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室内艺术设计 | 2019 | 理科 | -/356(专科批) | /() |
| 室内艺术设计 | 2019 | 文科 | -/415(专科批) | /() |
| 室内艺术设计 | 2018 | 理科 | -/326(专科批) | /() |
| 室内艺术设计 | 2018 | 文科 | -/385(专科批) | /() |
| 室内艺术设计 | 2017 | 理科 | -/257(专科批) | /() |
| 室内艺术设计 | 2017 | 文科 | -/301(专科批) | /() |
学校始终与民族命运共浮沉,与时代脉搏同起伏。百年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有识之士努力寻求振兴中华之路,认识到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重要社会功效。在此背景下,宣统元年(1909年)清政府于保定设置了“直隶补习学堂”,直隶提学使司委任省视学张良弼先生为第一任堂长。1912年,学堂更名为“直隶甲种工业学校”,是直隶仅有的一所中等工业专门学校。1934年定名为“河北省立保定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37年日寇全面侵华,保定沦陷,学校被迫停课并迁址河南省新安县石寺镇、陕西省周至、西安等地艰难办学。1946年在天津新开河法政桥北(原天津商职旧址)复校,成立“河北省立保定工业职业学校”。1947年,时在西安的“河北省立工业职业学校”在校生和部分教职员工并入,之后恢复校名“河北省立保定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49年从天津迁至石家庄,定名“河北省工业学校”。1982年更名为“河北化工学校”。2002年5月,经河北省政府批准,升格改建为“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学校跨入高等职业教育行列。
学校现状
融汇了百年历史精华和历代前辈智慧辛劳的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探索、砥砺前行,已经发展成为历史文化悠久、校园环境优美、办学实力雄厚、就业岗位优质、成长空间多元的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河北省“双高计划”高水平学校。现占地近千亩,建筑面积26万余㎡,馆藏图书130余万册,教职工600余名,在校生16000余名。
学校秉持“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以品牌专业为引领,开设专业(不含专业方向)45个,涵盖涉及生物与化工大类、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医药卫生大类、装备制造大类、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电子信息大类、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财经商贸大类、土木建筑大类、轻工纺织大类等11个大类。现有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4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2个,国家优质校立项建设专业8个。依托重点建设专业,学校主持制定国家专业教学标准3项、国家职业技能标准4项、国家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2项,主持编制《中药调剂员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五级题库》,主持完成《全国化工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化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参与《食品前处理》和《检验检测岗位通用技能要求》两项行业标准制定工作。拥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0门,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省级在线开放课程3门,主编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14部。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
学校遵循“实境化”教学理念,对接职业能力,建成了集教学科研、社会培训、技能大赛、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实境化、智能型、开放式的实训基地。校内现有九大实训基地,36个实训中心,其中: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商务部药品流通行业人才教育培训基地1个,化工行业高级技能人才实训基地1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2017年化工过程综合实训中心和青霉素系列仿真实训中心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应用优秀案例,2018年化工过程综合实训中心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应用优秀案例20强。拥有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和化工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校外与企业有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实训基地428家。
学校拥有一支专业扎实,教学严谨、善于创新、甘于奉献、责任心强的教师队伍。其中,正高职称41人,副高职称135人,博士及硕士418人,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所占比重为73%。硕、博导师3人,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管优秀专家1人,省突贡专家2人,省“三三三”人才14人。河北省模范教师3人,河北省优秀教师3人,河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河北省师德标兵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化工职业教育教学名师7人。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
办学特色
建校伊始,补习学堂的办学宗旨是“以简易教法授实业所必须之知识技能并补习小学普通教育”。直隶甲种工业学校时期,学校以“教授完全之普通工业之知识技能,俾得将来从事工业之目的”为实行普通工业之用;河北省立保定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时期,学校明确了授予学生从事工业所必须的知识和生产技能是学校的一贯宗旨,旨在培养具有高中文化的一般工科技术人员。实业教育适应了当时经济发展需要,满足了民族工业发展需求,使学校能在国力孱弱、战乱不止的艰难环境下坚持办学并不断发展,并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广泛赞誉。
几度废兴、几经迁徙,无论抗战时期的辗转流离、动荡办学,还是和平年代的改造调整、发展壮大,直至从中职升为高职,学校一直传承着实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精神和文脉,谱写了与民族命运和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的职教华章。跨越不同的历史阶段,秉承“学以进德,工以养技”之理念,学校始终肩负着教育救国、实业兴国的历史使命,沉淀下浓厚的百年职教文化,形成了沿袭职教之路,传授实业技术、培养行业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
