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广东 | 体育教育(非定向)(招生特征男身高>=167CM,女身高>=157CM;办学地点:主校区)(因用人单位可能对考生身体素质有要求,请身体残疾的考生慎重报考)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2 |
(师范类,四年制本科,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全面发展,具备现代教育与体育教育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具有一专多能的专业技能,能胜任大中专、中小学体育教学、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全民健身指导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学校体育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田径、体操、球类等。
就业去向:可在大中专院校、中小学、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体育管理与教学、运动队训练等工作。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都匀市,是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贵州省第一所升本的地方高校,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2年。2011年获批成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2012年获教育部批准成为“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院校。2014年获批省级院士工作站,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并成为教育部20所转型发展案例院校之一,同时被贵州省教育厅确定为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学校及 “贵州省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2016年入选全国100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规划项目”支持学校。2017年学校“高水平、有特色”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8年获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入选教育部19所“AI+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项目试点学校。2020年获批贵州省第七批人才基地、第十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2021年获批贵州省高校乡村振兴研究中心,获批教育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计划—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2022年成为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院校。
学校占地1415亩,校舍总面积45.74万㎡,校园环境优雅,宁静美丽,集实用性、多功能性、民族性与现代化特色于一体;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020余万元,图书馆纸质图书文献总量136万册,中外文期刊1000余种,电子图书387万种。学校以师范教育为主,稳步发展非师范教育;开办有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形成了师范性、民族性、地方性、应用型的鲜明办学特色。
学校现有文学与传媒学院等16个二级学院,58个本科专业,隶属文学、理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管理学、工学、艺术学、农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另有15个教育硕士招生专业方向(领域),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专任教师520余人,硕士博士教师比例达80%以上。建有国家级、省级各类教学、科研、工程中心平台42个及一批国家级、省级研究基地。
学校本科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少数民族班、少数民族预科只在贵州省招生。对平行志愿第一次投档被我校录取、高考成绩优秀的考生,入学后学校给予奖学金。2022年我校新增“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招生。为落实教育部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为我省工业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2022年我校实施“卓越乡村教师计划”“卓越工程师计划”。根据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决策部署,2022年起我校负责本校及安顺学院、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铜仁学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预科教育,办学地点为我校独山校区(贵州省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
学校充分利用境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资源,积极开展教师互派、学生交流、专业共建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有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重庆大学、广州大学、贵州大学等对口帮扶学校;与东南亚高校实施“千人海外留学”计划。2017年以来,每年选派30名学生到广州大学、贵州大学交流学习。近年来,学校培养了来自美国、韩国、泰国等国家100余名留学生,派出200余名学生赴泰国、英国、韩国、台湾、香港进行交流学习。近年来本科生平均就业率在94%以上,研究生就业率在98%以上。
学校地址:贵州省都匀市剑江大道中段5号
邮政编码:558000
咨询电话:0854—8737019(兼传真) 8737017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021届本科毕业生年度就业率
| 学院名称 | 专业名称 | 毕业生人数 | 就业人数 | 就业率(%) |
| 文学与传媒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236 | 224 | 94.92 |
| 秘书学 | 51 | 50 | 98.04 | |
| 广播电视学 | 51 | 47 | 92.16 | |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48 | 46 | 95.83 | |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101 | 94 | 93.07 |
| 英语(旅游英语方向) | 47 | 46 | 97.87 | |
| 日语 | 37 | 35 | 94.59 | |
| 商务英语 | 49 | 48 | 97.96 | |
| 历史与民族学院 | 社会学 | 44 | 43 | 97.73 |
| 社会工作 | 58 | 55 | 94.83 | |
| 历史学 | 56 | 52 | 92.86 | |
| 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 | 地理科学 | 56 | 54 | 96.43 |
| 地理信息科学 | 51 | 49 | 96.08 | |
| 文化产业管理 | 51 | 47 | 92.16 | |
| 旅游管理 | 50 | 49 | 98 | |
| 酒店管理 | 44 | 43 | 97.73 | |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经济学 | 56 | 53 | 94.64 |
| 人力资源管理 | 54 | 53 | 98.15 | |
| 农林经济管理 | 53 | 49 | 92.45 | |
| 行政管理 | 54 | 50 | 92.59 | |
| 物流管理 | 50 | 49 | 98 | |
| 教育科学学院 | 学前教育 | 103 | 102 | 99.03 |
| 小学教育(理科方向) | 61 | 57 | 93.44 | |
| 小学教育(文科方向) | 63 | 61 | 96.83 | |
| 应用心理学 | 53 | 46 | 86.79 | |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139 | 132 | 94.96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32 | 31 | 96.88 | |
| 应用统计学 | 55 | 52 | 94.55 | |
|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 物理学 | 107 | 99 | 92.52 |
| 天文学 | 30 | 28 | 93.33 | |
| 电子信息工程 | 80 | 79 | 98.75 | |
| 物联网工程 | 53 | 51 | 96.23 | |
| 化学与化工学院 | 化学 | 118 | 113 | 95.76 |
| 应用化学 | 54 | 50 | 92.59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49 | 47 | 95.92 | |
| 生物科学与农学院 | 生物科学 | 116 | 110 | 94.83 |
| 生物技术 | 54 | 53 | 98.15 | |
| 茶学 | 48 | 46 | 95.83 | |
|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85 | 82 | 96.47 |
| 软件工程 | 112 | 104 | 92.86 | |
| 数字媒体技术 | 43 | 42 | 97.67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53 | 53 | 100 | |
