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省控线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18 | 67914 | 417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 | 502 | 84457 | (05)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 - | 417 | 150598 | (0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 中外合作办学 | - | 522 | 63868 | (03) | ||||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03 | 39238 | 476 | (01)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机械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4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金融工程 | 四年 | 2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四年 | 1 |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四年 | 2 | |||||
| 应用化学 | 四年 | 3 | (05)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 统计学 | 四年 | 4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四年 | 2 |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四年 | 5 |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1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4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四年 | 5 | (03) | ||||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四年 | 4 | (02) | ||||
| 电子信息工程 | 四年 | 3 | |||||
| 通信工程 | 四年 | 3 | |||||
| 自动化 | 四年 | 6 | |||||
| 机器人工程 | 四年 | 5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2 | |||||
| 软件工程 | 四年 | 2 |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2 | |||||
| 土木工程 | 四年 | 4 | |||||
|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四年 | 6 | (03) |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四年 | 3 | (02) |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2 | |||||
| 能源化学工程 | 四年 | 2 | (05)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 四年 | 1 | |||||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四年 | 2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 环境工程 | 四年 | 2 | (05)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四年 | 2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 工程管理 | 四年 | 2 | |||||
| 工商管理 | 四年 | 2 | |||||
| 会计学 | 四年 | 1 | |||||
| 广播电视编导 | 四年 | 4 | (04) | ||||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4 | (01)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广播电视编导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40 | 139137 | (0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环境工程 | 502 | 84457 | (05)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 502 | 84457 | |||||
| 广播电视编导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3 | 39238 | (01)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能源化学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4 | 82413 | (05)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应用化学 | 505 | 81375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518 | 67914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 工商管理 | 519 | 66911 | |||||
| 土木工程 | 520 | 65895 |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520 | 65895 | |||||
| 机器人工程 | 520 | 65895 | |||||
| 机械类 | 520 | 65895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521 | 64908 |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521 | 64908 | |||||
| 会计学 | 521 | 64908 | |||||
| 工程管理 | 521 | 64908 | |||||
| 金融工程 | 522 | 63868 | |||||
|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22 | 63868 | (03) |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普通类 | 523 | 62875 | (02) | |||
| 统计学 | 524 | 61874 |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526 | 59824 | |||||
| 软件工程 | 526 | 59824 | |||||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527 | 58849 | |||||
| 自动化 | 528 | 57906 | |||||
| 电子信息工程 | 534 | 52119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34 | 52119 |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536 | 50269 | |||||
| 通信工程 | 540 | 46620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45 | 42191 | (03) |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普通类 | 550 | 37809 | (02) |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552 | 36158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62 | 28497 | |||||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562 | 28497 |
一、专业概况
智能科学与技术是面向前沿高新技术的基础性本科专业,是脑科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等的交叉学科,它涉及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检测技术及与国民经济、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智能技术与系统,已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国民经济现代化、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其发展及应用前景日趋广阔,就业面广。有研究生保送资格。
二、专业特色及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全国唯一的以电站自动化和信息化为背景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了解智能技术发展最新动态,掌握电站智能信息处理、智能传感与检测、智能机器人、智能感知、电力生产设备及过程智能控制、电力系统智能化等较宽阔、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的创新应用型高级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现代智能技术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电子、计算机等基础知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信息论、控制论领域专业思想和创新思维,全面掌握智能系统与应用、智能信息处理、智能机器人、电子技术、软件技术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成为素质、能力、知识协调统一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四、主干课程
本专业主干课程主要包括: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数字电子、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Matlab及其应用、运筹学、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字信号处理、软件技术与数据库、计算机网络、脑与认知科学基础、信号与系统、人工智能、最优化理论、模式识别、专家系统、机器人、火电厂智能控制、风光生发电机组智能控制系统与信息处理等。实验环节及实践内容充分,课外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丰富。
五、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具有鲜明的电力系统特色,毕业后能在电力生产智能控制、机器人、智能电网、IT行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开发设计、工程应用和决策管理等工作,具有进一步攻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的扎实基础和优势。
一、专业概况
会计学专业成立于1995年,2010年被批准为吉林省“十二五”特色专业。已有《基础会计学》等2门省级精品课和3门省级优秀课。现有专任教师23人,教授、副教授比例达到50%以上,其中博士10人,在读博士3人。拥有实验室2个,面积200平方米以上,计算机200余台,电算会计实验操作软件3种,拥有校外实习基地5个。学生曾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得银奖、铜奖,在全国财务技能大赛上获得省级团体二等奖。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会计理论基础扎实,熟悉经济管理理论及方法、会计准则及其他财经法律知识,具有科学思维方法、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业精神,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外语应用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从事会计实务操作、财务管理、审计以及会计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三、主要课程
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会计学、成本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税法、管理会计学、审计学、会计电算化、管理学、微观经济学、电力工程概论、电力企业会计、电力市场及电力企业管理、施工企业会计、工程概预算等。基础会计学综合实验、财务会计学综合实验、成本会计学综合实验、电算化会计综合实验、高绩效团队创造。
四、专业特色及就业去向
(一)专业特色
1.采取“认识+理论+实践”的特色培养模式。帮助学生在了解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的基础上进行会计理论及实务的学习。
2.突出电力行业特点,开设了与电力行业相关的课程,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电力行业的会计工作。
3.实践环节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指导学生参加“创业计划大赛”及“财务知识大赛”。
(二)就业去向
在电网企业、发电企业、电力建设、电力科研单位、政府机关及其他企事业单位、高等学学校、职业院校等从事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会计教学与科研工作。
一、 专业概况
本专业始建于1949年,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吉林省品牌专业。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精品课程2门,省精品课程7门。
本专业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推荐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现为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毕业生在我国电力行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出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大部分成为了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骨干和各级管理人才,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二、专业特色及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行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具备电气工程学科的知识基础,掌握扎实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理论,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电气工程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系统运行、研制开发、生产制造、信息处理、实验分析、教育科研、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侧重于电能生产、转换、传输、分配及控制的原理与技术,面向电力系统运行、维护、设计、建设领域,兼顾电力一次设备与二次装置的设计、开发、制造技术。
