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湖北大学 (最高/最低分) | 东北林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生物科学类 | 2021 | 物理类 | -/568(本科批) | /() |
| 生物科学(师范类) | 2021 | 物理类 | -/568(本科批) | /() |
| 生物科学类 | 2021 | 物理类 | -/562(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 |
| 生物科学类 | 2020 | 理科 | -/568(本科一批) | -/589(本科一批) |
| 生物科学类 | 2020 | 理科 | -/565(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89(本科一批) |
| 生物科学类 | 2019 | 理科 | -/550(本科一批) | -/569(本科一批) |
| 生物科学类 | 2019 | 理科 | -/547(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69(本科一批) |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 | 2018 | 理科 | -/560(本科一批) | -/577(本科一批) |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 | 2017 | 理科 | -/531(本科一批) | -/543(本科一批)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湖北 | 生物科学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8 |
| 生物科学(师范类) | 568 | ||||
| 生物科学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62 | |||
| 新疆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62 |
| 陕西 | 生物科学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7 |
| 云南 | 生物科学(师范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5 |
| 生物科学类 | 560 | ||||
| 贵州 | 生物科学(师范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06 |
| 生物科学类 | 499 | ||||
| 四川 | 生物科学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3 |
| 生物科学(师范类) | 572 | ||||
| 重庆 | 生物科学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3 |
| 海南 | 生物科学类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2 |
| 广西 | 生物科学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27 |
| 广东 | 生物科学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9 |
| 湖南 | 生物科学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3 |
| 河南 | 生物科学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2 |
| 山东 | 生物科学类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73 |
| 江西 | 生物科学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8 |
| 福建 | 生物科学(师范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1 |
| 安徽 | 生物科学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3 |
| 辽宁 | 生物科学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5 |
| 山西 | 生物科学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26 |
| 河北 | 生物科学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1 |
专业简介
本专业是国家正式批准的“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之一,为黑龙江省重点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深厚的生物科学基本理论和较强实践动手技能,具备良好表述和分析生物学相关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研究人才,能在林业、生物、农业、医药、食品、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主干课程有:植物学和植物生理学、动物学和动物生理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进化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等。
学生前景
保研直博
2016届毕业生保研率38.60%,其中保送外校20人,包括北京大学1人、中国科学院4人、复旦大学1人、浙江大学2人、上海交通大学1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人、武汉大学3人、厦门大学1人、西安交通大学1人、中国农业大学1人、山东大学1人、哈尔滨工业大学1人、上海科技大学1人。
考研
2016届毕业生考研深造率21.05%,其中考取“985”、“211”院校的学生占100%。
出国
2016届毕业生出国深造率7.02%,主要去往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等知名大学。
就业
2016届毕业生就业率89.47%,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在京津沪直辖市及黑龙江、辽宁、浙江等省份的省会城市和沿海城市。
专家谈专业
生物科学是本世纪最为活跃和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东北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专业不仅是国家“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学点”,又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选择本专业的学生,首先应对生物科学具有浓厚的兴趣,并具有一定的善于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此外,根据本专业国际化鲜明的特点,考生不仅要具备有雄厚的数学、化学、物理和生物等课程基础,更应具有扎实的英语听写能力。本专业在学习动物和植物的发生、发育等原理的同时,还要学习动物和植物、微生物开发利用的方法。通过我校生物科学专业的培训,学生不仅获得林业、农业、园林、医药、食品、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工作能力,而且还可以继续在国内或国外著名大学或研究单位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专家简介:
安铁洙,教授、博士生导师、生物科学专业负责人,主持多项国家自然基金、转基因重大专项等项目,获得省科技奖2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3等奖3项,发表论文近80篇,主编或参编专著或教材近10部。
学生谈专业:
生物科学专业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师资力量雄厚,各项仪器配置完善,课程包括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生命科学研究领域,课程设置多元化,注重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实验技术及科学思维的培养。学院不仅开设各种公共实验课,同时还向我们提供创新实验平台,在创新实验中我们可以提前接触实验室,加强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能够学到一些新技术、新思路,使我们的科研想法在实验室中就可以实现论证。大学四年的学习,让我们学到了扎实的生命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及熟练的实验技能,同时还培养了良好的科学思维及逻辑分析能力,在科研领域具有非常强的竞争优势。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是真正培养科研型人才的摇篮。
学生简介:
高晋,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2012级本科生,2016年保送至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专业课成绩突出,连续六个学期获得校一等奖学金,同时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三好学生、校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曾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并担任项目负责人一职,发表论文多篇。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黑龙江 | 生物科学(拔尖人才成栋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49 |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 | 521 | ||||
| 四川 | 生物科学类(包含专业:生物科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9 |
| 重庆 | 生物科学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4 |
| 广东 | 生物科学类(非定向)(071001.生物科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071002.生物技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071002.生物技术)(办学地点:校本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6 |
| 湖南 | 生物科学(拔尖人才成栋班)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3 |
| 生物科学类 | 575 | ||||
| 河南 | 生物科学(拔尖人才成栋班)(本硕博贯通培养,经选拔优秀者免试推荐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校本部)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6 |
| 生物科学类(校本部) | 593 | ||||
| 山东 | 生物科学(拔尖人才成栋班)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85 |
| 生物科学类 | 577 | ||||
| 江西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1 |
| 福建 | 生物科学类(含生物科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3 |
| 安徽 | 生物科学(拔尖人才成栋班)(5400元/年;本硕博贯通培养,经选拔优秀者免试推荐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7 |
| 生物科学类(5400元/年;含生物科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 | 573 | ||||
| 浙江 | 生物科学类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11 |
| 江苏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基地班)、生物技术(基地班)、生物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0 |
| 上海 | 生物科学类(含生物科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专业)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4 |
| 吉林 | 生物科学(拔尖人才成栋班)(本硕博贯通培养,经选拔优秀者免试推荐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31 |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 | 515 | ||||
| 辽宁 | 生物科学(拔尖人才成栋班)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6 |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 | 569 | ||||
| 内蒙古 | 生物科学(拔尖人才成栋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1 |
| 生物科学类 | 518 | ||||
| 山西 | 生物科学(拔尖人才成栋班)(本硕博贯通培养,经选拔优秀者免试推荐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58 |
| 生物科学类(包含专业生物科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 | 549 | ||||
| 河北 | 生物科学(拔尖人才成栋班)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4 |
| 生物科学类 | 579 | ||||
| 天津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校本部)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13 |
| 北京 | 生物科学类(5400元,含生物科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2 |
湖北大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一、历史沿革
1931年,学校前身湖北省立教育学院在武昌宝积庵诞生,此后迭经国立湖北师范学院、湖北省教育学院、湖北省教师进修学院、湖北师范专科学校、武汉师范专科学校和武汉师范学院等时期。九秩春秋,筚路蓝缕,六易校址,八更校名,薪火相传文脉不息,师范教育底蕴深厚。1984年,由武汉师范学院更名改建为湖北大学,开始由单一的师范类院校转型步入综合性大学发展阶段。2013年,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湖北大学。
二、校区概况
学校有武昌主校区、汉口校区、阳逻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500亩。学校毗邻长江,紧靠沙湖,树木葱郁,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教学科研服务设施基础完善。
三、学科专业
学科门类和专业齐全。涵盖除军事学、交叉学科以外的12大学科门类,设有23个学科性学院、83个本科专业、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3个学科入选U.S.News世界最佳学科,5个学科入选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拥有3个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5个学科在湖北省属高校中排名第一。有2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四、人才培养