| 美术学院 | 美术学 | 71 | 69 | 97.18 |
| 视觉传达设计 | 35 | 32 | 91.43 | |
| 环境设计 | 35 | 33 | 94.29 | |
| 产品设计 | 32 | 31 | 96.88 | |
| 音乐与舞蹈学院 | 音乐学 | 162 | 154 | 95.06 |
| 舞蹈学 | 69 | 66 | 95.65 | |
| 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 | 99 | 93 | 93.94 |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56 | 55 | 98.21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57 | 55 | 96.49 |
| 合 计 | 3421 | 3262 | 95.35 | |
巢湖学院坐落于合肥市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毗邻著名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这里是安徽省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半汤温泉养生度假区,素有“龙凤呈祥,九福之地”的美誉。
学校依山傍水,褒禅山、银屏山、乌江亭、紫薇洞、姥山岛等风景名胜映带左右,京福高铁、商合杭高铁、合巢芜高速和即将竣工的合巢马城际铁路从附近经过。学校距离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均约1个半小时车程,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环境秀美。
学校是安徽省属全日制公办本科高校。创建于1977年,前身是巢湖师范专科学校。2002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巢湖学院。2006年6月,获批学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6月,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8年12月,参与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并获好评。2019年10月,获批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1324.5亩。设有13个二级学院,58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9大学科门类。现有教职工964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265人,硕士以上学位831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4人,省级教学名师13人,省级教坛新秀31人。现有省级高水平教学团队9个,硕士研究生导师31人,双师双能型教师316人。全日制在校生17056人。
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有特色、高水平”办学定位。不断深化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持续开展工程教育专业和师范类专业认证,积极推进网络安全等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以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为重点,构建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链的信息工程、机电工程、化工与材料、经济与管理、教师教育五类应用型专业集群。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一流(品牌)专业2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4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9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4项。
学校坚持“学科建设支撑人才培养”“以服务求发展”的办学理念。服务支撑安徽省“三地一区”建设,对接省十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实施“科技创新提升、新兴产业聚焦、开放高地筑基、绿色生态优化”四大工程,重点建设应用经济学等7个重点学科,培育体育学、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高峰学科,建设体育、材料与化工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现有“环巢湖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工业陶瓷制备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厅级科研平台、“安徽排球学院”1个省厅级教育实践平台。近年来,教师承担省部级以上教研项目83项、国家级纵向科研项目10项、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219项;获国家知识产权授权1135项,其中发明专利103项;荣获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安徽省社会科学奖、安徽省科技进步奖等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30余项。30余件作品入选文化部、中国美协等举办的艺术作品展。10余件作品获中国文联、中国书协等颁发的艺术奖。
学校坚持特色发展。坚定不移走服务环巢湖道路,实施服务环巢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1.0版和2.0版。对接环湖十二镇,开展“一院一镇一品”社会服务行动,实现校地、学科产业同频共振和校企资源互融共享。发挥智库作用,将巢湖区域文化优势转化为办学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地方文化进校园、进课程、进实践等“三进”工作,积极融合区域文化元素塑校育人。贯彻“三全育人”理念,健全十大育人体系。打造网络思政品牌,开展智慧资助。实施“五育并举”工程,深化体育艺术教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着力搭建促进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立交桥。
学校坚持开放合作发展。依托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行知联盟”,深化校际合作,实现学分互认和资源共享。积极融入长三角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与常州大学、嘉兴学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省内外9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开展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积极推进国际交流合作,与韩国、美国、爱尔兰等国家及台湾地区18个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与爱尔兰阿斯隆理工学院开展酒店管理本科教育3+1合作项目。
学校坚持“德学并举、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大力弘扬“文明和谐、自强不息”的校风、“博学善教”的教风和“乐学尚能”的学风。建校以来,累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7万多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学生在“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创新创业全国管理决策大赛、全国大学生沙滩排球精英赛、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全国高校美育成果展等重大赛事和展演中获得一等奖。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较高。2名学生荣登《人民日报》“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2名学生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硕果累累。2009年,在安徽省高校中率先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19年,被命名为“第一届安徽省文明校园”。近年来,先后获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全国首批“易班”与今日校园平台合作共建试点高校、安徽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扎根合肥市、服务环巢湖、融入长三角”的发展道路,深化内涵建设,强化办学特色,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专业介绍体育学类体育教育巢湖学院层次本科学制四年(师范类,四年制本科,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全面发展,具备现代教育与体育教育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在全面发展的基础


有很多学生会在巢湖市特殊教育学校和巢湖市体育舞蹈学校二个学校中做选择,究竟是报巢湖市体育舞蹈学校好,还是报巢湖市特殊教育学校好呢?小编从以下几方面给大家做个分析:(1)学校是不是重点学校(国家重点、省重点、市重点);(2)对比巢湖市特殊教育

回答提供机构:专业名称: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 本专业为四年制本科(授予教育学学士)和三年制专科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科研、课余训练和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和各类竞赛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保健学

2022年巢湖学院对口招生拟录取情况体育教育专业

2022年巢湖学院面向中职毕业生对口招生章程体育教育专业