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东北师范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哪个好?加分政策?毕业生就业如何?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07-09 07:25:39 解决时间:2022-07-06 10:39

满意答案

有很多考生都想知道东北师范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哪所学校好?就此问题,小编通过。东北师范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排名、录取分数线、专业奖学金、学校简介等几方面给大家做个分析!
东北师范大学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排名对比表
名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软科(综合)4448
校友会(综合)5367
武书连84118
US排名1068-
泰晤士50-7250-72
东北师范大学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录取分数线
(一)东北师范大学在吉林省录取分数线
年份招生类型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选科要求
2021普通类本科一批A段5398430482
2021普通类本科一批B段5349129482
2021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一批A段51711661482
2021只招有志愿考生本科一批A段51412157482
2021普通类本科一批A段5661184519
2021普通类本科一批B段5332691519
2021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一批A段5432164519
2021只招有志愿考生本科一批A段5273048519
(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吉林省录取分数线
年份招生类型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选科要求
2021普通类本科一批A段52710145482
2021普通类本科一批A段5491854519
(三)东北师范大学在北京市录取分数线
年份招生类型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选科要求
2021普通类本科批6067185400不限
2021普通类本科批5988278400思想政治、历史(2科必选)
2021普通类本科批5978453400物理必选
2021普通类本科批57312147400物理、化学(2科必选)
2021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批56014215400物理、化学(2科必选)
2021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批55315441400不限
(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北京市录取分数线
年份招生类型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选科要求
2021普通类本科批5919357400不限
2021普通类本科批5889802400思想政治必选
2021普通类本科批57911162400物理/化学(2选1)
2021普通类本科批57611649400物理必选
2021普通类本科批57611649400物/化/生(3选1)
东北师范大学
学校简介

红色传承,星火东渐。东北师范大学原名东北大学,1946年建校,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49年定址于长春。1950年易名为东北师范大学。1958年划归吉林省,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1980年重新划归教育部,复名为东北师范大学。1996年成为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

特色鲜明,成效斐然。学校以教育教学为立校之本。建校70年来,形成了“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鲜明办学特色,被誉为“人民教师的摇篮”。上世纪50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校长成仿吾提出了为中小学教育服务的办学思想,学校首开中国高师函授教育之先河;80年代,学校主动服务农村基础教育,走出了一条享誉基础教育界的“长白山之路”;90年代,实施“优师工程”,为基础教育培养优秀教师;进入新世纪,启动实施“教育家培养工程”,探索“U-G-S教师教育新模式”。“优师工程”和“U-G-S教师教育新模式”先后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加分政策

在高考文化课成绩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享有国家规定政策加分的考生。

参加《高校招生》杂志社主办的“全国创新英语作文大赛”获得优胜者的考生,高考第一院校志愿报考我校,达到我校在该省同批投档线者,我校予以录取并满足其所报专业志愿。

 