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过创新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培养等模式,与众多企业在实习实训、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等领域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实现了“订单培养”专业大类全覆盖,真正实现了政行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学校与安国市政府、沧州临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签订了人才培养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浪潮铸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亚龙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泰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美和易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亿滋国际、好利来食品有限公司、烟台万华集团等200余家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学校已成为京津冀一体化所需化工制药类职业技术人才的“蓄水池”。
人才培养
学校作为河北省及全国化工、医药行业人才培养基地,先后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尤其在战争年代和恢复建设时期造就了大批国家急需的贤才俊彦和社会栋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主动适应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连续多年就业去向落实率达98%以上,对口率95%以上,企业满意率96%以上。历年来,学校培育的毕业生中,许多都在各自工作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社会评价
学校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办学层次提升,办学规模扩大,办学设施完善,办学水平提高。学校先后被原化工部确定为全国化工系统重点学校;被原国家教委、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学校”;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授予“职业技术教育先进集体”;被原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劳动部、人事部、财政部联合授予“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称号;连续多次被评为“河北省优秀发明创造单位”;被中国石化联合会联合授予“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被化学工业职业鉴定中心授予全国化工行业优秀职业技能鉴定站。2007年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2007年成为河北省化工医药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2008年被遴选为河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2010年被教育部、财政部遴选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1年顺利通过第二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2年被省委授予“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北省文明单位”称号、被中国石化联合会表彰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2013年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优秀。2015年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 “河北化工医药——新道创新创业学院”。2016年被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和人社部遴选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建设单位;被国家教育部遴选为“国家优质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7年作为全国24所职业院校之一,入选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被国家教育部遴选为“全国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19年“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以优异成绩获得教育部认定,成为全国200所优质高职院校之一;作为全国11所高职高专院校之一,成功入选2019年度全国50所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成功获批全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成功跻身4所河北省“双高计划”高水平高职学校,学校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该专业群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群同时入选河北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2021年经济管理系药管营销教师党支部顺利通过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验收。
学校作为全国化工医药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全国石化行指委高职制药技术类和化工仪电类专业委员会主任学校、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副会长学校、全国检验检测认证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一带一路”联盟副会长学校、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职业技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全国唯一一家国家教育部、人社部选定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承办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全国责任关怀院校工作组副组长学校、河北省化工医药职教集团理事长学校、河北省医药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河北省高职生化与药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学校、河北省职业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学校,在河北省和全国化工、医药职业教育中发挥了良好的骨干示范作用。
新时代的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秉承“学以进德,工以养技”的校训,发扬“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奋力潮头,勇于开拓,不断巩固、深化国家骨干校和国家优质校建设成果,努力向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目标扎实迈进。
动漫制作技术和化妆品技术专业属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费12000元/年(冀发改公价〔2020〕834号),其他专业学费5000元/年(冀价行费〔2008〕42号);住宿费6人间800元,8人间500元。
| 序号 | 所属系 | 专业(类)名称 | 包含专业 | 招生计划 | 专业咨询电话 | |
| 物理 | 历史 | |||||
| 1 | 化工系 | 环境工程技术 | 13 | 7 | 王老师:13582119797 | |
| 2 | 光伏材料制备技术 | 5 | 2 | 陈老师:13315168163 | ||
| 3 | 化工技术类 | 应用化工技术 | 38 | 19 | 李老师:18034563163 | |
