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物理类 | -/349(专科批) | -/351(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理科 | -/302(专科批) | 315/310(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理科 | -/253(专科批) | 287/275(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文科 | -/233(专科批) | 305/248(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理科 | -/223(专科批) | -/243(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文科 | -/200(专科批) | -/263(专科批) |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工程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数控加工技术、检测与传感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
【专业技能证书】中级及以上维修电工和数控机床操作工、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师等。
【就业方向】在机械、电子电气类等单位就业,从事机电产品设计、加工、质检及营销,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改造以及生产的组织与管理等工作。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江苏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51 |
| 历史类 | 448 | ||||
| 新疆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76 |
| 甘肃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高职(专科)批R段 | 普通类 | 252 |
| 云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72 |
| 贵州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50 |
| 四川 | 机电一体化技术(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29 |
| 广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5300元/年)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46 |
| 山东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综合 | 普通类二段 | 普通类 | 444 |
| 江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79 |
| 福建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402 |
| 安徽 | 机电一体化技术(5300年/年)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78 |
| 浙江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480 |
| 山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38 |
| 河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93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江苏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51 |
| 历史类 | 448 | ||||
| 新疆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76 |
| 甘肃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高职(专科)批R段 | 普通类 | 252 |
| 云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72 |
| 贵州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50 |
| 四川 | 机电一体化技术(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29 |
| 广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5300元/年)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46 |
| 山东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综合 | 普通类二段 | 普通类 | 444 |
| 江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79 |
| 福建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402 |
| 安徽 | 机电一体化技术(5300年/年)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78 |
| 浙江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480 |
| 山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38 |
| 河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93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初名为苏州府官立农业学堂。学院现有西园路校本部、东山校区和相城校区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616亩。设有园艺科技学院、园林工程学院、食品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智慧农业学院、环境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苏州农民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招生专业38个,面向全国17个省、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学院秉承“励志耕耘,树木树人”校训,坚持“立足苏南,服务三农,紧扣特色,争创一流”办学思路,致力于打造“江南农耕文化弘扬者、园艺职业教育开拓者、苏州园林技艺传承者、智慧农业建设领跑者、国际职业农民培育和输出探路者”等五张名片,取得了一批重大办学成果和荣誉:入选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五十强、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五十强、全国高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荷兰世界园艺博览会最高奖、2016土耳其安塔利亚世园会最高奖和组委会金奖等诸多荣誉,连续七次被授予“江苏省文明单位”。
农学类学科2200元/年·生;艺术类6800元/年·生;工科类学科5300元/年·生;文科类学科4700元/年·生。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是全国首家、江苏唯一的信息类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是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国家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工信部中国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教育部高职院校师资培训基地、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牵头单位、中国软件产教联盟执行理事长单位、中国-南非职业教育合作联盟中方理事会执行秘书处单位、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长三角地区软件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入选国家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和江苏省首批高职扩招试点院校。
学校创办于1962年,初名常州市勤业机电学校,1980年更名为常州无线电工业学校,2000年10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常州无线电工业学校和常州市电子职工大学合并组建成立。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充满现代气息,集教学、科研、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常州高职园区,占地1,042亩,建筑总面积32.03万平方米,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2334人、学历继续教育学生5394人、全日制留学生95人,教职工824人。设有软件与大数据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数字经济学院、智能装备学院、数字创意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产业工匠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学部、大学外语部、体育部等4个教学部。
学校秉承“立足信息产业,培育信息人才,服务信息社会”的办学理念,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专注工业互联网,主攻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培养生产设备数字化、生产车间智能化、生产要素网络化、企业管理智慧化的“工业四化”应用型人才,服务江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长三角产业协同转型升级,服务国家工业互联网高素质人才需求。现建有国家级重点专业8个、骨干专业7个、实训基地8个、精品课程9门、资源共享课程3门、优秀教学团队4个(含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教学名师1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名、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牵头建设国家级教学资源库2个、全国性职教集团1个、区域性职教集团(联盟)3个,并建有省品牌专业3个、省骨干专业7个、省特色专业7个、省重点专业群4个,省级工程中心4个、省实训基地9个、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4个、省人文社科重点建设和培育基地2个,省教学名师3名,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
学校办学成果得到广泛认可,连续4届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先后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13项,江苏省科学技术二、三等奖各1项。获得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评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人。获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招生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常州市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跻身全国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服务贡献50强。原国家领导人温家宝、贾庆林等先后来校视察,给学校以巨大鼓舞。
我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达97%,先后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多次荣获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毕业生平均薪酬指数位居全国高职院校第 27 位,江苏省第 3 位。与360、中兴、百度、科大讯飞、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软国际等多家企业开展就业合作。
学校有60 余名就业指导师,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生涯规划咨询服务;500 余个就业基地每年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每年 2-3 场大型综合招聘会,100 余场行业或专业专场招聘会,人均 5 个岗位可供选择;提供可同时容纳 10000 人同时在线的专业化职业测评系统;为困难毕业生提供精准帮扶。
点此链接可以查看食堂信息哦:http://zsjy.ccit.js.cn/info/1118/2265.htm
我院严格按教育部和各省(市、区)的相关规定 执行加分优惠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