毕业生就业

学校连续多年保持高比例就业率,近十年就业率均在98%以上。连续被教育部树立为高校就业工作典型,2004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就业与再就业工作”表彰大会,我校被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成为全国获此殊荣的四所高校之一;2008年,在金融危机使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的背景下,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育部专门编发简报,以《东北师范大学创新高校公共就业服务模式 提振大学生就业形势》为题,介绍我校就业工作经验;2009年,就业中心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表彰,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是获此表彰的两个高校就业中心之一;2010年,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是六所大会交流高校之一,中共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和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分别批示,要求将东北师范大学促进毕业生就业的经验做法,向全国各高校介绍推广;2013年,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刊发了《东北师大就业率持续居高具有启示意义》一文,刘延东批示:“东北师大加大师范专业课程改革,把就业当作一门学问,联合建立教育人才市场的做法要认真总结推广”;2014年,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刊发了《东北师大为就业困难学生提供差异化帮扶》一文,刘延东批示:“东北师大差异化帮扶困难学生的做法可借鉴推广”。教育部先后六次编发简报,指出东北师范大学良好就业态势提振全国就业形势的积极意义。除此之外,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连续11年对我校就业工作进行报道,东北高师就业洽谈会与农博会、汽博会、电影节并称吉林省“四大盛会”,被新闻媒体誉为“东师现象”。据统计,近年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对我校就业工作宣传报道500余次,就业工作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 
   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学生为本、市场为准、服务为训”的就业工作理念。在培养高质量学生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毕业生就业工作,形成了富有东北师范大学特色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1. 从“三分之一”到“内合外联”,不断创新就业工作模式 
 20世纪90年代中期,学校打破传统工作模式,提出了各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做就业管理、就业指导与就业市场工作的就业工作新模式,被教育部树立为就业工作职能转变的典型。2001年,东北师大提出“内合”东北高师,“外联”用人单位模式,成立了以东北师范大学为秘书长单位的“东北高师就业协作体”,有力拉动了东北高师毕业生充分就业。目前,协作体院校从成立时的17所增至28所,涵盖了东北地区全部高师院校,按照“市场共建、信息共享、品牌共创”的原则,形成了以东北师大为中心、国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大、占有市场份额最大的东北教育人才品牌市场。2007年,我校联合东北高师院校成立了东北高师就业工作研究会,拓展合作新领域,进行深度合作。目前,已实现了学生就业工作走内涵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 
 2. 从“东北教育人才集散地”到“全国教育人才专业市场”,实现了“区域 ”向“全国”的市场跨越学校在毕业生质量上打造“师”字品牌,建设大区域、开放式、专业化的教育人才市场,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共赢”成为学校就业市场开发培育的基本战略。1997年,学校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百所毕业生就业基地;2001年,在原有的就业基地基础上,通过“距近校校联合,距远一校展扩”,建立以市(地)、县(市、区)为单位的区域性就业基地,并从中选设基地联系校,形成以联系校为“点”,基地为“面”,“点面结合”的毕业生就业基地网络;2003年,启动“百所城市就业市场开发规划”,以“高端巩固、中端拓展、基层引导”为原则,对全国五个区域、八个领域的两千家用人单位进行重点开发走访,在全国挑选了112个城市作为首批城市就业基地,实现了从“百校”到“百城”的跨越;2005年,东北师范大学又进一步向“基层”迈进,号召广大毕业生到基层去,到基础教育最需要的地方去,并将举办“会中会”——“东北28所高师院校毕业生到全国基层百县就业专场洽谈会”;2007年,在全国相继出台事业单位执行“用人招考制度”、“编制核定”政策以及发达地区的“户口限制”政策的背景下,我校就业市场开始导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实施企业“营销组合”运营模式,着力开发我国十大城市群的师范和非师范毕业生就业市场;2008年,自主研发了评价市场价值的“五维”指标体系,完成了我校就业市场的一轮深度开发和精准营销;2009年,教育部批准我校建立“全国教育人才专业市场”,成为教育部在全国设立的第一家行业性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实现从“区域市场”到“全国市场”的跨越,参加洽谈会的用人单位从2001年来自全国21个省市的430家攀升到2013年来自全国各省市的3000多家;需求信息从4000条提升到近167116条;供需比从1∶8提升到1∶19。目前,就业市场已经从传统的东北地区拓展到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中原地区、长江中游地区、海峡西岸地区、西南地区,东北高师毕业生遍布全国。  
   3. 实施“东师品牌”战略,形成供需良性互动 
 学校主动适应市场,为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多出路”的人才,学校构筑了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课程、自主规划课程组成的多样化课程体系。在“营销”环节上,严把质量关,在全国率先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毕业生“诚信认证”服务,2008被评为吉林省首家“大学生诚信就业示范院校”。在“售后服务”环节上,优先满足毕业生回校进修和深造。在信息反馈环节上,建立市场信息反馈机制。2002年以来,开展就业基地回访百余次,走访用人单位7000余家,采纳教育教学改革建议1500余条。 
 4. 变革信息服务手段,建设毕业生就业“无形”大市场 
 学校先后共投入300万元建成400平方米的就业信息网络工作室,组建了一支专兼结合的信息工作队伍,为学生提供了一对一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息定制。2006年,推出了手机上网定制信息服务,实现了信息的“二次革命”,使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彻底摆脱了计算机的束缚;2007年,引入了“精准营销”的理念,建立了集成“双认证”、“双视频”、“双搜索”、“双手机”、“三定制”、“四网络”的“四二三四”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并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3所全国知名高校一起成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理事会成员;2008年,在全国率先推出“移动就业网”,使毕业生完全摆脱获取就业信息对电脑和网络的依赖,并与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等全国人才网络招聘的门户网站进行对接,扩大了毕业生就业空间;2009年,建成了全国高校首个专业化视频洽谈室及视频就业网,推出远程视频就业服务支撑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网上就业全过程服务;2013年,提出了“微”理念,开发了“东师微就业”和“东师求职宝”,利用目前最受学生欢迎的微信平台提供自选式、一对一的就业信息服务,在全国高校率先开启就业微时代。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学校简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一所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是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设有独立研究生院的高等院校之一。

