五年,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国家级奖621项、省部级奖1312项;全国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合格率连年100%;国家“挑战杯”竞赛连续9届领跑河南;连续两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先后荣获“全国就业50强高校”、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人才培养质量获得社会高度认可和评价。

四、科学研究

学校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长期致力于粮食产后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研究,构建了集储运、加工、装备、信息、管理等于一体科学研究体系和特色;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粮食储运、仓厂建设、粮食经济与物流管理、粮食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粮食机械、超硬材料及磨料磨具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有力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在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1986年国家科技攻关奖励大会上获国家奖励4项;近年来,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2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一等奖1项;2017年进入中国大学科技创新竞争力百强高校。

现有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粮食信息处理与控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粮食储藏与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粮食物流研究培训中心、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精深加工研究所(郑州)等35个省部级、国家级科研平台;建有中国粮食博物馆预博馆;是国家粮食行业郑州培训基地;设有河南省高校首家院士工作站、物流研究中心、粮食经济研究中心、超硬材料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5个地厅级科技平台;校内还有岩土工程研究所、物流研究所等54个校级学术研究机构和100余个教学、科研、实习、实训平台。

五、办学条件

占地总面积193.8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06.2万平方米;拥有莲花街校区、嵩山路校区、中原路校区三个校区;建有高标准的教学大楼和现代化的学生公寓;是河南省高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单位、“智慧校园”和“网络学习空间”建设试点单位。

建有食品工程、建筑工程、物理学、化学、力学、电工电子、机械基础等各种、各类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实验教学中心、本科实验教学中心和工程训练中心;配备有大批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89亿元,1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860台(套);学校图书馆是原商业部批准的“全国粮油学科文献情报中心”,藏书270.4万余册,自建粮油食品、超硬材料与磨料磨具2个专题特色数据库;《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先进、齐全的教学科研设施,优雅宜人的校园环境,为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提供了坚实的条件基础。

作为一所办学特色鲜明的省局共建高校,如今的河南工业大学正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以“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办人民满意高等教育”为宗旨,满怀信心的朝着有特色高水平工业大学的建设目标而努力奋斗。



通讯地址
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莲花街100号(莲花街校区) 邮编:450001
奖学金设置

                    奖学金设置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措施

 

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建立了“奖、助、贷、补、勤、减、免、缓”八位一体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设立了四大类30项余奖助学金,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承诺,在校生通过认真学习、努力拼搏,约35%的学生可以获得各类奖助学金。

一、奖助学金设置情况

(一)国家奖助学金

1、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在校全日制二年级以上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

2、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资助在校全日制二年级以上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

3、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为平均每生每年3300元。

(二)优秀学生奖学金

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在校全日制二年级以上本专科学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1000元。

(三)专项奖学金

1、精神文明奖学金。用于奖励校内外见义勇为、舍己救人、拾金不昧等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影响较大、事迹突出的学生,奖励标准为200-1000元。

2、创新创业奖学金。用于奖励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学生,奖励标准为200-1000元。

3、竞赛优胜奖学金。用于奖励在学校批准的各类竞赛活动中成绩突出、为学校争得荣誉的学生,该项奖励由活动具体组织部门统一申请,奖励标准为200-1000元。

4、对外交流奖学金。用于支持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范围内的全日制本科生海外研修活动(双学位项目除外),奖励标准为1000-50000元。

5、学院自设奖学金。由各学院自行设置的奖助项目,奖励标准为200-3000元。

(四)社会奖助学金

1、金龙鱼奖学奖教金(由金龙鱼慈善公益基金会设立)

2、燕宝助学金(由宁夏燕宝慈善基金会设立)      

3、新苗铸才奖(由中国粮油学会储藏分会设立) 

4、布勒奖学金(由布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设立)       

5、益楷奖学奖教金(由成都益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设立)  

6、捷赛优秀学生奖学金(由苏州捷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设立)

7、圣泉奖教奖学金(由山东圣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设立)    

8、创汇奖教奖学金(由广东创汇实业有限公司设立)

9、机械87奖学金(由校友陈日先生设立)

10、郴粮机奖学金(由湖南郴州粮油机械有限公司设立)

11、邦瑞爱心帮助学金(由珠海邦瑞合成材料有限公司设立) 

12、鼎力奖学金(由郑州鼎力干燥设备有限公司设立)         