三、主要课程
在专业能力培养方面,设置有电路原理、电磁场、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单片微型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发电厂电气部分、高电压技术等。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设置有电子工艺实习、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发电厂课程设计、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变电站自动化仿真、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
四、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电力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管理和科技开发等工作。主要就业单位有电网公司、发电集团、电力设计院、电力科学研究院以及相关科研院所和设置有相关专业的高等学校等。
一、专业概况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前身“管理工程”本科专业成立于1988年,1995年改为“管理信息系统”专业,1997年按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修订后的本科专业目录又改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00余人。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融合了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管理学、经济学、系统科学、运筹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的知识,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手段,深入研究并解决各类社会系统中的信息管理问题。
本专业具备比较完善的实验、实习基地。目前拥有两个实验室,面积200余平方米,配备了相关的实验软件,突出强化实践环节及技能培训,着重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用人才。
二、专业特色
培养既懂管理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是本专业的主要特色。实行强化学科基础、拓宽专业领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重视专业实践活动的培养方式。学生入校后经过普通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学习后,可根据社会需求、本人志向和学习情况,选修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选修课。人才培养突出电力行业特色,提升了学生在电力行业的职业发展与职业迁徙能力。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理论,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电力系统、国家各级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维护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四、主要课程
学科基础课:C++程序设计、微观经济学、数据结构、管理学原理、统计学、数据库导论、电力生产过程、电力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学。
专业课: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开发与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信息管理与信息组织、专业英语、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IT项目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商务。
建议修读选修课:电力市场、工程概预算、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和物流管理、新技术专题、生产与运作管理、市场营销、办公自动化等。
五、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够在电力系统、国家各级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主要从事信息的获取、整理、存储、加工、传输;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等方面工作。
一、专业概况
自动化专业的前身是1956年创办的“热自专业”,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毕业生在电力系统及其相关行业的各级领导岗位、技术岗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涌现出院士、“长江学者”、“千人计划”专家及众多知名的学者、成功的企业及政界人士。
自动化专业作为“国家级高校特色专业”、“吉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和国家“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就业面广,电力行业需求量大,就业率连续保持95%以上。有研究生保送资格。
二、专业特色及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电力生产过程自动化为特色研究方向,同时面向石油、化工、冶金、轻工、制药等各个工业生产过程,进行自动控制、自动检测、自动调节、自动保护及自动化管理方面的理论、方法和装置的研究。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以应用为主,有一定研究开发、创新设计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具备自动控制理论、仪器仪表学、电工电子学、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集散控制系统(DCS)、可编程控制器(PLC)和火电、核电、新能源发电自动化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在工业过程控制及相关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开发与研究、管理与决策等工作。
四、主干课程
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数字电子、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软件设计、电力经济与管理、网络应用技术、热力设备、过程检测技术及仪表、计算机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电厂开关量控制技术、集散控制系统与现场总线、控制电机及其应用、图象处理及电力应用、汽轮机控制、继电及微机保护、太阳能、风电机组监测与控制、核电站及其控制等,实验环节及实践内容充分,课外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丰富。
五、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自动化技术、仪器仪表、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应用、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在产品开发、自动化装置生产及调试、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系统分析、系统维护与改造、市场营销以及业务管理等多个方面,有较强的工作适应性和进一步学习的潜力,一直受到国内外科研、教育部门、高新技术企业和大型工矿企业的青睐。
毕业生的就业领域,除在电力行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外,在石油、冶金、化工、轻工、食品等工业生产过程,以及信息技术相关企业都有广阔的用武之地。
专业代码:081305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设计、化工模拟与优化、化工传递过程原理、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原理、细胞培养工程、工业微生物等课程。
相近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制药工程 化工与制药 资源科学与工程 能源化学工 生物制药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面向国家建设需要,适应未来科技发展,掌握循环经济工程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厚的专业知识和突出的实践能力;具备从事循环经济工程技术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能在循环经济工程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主要学习循环资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理论知识,通过对循环经济工程技术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工程实训锻炼,了解我国资源分布、产业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基本状况,具备从事循环资源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研究与工程技术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新材料、新能源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2.鉴别、回收、处理、初加工、深加工材料的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能力,以及组织生产和控制质量的管理能力;3.具有综合利用四大再生资源,开发研究新型固体废弃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品的初步能力。
一、专业概况
国家教育部在2011年批准新增能源化学工程本科专业,我院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依托于化工与制药类于2013年正式招生。现有专任教师8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2名;7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
本专业设有煤品分析、煤炭绿色转化、化工仿真、化工仪表、化工原理等专业及专业基础实验室。基础实验室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实验室。设备总价值543万元。本专业现有四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能充分满足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的需求。
二、专业特色及培养目标
本专业特色以煤化工和煤炭的清洁转化与利用为主,解决煤炭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为了适应国家以及全球范围内对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等的迫切需求,本专业也注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及存储技术。
培养适应国家、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具备数学、物理、化学等扎实的知识基础,掌握化学工程及能源化学工程理论,尤其是煤化工和化学电源方面的理论,具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在煤化工行业、绿色煤发电行业、电厂化工综合利用行业、石油化工行业、新能源等行业从事科学研究、生产、设计和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主干课程
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分离工程、煤化学、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煤炭焦化、煤基合成化学品,工业催化、化工设备、化工设计概论、化学电源、煤化工环境保护等课程。
四、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就业面宽、适应性强。主要面向煤化工行业、绿色煤发电行业、电厂化工综合利用行业、石油化工行业、新能源等行业从事科学研究、生产、设计和技术管理工作或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一、专业概况
现代建筑日新月异,伴随大量新型建筑体系的出现,对建筑内部的设备也提出更高要求,社会迫切需要能适应现代建筑环境与能源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为吉林省特色专业,现有国家精品课1门,省精品课4门,省优秀课2门。本专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
二、专业特色及培养目标
本专业涵盖了供热、空气调节、制冷、通风、燃气、电力等多个领域的内容,主要研究室内建筑环境与设备,为人们工作、生活创造舒适、健康环境。结合我校在发电行业的优势和特色,强化工程实践,注重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以及科学研究潜力,主要侧重培养可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技术能力,掌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较高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在设计研究、工程建设、设备制造、运营等企事业单位从事采暖、通风、空调、净化、冷热源、供热、燃气等方面的规划设计、研发制造、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及系统保障等技术或管理岗位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三、主要课程
在专业能力培养方面,设置有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空气调节、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供热工程、工业通风、自动控制与建筑设备自动化、锅炉原理、燃气输配等。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设置有:各门主干课程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生产实习、热电厂仿真机实习等。
五、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从事建筑、供暖通风、空调制冷、燃气供应及应用、热电等行业设计、运行、研发、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主要就业单位有热电厂、热力公司、建筑设计院、暖通空调设备制造企业、燃气公司以及科研院所和设置有相关专业的高等学校等。