| 精细化工技术 | 陈老师:13832379830 | |||||
| 4 | 化妆品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 10 | 6 | 田老师:13930408867 | ||
| 5 | 化妆品经营与管理 | 4 | 2 | 孙老师:15531151682 | ||
| 6 | 制药系 | 药品与医疗器械类 | 药品生产技术 | 27 | 20 | 石老师:13393110290 |
| 化学制药技术 | 闫老师:18231186208 | |||||
| 药物制剂技术 | 边老师:13932015215 | |||||
| 7 | 中药制药 | 20 | 10 | 张老师:15373988586 | ||
| 8 | 药品生物技术 | 10 | 李老师:13933846827 | |||
| 9 | 酿酒技术(葡萄酒方向) | 1 | 1 | 孙老师:13932111059 | ||
| 10 | 机电系 | 工程造价 | 17 | 17 | 严老师:13582325512 | |
| 11 | 自动化类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3 | 卢老师:15028132098 | ||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陈老师:13722848242 | |||||
| 智能机电技术 | 陈老师:13722848242 | |||||
| 12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25 | 赵老师:15930106697 | |||
| 13 | 无人机应用技术 | 5 | 梁老师:15832156068 | |||
| 14 | 化工技术类 | 化工装备技术 | 18 | 解老师:18931157664 | ||
| 化工自动化技术 | 王老师:18903315895 | |||||
| 15 | 药品医疗与器械类 | 智能医疗装备技术 | 17 | 宿老师:13483676732 | ||
| 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 | 齐老师:18532155452 | |||||
| 16 | 信息系 | 计算机类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51 | 33 | 王老师:13722795950 |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孔老师:13373510397 | |||||
| 软件技术 | 李老师:13833119041 | |||||
| 数字媒体技术 | 李老师:17731120679 | |||||
| 云计算技术应用 | 常老师:15383837328 | |||||
| 17 | 物联网应用技术 | 15 | 10 | 石老师:18633843378 | ||
| 18 | 动漫制作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 15 | 10 | 张老师:18631132979 | ||
| 19 | 室内艺术设计 | 15 | 10 | 张老师:18633095378 | ||
| 20 | 经管系 | 市场营销 | 8 | 6 | 张老师:18132013752 | |
| 21 | 电子商务类 | 电子商务 | 30 | 21 | 袁老师:15832161260 | |
| 跨境电子商务 | 吴老师:15932488035 | |||||
| 22 | 金融科技应用 | 9 | 6 | 李老师:13933130191 | ||
| 23 | 大数据与会计 | 19 | 14 | 李老师:13931855358 | ||
| 24 | 现代物流管理 | 15 | 9 | 孟老师:13303115152 | ||
| 25 | 质检系 | 环境监测技术 | 12 | 10 | 程老师:13081030993 | |
| 26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14 | 12 | 张老师:13315971770 | ||
| 27 |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 | 7 | 5 | 李老师:15103116261 | ||
| 28 | 药品与医疗器械类 | 药品质量与安全(药物分析技术方向) | 18 | 15 | 冀老师:15373988582 | |
| 药品质量与安全 (药品质量与监督管理方向) |
郝老师:15931418664 | |||||
| 29 | 分析检验技术 | 22 | 19 | 程老师:13081030993 | ||
| 30 | 药学系 | 药品经营与管理 | 20 | 13 | 张老师:15613159226 | |
| 31 | 药品质量与安全 (中药鉴定与质量检测技术方向) |
9 | 4 | 王老师:15930110307 | ||
| 32 | 药学 | 19 | 14 | 张老师:13932175335 | ||
| 33 | 中医药类 | 中药学 | 22 | 16 | 韩老师:15369398270 | |
| 中医养生保健 | 王老师:15930110307 | |||||
| 34 | 健康管理 | 15 | 10 | 孔老师:15369165172 | ||
| 合计 | 568 | 321 | ||||
| 注:1.按专业类招生的专业,入学半年后根据学生意愿分配专业。 2.具体招生专业(类)计划以教育厅批准的最终招生计划为准。 | ||||||
招生就业指导中心
联系电话:0311-85110111,85118081,85110036(兼传真)
长江水长,太湖水广;学府宏开,桃李芬芳。
这里,先后涌现了全国劳动模范邓永久,全国行业劳动模范吴长美,中国著名西服工艺大师印柏林,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唐炜、胡继华、曹阳,江苏省十佳服装设计师向文君、卞嘉伟,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王亚平,青年雕塑家、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得主杨湛,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留青竹刻传承人徐枫……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融理工文艺多学科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地处经济发达、现代化企业密集、办学腹地广阔、人才需求旺盛的长三角地区,位于国家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常州科教城内。
学校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依托纺织产业起步、顺应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2001年由国家级重点中专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2011年均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2021年学校成为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教育理念先进,育人成效显著。学校坚持“进德、立业、敏学、笃行”为校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使命,以“促进学生充分发展”为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学校设有创意学院、纺织学院、服装学院、机电学院、经贸学院、人文学院、创业学院、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等教学单位,设有41个专业。拥有中央财政支持资助发展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群)3个,省高水平专业群2个(含培育),省级高水平骨干专业5个。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点项目55个;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23门;国家级教学成果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89项。参与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9个。国家规划教材10部,江苏省精品教材16部,江苏省重点教材17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6项,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8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高职组一等奖1项,省信息化大赛一等奖5项,省微课比赛一等奖14项。