13、赵巧珠奖教奖学金(由广州市三研磨材有限公司设立)  

14、林少琼奖教奖学金(由佛山市齐而升研磨材料有限公司设立)

15、启航考研教育奖学金(由河南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设立)

16、大学生科技创新校友基金(由山西欣荣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设立)

17、新希望六和奖学金(由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设立)

18、绿叶栋梁奖学金(由校友叶启恩先生、梁璟意女士设立)   

19、国润奖学金(由河南国润药业有限公司设立)     

20、科技创新校友奖学金(由校友范晓明先生设立)

21、外语校友奖学金(由校友霍刚先生设立)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措施

(一)绿色通道

绿色通道是允许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在缓交全部或部分学费的情况下先办理入学手续的政策,是保证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新生顺利入学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学生可先通过绿色通道缓交学费入学,随后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形式获得资助,确保每一位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二)国家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项信用商业贷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国家助学贷款在校期间申贷次数最高不超过学制数,每年申请金额为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由国家财政支付,毕业后由本人承担。

国家助学贷款以办理地点不同,分为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可自主选择申请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或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目前,每年我校约有25%左右的学生通过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解决学费和生活费问题。

(三)勤工助学(学生助理)

学生从入校开始,就可以申请学校设立的勤工助学(学生助理)岗位。学校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积极参加勤工助学(学生助理)活动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实现自立自强。每年学校设立4000余个勤工助学岗位,按照每小时12-30元不等的报酬及补助标准资助参与的学生。学期中人均收入约480元/月,寒暑假期中人均收入可达到约2000元/月。

四、困难补助

困难补助包括临时困难补助和各类专项补助。临时困难补助主要用以解决学生家庭突发性的临时困难(如学生罹患大病、家庭受灾、家庭遭遇突发变故等)。专项补助包括:冬衣补助、生活补助、交通补助、困难毕业生求职补助等。困难补助资助标准为100-10000元。

五、学费减免

学费减免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家庭经济特殊困难学生的关怀和爱护,学费减免额度根据申请者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困难程度,分为全部减免和部分减免。

六、征兵入伍、直招士官学费资助和贷款代偿

学校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直招士官的高等学校学生实行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标准按照实际学费执行,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

七、退役士兵入学学费减免

对退役一年以上考入我校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学校实行学费减免。资助标准按照实际学费执行,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

八、大学生服务基层资助

高校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期在3年以上(含3年)、服务期考核合格的,由国家对其在校学习期间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本金、利息实施代偿。资助标准为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

 

 

 



东北石油大学
215
软科(综合)
226
校友会(综合)
309
武书连
学校简介

东北石油大学(原名东北石油学院、大庆石油学院)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理、管、文、经、法、教育、艺术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校。1978年被确定为88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学校是黑龙江省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高校,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从196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学校有66个本科专业,23个高职专业。20个省级及以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国家级13个。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试点专业,19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群,6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类别(包括资源与环境、材料与化工、机械、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电子信息、工商管理、社会工作、会计、汉语国际教育);工程学科自2016年以来始终进入世界ESI前1%。

学校占地169.12万平方米,其中秦皇岛校区占地33.2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6.68亿元。建有万兆级校园网。图书馆藏图书264万册,有数据资源16种,建有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有科研平台51个,其中,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能源研发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室)1个、省重点实验室12个、省技术创新中心3个、与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共建联合研究院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65个,其中,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1个。

学校有教职工2173人,其中专任教师1401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29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78人,博士学位 595人、硕士学位 678人;博士生导师187人(包括校内163人、兼职24人);双聘院士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7人(现在职1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长江学者青年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获得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人;“龙江科技英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人才1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7人、青年学者6人、讲座教授5人;省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16人、后备带头人3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14人、青年教学名师2人、模范教师5人、优秀教师12人、教学新秀1人、青年教学能手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团队1个。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2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6个、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培育计划1个。省领军人才梯队16个、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3个。学校还在石油石化等企事业单位聘请了一批兼职教授、导师。

学校面向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7048人,其中本科生18950人、专科生3941人、硕士研究生3650人、博士研究生507人。

学校是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建成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7门、省级33门,获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国家级1门、省级1门。获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等多种奖项。