2021年东北电力大学上海市招生专业:自动化(语种不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语种不限)、应用化学(色盲、色弱者不取)(语种不限)、电子信息工程(语种不限)、能源与动力工程(语种不限)等5个专业。2021年东北电力大学上海市录取分数线(供大

2021年东北电力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与英国史萃克莱德大学合作办学)、广播电视编导(单列专业)、自动化、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与美国埃文斯维尔大学合

2021年东北电力大学吉林省招生专业:日语(该专业只招英语考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与英国史萃克莱德大学合作办学)、统计学、储能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

2021年东北电力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智能电网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工程、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

2021年东北电力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与英国史萃克莱德大学合作办学)、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动化、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英语(该专业只招英语考生)、金融工程、会计学、会计学、土木工程、

2021年东北电力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能源化学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机器人工程、会计学、储能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发电运行技术、通信工程、给

2021年东北电力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发电运行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英语(该专业只招英语考生)、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会计学、广播电视编导、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与英国史萃克莱德大学合作办学)、工程管理、输配电工程技术、通信工程、

2021年东北电力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工商管理(东北电力大学)、英语(该专业只招英语考生)(东北电力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东北电力大学)、日语(该专业只招英语考生)(东北电力大学)、工程管理(东北电力大学)

2021年东北电力大学北京市招生专业:英语(5060元,只招英语考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840元)等2个专业。2021年东北电力大学北京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东北电力大学北京市录取分数线(2021

2021年东北电力大学江苏省招生专业:软件工程、工程管理、会计学、机械类、自动化、土木工程、广播电视编导、信息与计算科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金融工程、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核工程与核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