办学条件优越,师资力量优良。学校占地825亩,建筑面积30.6万,固定资产9.00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01亿元。目前,拥有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等十大部委联合定向支持建设、区域内唯一的国家动画无纸化公共技术教育服务平台1个,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部级6个,省级产教融合集成平台1个,省级创新实训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2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1个。学校还是中国纺织服装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纺织服装产学研示范基地。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000余人,教职工6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45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200余人;江苏省各类人才项目近125人;江苏省市产业教授38人。国内、省内高级访问学者、高级访问工程师47人。省级优秀专业教学团队3个。同时培养了“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品牌专业儒雅领军者”、“亚太地区竹工艺名匠”等一批在行业有影响力的优秀教师。
深化产教融合,服务经济建设。学校积极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探索政校企行联动,产教深度融合、多方协同育人。牵头成立“江苏纺织服装产教联盟”,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数字创意设计、生态纺织技术研究、时尚服装设计研究、节能环保染料助剂开发、智能纺织装备研发、现代服务业开发等方面,形成了较强的对外服务能力及市场竞争力。现有300多家紧密依托研发型企业,上千家动态遴选性产学研合作基地(企业)。“服装技术与管理”培训响誉全国,形成了显著的对外辐射与示范的品牌效应。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教育部行指委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专项课题、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完成了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支持项目、江苏省教育厅教育教改研究“重中之重”课题等科研项目,并创新性地开展了乱针绣数字化处理技术项目研究工作。“江苏服饰文化研究院”获批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研成果先后获中国纺织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国新产品三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水利厅科技成果奖、江苏纺织技术创新奖、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常州市产学研优秀项目奖、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实施专创融合,构建双创体系。学校把专创融合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纳入系统课程体系,纳入教学模式改革,形成了基于以学业为基础,以职业为依托,以产业为纽带,以就业为保证,以创业为拓展的“五三三”创新创业体系,并全面系统推进,即构建了教学—培训—竞赛—实践—研究“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教学体系、打造了创意—创新—创业“三创融合”的实践平台、建立了校企协同—校地协同—校校协同“三个协同”的育人机制。先后荣获“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院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挑战杯-彩虹人生江苏省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获金奖、一等奖;“创青春”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铜奖;荣获江苏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三等奖6项;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大学生最喜爱的创业项目等多项荣誉;多个创业项目先后荣获江苏省大学生创业优秀项目。学校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创业学子。
坚持开放办学,加快国际化发展。先后与意大利、英国、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泰国和中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服务走出去企业的需求,创新推进产教融合,成立常纺院-越南丝路培训中心。率先在全省高职院招收和培养学历留学生,目前已招收来自19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校学习。现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试点”学校。
办学成效显著,社会认可度高。先后获得全国纺织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全国纺织/化工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纺织服装教育先进单位、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大学生KAB创业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首批“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江苏省首批“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江苏省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江苏国际服装节特别贡献奖、江苏省社会教育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常州市文明单位(标兵)、常州市五一劳动奖状单位等众多荣誉称号。毕业生广受社会好评,学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8%以上,连续多年获评“江苏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站在新时代追赶超越的历史起点上,面向“十四五”与2035年远景目标,学校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抢抓职业教育发展新机遇,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三全育人”为抓手,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提高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围绕创建“现代化、国际化、智慧型、创业型”的高水平高职学校发展目标,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绘就新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