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9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9500余人。2006年始,学校启动实施“一流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以及本硕博贯通培养的“十年树人计划”,探索开展通识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有一批国家级的产教融合基地、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累计获批7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9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获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88项。近年来,围绕国家和湖北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加强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和师范教育,成立微电子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研究院4个新工科学院,组建师范学院、文化遗产学院和旅游学院等。建校以来,累计培养输送各类高级专门人才30余万人。
五、师资队伍
现有教师15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900余人,博士生导师230人,硕士生导师926人。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362人(次),其中国家级人才72人(次)、省市级人才290人(次)。
六、科研与社会服务
建有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药物高通量筛选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能源捕获和环境传感绿色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4个国家级平台,作为参与单位组建了湖北应用数学中心。建有省部共建有机化工新材料协同创新中心1个。建有功能材料绿色制备与应用、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应用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武汉市)重点科技创新平台41个。建有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湖北省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湖北休闲体育发展研究中心等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2个,拉丁美洲研究中心、巴西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备案)。2个智库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县域治理研究院入选湖北改革智库,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入选省委重点建设的全省十大新型智库。近五年来,学校获省科技奖35项,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1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8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5项。
七、校园文化
建设书香校园,注重以文化人。多次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和网络文化优秀成果奖,连续3次获评“湖北省十佳书香校园”。大学生五人制足球队获得全国冠军15次,5次代表中国出征世界大学生五人制足球锦标赛并取得历史上最好成绩。大学生龙狮团8次到国(境)外巡回展演,展示中华传统文化,摘得世界龙狮锦标赛冠军2项。近三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大学生艺术展演、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英语竞赛等重大赛事中摘得桂冠。
八、国际交流
上世纪60年代,学校开始招收国际学生,可提供中国政府奖学金、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湖北省政府奖学金。学校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关系,与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合作设立湖北大学曼城联合学院,在巴西、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波兰合作建立了3所孔子学院(孔子课堂)。
九、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学校正以“学科建设和综合实力双突破”为发展目标,努力建成国内知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湖北大学收费标准严格按照省物价部门规定执行。
东北林业大学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林业工程为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校,地处我国最大国有林区的中心——哈尔滨市,东经126.6247°,北纬45.7662°,海拔141米,校园占地136公顷,并拥有帽儿山实验林场(帽儿山森林公园)和凉水实验林场(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总面积达3.3万公顷。
历史沿革。学校创建于1952年7月,原名东北林学院,是在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基础上建立的,由原国家林业部直属管理。1985年8月更名为东北林业大学。2000年3月,由国家林业局划归教育部直属管理。2005年10月,经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0年11月,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签署合作共建协议。2011年6月,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2012年3月,教育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共建协议。201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双一流”建设高校。
师生概况。学校现有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2.7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9433人、研究生7753人。自建校以来,已向国家输送毕业生19万余人。现有教职员工2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1300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青年学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新世纪“百千万工程”人选3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教学名师1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7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1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1人、青年学者6人,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4个、黑龙江省“头雁”团队4个。近年来,有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3人,全国“工人先锋号”获得者1个团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1人,省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8人,省级优秀教师8人次,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3人。
学科专业。学校现设有研究生院、19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有68个本科专业、1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7个类别的专业学位硕士点,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林业工程、林学2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生物学、生态学、风景园林、农林经济管理4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林草局重点学科、2个国家林草局重点(培育)学科、1个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7个黑龙江省重点一级学科。学校现有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1%。有国家发改委和教育部联合批准的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学),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校,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学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教学科研平台。学校拥有优良的教学科研平台和实践教学基地。有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帽儿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有森林植物生态学、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东北盐碱植被恢复与重建、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15个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有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猫科动物研究中心,3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其中1个升级为“2.0”计划),有林学、森林工程、野生动物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森林工程、野生动物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3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5个省级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智库;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检测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工程质量检测总站检测中心等;有帽儿山实验林场、凉水实验林场等7个校内实习基地、310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和111个校外研究生实习基地。2020年,帽儿山实验林场、凉水实验林场和森林博物馆入选第五批全国林草科普基地,森林博物馆晋级“国家二级博物馆”。2021年,成立了东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
对外交流合作。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每年有近150位来自欧美和亚洲发达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合作研究和访问考察;每年派出120余位教师赴国外攻读学位、进修访问和科研合作;与俄罗斯、新西兰、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埃塞俄比亚、日本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友好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生交流项目,并积极选派学生通过国家公派渠道赴国(境)外攻读学位。学校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英国阿斯顿大学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办学项目分别获批招生。近年来,学校举办了“林木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国际研讨会”“2019年虎豹跨境保护国际研讨会”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学校大力加强留学生教育培养,作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留学生,生源来自五大洲80余个国家。
各类奖励荣誉。2007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学校在2011年、2014年和2017年连续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20年首次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连续16年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第七届和第十届“母亲河奖”、全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等次项目办”、黑龙江省“十佳和谐校园”、黑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先进集体、全省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黑龙江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军警民共建共育先进集体、黑龙江省学生工作先进集体,20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2020年,成功承办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捧得“优胜杯”,获得2金1银5铜的成绩。“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励71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省部级科研奖励253项(其中一等奖24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89项(其中一等奖7项),获得授权专利4800余件。2018年,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涌现出以国家和省部级领导、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术界和企业界精英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了一批批以塞罕坝林场建设者、鹦哥岭自然保护区青年团队、全国首位环保烈士徐秀娟等为代表的优秀毕业生,为我国的林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质量、绿色、创新、合作”理念,秉承“学参天地、德合自然”的校训,不断强化办学优势,不断彰显办学特色,力争办学实力位居全国农林高校前列,建成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中国高水平大学,为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林业大学而努力奋斗。
学校认可教育部和各省(区、市)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全国性政策性加分,同一考生如有多项政策加分,只取其中最高一项分值,且加分不得超过20分,并按照加分后的投档成绩录取专业。