校风:实事求是、艰苦奋斗   校训:厚积薄发、开物成务

教风:为学为师、立德立言   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前身是以清华大学石油系、化工系为基础,汇聚天津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部分师资,于1953年创立的北京石油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院校。

加分政策

学校在提档和分配专业时,原则上均承认各省(区、市)招生主管部门根据教育部相关政策给予考生的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同一考生如有多项政策性加分,只取其中最高一项分值,且原则上加分不得超过20分。



毕业生就业
学校就业工作始终坚持服务国家能源战略重大需求与学生成长成才相结合的理念,引导毕业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和成才观,面向“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就业,不断加强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持续拓宽就业渠道,实现了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高位平稳发展。学校精心做好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每年举办招聘宣讲会300余场,接待用人单位40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76000余个,供需比达19:1。
2021届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为96.87%;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5.46%,深造率为53.12%,其中国内升学率48.53%,出国深造率4.59%;本科生保研率高达25%。
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多样化,在石油石化、电力、汽车、信息、金融、教育、航空航天等行业领域深受欢迎。近45%的本科毕业生就职于国有企业、科研院所、事业单位、教育单位、政府机关和部队。
 

国内升学院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等

国有企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中车重工机械有限公司、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

科研院所、教育单位、事业单位: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实验学校等

政府机关、部队:教育部、外交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税务总局、审计局、地震局、应急管理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二十三厂等

国内银行、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北京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证券、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等

高新技术企业和其他民营企业: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贝壳找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海尔集团、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世纪好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唯品会(中国)有限公司、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昆仑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天津油立方科技有限公司等

全球著名企业: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哈里伯顿(中国)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强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



  中专 2022-07-06 10:39

相关问答

  • 技校排名

    东北师范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哪个好?学费多少钱一年?加分政策?

    1楼

  • 中专技校排名

    东北师范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哪个好?加分政策?招生咨询联系办式?

    2楼

  • 广州技校

    东北师范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哪个好?加分政策?重点的专业?

    3楼

  • 培训学校

    东北师范大学和东华大学哪个好?重点的专业?加分政策?

    4楼

  • 职中

    东北师范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哪个好?资助政策有哪些?毕业生就业如何?

    5楼

  • 哪个技校好

    东北师范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哪个好?有哪些专业?学费多少钱一年?

    6楼

  • 我要读技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吉林农业大学哪个好?招生咨询联系办式?加分政策?

    7楼

  • 中专学校

    东北师范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哪个好?录取办法?加分政策?

    8楼

  • 技校网友

    东北师范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哪个好?加分政策?招生咨询联系办式?

    9楼

  • 技校都有什么专业

    东北师范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哪个好?加分政策?毕业生就业如何?

    10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