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理科 | -/277(专科批) | -/253(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文科 | -/381(专科批) | -/253(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理科 | -/232(专科批) | -/222(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文科 | -/445(专科批) | -/238(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理科 | -/201(专科批) | -/218(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文科 | -/454(专科批) | -/230(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理科 | -/205(专科批) | -/221(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文科 | -/419(专科批) | -/231(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文科 | -/376(专科批) | -/279(专科批) |
培养目标:
本专业毕业生应掌握机械、电子、控制系统、数控等技术基础理论,具备机械产品CAD制图、造型设计及制造技术、数控编程与加工能力,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故障排除能力,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管理、调试维修等实践工作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机电产品营销能力。
主干课程:
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PLC控制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Pro/Engineer技术、自动化生产线技术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口径宽、毕业生适应性强,就业面广,市场需求量大,毕业生供不应求。可在机械、电子、轻工、纺织、食品、化工、建筑等行业,从事机械、电子、电气、智能化产品的设计开发,数控设备的编程与操作,机电设备的控制设计、安装、调试、操作、维护及生产管理工作,也可从事机电产品的营销工作。
技能大赛:
2009年在安徽省高等院校单片机系统设计比赛中获得团体一等奖,个人两个一等奖;2010年在安徽省高等院校示范性合作委员会(A联盟)组织的数控车床安装与调试中获得二等奖,2012年全国信息技术大赛获得机械CAD设计中获得全国一等奖,2013年安徽省技能大赛获得自动化生产线项目三等奖。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设计、制造、运行、试验的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获得工程师的初步训练,具备既有从事一定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的实际工作能力又能胜任技术经济分析和生产组织管理等工作。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隶属安徽省教育厅。前身是创立于1950年的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工商处干部轮训班,1959年成立安徽省合肥商业学校,1991年安徽省饮食服务技工学校并入安徽省合肥商业学校。2003年6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德树人,育人为本,是教育部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和安徽省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21年被评为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中华传统美德研究院。学校连续被评为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安徽省文明单位,是省级文明校园、省教育系统首届文明单位。
学校坐落在安徽省会合肥,占地面积450亩,建筑面积约26万平米,在校生15000余人。学校设有会计学院、管理学院、旅游学院、经济贸易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应用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交流与继续教育学院和公共课教学部等10个教学机构,专业40余个,形成了以会计、物流管理、电子商务、酒店管理、烹调工艺与营养、国际贸易实务、环境艺术设计、物联网应用技术等八大专业为龙头的品牌专业群。
学校牢固树立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融合发展、开放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素能本位、理实一体、校企共育、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教改革”对接“三大能力”,工匠培养特色鲜明,人才质量持续提升,主持安徽高职院校首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徽派技艺传承与创新”项目,建设了安徽高职唯一的徽派艺术研究中心、徽菜传承创新中心和专业展览馆。主持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和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项目,累计建成各类专业实训室166个,实训工位数达7500个。在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结果(高职)排行榜中,名列全国第五、安徽第一。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主动服务对接安徽省“三地一区”建设,与科大讯飞、合肥百大集团、洲际集团、中海物流等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与爱尔兰、英国、韩国、德国等国高校建立了合作培养关系。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8%左右,被评为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就业先进单位和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首批进入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今天的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正以昂扬的姿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践行教书育人初心使命,大力弘扬三商文化精神,聚精会神抓质量,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创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数据统计截止2022年3月)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滁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坐落在长三角27个中心区城市之一——滁州市,紧邻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琅琊山和四大名亭之首醉翁亭,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是广大学子读书求学的理想场所。
学校于2002年,由滁州建筑工程学校、安徽滁州技工学校、滁州市商业干部学校、滁州市供销干部学校、滁州市粮食成人中专学校和滁州市财税干部学校六所学校合并组建成立。近年来,学校的办学成绩得到社会广泛认可。2008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3年5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视察学校,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2015年学校被确定为安徽省示范性高职建设院校,同年立项为首批“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 建设单位。2020年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期检查中获A档。学校是“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专升本学生联合培养试点单位”“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创新创业示范校”“省级创业学院建设单位”“高职扩招标杆校”。
学校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校园占地1336亩,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9亿元。设有14个教学院部,53个高职专业。全日制高职学生12108人,社会扩招学生2203人,继续教育学院在校生9998人。专任教师485人,其中正高33人,副高133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409人,“双师型”教师265人,有省级高水平教学团队13个,省级教学名师8名,省级教坛新秀19名。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注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有中央财政扶持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2个,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骨干专业5个,省级重点特色专业10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9个,省级精品课程类项目63门。教师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一等奖3项。教学能力大赛国家级奖励1项,省级17项。学生获得包括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竞赛在内的国家级奖励12项、省级147项。我校体育健儿在国家级、省级体育竞赛中屡创佳绩,2人3次打破2项省记录。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学生毕业后半年创业率均高于全国高职平均水平,近三年大学生孵化项目存活率超过60%以上,省教育厅两次推荐我校参评全国高校创新创业50强。
学校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强化社会服务,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与德资企业博西华(博世-西门子)公司连续合作23年,采用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2013年7月,学校牵头成立安徽滁州职教集团,并当选首任理事长单位。2019年,职教集团获首批“省级示范职教集团”建设单位,并入围第一批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十三五”期间,学校先后立项各类纵向科研项目615项,签署各类横向课题115项,签约经费近1000万元。开展社会培训、技能鉴定均超过20000人次。横向课题、社会培训等社会服务综合到款额累计3290万元。出版著作21部。获专利授权 858 件,其中发明专利61件。据“高职发展智库”(专注高等职业教育的权威研究机构)对2020年全国高职院校发明专利授权数量的统计显示,2020年学校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居全国同类高校第55位,省内同类高校第2位。发表三类以上核心论文200余篇。根据中国知网(CNKI)检索的论文数据显示,2018年学校发表论文数位居全国同类高校第20位,省内同类高校第1位。《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被评为安徽省优秀期刊。
学校全面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推进6S文化、志愿者文化、体育文化、社团文化和创业文化,形成了以“和而不同 乐在其中”为内涵的“和乐”核心文化理念,为“三全育人”和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学校鼓励师生自觉践行“修能致用 笃学致远”的校训精神,坚守教风、学风,弘扬校风。届次性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校团委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学校秉承“和而不同 乐在其中”为内涵的“和乐”核心文化理念和“修能致用、笃学致远”的校训精神,植根滁州、服务滁州、贡献滁州,坚持地方性、技能型、合作式、数字化办学定位,坚定不移推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全面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
对于一时无法缴纳学费的特困生,我院开设“绿色通道”,可以先办理报到手续,然后根据学生不同情况给予以下帮助:
◇ 勤工助学
◇ 助学贷款
◇ 特困补助
◇ 学院、企业及个人年度奖学金
◇ 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人
◇ 国家助学金:国家一档助学金240元/月;国家二档助学金160元/月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绝不会出现因贫困而辍学的学生!




当然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好了条件很好的工作也很好找!跟滁州学院,滁州中学紧邻而且学校刚建了新校区教学条件也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