东北林业大学山西生物科学录取分数线为558分(理科)。东北林业大学山西生物科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生物科学(成栋班)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东北林业大学山西生物科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

东北林业大学山西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教学)、生物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录取分数线为549分(理科)。东北林业大学山西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教学)、生物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

东北林业大学河北生物科学录取分数线为584分(物理类)。东北林业大学河北生物科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生物科学(成栋班)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东北林业大学河北生物科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

东北林业大学河北生物科学类录取分数线为579分(物理类)。东北林业大学河北生物科学类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生物科学类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东北林业大学河北生物科学类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生

东北林业大学天津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教学)、生物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录取分数线为613分(综合)。东北林业大学天津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教学)、生物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

东北林业大学北京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教学)、生物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录取分数线为552分(综合)。东北林业大学北京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教学)、生物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东北林业大学湖北生物技术2015一批理科555东北林业大学湖北生物技术2015一批理科555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东北林业大学湖北生物技术2016一批理科571东北林业大学湖北生物技术2016一批理科571东北林业大学湖北生物技术2015一批理科555东北林业大学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东北林业大学湖北生物技术2016一批理科571东北林业大学湖北生物技术2016一批理科571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东北林业大学湖北生物技术2016一批理科571东北林业大学湖北生物技术2016一批理科571东北林业大学湖北生物技术2015一批理科555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生物科学是公办本科专业。东北林业大学生物科学在黑龙江省排名第1。黑龙江省开设生物科学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校:东北农业大学、齐齐哈尔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大庆师范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生物科学在黑龙江省排名情况1.理科排

东北林业大学湖北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教学)、生物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录取分数线为589分(理科)。东北林业大学湖北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教学)、生物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