学校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1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另外,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中国专利金奖各1项。“十二五”以来,获批国家973计划课题4项,863计划课题4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6项(其中,主持重点项目5项,参与重大项目1项)、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项,教育部科技项目6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7项;科研总经费18.94亿元。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82项,其中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技术发明一等奖3项,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获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26项,其中一等奖5项;获专利授权3556件。“十三五”期间,学校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总数为3597篇,其中,SCIE论文1275篇,EI论文1415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907篇;学校教师出版专著65部,出版教材63部,出版译著1部。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实施国际化战略,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宽,国际影响不断扩大。现已与欧洲、美洲、非洲10余个国家的30余所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包括国家公派、联合培养、交换学习、短期交流等学生海外交流项目。鼓励教师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及合作科学研究等实质性合作,与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的大学共建石油工程、非常规油气研究等联合实验室,共同参与欧盟ERASMUS+项目,合作开展“能源与水纽带关系及高效绿色利用关键技术”等政府间科研合作项目。学校积极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来自10余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

学校出版有《东北石油大学学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东北石油大学报》和《高等教育研究》等报刊,与全国300多所高校进行交流。

学校秉承“艰苦创业,严谨治学”的校训和“严谨、朴实、勤奋、创新”的校风,形成了“坚持用大庆精神办学育人”和“全方位多层次产学研合作办学”两个鲜明特色。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为学校题词“用大庆精神育人,培养跨世纪人才”。办学育人成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培养各类人才20余万人,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省内高校前列。涌现出了以傅成玉、王玉普、胡文瑞、何树山、朱国文、方庆、刘合等为代表的许多优秀企业家、院士专家、党政领导杰出校友和一大批严谨务实、无私奉献、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优秀人才。

办学60年来,学校秉承“躬耕黑土、加油中国”的深厚情怀,始终弘扬“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坚持扎根高寒地区非中心城市,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为石油石化行业发展攻坚克难,已经成为国内唯一坚持在油田上办学、东北地区唯一拥有石油石化学科上中下游一体化的高校。

今天,东北石油大学正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改革创新、特色创优”新办学理念,深化“厚植龙江沃土、深度回归油田”思想,按照“强陆——拓海——壮新”的发展思路,全力实施“陆上石油学科一流的石油大学——陆海并举的石油大学——高水平的能源大学”“三步走”战略,为建设高水平百年大学而努力奋斗!


通讯地址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路199号
  中专 2022-12-16 15:12

相关问答

  • 我要读技校

    如果想学土木工程专业黑龙江工程学院和东北石油大学哪个好点

    1楼

    那要看你的分怎么样啦如果够东油的土木还是东油的好毕竟是重点本科东油的土木还是不错的师资等都很不错当然黑工程是专门的工程院校土木也还不错只是看你的分够哪个了

  • 中专学校

    东北石油大学和徐州工程学院哪个好?加分政策?有哪些专业?

    2楼

  • 中专学校

    东北石油大学和黑龙江工程学院哪个好?录取办法?重点的专业?

    3楼

  • 中专学校

    东北石油大学和安徽工程大学哪个好?重点的专业?招生咨询联系办式?

    4楼

  • 中专学校

    东北石油大学和西安工程大学哪个好?有哪些专业?平均伙食标准多少钱一天?

    5楼

  • 中专学校

    东北石油大学工程管理怎么样,好不好?

    6楼

    东北石油大学工程管理是公办本科专业。东北石油大学工程管理在黑龙江省排名第2。黑龙江省开设工程管理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开设工程管理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校: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科技大学、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 中专学校

    2015年东北石油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在河南录取分数线

    7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东北石油大学河南财务管理2015一批理科541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东北石油大学河南财务管理2016一批理科551东北石油大学河南财务管理2015一批理科541东北石油大学河南财务管理2014一批理科565东北石油大学河南财务管理2013一批理科525东北石油大学

  • 中专学校

    2016年东北石油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在河南录取分数线

    8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东北石油大学河南财务管理2016一批理科551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东北石油大学河南财务管理2016一批理科551东北石油大学河南财务管理2015一批理科541东北石油大学河南财务管理2014一批理科565东北石油大学河南财务管理2013一批理科525东北石油大学

  • 中专学校

    东北石油大学和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哪个好?毕业生就业如何?加分政策?

    9楼

  • 中专学校

    东北石油大学和河南工程学院哪个好?重点的专业?加分政策?

    10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